韩寒新书,必须投稿然后进入各种作家协会才行吗?
想要获得“作家”这种身份标识,你首先要明确“作家是什么”?
在大多数人眼中,作家就是通过写东西获得某种荣誉和成就的人。那么这里的关键动词就是“写”,最终成果是取得“成就”和“荣誉”。
但真正的“作家”不是这么浅层次的群体。
现在网络发达,有很多小说原创网站,如起点中文网,云起书院,晋江文学城等,里面有很多写小说的人,也有很多人的小说出版、发行,甚至拍成电视剧,改编成漫画,改编为电影,盛极一时。如之前很火的《微微一笑很倾城》,最近很火的《亲爱的,热爱的》,传播量极广,写这些小说的人也获得了大把的金钱,但他们是“作家”吗?
他们只是“作者”而已。
对于正统的文学评论者和作家而言,那些在网络上发表这种快餐式作品的人,只是“网络写手”,而不能称之为“作家”。
请不要小看后缀“家”这个字。
在《报任安书》里,司马迁谈到《史记》的创作初衷,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能称之为某“家”的人,必定在这个领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呕心沥血,甚至为其奋斗一生,奉献一生,因为这是人生理想,更是人生的终极意义。
但很少有人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
“作家”这个称号,往往不是你为了这个称号而努力追求得来的,而是你为了自己的终极理想在奋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落在你身上的。你要清楚,你想要得到的不是“作家”这个称号,或是“作家”身份背后的金钱和荣誉,你要得到的是你真心喜欢写作并为之奋斗的乐趣和满足,是精神上的最高慰藉。
我的大学同学很爱写作,每逢我们出去逛街、购物、看电影,干各种吃喝玩乐的事情时,她总是闷在宿舍里或图书管理看书、写作。
她写东西却不投稿,只是作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保存起来。
有一次,省作协举行了小说大赛,学院要求我们每人投一篇稿子。我们都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包括她,她选了一篇以前写的小说交上去了。
四个月后,她去了作协领奖,一等奖,奖金一千块。
那时,看到那十张钞票,我们个个眼红,纷纷拿起笔,想要效仿。我们觉得,都是一个学院的人,都是一个宿舍的,她可以,那么我们也可以。
我们每天不停地写,然后投稿,再写,再投,有的人拿了几次稿费,高兴坏了,想着原来写作赚钱也没那么难。
写作赚钱没那么难,但要成为“作家”,路途可就远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她每天晚上创作,半夜起来上厕所,她往往都在电脑前打字。
来年的暑假,我们收到了她的一本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那时她大三。
后来我们才知道,她写的一篇中篇小说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看中,随后打电话给她,让她把中篇改成长篇,免费为她出版。
大学毕业前,她有一本诗集出版了,毕业后去了作协,最近似乎又有新的作品出版。
有的同学疑惑,大家上一样的课,住一个房间,差别咋这么大呢?
她是真的热爱写作,只是热爱写作本身,无关乎其它的东西,她想把她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无人欣赏也无妨,有人夸奖或有共鸣,那就更好了。
有一句话说:“当你变得足够优秀,你想要的东西都会得到。”
所以,你若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不必进入作协,因为那是你成为作家之后再选择的事情,你目前要做的,是好好读书,好好感受,好好写作。
有什么建议?
如果你想写作,而且长期坚持,不读书是持续不了的。
写到一定的程度,你会觉得自己处于一种被掏空的状态。
必须从给自己补给能量,不断深化自己的思想,否则你可能只是低效率的重复,而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对于写作,我觉得首先要分清是写给自己看,宣泄情绪自嗨,还是写给读者,对别人有启发有帮助。
如果写给自己,那就随便嗨。
如果想通过写作,获得读者认可,甚至实现变现,你就得把写作当回事,把它当做一种技能来打磨。
不过你想写新媒体文章,那就要熟悉新媒体文章的一些套路。
可以自己去琢磨新媒体文章的选题,架构。
坚持写下去,同时不要在原地打转,不要在一个问题上重复。
如果允许,可以选择一个写作培训班,有老师带着的那一种。让自己所写的文稿当中所犯的错误,老师也会简明的指出,进步更快。
我以前在简书上更文半年,但写作水平没有什么长进,基本都是在低水平的重复。
后来报了班,才意识到自己写作当中的很多问题。
报班之后学习的两三个月,比我一年的写作进步还要大。
对于写作的技巧选题,结构,如何取标题,这些策略问题,你也要多摸索。
最好确定自己深挖的领域,专注一个领域去写,选好赛道,给公众号投稿,还是准备在今日头条之类的自媒体平台上写作。
写作不是个立竿见影的事情,不要挖井挖到还出水就放弃了。
为了更好促进写作而读书,可以试着读一些关于写作的书籍,比如《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写作是最好的投资》。
了解写作技巧,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只有你自弄懂弄通高屋建瓴,你才能深入浅出地把想说的内容表达出来。
学习写作技巧,强化逻辑思维,另外多读自己所写领域的一些专业书籍。
如果你写的是教育领域,那你就多看这一领域的书,列个书单,有的放矢地去读。
有学习,有输入,有输出,我们自身提升的同时,也向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就像spenser说的:写作是最好的价值投资。
愿你能在写作的路上越走越远。
我是花岸,与你一样,把读书写作进行到底。
你读过的书单里有什么?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别只顾着低头走路,也要时常抬头看天。”是呀,再低头走我会走到哪呢?不想继续做温水里的青蛙了,我要让自己跳出来。就决定从2017年10月开始,给自己放假一段时间去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家人朋友都不理解,不过我还是坚持内心的想法,继续任性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闲置的开始,我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记得心里憋着一股劲,后来静下心想了好久,逐渐找到了方向——我要学习写作!
就这样我加入了土豆老师的饭团,开始学习书评的写作。因为是刚接触饭团,再加上土豆老师的课程有特定的安排,我一时间没有看明白课程的内容。不过后来注意到,土豆老师建议学员把课程复制打印(重要的事情老师不止讲了三遍,想不注意都难!),方便阅读和理解应用。
学习了课程,我才发现过去的阅读,好多都做了无用功!想要写好书评,根据自身的情况,要努力学习的地方真的太多了!阅读就是要攻克的第一步!要学会快速阅读,并且迅速理解内容,找到关键词,便于做记录。我根据土豆老师提供的书单,并结合自己想要了解掌握的内容,分别进行了阅读、笔记和写作技能等方面的主题阅读。
下面是我的快速阅读书单,通过阅读这些书,我学习了许多阅读技巧,还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1、《高效能阅读》
日本作家原尻淳一,是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书中精心提供了89个高效的读书技巧,其中不仅有速度技巧、加速理解的技巧,还有收集信息的技巧等等。每个章节内容独立,可以按需选择阅读,而且简洁明了,没有阅读压力。
2、《超级快速阅读》
德国作家斯蒂芬.格吕宁的成名作。书中介绍了高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改变了我的阅读思考模式——越是主动阅读,积极思考,再结合自身经验,越能内化知识。书中既有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进阶训练,还有五感记忆法和时间管理法,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可以用的上。
3、《实用性阅读指南》
作者大岩俊之,是位日本开发读书法、思维导图、记忆术等能力的讲师。想要把读过书中的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我们首先要有效率地读书,让后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记录笔记,再用书中介绍的各种记忆法,如“二八定律”记忆那重要地20%的内容,最后要付诸行动去实践。
4、《快速阅读术》
作者印南敦史,一位每年可以读700本书的日本书评人。他每月要为将近60本书撰写书评,所以他的阅读速度是很快的。他使用的呼吸式阅读和流水式阅读的方法也别具一格,他的“不会遗忘的阅读”秘诀,竟然是不求记忆地阅读!
再接着是笔记的主题阅读,笔记是阅读成果的记录,是知识及关键词的梳理便于记忆的载体,也是书评写作的架构来源,所以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笔记法是很重要的。
5、《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作者是日本有名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出身传媒的他,习惯用笔记管理读书和生活。他想通过改变我们的做笔记方式,来改变我们的读书的方法。其中一元化笔记读书法和“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是奥野宣之最为推荐的。此外还介绍了19个有效阅读的小技巧。
6、《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这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姐妹篇。书中更加详细的介绍了笔记本做记录的使用方法,而且只需要简单的遵循一元化、时序化和索引化三条规则。当写作需要时,笔记就会成为素材库,创意的来源。
紧接着是写作技巧的主题阅读。哪怕是阅读再多的书,没有写作技巧,写出四不像的文章,也是不会有人欣赏的,还会不断打击自己的自信心。所以能提高写作能力的书籍,也需要深度阅读学习。
7、《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布兰登.罗伊尔是位加拿大作家,也是曾多次荣获“国际图书奖”和“总统图书奖”的英文写作教学者。本书在写作领域是标杆之作,简单的从结构、风格和可读性三个方面,提供了20条所有人都适用的写作原则,就让写作变成一件轻松的事情!
8、《思维导图:快速提升写作力》
作者:孙易新,梁容菁。书中重点介绍通过思维导图,协助我们在写作中主题掌握、逻辑统整、灵感触发、文章架构、思考变化等各层面能力的提升。最适合需要命题写作练习的人员阅读,例如学生、问题类写作者、写作新手等等。
9、《怎样写作》
著名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的著作。本书重点介绍了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二十一篇短文,囊括了叶老十年的写作经验,文章生动风趣。如何获得完美的原料?如何把原料写成文字?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会有不错的收获!
自从学习写作,我的阅读量在不断增加,这样9本书放在从前,我怎么也要看上大半年呢!现在我明白了,只要带着目的或者问题去阅读,就能学到的很多实用知识。水平阅读,能拓宽视野,收集到许多素材;垂直阅读,能加深知识的深度,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阅读是最简单的自我提升的方法,你选择的书籍,就是你选择的提升的方向。
身后有着怎样的父母呢?
这个是分人群的,像北上广鸡娃的家庭,家长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你想不到。别说中文阅读,英语阅读都比母语的美国孩子厉害。一年一百本书活动轰轰烈烈的。
而至于阅读培养方式,都是谈烂掉的——亲子阅读。家长自己不阅读,不带孩子读,孩子就不会爱上阅读。
有这样一位妈妈,从孩子一岁左右就开始亲子阅读,在很小的时候就读了很多的绘本,家里也布置了阅读的氛围和环境,孩子和妈妈也一直保持着每天睡前阅读的习惯。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妈妈也是有意无意地去教孩子认识书上的字,有时候也会指读,但是孩子总在妈妈指读的时候推开她的手,孩子觉得影响她看图了。
如果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父母能把汉字学习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所以,放下焦虑,放下攀比心,和孩子一起享受亲子悦读的乐趣,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大人实际上也轻松。
大家好,我是朱宝宝的妈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谢谢您支持朱宝宝成长日记。
如何提高说话水平和口才?
提高口才,实际上并没有太多花哨的招式,核心的问题是你要熟悉你要讲的内容,另一方面就是有自信。
做销售人员,那么最大的程度要熟悉自己的产品,无论是缺点优点,产生的来源,同类产品的比较,未来前景等等,这些不一定客人都要全部知道,但是你这些知识储备要一定在你的脑海当中,做到信手拈来,毫不困难。
口才训练当中最大的难题不是怎样说,而是说什么。熟悉你自己的产品,是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言之有物。
在确保自己有话说的前提以后,就要练习怎么说。销售人员并不是专业的演讲家,不需要太多花哨的技巧,只需要你自然流畅,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就可以了。
要做到这一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对着镜子练习。很多人会觉得不好意思,实际上你自己一个人对着镜子练习提升是最快的。你可以模拟镜子就是你要谈话的对象,也可以假装对面什么人都没有,只是练习自己的讲话内容。把你所要表达的内容练习达到脱稿,也可以顺口而出,自然而然产生反应的时候,就可以说是大功告成了。
口才当中的自信,只能来源于多练习,多实践,只有对这个问题,完全熟悉以后,自信才能油然而生。
关注头条号,非正式生活,不一样的两性视角,职场观点,人生无模板,生活非正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