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八宝山追悼会,相声演员常宝华的告别仪式?
谢邀。有相声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郭德纲不会去的事实证明郭德纲确实没有去,不仅没去同时连微博头条都没有发发文吊唁。
如果单从德云社20周年开幕式庆典演出,常宝华前去祝贺来看,两人关系很好。但很多场合常宝华对当下相声界的看法和评判,都有矛头指向郭德纲的意思,并有指桑骂槐的嫌疑。郭德纲说一辈子可以没有作品,一辈子可以没有能耐,但是把同辈份的演员熬死,也就自然而然成了相声表演艺术家,有人称这是暗指常宝华。
侯宝华作为主流相声界之流,其告别仪式势必会有大批主流相声界演员前去吊唁,包括侯二,姜昆,何云伟,苗阜等,这些人和郭德纲不合,为了避免尴尬,即使郭德纲和常宝华关系再亲密,都不会去吊唁,更何况这其中还掺杂着恩怨情仇在里边。
他就应该破口大骂吗?
首先,明星也是人,而周立波更是以嘴出名,其次我们再来看下网友是怎么随便一句话的。
看到了吗,这可不是随便一句话,而是在诅咒波波,更是在质疑波波对李咏的惋惜与惦念。
当年周立波和李咏因为在《舞出我人生》中因抢台词而关系破裂,一山不容二虎,两大名嘴在一起,难免会闹出矛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大的矛盾也会慢慢消失,更何况如今李咏已经不在了。
从周立波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和李咏其实是惺惺相惜的,作为对手,他尊敬他,作为朋友,他怀念他,然而喷子实在可恶,就算喷人,你也要看待什么样的事,触碰有别人底线,难免不会发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虽然作为公众人物,这么骂确实有些不妥,但是这样却又让人觉得解气,对付喷子,这样的言语才是最犀利的反击。你们觉得呢?
亚洲历史上有没有比李小龙名气更大的演员?
数据说话
既然题主要比的是全球名气,那么不能光靠国民自己一甩手随便排。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全球权威票房网站Boxoffice mojo,有主页的国内影人都有谁。作为一个重要依据
通过截图看知,在全球权威票房网站Boxoffice mojo上,有个人主页的影人:张艺谋 李安 王家卫 成龙 李连杰 章子怡 甄子丹 周杰伦。
而周润发 张国荣 周星驰 刘德华 梁朝伟等人,都没有个人主页。名气不是靠自己想象的,数据说话最重要。即使boxoffice mojo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至少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很多人表示死后不麻烦儿女墓前尽孝?
想的太简单了,你以为海葬,就是把骨灰撒入大海就行了?还真不是,你可能违法了!
我们村有个渔民,把别人准备海葬的骨灰像垃圾一样扔了,结果差点吃上了官司。
前几年,村里有个渔民,看到有几个外地人私自把骨灰撒入大海,就和外地人起了冲突。
双方争吵时,渔民急眼了,为了阻止外地人把骨灰继续撒到海里,就把人家手中的骨灰打落了,一些骨灰从盒子里掉出,散落在船板上各个角落。
外地人很生气就报警了,说渔民侮辱他父亲的骨灰,要求他赔偿。
渔民却说,是外地人侵害了他的养殖利益,反要外地人赔偿。
可能因为当时村里围观的人都支持渔民,外地人看对方人多,自己也有过错。
也或许他觉得在异地打官司告渔民,需要住在当地,所花的成本过大,最后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想把骨灰撒海,进行海葬,是需要进行预约的,不能私自进行骨灰撒海,是近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殡葬仪式,这种方式比古老的土葬要环保多了。
只是很多地方,也有规定,如果市民有海葬的需求,要提前向当地的从事海葬部门进行预约。
预约成功后,承办单位会根据最近的天气情况,来决定哪天适合出海。
确定好日期后,会提前几天告知事主,让他们做好相当的准备工作。
家属带上亲人骨灰、死亡证、遗体火化证明等材料,去指点的地方、时间办理好海葬所需要的相关手续,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出海撒骨灰了。
有些网友觉得,海葬不能自己私自进行,还要预约,是不是有人想趁机赚钱呢?
其实并不是!有些地方海葬不但免费,还给你免费提供中餐,甚至还反过来给你钱,以此来鼓励,你选择海葬的行为。
比如说在广州,根据《广州市骨灰撒海补贴办法》规定,对广州市户籍,在2013年1月1日后死亡火化并实行骨灰撒海的,给予每具骨灰1000元的补贴,2017年广州市将撒海补贴提高至每具2000元。
北京也曾有相关的规定,对那些选择骨灰撒海的人,有十项免费服务。
这十项包括了免费的纸兜骨灰盒、免费存放骨灰、免费乘船、免费鲜花、免费中餐、有人专门给你拍免费的撒海纪念视频等。
当然也有海葬收费的,收费的,通常分几种情况
01、公益海葬是免费的,缺点就是要等的时间太长了,要凑够一船人才能出海,这个等待的时间是多长,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定。
等不急的人,就可以花钱了,他可以单独包一个船,自己一家人出海参加海葬,这个费用,每个地方也是不一样的。
02、公益海葬虽然是免费的,但并不代表,你亲戚朋友多,就能凑齐一船人,让承办单位,载着你亲戚朋友出海。
每一家亲友团去参加海葬的人数是有限制的,只有在限制的人数当中,他们坐船才是免费的,多出来的人,要收船票的。
并且每个城市,对随行的人员限制、乘船的费用,也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地方只能有2个的随行人员,有些地方却有6个随行人员。
03、还有一种情况是和户籍有关,比如说你是广州的户籍,符合免费的条件,就可以不花钱进行海葬了。
但你要是外地户籍,选择在广州进行预约海葬,那么如果是不符合当地规定的免费条件,就需要收取一些成本费了(具体还是根据地方的管理规定,中国太大了,每个地方经济不同,规定也是不一样)。
04、如果自己有事不方便出门海葬,比如有人坐船会晕,那也可以选择让承办单位替你代办海葬,让他们把你亲人的骨灰撒到大海里。
代办海葬的业务,有些地方是免费,有些地方会收取一些成本费。
05、很多人喜欢仪式感,海葬也有仪式感,当然海葬不可能让你放鞭炮、烧纸进行缅怀、祭拜,不过可以撒菊花、放鸽子等等。
我查了一下,天津那边有专门为个人量身打造的海葬套餐服务,普通套餐3000左右,豪华版的接近7000元,这项服务适合那些不差钱,又喜欢有仪式感的人。
个人为什么不能私自去海边撒骨灰我在网上发现有些网友,他们想法比较单纯,他们只从自身利益上去考虑问题,却不想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会影响到其他的人。
这些网友觉得,把骨灰撒到大海是一件很环保的事情,他们觉得骨灰是属无机物碳酸钙,在高达1000多度的火烧下,那些有害物质,早被杀死了。
因此骨灰是不会污染环境的,随便找个地方进行海葬就行,没有必要去预约,多麻烦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首先,如果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私自进行海葬,有些人会把那些不可降解的物品,也扔到大海里,这样会让大海被污染,失去了海葬环保的初衷。
然后,那些正规的海葬承办单位,他们可不是随便把船开到一个地方,就让家属进行海葬,他们需要知道海水流淌的方向,确保骨灰撒到大海里,是往深海方向,而不是被海水冲到码头。
并且这片海域,还不是附近渔民频繁活动的区域,因此不能太靠近岸近,需要坐船出海远一些。
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骨灰没有污染,还要如此麻烦呢?我就打个简单的比方,换位思考一下,你就知道了。
比如说:你家门口有条河,你时不时的会在河里捕鱼吃,然后有一天你发现,村里有人把骨灰撒到那条河里。
接着其他镇的人,也同样这样做,时间久了,隔壁县的人也把骨灰倒在这条河。
最后,你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骨灰撒到这条河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会吃那河里的鱼虾吗?
我们村当初的那位渔民,就是因为这种事情,才会和外地人吵起来的。
那片海域是他承包的养殖区,外地人把骨灰撒到他养殖区域,要是让村里其他人知道了,他家养殖的海鲜,到时候谁敢买来吃呢?
骨灰这种东西,家属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什么好怕,但在外人的心里,他们还是比较忌惮的。
就好比网上有人爆料,说自己的邻居房子没有人住,是因为他家把骨灰存在自己家的房子。
房子是别人花钱买的,他是自己住,还是存放骨灰,别人管得着吗?
法律上也没有规定把骨灰放到房子的行为,是属于违法的。
这种行为虽然不违法,却违背了公共秩序,属于不道德的行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损害了更多人的利益。
同理,私自把骨灰撒到大海,不正是和那些买房只存放骨灰的人一样,为了自己方便,给别人带去困扰。这样的行为,很容易产生纠纷,不利于社会的安定。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海葬海葬以前还是属于新鲜的事物,那时候国人流行的都是土葬,只不过自从各地方提倡火葬,废除土葬,有人发现,人太多了,墓地面积却有限,价格一直在上涨涨。
经营性公墓的价格高也就算了,这个公墓还不是永久的,是有限期的使用。
使用期限要是到期了,逾期不续费,该墓地会被管理方自行处理,很可能租给他人使用了。
并且,公墓还需要每年交护墓管理费等费用。
另外,现在一些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明了,他们认为,每年清明节时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没有什么意义。去世的亲人,也不可能知道,还不如趁着清明小长假,游山玩水更实际些。
也有些人是厌烦了,传统殡葬习俗,认为自己百年之后,把骨灰撒到大海一了百了。
不需要儿孙们,记住自己,也不需要儿孙去祭拜,徒增烦恼,生时不留有遗憾,死后也不给后代留麻烦。
写在最后:海葬并不是像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家属把亲人的骨灰,带到海边,往海里一撒就完事,现实中需要去预约。
大多数地方,对选择海葬的家属,是不收取费用,并且有些地方甚至还给补贴。
虽然私自把骨灰撒到海里,也没有哪条法律上有明确的说明,这是违法的行为。
但骨灰毕竟对外人来说,他们还是比较忌讳的,如果你私自乱撒,会给他人造成困扰。
人除了法律的约束,还有道德的约束,每个人在守法的同时,也需要遵守公序良俗。
我个人对那些选择海葬的人,并不排斥,对于那些选择海葬的人来说,从此有海的地方,就有他们的思念!
不同的殡葬方式,都应该得到尊重,那是别人的选择,选择只要不违法、不伤害、不影响到其他的人,外人也就没有必要拿着传统观念,去对别人说三道四。
不过,作为一个从小到大在海边长大的人,我赞成别人海葬的选择,却反对他们私自海葬的行为。
不能因为你嫌预约麻烦,或者想省几百块钱、几千块钱,就私自行动,影响到在海边生活的人。
他们对您的家乡文化有何影响?
请允许我也来回答。
我的家乡在宁波,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这里不说近代史上的名人,仅举古代史上的几个非常有影响的名人。
隋朝1、虞世基,宁波慈溪观海卫镇(原属余姚)人,政治家、文学家。
隋炀帝时任内史舍人,专典机密,参掌朝政,为炀帝心腹。炀帝曾赞他是“海内当共推此一人,非吾侪所及也。”大业十四年(618),宇文化及江都乓变,弑杀炀帝,虞世基同时被害。
他主持编纂了1200卷全国性区域志《区宇图志》。他也是文学家,作品有《讲武赋》及五言诗等;又是书法家,兼善草隶。
唐朝2、虞世南,虞世基的弟弟,政治家、书法家,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初时为李世民秦王府参军,与房玄龄唐共掌文翰,后担任秘书监等职,深得李世民敬重,称他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他留下后世最著名的是书法,善楷书、行书。与欧阳修、禇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据说,现存《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之一是其的墨迹。其所主编的《北堂书钞》160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南宋朝3、史浩,宁波鄞县(今鄞州区)人,政治家。隆兴元年(1163)任参政知事、右丞相兼枢密使,曾为岳飞冤狱昭雪,遭弹劾。
淳煕十年(1178)复为右丞相,后封太保、魏国公。
4、王应麟,宁波鄞县人,南宋学者,淳元年(1241)进士,曾任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
宋亡后闭门著述,其中《三字经》影响极大,流传甚广。
元朝5、张可久,宁波鄞县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剧作家,元曲清丽派代表人物,元曲集大成者,在世时便享有盛誉。现存小令800余首,数量为元曲作家之冠。到他为止,标志着元曲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代表作品《小山乐府》。
明朝6、方孝孺,宁波宁海县人,文学家、思想家。洪武三十一年(1398)任翰林学士。燕王朱棣“靖难”时,惠帝北伐,他为惠帝起草了所有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
燕王进京后,几乎所有文武百官都投降,唯他不降下狱。后朱棣要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严正拒绝,被车裂于街市,时年46岁。
方孝孺被后世尊推为“读书种子”。其政论、史论、散文、诗歌都俱特色,“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现存的《重刻成化本逊志斋集》40卷,收集了方孝孺大部分文章。
7、王阳明,宁波余姚人,明大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其“知行合一”的思想,至今仍被不断推崇应用。这里不再赘述。
8、范钦,宁波鄞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曾任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政使、副都御史等职。一生爱好藏书,在宁波月湖东侧建造了藏书楼,“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名天一阁。
天一阁在明代时已有“浙东藏书第一家”之誉,400年后的今天,成为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清代乾隆年间用来收藏七套《四库全书》的“南北七阁”建筑,从内部到外观,完全模仿天一阁样式,天一阁由此更加盛名。目前,天一阁藏书30余万卷,珍稀善本8万卷。
清朝9、黄宗羲,宁波余姚人,明末清初史学家、教育家、启蒙思想先驱者。他一生著述50余种,300多卷,康熙二年(1653)完成的《明夷待访录》集中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被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10、万斯同,宁波鄞县人,清初著名史学家,和其师黄宗羲一样,终身不仕清。他以布衣身份参与编修《明史稿》,前后19年,不署名,不受俸。《明史稿》500卷皆其手定。另著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等。
宁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名人的哲学、史学、文学、教学、经济学等学术思想,长久地影响着后世,在宁波现当代史上同样出现了不少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企业家等出类拔萃的人物。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影响着宁波人在改革开放中坚持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影响着宁波人的义利并举、农商并举的形成和发展。
宁波人爱读书,“书藏古今”。从明代天一阁藏书楼建成开始,光这一时期,余姚就出了339个进士,鄞县出了250个进士。
现代宁波成为院士之乡,据2017年统计,我国有两院院士1570名,其中浙江籍院士225名,而宁波籍院士就达到113名,高居全国城市前列。宁波的镇海中学、鄞县中学、余姚中学、慈溪中学全省闻名。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宁波位列“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这些都和宁波历史文化重文兴教一脉相承,是深入骨髓的“宁波现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