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彦勋,中国网球明星都有谁?
女:李娜(已退役)、郑洁、晏紫、彭帅、张帅、韩馨蕴、谢淑薇、孙胜男、王蔷等等。
男:公茂鑫、张择、吴迪、李喆、卢彦勋、柏衍等等。
1、李娜
李娜,1982年2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第四名,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亚洲历史上女单世界排名最高选手。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2、郑洁
郑洁,1983年7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著名女子网球运动员。1990年开始练习网球,2001年选调进入国家集训队。2003年开始转入职业网坛;2004年,郑洁成为中国第一位杀入大满贯16强的运动员;2006年,和晏紫搭档摘下了澳网和温网的女子双打冠军。
3、晏紫
晏紫,1984年11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毕业于四川大学,网球运动员。晏紫的职业生涯创造了中国网坛的诸多传奇,如她和郑洁搭档成为中国第一对获得大满贯女双冠军的组合,也是中国女子双打第一对进入
女:李娜(已退役)、郑洁、晏紫、彭帅、张帅、韩馨蕴、谢淑薇、孙胜男、王蔷等等。
男:公茂鑫、张择、吴迪、李喆、卢彦勋、柏衍等等。
1、李娜
李娜,1982年2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第四名,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亚洲历史上女单世界排名最高选手。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2、郑洁
郑洁,1983年7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著名女子网球运动员。1990年开始练习网球,2001年选调进入国家集训队。2003年开始转入职业网坛;2004年,郑洁成为中国第一位杀入大满贯16强的运动员;2006年,和晏紫搭档摘下了澳网和温网的女子双打冠军。
3、晏紫
晏紫,1984年11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毕业于四川大学,网球运动员。晏紫的职业生涯创造了中国网坛的诸多传奇,如她和郑洁搭档成为中国第一对获得大满贯女双冠军的组合,也是中国女子双打第一对进入年终总决赛的组合,她的职业生涯共捧得17座WTA双打冠军奖杯;单打方面,也获得过2005年广州公开赛冠军,职业生涯单打最高排名40位。
4、公茂鑫
公茂鑫(1987年8月24日 -),江苏南京人,中国男子网球国家队球员。第十一届全运会网球男子团体赛冠军。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网球团体赛冠军。 2018年8月6日,公茂鑫入选第十八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
5、张择
张择,网球运动员,中国新一代男子网球球员中的实力派,1998年开始接受网球训练,2003年进入江苏省队。2012年凭排名入围法网资格赛,成为公开赛时代继潘兵之后第二位参加四大满贯单打资格赛的中国大陆男子职业网球选手。
6、吴迪
吴迪,1991年9月14日出生于湖北武汉,中国职业网球运动员。2007年转入职业。2013年,以中国首位参加大满贯正赛的男运动员身份参加澳网。
2016年4月14日,在韩国光州挑战赛上打进八强,世界排名提升至144名,创中国男网最佳排名记录 。2017年8月19日,第十三届全运会网球比赛中,吴迪勇夺男单桂冠,实现全运会男单三连冠。
年终总决赛的组合,她的职业生涯共捧得17座WTA双打冠军奖杯;单打方面,也获得过2005年广州公开赛冠军,职业生涯单打最高排名40位。
4、公茂鑫
公茂鑫(1987年8月24日 -),江苏南京人,中国男子网球国家队球员。第十一届全运会网球男子团体赛冠军。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网球团体赛冠军。 2018年8月6日,公茂鑫入选第十八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
5、张择
张择,网球运动员,中国新一代男子网球球员中的实力派,1998年开始接受网球训练,2003年进入江苏省队。2012年凭排名入围法网资格赛,成为公开赛时代继潘兵之后第二位参加四大满贯单打资格赛的中国大陆男子职业网球选手。
6、吴迪
吴迪,1991年9月14日出生于湖北武汉,中国职业网球运动员。2007年转入职业。2013年,以中国首位参加大满贯正赛的男运动员身份参加澳网。
2016年4月14日,在韩国光州挑战赛上打进八强,世界排名提升至144名,创中国男网最佳排名记录 。2017年8月19日,第十三届全运会网球比赛中,吴迪勇夺男单桂冠,实现全运会男单三连冠。
中国女子网球有李娜彭帅?
本周世界排名TOP100里,中国女子5人,男子0人。100-200,女7人,男0人。前100,日本男子4人,100-200,日本4人。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网球确实阴盛阳衰,第二,看日韩男子的排名,东西方体质原因纯属借口。那为什么?说来话长,简单说一下个人观点。
简言之:道不同。网球是个人运动,全球职业化程度很高,你选择什么路,决定了你的目标和成就。
你可以笼统地说是体制问题,但现在举国体制在网球项目上已经算开了很大的口,很多省体育局在网球运动员方面其实是四年周期签约制,根据你代表省队打比赛的成绩,给你经费出去打职业赛事。这比十年前已经开放多了。这是这几年传统体制和单飞相结合的模式。当然还有彻底单飞的比如柏衍。以及一些家境富裕的青少年球员,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国外著名网校,成就如何还在酝酿中。
啰嗦这么多,有个问题是,跟潘兵(曾经的亚洲一哥,保持中国男子最高ATP世界排名176很多年后被张择打破)、朱本强(中国霸主多年)相比,2010年至今这些年,中国境内的ATP巡回赛目前已增加到4个(上海北京深圳成都),ATP挑战赛增加到12站以及ITF男子希望赛14站,一年不用出国在中国打比赛已经足够了,各级比赛都有外卡,为什么TOP200竟然空无一人呢?(吴迪张择曾进过前200,现在跟老虎李喆是排在200多的仅有的3位)。答案在风中飘荡。让风儿告诉你,多少球员是省队和国家队的掌中宝,没有后顾之忧。领着工资拿着奖金,训练太枯燥比赛强度太大。没错,男子跟女子相比竞争对抗更激烈,但男子一旦出点儿成绩,关注度会是女子的N倍。
比赛机会在本土横贯全年,这几年除了看到吴迪和张择偶尔有突破成绩,以及老虎李喆双打不错外坚持在单打也不断突破个人最佳,但这几员大将也慢慢成了老将,冒出头的新人只有两个:张之臻和吴易昺。另一个角度看,有两位总比没有强。这两位小将会有什么成就,主要取决于自己。如何聘请团队如何训练如何康复都是考验。
可能问题不像上面说的那么简单。可能中国根本不会诞生斯里查潘和锦织圭这样的世界前十甚至是大满贯亚军。但你像卢彦勋那样进个大满贯8强,中国媒体会一天之内把你捧上天的。想想常年精打细算的卢彦勋,我们还是乐观一些吧。
中国有哪些好的网球解说?
关于谁是中国网球比较好的解说,如果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势必会引起一场血雨腥风。
这在球迷心中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随着我国网球爱好者的陡增,大家对于网球专业知识的渴求以及期望从观赛中得到更直观的享受,对于网球解说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之前的普及网球的基本知识和规则介绍,发展成一些技战术水平的解析,现在更是可以了解到球员赛前的一些准备情况,甚至花边新闻。下面说一下小编比较熟悉的解说。
童可欣和许旸:两人作为搭档,童可欣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感情丰沛的来解说比赛,避免不了过程中会有很强的主观倾向性,这点可能会引起到部分球迷的不满,质疑其专业性。其实从童可欣的个人履历,并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许旸更多的是在童可欣的穿针引线中做一些专业技术的讲解,同时喜欢用一些比较华丽的词句,使得比赛画面很有美感。他们的解说要面向更大的群体,包括普通观众,所以评价褒贬不一,被更多的讨论。
张盛作为一名网球解说个人感觉中规中矩,比赛中所有情况都能照顾到,从专业知识的讲解到一些网球基本规则科普,比较细致,平稳有余,激情不足。
个人比较喜欢胡立涛的解说,小编刚一开始觉得他不像一个解说,口音和咬字很多球迷都不能接受。由于早期网球直播平台比较少,胡老师的解说听多了,慢慢就觉得很接地气儿、特别是对于打网球的业余爱好者来说。从专业球员的赛前准备、系统热身训练,到比赛策略,再到球迷应该从中如何借鉴模仿,而且善于捕捉运动员赛场的心理变化并做出解析。如果你经常打网球,听胡立涛的解说可能会对你提高网球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我们希望有更年轻、更全面、更多的的网球解说走进球迷的视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