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黑匣子不易寻找,你想自己静下来看看哪些电影?
当我独自一人闲来无事的时候。我想看看的电影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林青霞版《六指琴魔》。《西西里的美丽的传说》故事背景发生在意大利小镇。女主非常漂亮初来到小镇上,引来了所有小镇上男人的目光,这些男人中当然也包括13岁的男主。这同时也引来了小镇上男人们的妻子的嫉妒和仇恨。后来女子的丈夫被传说死了,女主慢慢就成为了妓女。二战期间德国和意大利是盟友。她的嫖客里有不少是德国军官。小镇上的女人对她是敢怒不敢言。没过两年德国和意大利战败。女主的恶运也就来了。她们强制剪掉她的头发并且把她打得遍体鳞伤。13岁的男主一直暗恋女主。却一直没有勇气向她表白。片尾的时候,女子的丈夫还活着,女子和丈夫又回到了镇上,镇上的女人们接受了他。《六指琴魔》是一部武侠片。讲的是黄冬夫妇隐姓埋名好几年。因为天魔琴惨死。他们的女儿跳涯下后又生还,林青霞演他们长大后的女儿。他们的儿子被一个镖师抚养长大成人,有元彪饰演。姐姐为了报仇,用天魔琴血洗了整个武林。
就捕捉不到这么大的一架客机吗?
MH370失事己经五年了,各国这么多高精尖的卫星,就捕捉不到这么大的一架客机吗
马航从失事至今已经过去5年多了,多方寻找,都了无踪迹,在多年的各地海陆空搜寻中,只是从多方探寻,然后搜集来几块马航的飞机残片而已。
所以有人不禁要问,世界各国的卫星系统那么发达,地球之外有那么多的卫星飞行,难道就监测不到马航的行踪吗?
这是一个让大家都很疑惑的问题。
事实上,在马航失事之后,并非没有调用卫星信息系统。
比如说在马航失事之后的第三天,也就是2014年的3月10号,我国就启动了多名卫星对陆地、空中搜救马航失踪客机的行动,提供支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启动应急机制,调动卫星资源,配合海面,陆地空中搜救人员全方位对搜救行动提供支援。
那对于卫星来说,它可能会在很多方面,比如说气象监控,通信、导航、搜索方面提供资源,但并不能够实时的追索到飞机飞行状况……
就算是极高性能的雷达侦察卫星,那也没办法,把每一天世界范围内飞来飞去的无数飞机充分监视,充分能够把控到他们的行踪路线。
终究会留有死角。
还有就是由于地球是个球,卫星永远只能看到一面,永远会有很大面积的视线盲区。
此后根据卫星图像的分析,从南海到印度洋到澳大利亚,都是由卫星图像来发现疑似飞机残骸,然后指挥各大搜救飞机或者船只前往去搜寻。
包括3月20号卫星在南印度洋发现了两个疑似漂浮物,有超过26个国家联合船只前往搜救。
遗憾的是一无所获。
卫星多次在不同的区域,比如印度洋,澳大利亚海域附近发现了很多疑似的漂浮物,但最终结局都很相同,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无所获。
这并不是卫星的问题,当前的卫星成像技术并不能够成熟到有可以随时随地捕捉某一个机型甚至是某一个型号飞机的残骸的能力。
只能起到一个辅助的分析作用,而且很多国家的卫星都对搜救马航做了很多贡献,包括泰国的卫星,日本的卫星和澳大利亚的卫星。
包括一些海事通讯卫星,可以通过采集机载通信设备来发握手应答信号,确定客机的大致方位,或者利用热成像卫星排查,马航客机可能存在的区域,以及环境探测卫星提供疑似海域的环境数据。
可是这些卫星的能力和时效性,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再加上当时马来西亚当局对消息的把控没有那么出色,不仅提供的消息多次反复,而且不够透明,不够公开。
等于是耽误了大量的时间。
最终调查的结果是2018年7月30号经过4年的搜查之后,一共发现了27片飞机残骸碎片,其中有欺骗被正式来自马航370,但是完整的飞机残骸仍没有发现机上的所有乘客是死是活,仍然无法确定。
也就是说经过了4年的时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是调动了无数的卫星去分析调查拍摄,但是仍旧连马航的残骸都没能找到。
当然说实话,这也确实让人很迷茫,谁也无法想象你当前如此发达的科技,竟然无法找到一架知始不知终的庞大客机……
这确实是一件很让人疑窦丛生的事情,但无论如何,如果一天没找到飞机残骸,我们还是会心存希望,希望客机未来以一种超乎人们想象的方式安然归来……
可是为啥坐飞机的时候很少在天上看到别的飞机?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说真心话,坐飞机的时候,看不见其他飞机才是最好的现象。
看了这句话,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看不见其他飞机才是最好的现象?
这里先不做解释,来看一组数据就能说明这个问题了。
一组数据。话说在民航历史上有一年被叫做民航灾年,这一年是1996年。
在这一年中,光空难死亡的人数就高达两千一百人,在这些死亡的人数当中,光地面死亡的人数就有四百多人,这在民航的历史上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
当然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多少,这个死亡数字比前一年也就是1995年多了两倍还多。
那么在1996年这一年中,死亡最多的一次是十一月份十二号的时候。
当时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的波音747飞机和哈萨克斯坦航空公司的伊尔76飞机,飞行在印度新德里上空的时候,没想到两架飞机飞行的距离太近了,直接在空中相撞。
就这一次空难直接造成了三百五十一人的死亡,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空中相撞事故。
那么从这个空难事故中,其实就能看出为什么我们坐飞机的时候,很难看到其他飞机。
两架飞机靠得太近,出现飞机相撞的概率就会增加的。
民航在各个方面都会避免这种事情发生的。
接下来就说说这场事故。
话说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是全世界最堵塞的机场之一。
所以空中管制员在这里的任务相当重要,据说一个空管员同时要监控五架飞机的航行。
在1996年的十一月十二号这一天,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的763号航班打算从新德里起飞,前往沙特阿拉伯的达兰。
机上载客是二百八十九名乘客,其中二百一十五人是前往沙特阿拉伯工作的三哥,还有二十三名机组人员。
那么另外一架是哈萨克斯坦航空公司的1907号航班,这是一架用伊尔76运输机改装出来的客机,有十名机组人员,二十七名乘客,大多数是来新德里购物的。
它的航线是从齐姆肯特机场飞往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的。
所以这两架飞机在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的上空,是朝着相反的方向飞行的。
怎么说呢?这种情况其实在很多大型的机场上,总是能遇到,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
再说两架飞机都是处于一个交通管制员进行疏导的。
话说在当时763号航班是在一万四千英尺的高空(也就是四千三百米左右的高空)。
那么来自哈萨克斯坦的1907号航班,在距离763号航班还有一百三十七公里的时候,空中管制员就已经提醒了763号航班有一架飞机在向它靠近。
两架飞机,一个要走,一个要落,是迎头飞行的,这个时候,显然不能让两个航班处于一个水平面上。
所以当时空中管制员,就要求要落下的1907号航班保持在一万五千英尺的高度(也就是四千六百米的高度)。
所以双方就算是相遇了,上下也会相隔三百米的高度。
这个高度是完全符合航空要求的,属于安全高度差。
在这个过程中,交通管制员和两架飞机都在进行沟通,所以按照一般情况,两架飞机会安全地通过,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
可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两架飞机都以八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到了一起,顿时就有五百多吨的飞机残骸从天而降。
而交通管制员,却万分惊讶地看到两架飞机在雷达上所代表的光点,在相遇之后就完全消失了。
当交通管制员再次呼叫两架飞机的时候,他再也无法呼叫到这两架飞机了。
没有多久,美国的一架军用运输机做出了报告。
因为当时,他恰好也在附近,看到在一朵大云中出现了一道橙色的闪光,光亮维持了不到一分钟,云朵就暗淡下来,随后两个火球就落地了。
当人们赶到现场的时候,居然找到了六名生还者,不过很可惜的是,在随后的抢救中,这六名幸存者都没能活下来。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件事呢?难道是交通管制员的过错吗?
怎么说呢?其实在整个过程中交通管制员的操作没有什么问题,后来根据黑匣子的数据显示,是语言交流中出现了问题。
从这件事之后,为了安全,新德里机场的上空,又增加了一条空中通道,目的是将入场的飞机和出场的飞机隔离开。
除此之外为了减少拥堵现象,他们还消减了当地空军的专用空域。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两架飞机相撞的概率其实是很低的,据说概率是在亿万分之一。
但这种概率一旦发生,出现的遇难人数将会是巨大的,毕竟是两架飞机。
所以对于这种小概率的情况,各个机场防范的也是很紧的。
先把上边这件事放到一边,接着说说航线的繁忙的事,这两件事说完了,再解释问题,就方便多了。
航线繁忙。那么航线有多繁忙呢?
话说如果调出全球航线图的话,会发现整个地球除了南极和北极,基本上就被各种航线挤得满满当当的。
星链把地球给包了起来,但这航线比星链看起来都密集。
手上没有图片,没法展示,只能用数据来说事了。
比如在1994年到1996年之间,我国民航实现了连续二十九个月做到了安全运输飞行。
在这二十九个月当中,累计的安全飞行时间是二百三十五万小时。
一天二十四小时,一个月三十天,二十九个月,也就是两万零八百八十个小时。
这就意味着,一架飞机在天上连续飞行,都不带落地的计算,二十九个月也只能飞行两万零八百八十个小时。
而五十个小时,就可以飞地球一圈了,这得飞多少圈?
而二百三十五万小时,就需要一百一十三架飞机去飞。
这么多飞机同时绕着地球转,感觉一下?
那么二十九个月有点长,那就按照一年十二个月来计算。
2014年有一个统计,我国民航在这一年实现了七百六十二万小时的飞行,共计三百三十五万架次。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民航飞行的时间是越来越多。
而且这还是我们一个国家的飞行记录,要是算上其他国家的,这个数字会更加的恐怖。
所以说飞机的航线拥堵是越来越严重的。
好了有了这两个事情做铺垫,问题就很好回答了。
为什么看不见其他飞机呢?这里边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安全因素,文章上边提到过的飞行事故,两架飞机相撞,结果何其糟糕。
两架飞机三百米的落差都不能保证绝对安全的。
所以只能拉开更远的距离,这才能保证两架飞机彼此的安全。
要知道一架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他们的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一小时八百公里的速度。
一旦发生两机相撞的事情,双方的冲击力,将是地面两车相撞产生的撞击力的七百倍。
这种撞击事故发生之后,对地面的影响也大,文章上边就提到了,有五百吨飞机残骸落地的。
那么要做到安全,距离要拉宽,意为着每一条航线都要有足够的宽度。
怎么说呢?航线这个东西和地面的公路是完全不一样的。
公路肉眼可见,大体那个方位,有多宽,一眼还能看到有没有服务区什么的。
空中不一样,不可能修出公路一样的可视物,所以飞机飞行的方向虽然可以把握住,但绝对不可能把握住飞机在这个航道中的飞行位置,毕竟这里边是有误差的。
那么为了让飞机有一个足够的安全飞行宽度,不至于让别的飞机闯入彼此的航道,航线往往是加宽的。
标准是,以航线为中心,左右各自拓宽十公里的距离。
十公里的距离,所以两条航道中线之间的距离就有二十公里。
那么一般人的眼睛好一点的话可以看到二十公里的东西,当然有的飞行员眼睛可以看到更远,比如二战时期有一个王牌飞行员叫查尔斯.耶格尔的,可以看到四十公里到五十公里距离的飞机。
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
二十公里是普通人能看到的极限,但问题是没人会在意甚至是故意去寻找二十公里处有没有飞机。
比如作者坐的飞机也就有数几次,每次坐飞机的兴奋点是在没有穿入云海的时候,会看看地面上,那小的像蚂蚁一样的汽车,和面条一样的公路,以及看起来就像玩具一样的房子。
进入云端看水平面的话,会更加在意,这云真是白啊,躺上去是不是很舒服?
所以别说二十公里处,就算是十几公里远的地方有没有飞机,根本就不会注意。
这就导致很多人看不到其他飞机的。
而且每一个乘客只能看到飞机一侧的景象,所以发现有飞机在旁边的概率又被降低了一半。
这是在水平面,如果是上下方向,也会发生相撞的事故,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每一条航道上下会各让处一百五十米的距离。
这就让两架上下飞行的飞机相距三百米的样子。
这也是为什么,文章上半部分说道,飞机上下相隔三百米是国际规定的安全距离的原因。
三百米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看下去就是一个点,有兴趣的话可以站在高楼上往下看,如果是三十层的话大约是九十米,往下看人的话,只能看到一个个活动的点而已。
那么三百米相当于一百层往下看的,飞机是很大,但这个点也不会太大的,毕竟肉眼的结构就是,距离越远就会看起来越小,距离实在太远高度差都辨别不出来的。
在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人其实在看五百米内的东西还行,但超过五百米的距离,就算是看到这物体,但落在眼里这个物体以及变的模糊了,再拉远一点,基本上呈现在眼睛里的就是一个个的小黑点了。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
那么为什么文章之前提到,人是可以看到二十公里之外的飞机呢?
这个情况很多人不知道。
其实坐在飞机上看另外一架飞机,距离太远,看到的不是一个移动的小黑点而是一个小亮点,就像黑夜中的星星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飞行员会比一般人看得远的一个原因。
毕竟飞行员的视力本身就比普通人好,再有就是飞行员都会进过一定程度的训练,会注意到这些闪光的小点。
而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这些小亮点,还以为是什么物件。
作者有一次有幸看到过一次,两架飞机是相对飞的,感觉坐的这架飞机速度慢的可以,人家那架嗖的一下就过去了,快的就只能看到一道光剑一样的东西。
当时,还新奇,什么玩意?大惊小怪的像是看见了什么稀罕物。
结果旁边坐的一位老兄才说,那是另一架飞机,作者这才知道,原来在空中看飞行的飞机,居然是小亮点。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有人就算是发现有小亮点经过,也不会注意到,那就是一架飞机。
怎么说呢?如果想要仔细看到有飞机在身边经过,往往都是在机场起飞或者降落的时候,一旦飞到天空上,基本上都会忽略掉其他飞机的存在。
这完全是为了安全着想,故意拉开了飞机彼此之间的距离。
接着来说说看不见战机的问题。其实在文章开始的时候,说的那件空难事故,就提到过这个问题。
空军的战斗机是有专门的空域使用的,这片划定的空域,民航飞机是不可以进入的。
这就直接导致了坐在民航飞机上看不到战斗机的原因。
两个类型的飞机,根本就不在一个空域中。
当然如果有军演的情况下,民航会直接停飞的。
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飞机黑匣子为啥不能安装到飞机顶部?
飞机黑匣子安装位置
驾驶舱话音记录器一般在机首驾驶舱部位安装,用于记录驾驶舱通话和语音记录。
飞行数据记录器一般安装在飞机尾部部位,用于拍摄记录飞机的机械状态。因为科学家通过对多起飞行事故分析,发现飞行器的机尾部分不容易损坏,所以黑匣子安装在机尾。
生活中,黑匣子不仅应用在飞机上,它还是火车、汽车、船只的记录器,只不过对于绝对死亡率最高的航空事故来说,黑匣子应该是最惨烈空难的唯一幸存者,这也是设计黑匣子的初衷,所以它的革新也不能止步不前。
上届巴黎航展上,空客公司不只是发布飞机,还带来了更有安全性的新款抛放式黑匣子。
空客新款的黑匣子可以收集的数据更多。目前普通的黑匣子只能记录失事前2小时的数据,而新的黑匣子则达到25个小时,并配备90天续航的信标系统。
波音公司也在2017年航空电子工程委员会(AEEC)上宣布支持国际民航安全局提出的全球航空遇险安全系统(GADSS)。确保旗下商业飞机在2018年1月之前安装信标设备续航时间达90天的黑匣子,以及可以远程激活的卫星定位系统。
新款黑匣子需要一两年才能被制造出来,之后还要经历很多极端环境的测试来确保它可以在空难里正常发挥作用。虽然新款黑匣子很强大,但应该没有人愿意看到它展现强大能力的那一天.......
说黑匣子,是因为它内部的神秘、高科技,
所以,可以说黑匣子特别的“黑”,超级的“黑”
咱们来看看它是如何之“黑”
空难近几年成为全世界的传染病,很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了飞机失事的悲剧。一般来说飞机坠毁的生还几率是很小的,但是不排除有人生还的可能,这主要看飞机迫降的地点和损坏程度。人们在关注飞机事故的同时,还关注着一种仪器——黑匣子,因为黑匣子能告诉我们飞机为什么失事。
被当作飞机飞行状况“见证人”的黑匣子,其实并非是黑的,而是常呈橙红色。因为它能帮助破解飞行事故(尤其是飞机在失事瞬间和失事前一段时间的飞行状况)的秘密,因此叫“黑匣子”。 实际上,“黑匣子”是俗名。它的真名很普通“飞行数据记录仪”。这个从来跟飞机上任何娱乐服务都无关的配件,经得起1090℃的烈火燃烧30分钟,100G的重力撞击11秒,能承受6096米的水压。这意味着当飞机发生爆炸或解体,这个外部材质是钛钢金属的东西依然可以保护好内部的信息存储装置。
那飞行记录仪为什么称为“黑匣子”呢?原来,为了保证这种设备在飞机出事故后不被破坏,特地的飞机黑匣子用合金材料为它制作了一个非常坚固的匣子。这种匣子耐高温(600℃~800℃),高压(可承受1吨重的压力),防腐蚀。不过,这种合金制作的“黑匣子”并非黑色。相反,它一般都被涂成明黄、橘红等鲜艳夺目的色彩,以便之后寻找。飞行记录仪之所以被称为“黑匣子”可追溯到1954年,当时飞机内所有的电子仪器都是放置在大小、形状都统一的黑色方盒里。为了回收方便,黑匣子上还安置了降落伞,一般当飞机达到某一极限,其可以自动弹出安全降落。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也许是人们觉得它里面存储了东西对飞机事故的鉴定意义重大吧,实在是太神秘了,所以使用了这样一个同样神秘的名字——“黑匣子”。
黑匣子外壳坚实,为长方体,约等于四、五块砖头垒在一起一般大。内部净是些电气器件,实质上是一台收发信机。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它能将机内传感器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及时接收下来,并自动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连续进行记录;当飞机失事时,依靠黑匣子的紧急定位发射机自动向四面八方发射出特定频率(例如37.5千赫),类似心跳般有规律的无线电信号,“宣告”自己所处的方位,以便搜寻者溯波寻找。1974年,一架波音707坠入水深3,000多米的海底,就是靠这种无线电定位信号找到黑匣子的。因为匣内电池容量有限,定位发信机通常只能连续工作个把月。如果打捞不及时,黑匣子就会销声匿迹。
每架飞机上,黑匣子通常有两个,它们的学名分别叫“飞行数据记录仪”和“机舱话音记录器”。
飞行数据记录仪主要记录飞机的各种飞行数据,包括飞行姿态、飞行轨迹(航迹)、飞行速度、加速度、经纬度、航向以及作用在飞机上的各种外力,如阻力、升力、推力等,共约200多种数据,可保留20多小时的飞行参数。超过这个时间,数据记录仪就自动吐故纳新,旧数据被新数据覆盖。
机舱话音记录器主要记录机组人员和地面人员的通话、机组人员之间的对话以及驾驶舱内出现的各种音响(包括飞机发动机的运转声音)等。它的工作原理类似普通磁带录音机,磁带周而复始运行不停地洗旧录新,总是录留下最后半小时的各种声音。一次飞行通常要经历8个阶段(起飞、初始爬升、爬升、巡航、下降、开始进场、最后进场、着陆),每一阶段的情况,都瞄不过黑匣子的“耳朵”。
安顺公交车坠湖?
嘭的一声!没有任何预兆,7月7日中午12时左右,贵州安顺一辆公交车冲破石护栏,坠入湖中,造成了16人受伤,21人死亡。
据事发当时的视频监控来看,该辆2路公交车原本在对向车道正常行驶,事发前公交车旁边还有不少小轿车在其左侧正常行驶。监控画面中这辆2路公交车突然缓慢行驶,就在其左侧车道刚好没有汽车的空隙,它开始突然加速转弯,径直驶向对面车道,随后冲撞栏杆后坠入湖中。
根据这一点不少网友表示困惑,“在车辆已经明显减速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靠边停下,并打开双闪。但从视频看,公交车明显是有右转意图,且是90度大转弯,并突然加速。”
涉事车辆驾驶员的名字叫张某钢(化名),驾龄超过20年,且多年来还驾驶着同一路公交车!
他的同事称,张某钢平时“待人接物可以”,“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根据媒体的报道,张某钢原先是老柴油机厂的工人,本来一直住在宿舍,离婚有个儿子。
事发当天的上午,张包钢的老宅被拆除了,他闻讯赶去但未能进入现场,后来他便赶去上班,中午12点左右,就发生了事故。
在张某钢的抖音账号上,一共发布了314条的视频记录,最新一次的发布是在7月4日,即事发前三天。在那些视频中,可以显示出张某钢爱笑爱搞怪的风格,同时也有一些为情所困的言论,其他并无异常。
因为事发这天为高考日,许多网友关注的重点是车辆上是否有学生呢?
很不幸的是,这个猜测后来就被证实了。
经核实,在救出的37人中,有12人是学生,其中5名已经死亡,6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1名已经出院。
有一名幸存者小方是高中生,小方说:当时车上座位坐满了人,还有人站着,公交车冲入湖之前没有发现驾驶员有任何异常,车一下子就掉下去了。当时小方是在湖水涌进车时候破窗逃生,为此手臂还受了伤。
公交车落水这个事故给我们许多职场的启发:
首先,司机驾驶公交车冲入湖中与他老宅的拆迁是否有关联我们不得而知,但一个正常的多年驾驶员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多半是情绪问题或者疲劳驾驶,究竟这个驾驶司机发生了什么情况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来确定。
无论怎么说,对公交司机这样的职业来说,情绪稳定、身体状态良好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的工作关系到整个车厢乘客的生命!
其次,发生紧急事故的时候,乘客需要沉着冷静,运用技巧逃生,比如那个高中生小方就是使用安全锤破窗。
这些知识也许在平时的单位或者学校都有宣传到,但我们中有多少人是真正领会了呢?
再次,公交车掉进湖里,这时候会游泳的人也许就有了一线生机,这说明普及游泳是多么必要,不仅可以让我们强身健体,还能在危难时候救命。
最后,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司乘人员的日常教育培训及安全运营管理,常态化开展抽查演练,消除风险隐患。
生命只有一次,无法重来,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写在最后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作者:丁路遥知事,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咨询师,企业管理咨询顾问,高级培训讲师。码字不容易,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帮忙点个赞,谢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