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利剑,古代一品大员出差

诗佳网

督导利剑,古代一品大员出差?

古代一品大员出差,如果被暗杀或投毒,会有什么后果?既然是一品大员出差,如果在地方上被暗杀,这基本上就是地方对抗中央的行为,这种情况肯定要死人,不过也要看中央和地方的势力如何,其中在清朝就发生了两件一品大员被暗杀的事件,结局却是大不相同。

嘉庆时期发生了一件钦差大臣被毒杀的案件

嘉庆十三年(1808)年,淮安发生了大水灾,要说到嘉庆年间的水灾,就不得不说一下乾隆,乾隆在位长达63年,在前期也算是大有作为,是个有为之君,只不过这一个在皇位时间久,再加上年纪大了,开始好大喜功的起来,这种情况下擅于拍马屁的和珅极对乾隆的胃口,那官职就跟坐火箭一样,从一个宫廷侍卫青云直上,累迁竟至军机大臣、文学殿大学士,在乾隆当太上皇的时候,和珅是名符其实的“二皇帝”。

督导利剑,古代一品大员出差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个大贪官,世人为什么恨贪官,就是因为贪官要从朝廷拨给老百姓的善款中捞好处,这不仅使得朝廷的纲纪被严重破坏,也使得本该用于民生的东西都没有落实,就比如河防,朝廷对于河防是有预算的,这到了地方被贪官们层层贪污,自然使河防是人浮于事,流于形式了。

淮安发生了大水灾,许多民舍被冲毁,粮食财物随波逐流,被淹死和饿死的不计其数,灾情上报朝廷后,嘉庆立马发了谕旨,命令从国库调拨钱粮,赈济受灾百姓,这赈灾款到了地方,被贪官们层层盘剥,到老百姓手上的却没多少,于是嘉庆派李毓昌彻查此事。

当地知县王伸汉想贿赂李毓昌,不过李毓昌为人端正,以身自律,拒不接受官场拉拢,当地知县害怕事件被捅上去,就一不做二不休,买通李毓昌的家奴下毒毒死了李毓昌。

李毓昌的夫人看到丈夫的遗体和遗物的时候,觉得有蹊跷,于是找人细查丈夫的死因,真相大白之后,嘉庆大为震怒,将两江总督铁保的顶戴花翎摘下发配到新疆,江苏巡抚汪日章革去官职降为庶民,这两个相当于部长级、省长级的高官都断送了锦绣前程,而首恶王伸汉被斩首,罚没家产,儿子被发配到边疆,淮安知府也被处以绞刑,那些参于杀害李毓昌的家奴全部被凌迟处死。

从这起案件可以看到事件后果很严重,杀人的被凌迟处死,当地的官员都要负责任,两江总督都要受到严厉的处罚,这是中央大于地方的时候。

慈禧(同治)年间发生的刺马案却是另一种结局

咸丰年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的运动很快发扬壮大起来,大清靠那些八旗子弟兵已经无能为力,根本就不是太平军的对手,于是放开了地方武装,曾国藩组建了湘军由此崛起,最后曾国藩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了太平天国,让清王朝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大清的再造之臣曾国藩先是就任了两江总督,这江南地面基本上就是湘军说了算。

慈禧太后为了削弱曾国藩的势力,就把曾国藩提升为直隶总督,这直隶总督当然比两江总督大,不过这样曾国藩算是离开了自己的地盘,然后慈禧太后派了马新贻担任两江总督,慈禧太后派马新贻主要的目的是要分湘军的权限。

马新贻接任两江总督两年后,有一天阅兵回来路上,遇到一个叫张汶祥拦路喊冤,手举状纸直接冲到马新贻的面前,近身后突然抽出刀来刺向马新贻的要害,马新贻伤重不治。

这封疆大吏被刺杀可不是一件小事,慈禧太后下令严查,查来查去最后结果是“挟嫌报复”,要说普通人能这么轻易近身杀害封疆大吏,换谁都不相信,这肯定有幕后黑手,于是慈禧太后又将曾国藩调任两江总督,和刑部尚书郑敦谨一起复审此案。

这两人到了堂上,曾国藩就闭上眼睛一语不发,刑部尚书问来问去,张汶祥还是那套说词,郑敦谨就问曾国藩怎么办?曾国藩淡淡的说:“看来是别无隐情,我们也只能以前边的供词结案了。”刑部尚书一听也知道这是查不出什么了,于是就和曾国藩仍以“挟嫌报复”结案,将张汶祥凌迟处死,将他的儿子斩首,而刑部尚书郑敦谨在回京述职途中就打了辞职报告,直接辞职不干了。

严格来说,李毓昌还不是一品大员,不过两起案子的结局不同,也能看出来中央和地方的角逐,中央还能掌控地方的时候,只要是钦差大臣到地方出了事,当地的官员和罪犯都跑不了,后果很严重,当中央掌控不了地方的时候,最多就是杀人的被处死,有个人顶案就行了,而那些官员被问责的都没有!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