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命运大决战,大决战韩大胆扮演者?
《大决战》中东北民主联军南满第4纵队副司令员韩先楚(韩大胆)的扮演者是: 王挺
《大决战》是由高希希执导,黄剑东编剧,唐国强、王劲松、刘涛、苏青领衔主演,于和伟特邀主演,刘劲、王伍福、郭连文、王健、邵兵、刘之冰等主演、王雷、林永健、张云龙、陈都灵、何晟铭、宁理等友情出演的革命历史剧。
该剧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全景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史诗般呈现波澜壮阔的中国命运大决战。全剧通过讲述战略、战术和战斗三大层面的故事来立体式地表现三大战役,通过丰富多彩的人物,呈现宏大的战争中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该剧于2021年6月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并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和央视频同步播出 。
说到历史上哪些将军是英勇无敌?
霍去病,西汉青年将领。虽然他仅仅只有24年的短暂生命。他却像流星一样,在短暂的时光中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光和热,创下了永远无法令国人忘怀的功绩。
霍去病的童年既可以说是幸运,也可以说是不幸。与他的舅舅卫青一样,霍去病也是母亲与他人私通所生,是个十足的野种。霍去病出生后,他的母亲卫少儿含辛茹苦地将他养大,而他的父亲霍仲孺却一天也没有尽到作为父亲的责任。
但是霍去病又是幸运的,他的姨妈卫子夫得幸于汉武帝,舅舅卫青在汉武帝手下当将军,屡次击破匈奴,立下大功。因此,卫少儿等人也鸡犬升天,跻身上流社会。霍去病自小便善于骑射,并得到姨爹汉武帝的宠信。
就此,霍去病以侍中的身份待在汉武帝身边,甚至汉武帝还亲自教过他兵法。对于这个千古难逢的机会,但是霍去病却推辞道:
也就是说,带兵只需随机应变即可,不用学习古代兵法。霍去病的“狂妄之言”,让汉武帝感到非常惊奇。一向善于识人的汉武帝隐隐感到,这个未及弱冠的孩子,拥有着深不见底的军事资质。
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霍去病以嫖姚校尉的身份跟从。到了战场,霍去病带领800骑兵脱离大部队,在漠南狂奔数百里,突袭匈奴人大营,斩首2028级,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同时还有伊稚斜单于的祖父辈亲戚——籍若侯产,捕获叔父罗姑比。在这场征伐中,霍去病的功劳冠于诸军。回朝后,霍去病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食邑2500户。
对于霍去病的表现,汉武帝可谓又惊又喜。他万万也没想到,自己小舅子卫青如此厉害也就罢了。原来自己的外甥,也是个不世的天才。他或许会暗自庆幸,将卫子夫立为皇后,或许是他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
因此,汉武帝决定给霍去病一个重要的任务——平定河西。河西,也就是今天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此地地接漠北、西域、陇右以及羌地,土地肥沃、草木葱葱。匈奴以此为基地,西控西域,南定西羌,对汉朝关中有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汉武帝命令霍去病,立即进攻河西,驱逐当地所有的匈奴部落。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以骠骑将军的身份出击河西。他率领骑兵,仅仅只用6天的时间,便“逾乌盭,讨遬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跋涉千余里,斩获敌首8960级,斩杀2王,擒获浑邪王子。此战中,汉军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全甲而还。
然而匈奴人的噩梦仍没有结束,汉军胜利班师后没多久,霍去病又卷入重来。而这一次,霍去病带来了更加强大的军队。此战中,霍去病像往常一样甩开自己的辎重部队,以雷霆之势插入河西。精锐的汉朝骑士迂回千里,然后铁壁合龙,揍得匈奴人晕头转向,四散而逃。
此战中,霍去病斩首30200级,单于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下者2500 人,擒获5个匈奴藩王以及其他贵族69人,相国以下官员63人。同时,霍去病一路取食于敌,没有耗费国家任何资源。
由于屡次败给霍去病,驻守在河西当地的浑邪王、休屠王受到了匈奴单于的激烈谴责。两人惧怕单于兴师问罪,于是决定率众投降汉朝。为此,汉武帝将霍去病任命为受降总指挥。正所谓“受降如受敌”,霍去病并没有因为敌人放下武器便放松警惕。
果然到了半路,休屠王就变了卦,结果被浑邪王杀死。在受降仪式上,许多浑邪部落的将领不愿意投降,当他们看到汉军的队伍,纷纷准备勒马而逃。霍去病见浑邪部落阵型松动,心知有变,于是他率兵驰入敌群,斩首8000余级,顺利安定了这些降虏。
经过两次河西之战,汉朝彻底控制了河西走廊,并设立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正所谓“张汉之腋,以通西域”。汉朝在霍去病的指挥下,顺利斩下匈奴的右臂,并从侧翼威胁匈奴人的侧翼。同时,汉朝攻占河西,让匈奴人失去了这片富饶的财赋之地,因此他们流着血泪哀歌道:
河西走廊并入汉朝版图之后,汉武帝相信,与匈奴人决战的时刻到了,是该和远在漠北的匈奴单于算总账的时候了。于是,汉武帝调集10万骑兵,霍去病和卫青每人带5万,其中精锐敢战之士,全由霍去病指挥。霍去病负责攻击匈奴单于,卫青负责保护侧翼、攻打右贤王。
但在实际战斗中,汉武帝却错估了匈奴主力的方向,霍去病撵上了右贤王,而卫青则碰上了匈奴单于。而汉武帝的错估,也让匈奴幸运地摆脱了彻底灭亡的命运。但即便如此,对于右贤王的部落来说,碰上霍去病,简直犹如“腾格里”直接降下的天罚。
在此战中,霍去病丢下所有辎重,奔袭千余里,大破右贤王军。随后,汉军深入荒无人烟的大漠,“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83人,总共斩获敌首70443级。而右贤王,几乎是仅以身免。
战后,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将汉军的赫赫神威镌刻于岩石之上,从此流传于千秋万代。
漠北之战结束,霍去病与卫青皆取得了重大胜利,匈奴虽然没有灭亡,但也元气大伤,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还手之力。而卫青和霍去病,汉武帝分别为两人加号为“大司马”,同为汉帝国最高级的官员。
然而可惜的是,在公元前117年,24岁的霍去病不幸病逝。汉武帝悲痛万分,为他修建了一座宏大的陵墓,象征着祁连山。为他送葬的将士,全部身着玄甲,从长安一直排列到茂陵。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霍去病墓前的一座石像——《马踏匈奴》。
《马踏匈奴》像高167厘米,长190厘米。相对于它的赫赫威名,“马踏匈奴”的实际造型或许会让不少人失望。那是一种相当简练且干净的风格,汉朝的雕工本来就是古拙的,经过几千年风雨的冲刷使它的每个细部都更加模糊不清。它不像一块雕塑,倒是像一块天生的奇石,就像天赋异禀的霍去病一样。
工匠用一人一马,高度地概括了霍去病的戎马征战。一匹强壮的战马,狠狠地踩在一个手拿弓箭的匈奴人头上。象征着当年霍去病率领汉家精骑,横扫大漠、击溃匈奴的丰功伟绩。汉武帝时代,汉朝总共在汉匈战争中斩获22万级,其中霍去病一人就率军取得11万级的战果;汉朝总共擒获、斩杀匈奴名王21名,其中霍去病一人就杀死了10名,几乎占到了击杀数的一半。
《马踏匈奴》虽然朴实,但却象征我们民族的不屈、勇敢以及执着,纪录着我们民族的鲜血、苦难以及光荣,也在告诉着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男儿、华夏英雄。
大决战丁大胜结局?
电视剧《大决战》中丁大胜为掩护送粮队撤离,阻击敌人牺牲了。
1945年抗战胜利后,人们期待已久的和平却未到来。蒋介石一面与毛泽东在重庆进行着关于“和平建国”的谈判,一面却在调遣全国的军队开始秘密备战。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东北成为了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1947年8月,战争局势扭转,中共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1948年9月,决定中华民族命运走向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继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也迎来了决胜时刻。
孟良崮战役是不是淮海战役转折点?
是!
孟良崮战役是淮海战役的转折点,由于整体上敌众我寡,陈毅和粟裕“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全歼整编74师3.2万人,创造了一个奇迹,很多人都说,奇迹背后一定是“天意”难违!
(一)骄兵必败:盛名之下的张灵甫其实难副整编74师,全系美械装备的甲种师,蒋军五大主力之一,抗日战争参战较多。师长张灵甫是黄埔4期,副师长蔡仁杰是黄埔五期,魏振钺是日本陆军大学第16期,堪称豪华。
1946年9月,74师进攻华中解放区首府淮阴,王必成、成钧、皮定均几大悍将,都没能挡住74师的凶猛攻势,有亲历者都说:74师比日军难打。一个月后,74师进攻涟水。我军歼敌7000多人,也损失了纵队司令谢祥军等6960多人。王必成6师拼了老命,也没能阻止涟水陷落。
1947年3月,蒋氏改“全面进攻”为对陕西、山东“重点进攻”,调集45万大军进攻山东,顾祝同任总司令,张灵甫74师担任先锋,出发前口吐狂言:要把陈毅赶进大海喂鱼!
上帝欲要其灭亡,一定先要其疯狂。此时的张灵甫,暴露了其软肋——骄兵必败!
如果按照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战术,8个整编师20余万人刺猬球“稳扎稳打、滚筒前进”,我军可能很难对其中一个师包饺子。但骄横的张灵甫孤军突进,一路狂飙,在坦埠陷入合围。
如果此时全力突围,凭借精良的装备还有一线生机,但张灵甫过高估计了内部团结,决意上孟良崮“置于死地”当诱饵,以“中心开花”歼灭山东解放军。他的重武器无法上山,大大减弱了74师的火力优势。
(二)内耗不止:张灵甫和李天霞矛盾重重
汤恩伯不是傻子,抗战时期战功赫赫。为保障74师安全,汤恩伯特意安排黄百韬整25师、李天霞编83师压阵。李天霞在抗日时期一直是张灵甫上级,有望接任74军军长,但王耀武为培植个人势力,继任者选择推荐了绝对服从的张灵甫,而不是刚愎自用的李天霞,矛盾的种子就此种下。
1947年1月鲁南会战,三路大军由胡琏、李天霞、黄百韬指挥,其中整74师、整83师、第7军在李天霞手下。3月,张灵甫写信汤恩伯要求脱离第一纵队李天霞指挥,被拨归第四纵队黄百韬。
5月12日,74师离开垛庄开向坦阜。前一天,汤恩伯命李天霞派一个加强团进占距孟良崮东南10里的桃花山,随时接应74师。但是,李天霞只派了19旅57团一个连携带电台虚张声势。
这个时候,张灵甫和74师的命运已经不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三)阴差阳错:王必成的六纵“偶遇”四纵的一个营
得知74师被围,老蒋急令各部齐头并进拼死解围。
李天霞消极怠工,但张灵甫的“铁哥们”黄百韬整25师下辖三个旅,整40旅旅长陈士章,整108旅旅长杨廷宴,整148旅旅长廖敬安。每个旅都有两个主力团和一个补充团,总兵力将近2万。
黄百韬在杨廷宴劝说建议下,为避免成为替罪羊,从桃墟、牛栏猛攻覆浮山、界牌、天马山。
负责阻击的华野一纵大部去围歼74师,只留了第一师廖政国4个团。当黄百韬进攻到山腰时,廖政国已无兵可用。万分危急时刻,准备参与围歼孟良崮的华野四纵一个营从山下路过。
廖政国拦下这个营,营长考虑后决定服从命令,这股生力军改变了天门山局势。
(四)天助自助者:张灵甫一段通话泄露“天机”
1947年5月13日,粟裕1纵从西,4纵从北,6纵从南,8纵从东,9纵从东北,5个纵队同时对74师发起总攻。当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看到一批又一批战士倒下,誓要报仇的六纵司令王必成也产生了犹豫。这时,部队监听到了张灵甫跟蒋的无线电通话。
蒋问:“现在情况如何?”张灵甫答:“已经到了尽忠报国的时候。”
蒋说了四个字:“祝你成功。”
王必成知道74师是强弩之末了,立刻下令加紧猛攻。
在六纵协助下,八纵23师夺取了万泉山,随后,23师副师长戴文贤抽调突击小组,猛攻张灵甫指挥部。69团1营2连班长葛兆田所在小组俘虏了83人。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被打死,肩上两颗星,胸前缀满勋章,一条腿还是橡皮的。副师长戴文贤得知一个军官被打死,指着鼻子要处分葛兆田。
倔脾气的葛兆田一拧脖子:“他打我,我不打他?就是老蒋打我,我也敢开枪!”
这时,张灵甫的一个卫兵朱凡友说,有橡皮假腿的就是74师师长张灵甫。
(五)天意难违:一场倾盆大雨迟到了3小时
5月16日下午,8纵23师在6纵协同下攻占了芦山。随后,多部会攻孟良崮和600高地。
战斗结束,74师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58旅旅长卢醒等被击毙,74师参谋长魏振钺、副参谋长李运良、51旅旅长陈传钧、57旅旅长陈嘘云被俘。
战后,有一个说法广泛传播:张灵甫的人和马需要水,水冷式重机枪也离不开水。5月中旬烈日炎炎,74师官兵口渴难耐,战斗力大打折扣。当张灵甫被击毙时,黄百韬整25师距孟良崮不足5公里,可是水却成了击垮74师的最后一根稻草。战斗结束不到三个小时,一场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后来6纵司令员王必成回忆:“战斗胜利结束,一阵暴风陡然而起,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驱散了战斗的硝烟,把群山洗刷一新。转眼间,雨过天晴,我们站在山顶,举目眺望,我军胜利的战旗在孟良崮顶峰迎风飘扬,孟良崮在晚霞映照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大决战电视吴京安拍扮演人物?
他在大决战中没有扮演的角色,他是一个导演,不是演员,《大决战》是由高希希执导,黄剑东担任编剧,唐国强、王劲松、于和伟、刘涛、苏青等领衔主演的电视剧,于2021年6月25日在CCTV-1播出。该剧全景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史诗般呈现波澜壮阔的中国命运大决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