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地震,广东一共有几次大地震?
广东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震,但其中较为严重的只有几次。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广东发生过至少5次7级以上的地震,其中最为严重的是1926年的汕头大地震和1969年的河源大地震。1926年汕头大地震造成了近2万人死亡,成为中国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地震之一;而1969年河源大地震的震级达到了8.0级,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此外,广东还发生过多次5-6级的地震,对当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广东汕头属于什么地震带?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 10 个地区的 30 条,广东汕头属于“泉州—汕头地震带”。
香港怎么样?
无论你提起哪个城市,首先都要先去了解它的居住环境。因为居住环境是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能逃避的问题。所以你想更清晰的认识这个城市怎么样,就先去了解这个城市居住环境。才能有跟深刻的认识。
众所周知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地狱面积有限,但是香港人口大约有735.67万人,密度在全世界排名第三。 图为: 航拍的香港高楼的俯视图。
由于高密度的人口和有限的土地面积,因此居住环境显得十分紧迫。在香港大部分楼层都是30至40层以上,部分更达70层,商业大厦可达约100层。
图为香港普通住宅
图为香港普通住宅
图为香港彩虹邨,是香港“公屋”是由政府兴建出租给低收入居民的公共住宅。
彩虹邨的各幢大厦均为彩虹色外墙。
图为香港一居民小区
图为海山楼,海山楼共有五座相连形成了两个大天井,五颜六色外墙和密密麻麻的窗户,望上去非常壮观,也成为“怪兽大厦”。电影《变形金刚4》曾在这里取景。
(图片源于网络,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右上角关注)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3月1日是目前各地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就开学时间进行的预估,迄今为止还没那个学校明确说3月1日一定可以开学的。今天是2月21日,距离3月1日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能否顺利开学取决于这周的疫情发展形势。如果这周内疫情没太大的波动反弹,那么3月1日相当大概率就是开学的时间;如果这周疫情出现反复波动,那么就需要对形势进行重新分析了。3月1日是我们当下的目标,因为早日开学的确利于孩子们的后续学习课程安排,不过这绝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赶这个目标。试问谁家的孩子不是父母的命根子,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事关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未来,如果真有闪失可是我们谁都输不起的。谁也不会拿自家孩子的身体健康去赌的。可能家长们平时会对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期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在眼下如果要问家长们最重视的是什么,那么一定会得到这样的答案: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安全,第三还是安全,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那么现在广大的家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们可能最关心的就是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究竟能否实现3月1日开学这个目标呢?我们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当前的疫情形势: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向湖北省紧急派出217支医疗队25633名医疗队员,这还不包括军队派出的医疗力量。可以说目前湖北正在经历的是全世界最近几十年最大的一次医疗人员和物资的瞬间汇集。除了这些国家政府层面调动的力量之外全国各地的同胞们也都在积极为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捐赠各种医疗物资。今天中国各地防控机制的瞬间建立在世界范围内恐怕都是难以见到的:如今全中国每一个社区都变成了一个抵制感染风险的堡垒。就我所在的城市而言:从2020年2月10日零时起开始对各社区(村)、住宅小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所有物业管理企业开始履行封闭式管理责任,无物业管理的小区、楼栋由所属地乡镇街道按网格化管理要求以社区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凡出现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楼栋要进行封控管理。未被封的楼栋限定每户家庭每3天指派一名家庭成员凭路条外出采购生活必须物资一次,其余家庭成员一律不得擅自外出。快递、外卖等实行无接触式配送。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区域除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疫情防控车等公务车辆和人员之外所有外来访客、车辆一律劝返。在这样的严格管控形势下其实已从物理空间上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
2月18日下午钟南山院士终于在新闻发布会上摘下了口罩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次新闻发布会向我们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尽管目前我们还不能说疫情已被完全彻底控制住了,但形势的确是在趋于好转。截至2020年2月20日14:41公布的疫情实时数据为:全国确诊病例74677人、疑似病例4922人、死亡人数2121人、治愈人数16322人。尽管确诊病例每天仍在增加,但新增确诊病例已明显下降;与此同时疑似病例大幅减少,这实际上是随着确诊标准调整后使“应收尽收”原则得以贯彻的结果;治愈人数已达到死亡人数的7.7倍左右,这也证明了前期治疗工作的成果。湖北之外的全国各省区市新增确诊病例连续16天下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不妨大胆预测:到3月初疫情形势将大概率出现全面好转。世界卫生组织高级顾问进藤奈邦子也表示:“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确诊的患者人数已出现减少趋势,隧道的尽头看到光亮了”。然而我们毕竟是在与一种新型病毒战斗,迄今为止我们对这种病毒的了解仍是相对有限的,我们也还不具有专门针对这种病毒的特效药。未来一周内的疫情形势会如何发展恐怕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保证的问题。我相信每个人主观上都希望这场疫情今早过去,然后大家上班上学都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然而疫情的发展并不是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21日人们期待中的17连降并没如期到来,全国除湖北以外的省区疫情形势出现反弹,这充分证明了这场与疫情的战役的复杂程度。有时人算不如天算,计划没有变化快。看似安全之时其实恰恰可能正是最危险的时刻,因为看似安全之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容易怠惰。疫情形势的反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是给我们敲响的一次警钟——它告诉我们的是:这场与疫情的战争还没有结束,任何麻痹大意都可能是灾难性的。在未来的一周内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只有通过对疫情形势的严密观察确定安全之后才能开学。本次疫情中各省区的受灾情况并不一致,所以3月1日不应当成为全国各省区盲目追求的目标,各省区应当根据自身疫情形势确定自己的开学时间。如果某省区内部各县市受灾程度差异较大,那么省级领导部门不妨把确定开学时间的权力下放给各县市,让各县市根据自身疫情形势自主决定开学时间。我们有必要再次强调:3月1日开学是我们当下需要尽力争取的目标,而绝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无论如何必须始终把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作为优先考虑的第一要素。就目前全国各省区的疫情形势而言:西藏、贵州等疫情相对较轻的省份能在3月1日开学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至于其他省区就应当根据自身疫情形势决定自己的开学时间,绝不能在自身疫情未能控制住的情况下盲目追赶效仿,当然受灾最重的湖北省今年开学的时间恐怕会大大延迟。
即使开学后我们仍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目前已发现有过了潜伏期依然没任何症状表现的隐性感染者。现在我们假设如果我们前期的隔离工作使疫情得到了控制,可万一有漏网的这种隐性感染者出现在理论上是有可能再次造成病毒的传染扩散的。尽管这种风险在概率上是极低的,但我们不能用孩子们的生命去赌这个概率。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不能因为存在这种风险就一直不开学,因为即使我们进一步延迟开学时间也没任何敢保证开学后绝对百分百不会出现这样的隐性感染者。这可能是所有家长朋友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尽管这种风险从概率上讲的确很低,可如果有哪个家庭摊上可就麻烦了。所以即使开学之后学校恐怕仍需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相应的防控排查工作,甚至这种工作还需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开展:学校可能需要对所有角落进行彻底的消杀工作,可能还需要每天给孩子们量体温并将每个班的健康情况统计汇总。这样的防控排查工作必须一丝不苟地进行,绝不能因为看似安全就流于形式主义。因为即使我们前期的防控工作再成功,也没任何人敢百分百保证绝对不存在漏网之鱼,万一哪天那些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暴露出来可就不是小事。
我们也可以看看当年非典时期学校一般都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首先是进行全面筛查,凡是发现体温升高的、家有外地亲属回来的一律暂缓入学;每天早晨校医和班主任每天都会拿着体温计挨个检查,填表后及时上报;校医和后勤主任每天都需要对校园内各角落进行消杀工作;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天天喝板蓝根等消炎中成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要求学生必须带口罩,从而杜绝人与人之间的传染;从早上上课到放学窗户一直开着,保持空气清新......当然新冠病毒和当年的SARS病毒尽管同属冠状病毒,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病毒,所以当年的防控经验并不见得完全适用于我们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说的只是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向,至于开学后到底该采取怎样的防控措施应当由学校方面和专业的医疗人士沟通后拟定具体的防控方案。这个方案不能是像我在这儿和大家说的这么一个方向性的纲领,而应该是一份能具体操作的行动指南,同时这份指南应该和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见面,必须让家长朋友们看到一份能保证孩子们安全的切实有效的方案,让家长们朋友能真正对孩子的安全放心。比如就孩子们是否戴口罩的问题:戴口罩的确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可与此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问题。首先老师的教学和孩子们的学习其实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如果大家都戴着口罩又怎么打破隔阂呢?所以这其实是相当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况且我们也没办法让师生们全天候佩戴口罩。我们不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师生们在食堂吃饭时总不能戴口罩吧?还有住校生在睡觉时会戴口罩吗?甚至可能还会有调皮的孩子故意摘掉同学的口罩。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现在有没有预案呢?由于我本人不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所以我也不知道现在各学校在这块儿到底采取的是怎样的对策,但我觉得广大的家长朋友们有必要呼吁学校今早拿出相应的方案和家长见面。毕竟在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都输不起,作为家长如果没见到具体的方案怎么能打消疑虑呢?
广东有可能会地震吗?
有这个可能。还得做好防灾教育,以防万一。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分布情况:东南沿海地震带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广东两省及江西、广西邻近的一小部分。这条地震带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新华夏系北东向活动断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动断裂在形成发震条件中也起一定作用。
这组北东向活动断裂从东到西分别为:长乐—诏安断裂带,政和—海丰断裂带、邵武—河源断裂带。沿邵武—河源断裂带曾发生过会昌6.0级(1806年)地震、河源6.1级(1962年)地震。
扩展资料
避震要点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2、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3、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4、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5、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