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为什么生意不好也不会关门?
我一位亲戚多年来从事的行业就跟超市有关,他主要承包超市里面的一些柜台做生意,他干这行有10几年了。高峰时他承包了6家超市的一些专柜,生意都做到邻县去了。这些年生意不好做,他所承包的超市有两家倒闭了,超市生意不好,直接也影响到了他的生意,他也不得不收缩阵线。
听亲戚的说法,大环境不景气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超市开的太多了,超市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我们当地倒闭的那家最早的超市,开始那几年可谓是人山人海,很多人跑到这家超市来不单纯是购物,有时纯粹是娱乐,感受一下那种人头攒动的气氛。
亲戚跟那家超市其中一位老板认识(这家超市是三个老板合伙开的),请吃请喝搞关系,好不容易才承包了生鲜区。那个时候条件相当的苛刻,不仅每年要出价格不菲的承包费,没卖出一斤生鲜,超市还要几个点的抽成。
营业额也是先由超市收银台统一收取,说好的一个月一结帐,搞不好是两三个月才结一次账。有时超市还要求生鲜区在节假日搞促销,几乎是霸王条款,没得商量,那个时候那家超市的人气相当旺,虽然条件比较苛刻,他赚的也还是不少。
后来当地的超市越开越多,一个比一个大,走在路上,一些大妈拎着一袋子超市开业的海报,也不管你要不要,冷不丁就塞在了你的手上。随意丢弃的海报可苦了搞清洁卫生的阿姨们。
一座城市的人数大体上是固定不变,超市越开越多的结果就是分流了客流,竞争也就随之加大了。超市为了生存下去,就得搞活动搞促销让利,降价幅度是一个比一个狠。一些消息灵通的大爷大妈们,为了省个几元钱甚至能跑遍整座城。
侥是这样,超市客流量也是大不如前了,一些超市为了节省开支,这会少雇一些员工,有些甚至连电梯都只开上的,下的就停运了。一些超市为了转嫁成本,就把大部分区域都转租出去,也因为生意不好,换了一茬又一茬的人来承包。
一家超市最起码也要上1000万才能开得起,一天没有一定量的营业额是很难维持正常运作。场地的租金,员工的工资,水电费就是其中的大头,开源节流成了超市经营的不二法则。总体上,超市的盈利点还是有很多的,我以一个局外人来分析一下超市的赚钱盈利点,这些赚钱点都是显而易见的。
一,超市的食品袋。
可别小看这个食品袋,一个袋子也就3毛5毛的(在其它士多店买东西食品袋是不用花钱买的)。可架不住超市的客流量大,一家大型的超市,怎么说也有几百上千人买东西,保守估计也有好几百元的收入。
超市食品的拿货量大,平摊到一个袋子上成本微乎其微,几百元的额外收入就够好些个员工的工资了。一个袋子也就挣个几毛钱,但积少成多,我记得有个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全中国每人给一块钱给我,那我就成亿万富翁,也就是这个理。
二,超市的找零。
进超市买过东西的都有这样的体验,东西计价后,总有几毛钱的尾数。如果是在小店里面买这些商品,那几毛钱尾数是抹掉的。在超市里就不一样了,就算是20.2元,那两毛钱收银员也要收。
现在谁身上还会有几毛钱零钱,如果是扫码付倒也没什么,如果用现金付款的话,就是收21元找8毛钱。商机就在这里,有些的超市就以没有零钱为由给8颗糖,事实上,就算是超市有一毛一毛的零钱给我,我也会选择要那几颗糖,主要是嫌兜着麻烦。
我没认真去算过,一斤到底有几颗糖,估计那种糖也就两三分钱一颗吧。这又是超市的一个盈利点,一天怎么的也有几百元的进帐吧。这个跟食品袋都算是小钱,那也是细水长流。
亲戚有着十几年超市承包经历,喝酒聊天时,也跟我们透露了一些超市的内幕,局外人还真的很难知晓。他说超市的盈利点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承包费。
别看超市像是一个整体在运营,实际上很多区域都是分包出去的。特别是生鲜,熟食,蔬菜,水果等区域,大部分都被别人承包了。超市当起了甩手掌柜,除了每年有一笔承包费外,还有一定的抽成。
超市分包出去,首先是节约了运营成本,除了提供给承包商运营场所和一些基本的设施外,其它的诸如进货,员工工资等都跟超市没有关系。其次就是有稳定的一笔承包费,不管承包人生意如何,承包费那是不能少,对超市而言,那是稳赚不赔。
2,进场费。
我们到超市里面买一些日用品的时候,经常有超市员工向我们推销某款产品。看她的着装是超市的人员,实际上她可能是某个品牌商品代理商特聘的人员。这个跟承包区域和柜台有些不一样,它只是占用货架上的某一个位置。
如果某款商品要想在超市货架上占据显眼的位置,那该款商品的代理商就要向超市缴纳一定数额的进场费。为了提高销量,代理商就会特意聘用推销员,推销员受超市的管理,但工资却是由代理商来发放。
推销员每卖出一件产品,会有一定的提成。我一位朋友之前做了几年推销员。推销员对形象和口才以及人脉有一定的要求,干的好的话,比起超市员工的收入要高的多。我那朋友每个月都有6000元以上的收入,而超市员工只有2000多元。
3,进货价更低。
超市的进货价比起路边的士多店要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超市进的货量大。同样是批发价,进1000元的货,跟进10万元的货,那价格肯定是不一样的。有些超市跳过了中间代理商直接到厂家进货,路边小店就没有这个优势了。
有些奇怪的是,一款同样的商品,超市的价格反倒比士多店要贵,其实是超市摸透了顾客们的心理。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到超市里去购物,就是心理上认为超市的质量有保障。有些明知道超市里的要贵一些也还是义无反顾。超市商品进货价格便宜,售卖的价格又高,那利润就比较高了。
4,搞促销。
超市搞促销就是为了拉客源,但凡是超市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搞一个促销活动。会选择性的把某些商品打折处理,有些是买一送一或者买到一定的量就送一个礼品。还有一些临期的食品,那价格就可能会腰斩,从中也可以看出超市商品价格的利润有多高。
超市把某些特定产品降价打折处理,其实就是一个嗜头,比如超市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对猪肉打折处理,每位顾客只能定量购买,有时价格甚至跟成本价持平。周围大量的顾客就会蜂拥而至,如果仅仅是买打折的猪肉,超市确实没什么赚头。
人都有这样的心理,进了超市本来只是打算买某一件东西,结果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又忍不住买了其他一些可要可不要的东西。超市也正是抓住了这个心理。
顾客买了肉之后,发现家里的酱油或者是食用油快没了,想着大老远跑来,干脆就一块买回家算了。超市的盈利点就在这里,特别是带小孩的顾客,不给小孩买点东西都出不了那个超市门了。
有些超市会搞一些销售套路,如某件商品原价20元,买一件是20元,如果买两件就变成18,买三件就是16。这些东西都是常用日用品,保质期也比较长,一些顾客认为反正以后也得买,就一下子买了两三件。
5,会员制
几乎每家超市都会搞那个会员卡,有些超市的会员卡能打折,有些超市的会员卡能积分换商品。反正,给顾客的感觉是更划算一些,确实也能给顾客带来一点小的利益,这个也是超市的一种手段。
超市给顾客办了会员卡,相当于是有了一个长期且稳定的顾客,顾客想买东西,第一时间就想到这家超市,明面上会员卡为顾客省了一笔钱,实际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超市只剩少赚了顾客一点钱而已。
6,搞抽奖。
超市这个抽奖跟促销还是有一些区别,现在一些超市每隔一段时间,就在超市的门口搞抽奖。还会请一些当地主持和歌手登台献艺,这个是最容易聚集人气的。发现只要有抽奖演出活动,超市门口那是人山人海。
抽奖的方式也很简单,只要在超市一次性买够一定价格的商品,就能凭电脑小票抽奖一次,奖品也是多种多样:彩电,冰箱,洗衣机,电动车。有些的更是特别,直接发那种刮刮乐彩票。
我亲眼看着有些顾客为了多抽奖,连续几次返回超市购物,估计好几个月都不用再买东西了。大奖是不用想,大家都懂的,小奖还是随时能摸中,其实摸奖就是图个气氛,对超市来讲,花些小钱搞一下摸奖还是挺划算的。
总体上来说,超市比起路边小店实力要雄厚的多,抗风险能力要强的多,来钱的路子也要多一些。近些年来,随着网购的普及,不管是超市还是小店都深受影响。再加上超市数量的大量增加,堪称“大鳄”的超市日子也不好过了,一些超市也会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
沈阳为什么取消早市和露天市场?
关外基本都是这样,官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基本不会为民众着想。看看马路上的黄标车禁行标志就知道了,国家已经取消黄标车标志3年了,这种标志牌还在那里挂着,岂止是懒政,没人主动干活的。
有人抓到过妖股吗?
妖股,我相信,大家只要做久了,总是会抓到的。不信的话随便问一些交易了几年甚至十年以上的老股民,都会告诉你自己抓到妖股的经历。
不过,大多数人,就算抓到妖股也未必能够拿得住,哪怕妖股中途没有回调,或者回调的时间很短,幅度很小,也未必能拿住。
为什么?
因为妖股的波动太大,而且走势往往会出人意料,所以,哪怕你买到了妖股,都未必能拿得住。
那么,如果我们买到了妖股,我们应该怎么操作呢,怎么才能够吃到妖股的主升段呢。
我用我今年抓到的两只小妖股来举例,如果碰到妖股,我们该怎么抓,怎么操作。
第一只是今年7月份的越秀金控
当时为什么会关注越秀金控
当时它放量突破创周线两年多的新高,之后缩量回调。回踩突破点。
后续的涨势,老实说,是超预期的。因为我预期价格是走正常的趋势行情,有涨有跌的,但没想到当时正好赶上券商行情,一波直接涨停拉升了。
这个时候,短时间内就出现了大量的利润,如果我们再守着趋势交易,按照均线来做,那均线是跟不上的。
所以,对于这种直线拉升行情,我们不追求拿到最高点,只拿趋势最强的一段。这样哪怕我们最终在趋势完结前就出场了,但我们花的时间很少,出来的资金,可以继续布局其他标的,这样的资金效率是很高的。
当时也是这个策略,所以,出场的时机就是图上的出场点。
为什么是这个点,因为这一波连续两个涨停后又接三个涨停,在那根大阴线,价格跌破了前一根涨停的最低点,一般这种妖股,如果足够强势都不会跌破前一根涨停的最低点。
事后来看,虽然没有拿到最高点,但也差不多是相对高点了,而且还规避了之后的盘整时间。
另外一只,是中国中免,中国中免涨停新高,就开始关注,之后走了一个小回调,当价格再次突破新高的时候,就是进场时机。
之后,也是拉了四个涨停,符合咱们的短时间内出大利,符合小妖特质。因此也不慢慢耗了。
直接价格跌破前一个低点的时候就出场。
所以,大家可以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想想思路,妖股应该怎么抓,以及如果抓到了怎么来操作妖股。
先是怎么抓,
可以采用我之前讲过的涨停创新高,就开始关注,因为这种票走出妖股的概率比较大。
哪怕不是妖股,也是市场上的强势个股,同样值得关注。
而如果我们有幸抓到了一只妖股,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做就是不要被它盘中的回调走势给吓到,只要连续走出几个涨停之后,我们就可以把止损移到最近K线的最低点下方,这样,行情反转我们也拿到了不错的利润,如果真的走出像天山生物这种大妖,那我们就赚大了!
只要咱们在这个市场上做久了,抓到妖股,是常事,不过常事不代表天天都能抓到妖股,所以形态还是要放平。最后祝大家都能时不时抓到妖股,然后也能拿住妖股,赚个盆满钵满。
感谢阅读,打字不易,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您的认可是对我回答最大的支持!
长风金融,一个有专业、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金融大号。在这里,穿透信息的迷雾,在这里,发现真实的市场。长风是资深金融从业者,历经多轮牛熊,在多个金融领域都有丰富的市场经验,擅长龙头机会的把握,关注长风,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机会,别再错过后悔。
听说现在国家支持摆地摊的经济了?
国家政策落实到地方深圳,然后执行,应该还要一段过渡期,不过应该大部分地方都开放了,如果你真是想入行,大可以实地考察下,我之前在深圳宝安福永那边混过几年,卖过早餐,对那边还是比较熟悉的。那边大厂多,年轻人也多,有好几个大夜市,可去那边看下。我有个表妹两夫妻摆地摊的,自有面包车,卖皮带皮包,好几年了,主要是在宝安区那边走动,每天不同地方,哪里有夜市就去哪,早几年都买上房了,现在好的位置虽然说是街边,也是要交租的,交几百的日租卖几千!舍不得孩子舍不得狼!表妹好像也是加了什么深圳地摊群找的位置。正所谓行行出状元,一入行深似海,要真想入行就要抱着必胜的决心,现在我总结一下想摆地摊的流程一一先实地考察一一总结下这个地方的消费群体,适合卖什么?有什么产品这边没有的?一一然后在附近找个房子安定下来,最好是楼下一楼一一安顿好后就要找货源了,做小商品的我推荐上阿里巴巴,然后还要买一辆小三轮,有条件的买小面包一一开干!。。。。最后,祝所有地摊人都能挣到钱💰
你有没有遇到过世外高人?
我舅潜心佛学,铸造佛塔。我们买房差70万,他直接给100万,原来他是深圳上市公司创始人。
他是中国第一批互联网的先驱者,公司在深圳很早就上市了,和网易、搜狐的老总是同一批的海归。
在公司上市事业稳定以后,请了职业经理人,自己就退出了公司的管理,全心去研究佛学,铸造佛塔。中国最出名的几个寺院灵隐寺、普陀山那边中小佛塔全部是由他铸造。
这种世外高人让我特别的佩服。当初他考大学时是全市的理科状元,毕业以后在美国待了5年,带着第1桶金回来创业。公司做互联网和软件,上市以后他没有留恋权力,而是放下了公司的事务,持有大量股份,请了职业经理人管理。
他对佛法的造诣,佛学的研究都很高深。有空的时候会跟我们讲佛学,虽然听不太懂,但是言之有理,听得让人沁人心脾。舅舅很少回来,几次回来都是穿的非常朴素。可能大成者不拘于这些俗事的小节。
我很想成为这样的人,在45岁以前有自己的事业,能达到财务自由。45岁以后可以去追寻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件值得一辈子去追寻的事情。这种集大成的世外高人,拿起时重有千斤,放下时轻如二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