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日发热门诊患者是一周前16倍,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
正如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首席专家吴尊友所说,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了。当然,这不是专家随口说的。确定疫情是否得到遏制,我们需要查清以下几点:
在病毒源爆发地,是否已查清所有当事密切接触者?曾经去过疫源地的人员,是否都已查明?在疫源地之外,感染情况是否都已查清?病例扩散到异地的情况如何?在异地是否继续发生人传人感染?在疫源地之外,是否发生大面积群体感染?病毒感染者是否均已得到控制?我们分别来看一下上面列出的几点:
新发地市场从业人员,总数接近万人。从12日开始,重点清查新发地从业者,在第一批接受检测的517人中,有45人咽拭子阳性,阳性率8.7%。然后于6月14日,对8000多名经营采购和工作人员完成了核酸检测,并转运至集中观察点,进行集中医学观察。至15日,在新发地业者中共检出60人,在北京的检出人数中占比过半。
02 曾经去过疫源地的人员,是否都已查明?、新发地客流量正常情况下每天约1.5万人,日吞吐量蔬菜2万吨、果品1.6万吨,水产2000吨,生猪3000多头、羊1500多只、牛150多头,总量约4.4万吨。进出场长途大货车3000多辆,进货小货车小汽车近万辆。在北京,全市社区防控工作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排查出5月30日以来曾去过新发地市场的相关人员近20万。并以社区为单位,对相关人员的基本信息、到市场时间、密接人员等进行详细的询查,并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和其同住者前往核酸检测点,就近安排核酸检测,并进行居家观察。在京外,各地政府和疾控机构接报后,也通过行程大数据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排查。各地对此不敢大意,重点清查,不漏一人。
03 感染情况是否都已查清?在北京的检出病例中,已经发生了一些亲密接触者之间的传播(第二代病例),显示新冠病毒传播快,传播力强。新发地周边11个小区和玉泉东周边10个社区全部实行封闭管理。至15日,人传人间接感染的共有20余人。同时,对9万小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未发现社区传播现象。
04 病例扩散到异地的情况如何?在异地是否继续发生人传人感染?截止目前,病例一共扩散到4个省份,辽宁、河北、四川、浙江。4个省份也分别对确诊者进行治疗,并迅速排查相关密接者,对其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避免了继续人传人感染。
05 在疫源地之外,是否发生大面积群体感染?综合7天以来京内京外的情况,除玉泉东市场出现较多病例,采取新发地同等措施以外,没有发生大面积群体感染。发现的病例大部分位于新发地市场所在的丰台区(确诊113人),其次是距离较近的大兴区(23人),病例均与新发地市场有关联。
综上所述,疫情在早期传播阶段,就被发现、追踪、控制住了。从5月底至今,数以十万计的市场业主、访客,及其家属、密接者,附近小区住户,均做了核酸检测,处于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观察的封闭状态。很多感染者都是主动报告、申请检测发现的,说明民众的防疫意识已经大为提高。病毒的传播得到了全面遏制。
有专家指出,经过进一步的样本全基因组测序,这一轮新冠疫情的病毒可追溯至三、四月份的欧洲新冠病毒谱系。病毒在国内人群中的来源与传播,很可能是3~4月期间,境外归国人群的管控当中存在疏忽,进而在国内产生了隐秘传播链。
在全球日新增病例多达15万,多个发展中国家已经出现疫情扩散、爆炸的现象的情况下,国内后续也许还会出现新的爆发点。面对输入型疫情,做好工作的关键是在疫情扩散的早期就及时发现,迅速追踪、切断传染链条。同时,在疫苗正式批量生产供应之前,要做到精准管控,防疫措施强度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这里是科学驿站,一个传播科学、传递价值的小窝,欢迎关注~
北京黑龙江两地疫情最新情况如何?
肛拭子与咽拭子检测只是采集部位不同,其他流程基本都是一样的。
“肛拭子”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检测员在肛门中用棉签进行采样。新冠感染者咽部核酸转阴后,他的肛拭子检测还有可能是阳性的,持续时间更长!这样结果更为准确。但是,肛拭子不适合作为社区中的大规模筛查检测的常用手段。虽然,肛拭子比咽拭子持续时间长,但肛拭子采样很不方便,人们都会存在尴尬、别扭等心理上的不适应。所以,肛拭子检测更适合隔离观察的人、医院发热门诊中高度怀疑的人、有消化道症状的人,还有密接人员,境外回来人员等。更适合小范围推广进行!那么,假如核酸检测的方式,让你做选择的话,你会选咽拭子还是肛拭子?河北今天发布有了疑似新冠疫情患者?
河北省最新系疫情
据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5日通报,6月14日0时至24时,河北新增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系北京市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河北省多地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疫情,其中保定进入战时状态!连日来,河北保定、唐山、廊坊、张家口、衡水、承德等多市发布疫情防控通告,要求过去两周内有过北京新发地市场行程的居民报告信息。
其中,保定13日召开全市疫情防控调度会,强调该市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启动战时机制。该会议指出,保定毗邻北京,货运往来、人员往来十分密切,必须高度警觉,立即行动。
积极应对,战役必胜!还会不会被要求隔离半个月?
隔离与否要视情况而定,大部分地区民众春节返乡不需要隔离,但这一部分地区的民众,可能要像年初一样隔离半个月。
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在外谋生、漂泊的务工人员也结束了一年的辛劳,期盼着归家吃上一顿团圆饭,借春节假期期间修养身心。但今时不同往日,2020全年都被新冠病毒的阴霾所笼罩,直至现在风险尚未完全解除,因而年底春节仍然存在疫情反弹风险,所以在外务工人员回家是否需要隔离就成为了需要探讨的议题。
那么,哪些人回家需要隔离?哪一部分群体又可以不用隔离,按正常流程春运返乡、过年团聚呢?
01:中高风险地区回家或许需要隔离,甚至有可能会被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2020年第一季度(1-3月)是新冠肺炎最严重的时候。到了4月底,疫情初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形势趋于平稳。但由于新冠病毒拥有生存能力较强、潜伏时期较长、传播速度较快等特点,再加上国外疫情形势严峻,我国面临着境外输入(如冷链、无症状感染、出入境确诊者)等风险,所以国内的疫情风险尚未完全解除,各地纷纷出现了零散的病例。
因而,这些感染曾经清零过、又重新发现缺诊者的地方,就会被列入为风险区域,同时各个地区也会根据疫情散发的情况,将风险划分低、中、高不同等级。
那些高风险的地区,民众要是被批准春运回家,很可能是要进行隔离才能返乡的;同理,那些被列为中风险的地区,民众返乡有可能也会视情况而被要求隔离。例如目前北京存在风险为中度的地区,如果这几个地区的居民春节回家,可能会被要求隔离观察一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月2号我国目前没有高风险地区,但是却有36个中风险地区,其中大连16个,沈阳11个,北京7个,黑河2。这一部分地区民众出行,还是存在被隔离的可能。
02:体温异常、身体症状异常者,可能面临隔离观察另一部分可能要接受隔离的群体,就是那些体温异常,或者身体症状有异常的人群。例如在春节回家过程中,你的体温检测结果是发高烧,在没有确定是正常生病还是感染肺炎的情况下,这时候被采取特殊对待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隔离也成为了可能。
03:隔离与否也与返乡地的疫情防控政策而定,规定严格的地区隔离是免不掉的过年回家是否被隔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取决于当地对于疫情防控的一些举措。
原则上,大多数的地区民众只要有绿色的健康码就可以正常春运返乡了,但有的地方或许所采取的政策不一样,你一路通畅的回到了村口,但是却被要求隔离14天观察,这种情况也是存在可能的。
因为不同地方对于疫情防控的标准或许有不一致,例如某些乡镇对于一些曾经出现过疫情反弹地区的民众,可能就会给予特别的“观察”等。可能你从北京非风险地区回家,尽管不是疫情散发地,但稳妥起见你的村庄可能也要求你隔离。
04:无风险地区可正常返乡,但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春运期间疫情反弹的风险那些没有疫情散发的地区,也就是无风险的地区,群众是可以正常返乡的,也不需要被隔离,只需要持有绿色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就可以了。但尽管如此,我们仍旧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忽视疫情在春运期间有反弹的风险。可能你能保证自己不是病毒的携带者,但你无法排除他人存在这种可能。
专家也称:未来一段时间内,疫情将会常态化,这也决定了核算检测、隔离、限制出行等将会成为日常现象。更何况,今年的二月份是至关重要的节点,因为疫苗可能要免费接种了,注射疫苗后,新冠肺炎的形势可能会大有改观;但如果以前在年前、春运等节点有不同规模反弹,那将会为疫情防控战带来阻碍,影响着我们取得战疫最终胜利。
总的来说:无论需要隔离与否,都要配合相关地区推行的疫情防控措施,响应号召,该不拒绝的时候就积极、被提倡留在原地过节就应当按兵不动;同时也要对病毒保持一种严谨的态度,带好口罩、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地方的频率,接触冷冻食品时做好消毒,同时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等。
相信疫苗接种之后,抗疫会醒来一个全新的阶段,希望接下来的2021年是健康、平安、快乐、幸福、没有病毒烦恼的一年!
近日部分地区流感流行开始显露缓和迹象?
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流感疫情趋于稳定,一些地区的流感活动也出现了缓和的迹象。比如,东北三省近期的流感活动已从高峰期逐渐回落。
在此期间,部分地区仍有零星病例出现。不过,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流感活动已进入平稳期。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好消息,说明我国的流感疫情正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近期流感活动趋缓,但仍有零星病例出现
由于目前我国各地流感活动趋于稳定,大多数地区的流感疫情处于下降期。但由于仍有零星病例出现,所以仍要对流感疫情保持高度警惕。
[微风][微风]一、本轮流感正过峰吗?
疫情放开以来,我国流感活动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这与三年来我国采取的一系列流感防控措施密切相关。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我国流感活动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之间。在2022年流感季节,流感活动明显增加,全国报告病例数超一百五十万例,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58.3%。目前我国的流感病毒类型主要为甲型和乙型。虽然现在流行的是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和H3N2亚型的混合感染,但其发病率仍然很高。
二、如何预防流感?
1、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3、注意通风,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外出后或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5、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6、保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三、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1.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持续咳嗽或咳痰,呼吸急促或困难;
7.合并急性中耳炎、鼻窦炎等其他症状。
8.高龄幼儿(<5岁)出现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又反复高热。
[微风][微风]如何看待流感疫苗接种亡羊补牢现象?
流感疫苗接种,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流感的手段。但目前国内有种说法,说是不能在流感高峰期打疫苗,否则会出问题。那么,接种流感疫苗是不是就没用了?要想让孩子少受点苦,应该怎么办?是否要在一年内反复接种?疫苗接种有没有不良反应?专家说法是。。。。。。
一、为什么不能在流感高峰期接种疫苗?
每年流感高峰期都是在10月底到11月初,这段时间一般是从10月下旬开始,12月中旬达到高峰,持续到春节前。但这个流感高峰期并不是每年都出现的。
我国流感高峰一般发生在每年的11月下旬到12月初,持续2~4周。这个流感高峰期仅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而且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这个高峰。
因为,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并不是一年。从疫苗接种后到产生免疫力,通常需要2~4周。
一般每年接种的疫苗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下降,如果在10月底接种完所有的流感疫苗,那么免疫效果最好的也只能达到75%左右。所以在10月底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种,就能保证在12月底前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
二、接种流感疫苗有不良反应吗?
在临床试验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瘙痒和触痛。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休克,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细胞减少症。
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9-2020)》显示:
1、本品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乏力、关节酸痛等;
2、罕见严重不良反应包括:皮疹(一般在接种后24-48小时出现)、发热(一般在接种后72小时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一般在接种后72小时内出现)等。
3、流感疫苗引起的发热反应与其他灭活疫苗相似,且通常是一过性的,不会持续很久。
三、反复接种为什么不是最佳选择?
如果流感疫苗能反复接种,可能会使流感病毒变异,导致孩子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严重后果。目前国内已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疫苗和四价灭活疫苗。
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包含了甲型H1N1、H3N2和乙型 Victoria系三种亚型病毒。
四、有感流感疫苗接种亡羊补牢现象
每年的流感疫苗,都是根据当年的流感流行趋势,确定是否需要接种。而在疫苗接种上,会根据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做灵活处理。
有些人可能体质较弱,即使在流感季节,也不适宜接种;而有些孩子,特别是低龄儿童,则可以根据需要及时接种。
流感疫苗接种是为了保护人们健康不受流感病毒的侵害。如果因为怕感冒,而在流感季节推迟接种,甚至不打,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其实每年接种一次即可,没有必要年年都去接种。即便是在流感季节前两个月去接种流感疫苗,也会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孩子身体素质还不错,完全没有必要年年去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