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和表嫂,少帅电视剧张学良结局是什么少帅张学良的表嫂是谁?
结局是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软禁了。表嫂的扮演者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柳岩。
历史上哪些冷知识你掉鸡皮疙瘩?
相信大家都学过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冷知识,今天我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历史上的那些冷知识,以下的冷知识都是查阅过相关资料,保证没有谣言,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1.只有一个蛋蛋的希特勒
希特勒只有一颗有关希特勒只有一颗蛋蛋的传言,历来不断。
一开始宣传,这种说法是英国反法西斯的一种手段,不过在2010年的一场拍卖会上,希特勒的体检报告被拍卖,人们相信它就是失传已久的希特勒病例,并且被巴格利亚政府闪电拍下,对病例的研究后,证明这种传言是真的,希特勒真的只有一颗蛋蛋。
至于原因主要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希特勒天生患有隐睾症,第2个是说希特勒因为被流弹击中而痛失睾丸,无论如何有一点我们很清楚,希特勒只有一个蛋。
2.用月经打仗
在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中,月经被认为是打败八国联军的法宝,义和团的拳迷们从全城收集到无数染有月经的布条,认为能叫攻城的大炮哑火,最后结果可想而知。
武大郎身高在1米8左右
武大郎真的只有1.5米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1996年,考古人员在河北清河县发现了武大郎墓经对尸骸测验,武大郎身高在1米8左右,在当时那个时代足足是一个大高个。
碑文显示他也不是卖炊饼的,是惟有读书高的读书人,他自幼聪明,寒窗苦读,多年终于中了进士,当了个县令,是个名声尚好的清官。
而且他的妻子潘金莲也不是情妇,而是是贤妻良母,两人育有4个子女,她知书达理和武大郎恩恩爱爱,白头偕老,不过后来两人形象在小说中仅污蔑形象尽毁,潘金莲原籍潘家庄未避泼污也改名黄金庄。两人真的是千古第一奇冤。
4.古人方便后用什么擦pp
在没有纸的年代,古人方便后用什么擦pp?就是用厕筹,简单来说就是小光滑的木条或竹片,一般长约10~23厘米,宽约一两个手指头。放在厕所里用来刮88的,用完之后清洗干净,再放回去供下次如厕的人使用。
电视剧寻秦记里有这样一幕,穿越回战国时代的项少龙。夜宿赵国内急之下问老翁要卫生纸,老翁问了半天才知道是擦pp的东西,老人家在茅坑边拿起一块竹片,这块竹片就是厕筹,到了明清之际,用草纸擦屁股才成了一种习惯。
不过当时有规定,不得用写过字的纸擦屁股。
5.老公是对公公急太监的一种辱骂
老公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清朝,是对公公急太监的一种辱骂。
太监因为接受过宫刑,本应该安分守己,一心伺主,可偏偏有些人存在花心,逛妓院,钱花了却无法圆满,于是开始想各种办法去折磨妓女,妓女私底下谩骂,称之为老公。
6.张飞可能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帅哥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张飞是一个魁梧的粗人,实际上张飞可能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帅哥。
代卓尔《画髓元诠》记载,张飞喜欢画美人,擅长草书,元代画家吴振也对张飞的书法进行了高度评价。
他的两个女儿都当上了皇后,称大小章后,说明张飞的基因也不错,但那个时候选举皇后德大于容貌,所以这种推论还有待考证。
7.衣冠禽兽这个词原来是褒义词
衣冠禽兽这个词原来是褒义词,出现于明朝,因为在明朝规定文官绣禽武官绣瘦。
但是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微不至,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词开始有了贬义。
8.秦始皇终身没有立皇后。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秦始皇终身没有立皇后。
9.包子是诸葛亮发明的
闻名世界的中华美食包子竟然是诸葛亮发明的。
发明原因是诸葛亮用包子代替人头祭祀,不过当时不叫包子,而是脚馒头。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则始于宋朝。
10.小青是一个女装大佬
小时候看过白蛇传的电视剧里面,除了白娘子让我们印象深刻外,就是她美若天仙的妹妹小青了,然而我们都被他忽悠了,事实上小青是一个男的。
原著中记载蛇仙白娘子在白龙洞修行时,青蛇贪图白娘子的美色,欲霸占,为此两人开始进行武斗后白娘子赢了,将其变为侍女。小青两人武斗的地方被称为斗龙坝,是我国著名自然遗产峨眉山的一个景区,原来小青竟然是一个女装大佬。
好了,这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十大历史冷知识,我们看待历史要追寻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要被小说演义等文学作品所迷惑。比如隋唐演义中,张福贵、苏定方残害忠良无恶不作,可我们探寻历史真相时却发现他们铮铮铁骨为国征战一生,我们大部分人常常以感性的东西去看待历史结果,造成我们对历史得出片面的结论,我们要客观的对待历史,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如何评价李雪健在电视剧少帅中的表演?
《少帅》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一部人物传记题材的,主要讲述的张学良的一生,这部电视剧的评价可以说:优秀。
优秀点一:演员优秀
《少帅》这部电视剧的演员是不错,文章虽然说他个人生活当初让人无话可说,但是他演绎的张学良还是不错的,气场和本来的特点都还原,所以说不能用人品来评价作品;
李雪健演绎的张作霖真的是圈粉无数,李老师现在年龄已经上来了,但是他的演技可以说是越来越精湛,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尤其是在小细节上的把握确实是小演员无法学到的,还因为这个角色他获得了金鹰节的最佳表演艺术奖,那时候的金鹰节还不是水节;
宋佳饰演的是张学良的原配妻子,在剧中的表现真的是让大家点赞,很多人说宋佳是不是混时尚圈而忘记演艺圈,但是看了之后发现并没有改变。
有很多人说文章演绎不出张学良,大家都觉得如果朱亚文来演的话可能会更好,但是张黎导演的选择是自有道理,说实在的,朱亚文的演技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如果真的来演的话,可能也是会被说演的不好,也不一定演绎的就比文章好吧。
优秀点二:台词
《少帅》这部剧的台词是比较考究的,这对演员也是一个要求,现在的谍战剧很少台词是这么考究的,毕竟那些电视剧都是比较当下用语,比较贴合当下环境,但是忘记了电视剧原本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优秀点三:贴合
这部电视剧被很多人说这位张学良洗白的剧,但是看过的人其实不这样说,这部剧还是比较贴合张学良本人的事件,比如说张学良的无能、毒瘾、私生活等方面表现的还是比较合适的,所以说在这上边还是不能平白无故就吐槽。
总而言之,《少帅》这部剧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的,也是值得大家重温的一部电视剧。
看罢《少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应该得到客观评价和给予正确认知的优秀电视剧作品。
我们不应该因为片外的一些演员个人问题,而忽略了电视剧本身的优质,《少帅》应当在类似的抗战人物传记作品中位数前列。看点很多、下面我将从我个人角度给大家分析一二。
第一:基本还原了历史上的少帅:张学良将军。很多人说,我们需要尊重历史,这是必须要的。然而尊重历史不代表要完全照搬历史,毕竟这是一部电视剧,需要面对观众,而不是单纯的史要纪材。所以一些必要的加工和删减,是对电视剧本身的负责,我一直认为可以抓住人物的精神和心理,要比完全的去复原一个个历史事件要显得更有意义。出生于军阀之家的张学良,是不折不扣的军二代,家境阔绰,生活优越,所以一些性格上的飞扬跋扈和趾高气昂就再所难免,经历了战争洗礼,面对家国破灭,年轻人成长成为中年人,渐渐稳重起来,一种厚重的沧桑感,填满整个人。这基本就是张国良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电视剧《少帅》基本完美的做到了这些,将一个复杂、立体的张国良呈现在大家面前。
第二、文章、李雪健以及宋佳的精彩表现,功不可没。文章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如同少帅一样,从这个角度,文章和少帅的个性层面重叠点十分多,文章来饰演张学良是天然的相似。加之文章是一个非常刻苦和有天分的演员,我们不该因为私人生活而去改变我们对他演技的评判。李雪健老师,不用多说,经典作品太多太多。宋佳在电视剧中饰演的东北第一夫人这个角色,让我第一次对宋佳的演技刮目相看,柔弱、刚强的女性,深爱张学良的女人,心忧家国的伟大女性,这三者被宋佳完美的演绎重合在一起。
《少帅》是一部怎样的电视剧?如何评价?
《少帅》这部电视剧其实就是一部张学良的人物自传,这部电视剧采用的是严肃的历史题材,虽说演员阵容不够强大,但内容制定方面十分良心,剧情也是十分严谨,总体来说,算得上是一部高品质的电视剧了。
这部电视剧的主演是文章,也就是说,张学良这个角色是由文章来饰演的,可能由于文章前段时间被爆出的黑点很多观众会对这部电视剧产生排斥,但抛开私人情感来讲,文章是十分适合张学良这个角色的,他将自己身上这种痞痞的气质与张学良这个角色的风流、浮夸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完美而又灵活地诠释了张学良这个角色,让观众重新认识了张学良这个角色。
这部剧虽说没有强大的演员阵容,但在演员的角色定位上可谓是十分出色。在历史上,张学良从小就属于纨绔子弟,也许是家庭背景强大的原因,让他从小就养成了放荡不羁、风流纨绔的习惯,不像其他优秀的历史人物一般志存高远。在这部剧中,文章就是以他自身痞痞的气质很好地诠释了张学良的这一点,十几岁的时候就与风情万种的表嫂相好,而这位表嫂也正是由柳岩出演,十分符合人物形象,将表嫂风情万种的形态演绎得刚刚好。
《少帅》并没有像一般历史剧那般过度美化历史人物,使得历史人物失去原有的个性,这也就让这部剧的角色呈现得更加鲜活。就像上面提到的那样,张学良并没有像其他的优秀历史人物那样志存高远,年轻时更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男生一样叛逆、狂傲,生气时也会咆哮。但在他的中年时期,文章也同样演绎了张学良用睿智和高远的眼光为中国作出了不少正确的抉择的风采,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人物描写和情节设定方面,这部剧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其中有一个镜头描写了在得知父亲张作霖去世时张学良的心理变化,张学良并没有直接当场表现出自己的悲伤和崩溃,而是为了稳住局面努力控制自己情绪的爆发,在那一刻,他的表情时复杂的,在独自一人时,终于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倒地大哭。但镜头一转,又是年老的张学良悲伤地回忆往事的场景,这种插叙的方法增加了整部电视剧的灵动性。
当然,老戏骨李雪健老师的参演也让整部剧如虎添翼。作为大男主张学良父亲的张作霖可谓是该剧重点人物之一,仅次于张学良,可见其戏份之多。张作霖可谓是张学良人生当中的杠杆,如果没有张作霖这位父亲,可以说就没有张学良对中国作出的重大贡献了。而李雪健老师也是以高超的演技完美地演绎了张作霖这个角色,更有网友戏称,李雪健老师在这部剧中的风头完全盖过了文章。
整体来说,《少帅》这部电视剧内容严谨,尊重历史,应该算得上是一部良心历史正剧了。
这是近几年来拍的比较好的民国革命大剧,主要人物是我们历史课本中学到的,知并且非常熟悉的张学良。
众所周知他是一个有权有势有钱的官二代,年轻时候顽劣不堪,好吃懒做的闲散青年,然而面对家国仇恨,他被迫成长,一步一步的成为了顶天立道地,抛头颅洒热血的铮铮男子汉。
张学良的扮演者文章,在出轨丑闻后,好男人的人设彻底崩塌了,不过通过这部剧,不得不承认,他还是十分有演技的。把张学良身上那种痞匪,不可一世的气质刻画的惟妙惟肖,而后期却呈现另一种热血沧桑的成熟气质,强烈的对比反差,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张学良长大了版。
不过张学良的感情线让人很无奈,他的妻子余凤是个非常有才情的奇女子,配他是绰绰有余了。可是为什么不踏实做个好男人呢,依旧留恋烟花之地,这一点让人很不喜欢。当然也有人吐槽说,这点倒是和扮演者文章很像了。总之,整部剧还是很有积权极意义的,值得大家一看。
张学良是一个很多人都熟悉的名字,他是促成西安事变的关键人物,是被蒋介石软禁了半生的传奇人物。少帅张学良,年轻时风流倜傥恣肆无拘束,年老时回顾一生坎坷波澜辉煌,戎马半生,佳人在侧,《少帅》这部电视剧很好的还原了张学良的生命轨迹,在观看性极强的同时带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沧桑感,算是一部佳剧。
我觉得《少帅》讲故事讲得很出色,因为张学良本身具有传奇性,这部剧就从历史大背景入手,让张学良这个人置身于时代中沉浮,他的悲欢他的喜乐,他的爱恨他的情仇,都鲜明又动人。他不是被单独拎出来的一个人,他也是在那个时代的推逼下,成为了一个英雄,张学良不再是历史课本中扁平单薄的名字,他在剧里变得立体起来。无论是在战场上杀伐果断,还是在自己心爱的姑娘面前谈情说爱,张学良像穿越了几十年的时间,重新站立在我们面前,人们就是好奇他传奇的一生,于是这部剧就把人们好奇的所有都展现出来,所以可看性极强。
文章的演绎是很成功的,家中受宠的公子哥,国破父亡的家国仇恨,想要保家卫国的历史觉悟,张学良复杂又坎坷的一生在几十集剧中真切再现。文章为了演好张学良一度换上抑郁症,因为张的经历实在是令人唏嘘,不能否认文章是一个合格的演员。
剧中两个主要女性角色,原配于凤至和第二个妻子赵四小姐,分别由宋佳和张歆怡演绎,也是十分出色。特别是宋佳,把大家闺秀的端庄沉稳演绎得自然无比,仿佛生来如此。而赵四小姐就更加神秘灵动,她确实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人不自觉关注她。
东北人为什么天生幽默?
谢谢邀请!
大家好!我是惜缘鑫宇,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东北人为什么这么幽默搞笑?
有句话叫做出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和大陆其他地区的人相比,东北人似乎真的自带幽默天赋,哪怕是同样的内容,东北人说平常话,一听那个语气我就想乐,说不出来的感觉,一听就搞笑,这几天在网上看了一个拿战刀骂雅阁女的东北男人视频,给我笑够戗了,这哪里是在骂人啊,简直是逗人,笑得我差点没背过气。
世上真的有一辈子的情人吗?
有,我三叔和刘姨就是一辈子的情人。我三婶知道这件事,不过她不仅没反对,反而还和刘姨处成了好朋友。
刘姨住在隔壁村,和三叔是小学同学。刘姨家庭条件虽然不好,但是她父母很爱干净,把家里收拾的很整洁,刘姨的衣服虽然都是姐姐穿过的,但是父母把衣服洗的很新,每天还会给刘姨扎不同的发型,把她打扮地很漂亮。
刘姨皮肤白,眼睛如葡萄般水灵,长相很出众。三叔小时候特别调皮,喜欢捉弄别人,为此没少挨老师批评和爷爷奶奶的责骂。
有一次,三叔在刘姨的座位上放了一只假的玩具青蛙,想捉弄刘姨,谁知刘姨胆子很小,吓得哇哇大哭。
三叔以为刘姨会找老师告状,谁知她哭完没有找老师告状,回家也没找爷爷奶奶诉苦。三叔因为这件事对刘姨刮目相看,再也不捉弄她了。
刘姨成绩很好,三叔是个学渣,三叔经常买零食送给刘姨吃,美其名曰讨好刘姨,等到考试的时候,让刘姨帮他作弊。刘姨当然不答应,还把好吃的东西都给他退回去了。
三叔为了和刘姨说上话,只能努力学习,遇到不会的题向刘姨请教,刘姨性格很好,在班里人缘很不错,所以三叔问她问题,她都耐心帮忙解答。三叔也没想到,他的成绩真的有进步了,老师觉得三叔聪明又好学,还让他和刘姨做了同桌。
小学毕业时,三叔因为五分之差,没有和刘姨考入同一个学校。三叔为此懊恼了很久,好在第二年,刘姨的弟弟刘涛也考进了三叔所在的学校,不过他比三叔低一届,是三叔的学弟。
三叔为了见刘姨,和刘涛处成了哥们。刘姨周末回家时,三叔就打着找刘涛玩的借口去刘姨家,和刘姨聊天,问刘姨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学习累不累?当然,他主要想知道,刘姨在学校有没有谈恋爱?
好在刘姨的心思都在学习上,没有动过早恋的念头。
男孩子年轻时一般比女孩子好动,三叔为了和刘姨相处地时间多一点,每次出门和刘涛玩,都说服刘姨一起去。他们三个经常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乡间小道,还有镇上的集市。
每周末去刘涛家,成了三叔最快乐的事。他每天都期盼着早点到周末,这样他就能见到刘姨了。爷爷奶奶早就看出了三叔的心思,他们觉得刘姨漂亮又优秀,如果两人能化爱情为动力,将来相约一起考大学也挺好的,所以并没有反对三叔喜欢刘姨。
不过刘姨的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所以刘姨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外出打工了。三叔读了高中,他和刘姨经常书信往来。后来学校的小卖铺安了电话,三叔偶尔会和刘姨打电话,爷爷奶奶不知道,三叔和刘姨恋爱了。
三叔告诉刘姨,他会好好读书,将来娶刘姨过门,让她好好享福。刘姨也很喜欢三叔,所以尽管她在外打工时有很多追求者,但从来没有动摇过和三叔分手的念头。
三叔读大学时,刘姨就在三叔的城市打工,两人每个月能见一面,互诉衷肠。刘姨为了跟上三叔的步伐,还读了夜大,她不希望三叔大学毕业,她却只有初中学历,别人会说她高攀了。她想紧跟三叔的步伐,一起成长。
三叔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刘姨的爸爸得了中风,瘫痪在床,刘姨的姐姐已经结婚生子,母亲身体不好,刘姨和弟弟商量,弟弟在外打工挣钱,她辞职回家,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她爸爸。
三叔担心刘姨吃苦,每个月发了工资就把钱转给她,刘姨不肯收,三叔就向刘姨求婚了。他本来想大学毕业就结婚,可是大学毕业后工作不稳定,他担心给不了刘姨更好的未来。
现在他工作稳定了,可以照顾好刘姨了,希望刘姨能嫁给他,他会和刘姨一起分担家庭压力。
奶奶知道这件事后,气得躺在地上大哭,谁也拉不起来。她以前不反对三叔和刘姨在一起,是觉得刘姨和三叔一样优秀,可是现在不同了,刘姨和三叔学历不同,思想上有代沟,而且刘姨还有家庭拖累。
刘姨的父亲瘫痪在床,家里没了主要的劳动力,以后刘姨的弟弟结婚,三叔肯定也要帮衬,奶奶不希望三叔背负着这些累赘生活。
三叔觉得奶奶太现实,他告诉奶奶,他这辈子非刘姨不娶。三叔以为只要他不改变主意,奶奶拿他没办法,慢慢就同意了。可是奶奶却以死相逼,三叔执意要娶刘姨,奶奶竟然气得跳了河。
三叔害怕奶奶真的出事,犹豫了。刘姨担心把事情闹大,即使她嫁给三叔,婚后也因为奶奶的事过得不幸福,所以她默认了三叔对她的疏远。
三叔和刘姨分手后,奶奶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给三叔安排相亲,后来,三叔就和现在的三婶在一起了。
三婶家境不错,父母都是城里人,三婶虽然长得不如刘姨漂亮,可她和三叔一样都是本科学历,奶奶觉得三婶和三叔的婚姻,才是门当户对。
三叔和三婶结婚后,很少回家。他也是听别人说才知道,刘姨的父亲去世了,刘姨自从和三叔分手后,再也没有谈过恋爱。
三叔当了爸爸后,刘姨还是单身一个人,他觉得对不起刘姨,所以悄悄给刘姨打电话,劝她放下过去,早点成家,刘姨嫁人生子,他的愧疚感才能少一点。
刘姨也许真的想结婚了,也许是为了让三叔心里好过些,没过多久就嫁人了。男方家是外地的,刘姨只有每年过年才老家短暂地过几天。
三叔为了见刘姨,每年过年也都要求回老家过。奶奶知道他的心思,不过刘姨和三叔都有了家庭,奶奶相信三叔不会做出对家庭不好的事,所以每年过年也都同意回老家过。
刘姨结婚第五年,三叔从刘涛口中得知,刘姨被丈夫家暴住院了,三叔担心坏了,一个人开车去了刘姨住院的地方。看到刘姨身上都是伤,三叔才知道刘姨婚后过得并不好,每年过年回家,只是想让三叔知道她过得很好,让三叔放心罢了。
三叔握着刘姨的手嚎啕大哭,他觉得对不起刘姨,如果不是他言而无信,刘姨就不会受这份罪。
刘姨解释,她从来没怪过三叔,她和三叔虽然有缘无分,但是他们曾经爱过,她已经知足了。
三叔和刘涛找了律师,帮刘姨打了离婚官司。刘姨拿到了孩子的抚养权还有五万块的精神损失费。
刘姨带着孩子在省城的郊区租了一间房子,一边供孩子读书,一边打工。
三叔偶尔会接济刘姨,不过他给钱都被刘姨原封不动退回来了,她不希望三叔一直对她带着歉意,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过去的事情应该学会放下,只有这样才能往前看。
三叔情绪上的变化都被三婶看在眼里,三婶很聪明,她向三叔的同学和亲戚稍微打听一下,就猜到了三叔帮助刘姨绝不对同学之间的帮助那么简单。
三叔有囤东西的习惯,三婶把他上学时的东西全都整理了一遍,这才了解了三叔和刘姨的感情经历。
三婶觉得刘姨是三叔的初恋,如果她因为三叔帮衬刘姨的事情和他大闹,三叔可能一气之下会和她离婚。三婶不想离婚,自然不愿意直接和三叔撕破脸。
三婶选择和三叔谈心,她没有质问三叔是不是还喜欢刘姨,而是很同理心地表达了她对三叔的理解,还有对他和刘姨曾经相爱过的欣赏和肯定。三婶相信,他们年轻时的感情很纯粹,也很美好。不过有些美好,注定要成为回忆。三婶尊重他们之前的感情,也希望三叔能尊重她。
三叔没想到三婶如此通情达理,三叔解释他只是想帮帮刘姨,他已经有家,有孩子了,不会做出对三婶和孩子不好的事情。他就是觉得亏欠了刘姨,如果他当初没有食言,刘姨可能就不会过得这么惨。
三婶为了减轻三叔对刘姨的愧疚,主动帮衬刘姨。刘姨心地善良,也懂得分寸,自然知道了三婶的意思。不过两人都是性格温婉又善良的人,所以相处地时间久了,发现彼此身上的优点,反而成了好朋友。
三叔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三婶工作太忙没时间接孩子时,刘姨就帮她接送。刘姨需要帮忙时,也会给三婶打电话。
后来,刘姨的孩子读初中时,刘姨带着孩子去了另一个城市发展,不过刘姨每年都会带着孩子和三叔一家聚一聚,闲暇时也会互相打电话问候,像关系亲切地好友一般。
三叔46岁时,查出了肺癌晚期。三婶没了主意,哭着给刘姨打了电话。刘姨挂了电话就从外地回来了,她递给三婶一张卡,里面有她存的20万,刘姨对三婶说:钱没了可以再赚,先拿着钱治病再说,钱不够她再想办法。
三婶本来打算卖房子给三叔治病,刘姨不同意。三婶的儿子正在读大学,未来结婚生子都需要花销,房子卖了三婶住哪?以后孩子成家,没房子怎么办?等他们实在筹不到钱,再考虑卖房子的事。
三叔化疗期间,刘姨和三婶轮流照顾三叔。病房里的人见刘姨照顾三叔时尽心尽力,和三婶关系也不错,还以为刘姨是三婶的小姑子,三婶没有解释,反而笑着说:是啊,她是我妹妹,比亲妹妹还亲。
三叔化疗后反应厉害,他告诉三婶,他想回家。他不喜欢医院里消毒水的味道,如果生命真的进入倒计时,他希望能在熟悉的家里离开。
三婶和刘姨商量后,决定尊重三叔的决定。刘姨在大城市给别人做保姆,所以做饭特别好吃。
三叔回家后,刘姨负责做饭,三婶负责照顾三叔的生活,两人互相帮衬。
傍晚天气凉爽时,三婶会推着三叔下楼遛弯。有时候三婶累了,刘姨就会推着三叔在小区的公园里逛。
有的人知道刘姨和三叔的关系,故意打趣三叔真有福气,临终前既然能被两个爱过的女人悉心照顾,死而无憾了。不过三叔从来都是一笑了之,他知道,是三婶和刘姨会做人,才能让他没有遗憾。那些人不懂他和刘姨之间的感情,才会说出羡慕嫉妒恨的话。
三叔去世前,对三婶说了一句我爱你,对刘姨说了一句谢谢你,他这一生,虽然短暂,却很圆满。
三叔去世第三年,三婶改嫁了。不过刘姨一生未嫁,她和三婶还是好朋友,每年三叔的忌日,两人都会一起去看望三叔。
三婶曾劝刘姨再婚,她还年轻,应该找个人嫁了。不过刘姨说,她这辈子不想将就,如果没有真正合适的,单身也挺好。
时间久了,三婶也理解了刘姨,虽然刘姨和三叔没有结婚,但是他们的心早就在一起了。做不成夫妻,做一辈子的情人也挺好的。至少三叔一直活在刘姨心里,是刘姨情感的依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