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经济会议,列举一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方面的重大成就

诗佳网

2013年中央经济会议,列举一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方面的重大成就?

成就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扩大。40年间,我国居民用31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万元大关,用5年时间实现人均收入跨2万元大关,目前正向人均收入3万元大关迈进。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差距跨越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顶点。

成就二: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增长下行中保持就业稳定。2013—2017年,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2017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6亿人,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2013年中央经济会议,列举一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方面的重大成就

成就三:减贫成就巨大,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4亿人,且农村贫困标准目前已略高于国际极端贫困标准。

成就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1978—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从598所增加到2914所,本专科招生从40.1万人增加到761.49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从86.7万人增加到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5%提高到45.7%。2017年,我国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9.02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

成就五:建成最宏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康水平普遍提高。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9岁增加到2017年的76.4岁,增长了近10岁,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结束了农民千百年来没有社会保障的状况。

小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又是小麦世界排名第一的国家,小麦这种作物在国内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记载仅仅是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两次分别在安徽发现很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在这里考古学家也发现过炭化的小麦种子,要知道这些经过碳化的小麦距今都有5000多年的历史。

小麦作为我国非常传统的谷物之一,也是非常传统的粮食作物,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要把发展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当前国际发生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的基本状况是自给自足,并有一定的粮食储备,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如史无前例的取消农业税,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保证一定数量的农业生产面积不受侵占,以优惠价收购农民余粮等,来稳定农村劳动力,以保证粮食的生产。

没有粮食,就不要谈国家的稳定。基本温饱无法解决,其他的发展就只是空想,是空中楼阁。列宁说:真正的经济基础是粮食储备,没有它社会主义制度只是一个愿望。 我国是人口大国,进口的粮食数量决定国际粮食的价格起伏,不可能全部依赖进口来保证供给。首先对国防的重要性,一旦发生战争,国外切断粮食进口来源,就只能靠自身供应。

粮食是人民生存的必需品,一定的粮食储备对稳定人民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粮食是粮农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料。充足的粮食供应,对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现实生活中,讲一句大白话,粮食是人类的主食,磨成面粉可以制成馒头,面条、面包,饼干等食物,发酵后还可以制成各种酒,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在社会发展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权威的官媒有哪些?

宣传是大事。级别越高的“官媒”,权威性越强。层次最高的是3家正部级新闻单位,分别为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另有15家为副部、正军或正厅级,均为“国字号”。

一、人民日报社

中央直属的正部级事业单位。诞生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在18家中央新闻单位中位居第一,地位无可撼动。人民日报社重点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向外界传达最新的制度、理论、路线等。

人民日报社

二、新华通讯社

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事业单位。前身为“红色中华通讯社”,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1937年1月更名为新华通讯社。

新华社现已跻身四大世界性通讯社,每天不间断收集、汇编、发布各类消息。所有官方重大新闻、重大消息都以新华社的权威发布为准,国内外很多报社和电视台都会转载新华社的新闻通稿。可以说,新华社是官方消息的“汇聚池”和“取水源”。

新华通讯社

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18年深改时,原副部级规格的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三为一”,重组成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为正部级的国务院直属单位。对内保留原呼号,对外统一呼号为“中国之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四、求是杂志社

中央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旗下的《求是》杂志是中央机关刊,是重要的思想理论阵地。前身是《红旗》杂志社。

求是杂志社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联络员制度,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和思想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经常在《求是》上发表文章。

五、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正军级规格,于2018年4月组建成立,是党在军队的重要“喉舌”,是党和军队的重要思想舆论阵地。中心从军事媒体的光辉历史中走来,在改革强军的时代号角中诞生,是集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出版等于一体的全媒体机构,旗下的《解放军报》是军队的机关报。

六、光明日报社

中央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与求是杂志社平级。旗下的《光明日报》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是指导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光明日报在全国设有37个记者站,在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派有常驻记者,读者遍及社会各界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纸发行量达100多万份。

七、经济日报社

中宣部代管的副部级事业单位,成立于1983年1月1日,是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以“服务政商两界,引导百姓生活”的为宗旨,举传媒之眼,探经济之微,以经济热点、社会焦点、新闻看点类图书为主打方向,着意打造具有媒体独特视界的特色品牌。

八、中国日报社

中宣部代管的副部级事业单位。旗下的《中国日报》是唯一的全国性英文日报,是海外了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主要信息来源,是"中国的声音"和"认识中国的窗口",因此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英文媒体之一。

九、科技日报社

由科技部代管的副部级事业单位,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科技领域的宣传主阵地。

十、人民政协报社

由全国政协办公厅管理的正厅级事业单位。旗下的《人民政协报》是全国政协机关报,也是全国性统一战线报纸。

十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正厅级事业单位。由中国纪检监察报社、网络中心、网络技术中心合并而来,建立了报网一体运行的工作体制,形成了报、网、端、微等多媒体融合发展的格局。

十二、中国新闻社

中央统战部主管的正厅级事业单位,简称“中新社”。是以对外报道为主的国际通讯社,主要服务于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中国有关系的外国人等。

中新社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视频、版面、图表、网络、新媒体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用户遍及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涵盖海外主要华文媒体的全媒体客户网络。

十三、学习时报社

中央党校主管的正厅级事业单位。旗下的《学习时报》面向全国,服务全党,以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党唯一专门讲学习的报纸。

十四、工人日报社

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的正厅级事业单位。旗下的《工人日报》以广大职工和工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十五、中国青年报社

共青团中央主管的正厅级事业单位。旗下的《中国青年报》是以中国各族青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和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全国性综合日报。

十六、中国妇女报社

全国妇联主管的正厅级事业单位。旗下的《中国妇女报》是全国性的女性大报,宗旨是促进妇女进步、发展与解放,积极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十七、农民日报社

农业农村部主管的正厅级事业单位。旗下的《农民日报》是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

十八、法治日报社

司法部主管的正厅级事业单位。旗下的《法治日报》是中央政法委机关报,由《法制日报》更名而来。

什么是地摊经济?

地摊经济其实就是我们通过摆地摊,获取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原来摆地摊是影响城市的市容,造成城市拥堵的主要因素。但由于疫情的影响,出现了就业困难,疫情期间空无人烟,大街冷冷清清。后疫情被控制,我们的总理,曾说过地摊经济是岗位的来源,缓解了就业的困难,是人间的烟火味,是中国的生机。

地摊经济为什么这么火呢?

1、实用性强。价格便宜、方便、实用、成本低。

2、是网购的有效补充。家里用的小东西网上买不太划算,早市、夜市上买,不仅方便,选择性还多。

3、品种多。早晚市花样品种多,利润客观,需求量大。

4、交际场所的有效补充。闲暇之余与朋友小坐、闲聊,在夜市方便、随意,花销不大,还交流了感情。

5、增加就业和家庭收入。摆地摊就业门槛低,还能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家庭收入,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燃眉之急,缓解了就业压力。

说一下我们乐清的地摊吧。乐清还是做的比较好的,政府的规划下,久违的城市烟火气它终于回来了!乐体中心划了好大一块区域,开放了摊位,是免租金的,点赞[赞]

疫情后流行一句话:现在工作不好找,不如地摊搞一搞。地摊生意风险低让人不敢尝试、没有足够money做生意的你,拥有自信!国家政策支持,必须抓紧机遇啊!

立标成为地摊界的“马爸爸”[呲牙]

如何营销自己的摊位,才能在众多地摊中脱颖而出?

1、送小东西

顾客买东西,买一件就优惠一点价格。

买两件就送一点小东西。下次客户还会来,就有了回头客。

2、嘴甜

俗话说,嘴甜哄死人。哄得人开心了,还愁不买你的东西?

3、会观察人的心理

买东西要学会观察买家的心理,及时跟进,才能更多地促成交易。

地摊一般经营哪些物品

1、服装类:衣、帽、裤、袜、鞋、饰品等等。

2、杂项类:各式水杯、儿童玩具、手机贴膜、手工制品、宠物等等。

3、食品类:酸辣粉、臭豆腐、凉皮、炸串串、各式饼子、粘糕类、烧烤等。

4、新鲜水果类还有女士们喜欢的花,今天观察了一个卖花的小摊卖,几分钟卖出了好几束,当然我也买了一束,才9块9[呲牙]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在家蠢蠢欲动不如立马行动![玫瑰]

银行业将迎来哪些变革?

您的问题涉及到的面比较多,无法几句话回答,我们逐一来看一下。

一、人工智能的冲击

稍微说的远一点点,但是却跟咱们讨论的问题有很大关系。

首先我们要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2013年以前可以说我们国家完基本成了工业化,工业化下的经济模式是什么样的呢,简单粗暴的理解就是发展制造业然后建造厂房,然后人们聚集,在然后聚集的这些人有了需求,整个这个链条推动了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工业化随后而来的就是城市化,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然后不断的重复上面所讲的流程。

2013年后出现了拐点,工业化基本完成,经济模式随之改变,变为以人力资源密集型服务行业为主,因为上文说了,工业化结束,城镇化发展,再叠加收入突破万元美元时代,人们的需求改变了(这也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追求更高的品质了,所以人力资源密集型的服务业占据了主导。

所以,未来机械性操作的工作将会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而那些需要社交能力、创造力等的工作是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

而银行业也处在这个社会中,所以也要受到这样的冲击。

二、银行业的变化

那么对银行来说,哪些是相对机械性一点的工作呢?其实从我们身边就能看见一些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推出了“智能柜台”,客户开卡、查信息、短信通知、转账、更改信息等等这些业务都可以通过智能柜台实现,那直接受冲击的人就是大堂经理和前台柜员,所以银行业的第一个变化就是人员上的变化,有些人恐怕要失业了。

阿里系的针对中小企业的网络银行已经实现了从审批到放款的全程无人工了,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就可以完成风控工作,所以改变已经开始了。

但银行里的哪些人不会失业呢?银行家们,就是那些可以整合资源,发挥社交能力以及不确定固定模式的分析能力的人们,比如投资顾问、专业理财顾问、当然包括CEO等等,这些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

第二个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融入科技因素,说白了就是银行与科技公司相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为现在银行业急需云计算、算法迭代优化、数据的框架性分析等相关的技术。

我举个现实例子,科技公司可以通过大数据处理,定点分析银行客户的习惯及需求,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客户“画像”,客户适合什么样的理财产品,贷款之后还款的可能性的预演等等,再比如银行批量的数据摆在那一直没人整合、分析,使用部门数据来源比较杂而且不准确,那么科技公司就可以优化并提供响应的解决方案。

总结一下,银行业将会迎来两个大方面的变化:1、人员及业务模式的变化,就是能不用人力重复操作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2、科技赋能,银行后线部门与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完成蜕变。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7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