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回应军演是否继续,领土争议问题不宜遗留下一代?
感谢老友邀请!
展示一下立场表明一个态度可以,但要实际落实,菅义伟的目标太大,想一举拿下涉及四国六个岛?恐怕连一个附属小岛屿都难,充其量不过为了延续安倍的未竟之梦,延续日本的一贯立场这是日本历届政府的必修课,菅义伟当然不能例外。
日本与周边个邻国的岛屿领土之争,既因历史权属的障碍,又有二战结果的限制,还有美国因素的制衡,每一道坎都足以挡住日本向目标迈进的脚步,西南方向钓鱼黄尾赤尾岛屿主权,盛唐故属已有千年历史,近代日本发动殖民战争侵占,战后依波茨坦公告规定随台岛一并归还中方;大陆架延伸的国际海洋法,也可证明中方的主权归属:如果菅义伟有意承认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归还主权之规定,这里的争端即可迎刃而解,但菅义伟的这种表态显然又不是那么回事。对马海峡里的独岛(竹岛),日方同样以殖民战争结果为据声索主权,韩方当然不予承认,也同样受波次公告对日本领土疆域规定的限制,而且争端岛屿还被韩方实际控制,如果菅义伟有意无力“夺回”,日本对周边的扩张战争侵略史,会让周边所有国家对这种武力行动更警惕,还有个盟主对对菅义伟的管束,想在任内解束争端只有日方主动放弃,显然更无可能。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面积最大,也最让日本纠结,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进军我国东北的同时,出兵占领了南千岛群岛,从此关严了鄂霍次克海的大门,苏联的东北太平洋方向,就有了一个从库页岛到堪察加半岛中间闭合的,巨大的外围警戒线,此后这里边又成了苏联/俄罗斯最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安全壳。
战后日本进过美国在半岛战争中的扶持,缓过气来就开始了对“北方四岛”的声索,1956年苏方曾经答应归还其中的齿舞、色丹两个紧邻北海道的l较小岛,但当时的佐藤政府的目标是全部四岛,不同意苏联的立场,这种争端就一直延续至今。这几年安倍政府放低了要价,同意当年苏联归还两小岛的立场,但俄罗斯方面的条件是双方签署和平友好条约,两座岛屿上不能部署军事力量。俄罗斯的领土虽然足够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然而日方无法做出这种保证,《美日共同安保条约》中规定了,美国有权在日本任意领土上驻军,只要那两个小岛主权归还日本,美军毫无疑问的必然第一时间进驻,在岛屿之间部署声呐基阵,岛上建立观通装备,美军潜艇进出鄂霍次克海方便隐蔽,俄军的所有潜艇一举一动都像是在美军面前裸奔,毫无秘密安全可言,俄罗斯看家最后撒手锏——水下战略核力量,就有被连锅端的巨大风险。
日本无法解除美日军事同盟关系,无法限制美军在这两个岛上部署军队,俄罗斯就不可能归还任何一个岛。在这种条件下菅义伟称:领土争议问题不宜留给下一代,应当华上休止符,其实应该还是要给日本内部一个立场交代,表态自己任期内会全力声索争端岛屿主权。否则就是自己做首相的失职,他做首相不追求“日本的领土”主权,罪莫大焉,他这官还想当吗?
这些中国直升机的各自作战用途是什么?
直8
相对于直-9/19的4吨级,直-10 的6吨级,就国内直升机来说,直-8的13吨级,算是一型较大的机型了,其原型机是90年代引进法国的SA321直升机。
由于直-8机体较大,且易操控、飞行性能好、有一定的功率储备,使用寿命长,使用维护方便,特别是应急时可在水面起降的特点,因此,昌河对于直-8的改进就没有停止过。
就直-8而言,与其说是华丽转身,倒不如说在没有更好机型,特别是在缺乏性能优异的航空发动机的背景下,只能以直-8为母版加以提升和改造,对军工来说可谓小步快跑,而非跳跃式发展。
因此,在摸透直-8性能的基础上,昌河引进了加拿大普惠公司最大功率接近2000马力的PT6B-67A发动机,赋予了直-8更大的输出功率,于是,就有了海军型的直-8A运输直升机。
直-8A,比原先纯海军用的直-8的使用范围更广泛了,主要运用陆军航空兵部队,让陆军插上了翅膀,提高了陆军的机动作战能力;但装备数量却有限,主要的原因是无法飞上青藏高原,只能在海拨3000米以下的机场起降。
直-18,又称“直-8大改”,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直-8的终极改进型,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主旋翼和尾桨改为复合材料,更换了新型大功率发动机,最大航程可达1000公里,具备强大的运输能力。
直-18A运输型,可搭载30多名全副武装的突击队员,在陆军试用验证时,飞出了9000米的新高度,成功飞越珠穆朗玛峰,现已装备第83集团军某空中突击旅(陆航旅)。
直-18F反潜型,由于体形是直-9的两倍,因此能携带搜索雷达、探测声呐、自导鱼雷、深水炸弹、声呐浮标及操作人员,提高了海军的搜攻潜能力,最大航程达到了惊人的1000公里,数倍于直-9C反潜直升机的航程。
但由于直-18拥有长达19米的旋翼,以及23米长的机身,不便在我海军驱逐舰特别是护卫舰上使用,只能在体形较大的航母上服役。
直-18J舰载预警机,取消了天线伺服运动系统,机载警戒雷达的电子扫描速度快,可在数秒钟内完成对多个目标的同时搜索、跟踪和识别;而且抗干扰能力强,具备电子战能力,能对来自海空的威胁及时报警,发出有效的目标告警信息。
具备对隐形目标、低空目标和小型目标的探测和识别能力,足以承担起对海空范围内目标的警戒探测和监视任务,引导防空导弹对来袭的空中目标实施有效拦截,引导反舰导弹对超视距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从而有力的增强了我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
目前,直-18J舰载预警直升机装备在我海军辽宁号和山东号航母上,作为我海军在固定翼空警-600预警机服役前,负责撑起航母作战群的空中保护伞,与我海军装备的预警指挥机和舰载综合探测系统形成合力,构筑起近中远程海空多维立体的预警体系。
此外,直-8的改型还有直8J舰载运输机、用于空军及海航、陆航的救护援助的直-8F、海军专用搜救型直-8S、空军搜救型直-8K、武警直-8WJS森林灭火型,但这型机型都是非主流型号,且建造数量也非常有限。
直9
说到中国海军直9直升机,当然要从引进SA365N“海豚”直升机说起,当然当年引进并不是为了发展舰载反潜直升机,而是为了获得现代化直升机技术,毕竟当年我们只是购买了14架SA321Ja“超黄蜂”直升机,并没有引进技术生产,后来的直8也仅仅是仿制,从仿制到完全国产化这期间经过了大约20年。根据与法方的协议,法方要向中国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哈飞组装生产50架SA365N直升机。组装工作从1980年开始,基本型生产了28架(称之为直9),而后开始生产换发型(称之为直9A),到1990年全部50架生产完毕。
80年代,海军开始同西方各国海军进行广泛交流,深入的交流与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差距,尤其是舰载直升机反潜领域我们是一片空白。1986年,我国向法国DCN公司购买了三套“鱼叉”直升机着舰装置,用于改装105舰和544舰。在1987年购买了四架法国最新设计的AS565“黑豹”反潜直升机,该型是从SA365N2直升机改进而来,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具有很好的后勤通用性。
中国海军“黑豹”反潜直升机,机号从9646到9676
我国购买的四架黑豹直升机幸运的在对华禁运前的89年初全部到货,而原本计划接着采购8~10架计划被迫中止。海军对于驱护舰舰载直升机的探索要比购买黑豹直升机计划提前。1988年初,海军在一架直9直升机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着舰改装,12月先后在105舰和544舰上完成起降试验。随后,海军又在几架直9A直升机上进行改装,不过并不具备反潜作战能力,只能进行一些搜救侦察等任务。
在后期改装中加装红外吊舱和探照大灯的直9A舰载直升机
直9C反潜直升机的研制起于1993年,虽然原型机两年后就已经首飞,不过由于海军对反潜效能要求的提升,直到2004年才完成设计定型,进入低速量产中。原海军直9系直升机是不隶属东海舰队,近年来部分直9转隶东海舰队,但机号并没有改变,从机身编号来判断,直9C生产了15架左右,而且初步可以分为两个批次。
早期批次
后期批次
08年,网络上出现一架机号是Z9D-001且挂有小型反舰导弹的直9C改进型直升机,后来被广泛称之为直9D型直升机
直9D直升机
对于直9D直升机的用途,大家普遍认为其主要任务是对敌小型舰艇进行攻击,引导舰载反舰导弹对敌大中型舰艇进行超视距攻击。然而其装备的KLC-3型雷达单从探测距离上来说并没有比直9C的KLC-1雷达有大幅度的提升,KLC-1 X波段搜索雷达对大型舰艇探测距离超过200km,对护卫舰探测距离超过140km,而KLC-3 对3000吨以上舰艇探测距离不小于180km,对1000吨以上舰艇不小于135km。同时由于我海军舰艇大部分都装备了366型超视距雷达,而且就目前来说反潜的压力要远胜于反舰,因此,我认为直9D并不是一种所谓的反舰直升机,而是一种具备反舰和反潜多用途直升机。
疑似加装反潜鱼雷的直9D改进型直升机
直9D型舰载直升机已经生产大约20架,目前无论是亚丁湾护航还是对外演习,包括此次阅兵,直9D都频频亮相。直9D型直升机所携带的小型反舰导弹并不是C701AR导弹,而是由洪都公司研制的鹰击9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为25km左右,适合打击各型导弹艇以及防空能力较弱的轻型护卫舰。
直9D型舰载直升机已经生产大约20架,目前无论是亚丁湾护航还是对外演习,包括此次阅兵,直9D都频频亮相。直9D型直升机所携带的小型反舰导弹并不是C701AR导弹,而是由洪都公司研制的鹰击9反舰导弹,最大射程为25km左右,适合打击各型导弹艇以及防空能力较弱的轻型护卫舰。
一架挂弹的直9D正降落在056轻型护卫舰上
在辽宁舰服役后,一种不同于海军以往直升机涂装的一款直9改进型出现了,该机采用了上蓝下白的隐身涂装,在垂尾前方和整个尾梁都涂装了橙色,突显该型直升机的搜救功能,这就是直9S搜救直升机。目前仅有两架370和371,其主要任务是救援失事的舰载机飞行员或其他成员,同时还能担负其他作战人员或伤病员转运、近距离警戒巡逻等其他任务,通用性非常好,在航母作战中一般先于舰载战斗机起飞。
准备起飞的直9S直升机
驱护舰所搭载的直9C和直D两型直升机,目前东海舰队拥有不到5架,北海舰队不超过15架,南海舰队15架左右。加上20架卡28和9架卡31,如果不看质量,单从数量上来说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执勤训练需求,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东海的对面,有一个不仅仅拥有近100架先进反潜直升机同时还80架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的自卫队,而我们的中型反潜直升机还在研制,固定翼反潜机才开始量产,所以说,任重而道远。
直10
通常来说,国内军迷对直-10武装直升机挂载能力的质疑主要来源于其至今尚没有一张满挂16枚AKD-10反坦克导弹的照片流出。这也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直-10压根就挂不了16枚反坦克导弹。但仔细汇总直-10直升机的各种挂载方案,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担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必要。
在直-10直升机服役早期曝光的图片中,两翼的外侧挂点各挂载一个4联复合挂架、内侧挂点各挂载一个7联装70毫米火箭发射巢的方案几乎是直-10武装直升机的“唯一指定”挂载方案。这种最为常见的挂载方案恐怕也是直-10“挂载能力不行”的直接证据。
但实际上早在2017年底网上传言“直-10换增推版涡轴-9”之前的2015年。央视就已经曝出了直-10挂载两个复合挂架与两个19联装70毫米火箭发射巢进行训练的视频。
由于我国70毫米空射火箭的重量尚无明确数据,这里我们以同口径的美军火蛇-70空射火箭的重量加以推测:火蛇70空射火箭家族射弹质量约12公斤上下。19枚火蛇-70的重量即约228公斤。相比之下,一枚AKD-10反坦克导弹的重量约为45公斤上下,连同复合挂架在内,4枚AKD-10的重量也不太可能超过200公斤。这意味着能挂上19联装70毫米火箭发射巢的直-10,就算想要挂16枚AKD-10也并没有什么障碍。
除了这种大型火箭发射巢外,另一种早在直-10服役后不久就曾经出现在直-10的机翼内侧挂点的装备是300升容量的副油箱(这种8导弹2油箱的挂载方式也出现在了73集团军陆航旅的这次训练中)。按照0.8千克/升的密度计算,每个副油箱光燃油就重达240公斤。这也证明了:在刚刚服役的时候,直-10武装直升机就已经有能力挂载16枚反坦克导弹了。
直15(不知道)欢迎相互交流
直19
武直-19(代号:WZ-19),是由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及[1]602直升机研究所开发、研制、制造的武装直升机兼侦察直升机,基于直9,H410A、H425以及H450民用直升机的军用衍生型,其命名为黑旋风(英文:Black Hurricane)名字取自《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黑旋风”李逵,象征这种武装直升机也如同梁山好汉一般本领非凡。
直-19E中文别名“鸢 ”,是取其“巡弋之鸟”之意,以“弋”昭示该型机的本质特征。英文全名为“Z-19E Yuan Dedicated Attack Helicopter”,其中,“Yuan”代表“Yours Useful Available Necessities”,意为“于您有用且可得之必需装备!”寓意直-19E将在军贸市场赢得良好口碑,[2]拥有广阔市场前景武直-19设计源自于直-9W,采用串列座舱布局、四叶复合材料旋翼、涵道尾桨、外置4个武器外挂点和后三点起落架等武装直升机的典型特色。
直-19E,是中国最新研制的4吨级串列窄机身专用武装直升机,能携带蓝箭-9空地导弹、天燕-90空对空导弹、57毫米航空火箭、12.7毫米机枪吊舱等武器,主要用于攻击敌方坦克、装甲车辆、坚固工事等地面目标,为地面部队提供直接火力支援,它还可用于攻击敌方直升机等低空飞行目标,参与夺取超低空制空权
在中国已经发展了武直-10武装直升机的情况下,武直-19的突然出现多少让人感到意外。而从技术和装备角度来讲,武直-19的出现却恰恰是最能平衡中国陆航装备需求与中国航空工业研发生产能力的方案。 众所周知,由于武直-10原计划采用的PT6C-76C发动机在由加拿大向中国出口时遭美国阻挠而作为代替的国产涡轴-9A发动机迟迟不能投产,导致武直-10暂时难以定型服役,无法满足陆航日益迫切的需要。因此,技术上完全源自直-9W而又具有比直-9W更高战斗力的武直-19自然成为中国陆航短期内代替武直-10作用武装直升机主力型号的最佳选择。
另一方面,在武直-10服役后,武直-19也可以作为与武直-10配合食用的侦察机型。这种配合方式日本陆上自卫队已有先例,就是OH-1和AH-64的搭配。另外,武直-19吨位较小,使用成本较低,也可作为武直-10的有效补充,形成高低搭配。
在通用直升机基础上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早有先例,当年美国的AH-1武装直升机也是从UH-1通用直升机大改来的,直-9改武直-19作为应急和补充机型是合理的思路。直-9改串列本来就不是太难的事,技术也很成熟,动力配套都不成问题。
武直-19在技术上与直-9一脉相承,因此不出意外会继承直-9便宜、皮实、耐用的优点。中国陆航已装备直-9多年,有丰富的使用、维护经验。装备武直-19有助于原装备直-9W的部队迅速提升战斗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直-9的维护设施,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作为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武直-19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达到AH-1W的武器挂载水准,即能同时挂8枚红箭-10反坦克导弹与两个火箭弹发射巢。如果不能达到这个水准,四枚反坦克导弹的挂载量也够用,毕竟中国陆军航空兵面临的反坦克压力不大,武装直升机主要执行支援装甲部队的任务。
对于中国陆军航空兵的武装直升机,火箭弹发射巢和机炮用处要其实比反坦克导弹更大。从这点考虑,武直-19比更大更重的武直-10更适合执行强度较低的任务。可以判定,武直-19的水平肯定超过AH-1W,但仍弱于AH-1Z。
直20
外界分析认为,相较于中国陆航中的直-9、直-18、米-17/171等型号的直升机,直-20更具备改装成为特战直升机的潜力。那么,直-20版特战直升机到底具有什么作战价值呢?
特种部队号称是最精干、最具战斗力的步兵作战单位,而且它通常只以小规模兵力进行部署。
在中近距离上,特种部队可以搭乘车辆来执行任务,但当要跨海或远距离执行任务时,他们通常搭乘快艇、潜艇、飞机和直升机。
其中,直升机具有机动灵活、可垂直起降、可空中悬停的特点,使其成为特种部队进行低空、超低空渗透的最佳投送平台。
美军特种部队编制内就装备了大量的特战支援飞机和直升机,MH-60G“铺路鹰”特战直升机就是一款常用的机型。
目前,中国军队并未装备像“铺路鹰”那样的专业特战直升机,但估计直-9、米-17/171可以临时客串其任务。
不过,有了直-20,陆航装备直-20版“铺路鹰”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特战直升机的作战支援能力远强于通用直升机,比如:其在夜间的超低空飞行能力、作战半径和自卫火力。
直-20通用战术直升机外形比较类似中国进口的美制"黑鹰"直升机,但与黑鹰不同的是,直-20主旋翼采用五桨叶结构,具有更好的控制性和机动性;另外,直-20在机身和尾梁连接处,有较明显的过渡结构,猜测是对机舱的运输性能进行了优化。
在外部设备上,直-20应该加装更精密的地形跟踪雷达和光电观察仪器。
这是因为按照美国特种部队使用MH-60G“铺路鹰”和MH-53J“铺路微光”等特种作战直升机的经验,特战直升机的大多数任务时间应该在夜间,即利用夜间观察环境差的特点来隐蔽在低空、超低空飞行直升机的踪迹,从而大大提升直升机的战场生存力。
因此这类特战直升机本身必须具备很好的夜间飞行能力,说白了,就是要在超低空飞行时,能够更灵敏地规避起伏的地形和障碍物,如:山丘、楼房、电线杆等。
除了一些观测和飞控辅助设备,直-20应该还在机身两侧加装至少2对外挂架。1对挂架主要用于挂副油箱,另一对挂架主要用于挂空地导弹、火箭发射巢等近距离打击弹药。
当然,直-20也可以效仿美军那样,在两侧舱门处加装多管的7.62毫米或12.7毫米舱门机枪,这种武器虽然一般不用于攻击,但在遭到敌方兵力包围时可快速进行选择射击,多管机枪的火舌可以迅速压制非装甲车辆和有生力量,这就为直升机抓住这个空档实施撤离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首次从美国购买了24架“黑鹰”直升机,这批直升机让中国充分领略了美国航空技术的领先。
黑鹰”直升机在飞行性能、材料工艺以及可靠性方面,都大大超越当时中国本土水平,因此,黑鹰直升机成为解放军战斗序列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此外,黑鹰直升机也是中国唯一能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域使用的直升机,这一点,对于长期不通公路的西藏墨脱县,黑鹰直升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空运作用。
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可大规模改装的直升机平台。伴随着中国直20的即将服役,中国10吨级通用直升机家族,将结束从国外购买的历。未来,直20不仅可以发展成国产版“铺路鹰”特战直升机,还可以发展成舰载反潜直升机、搜救直升机、预警直升机等多型号。
澳大利亚敞开国门欢迎中国游客?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基本上大的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首先澳洲是五眼联盟国家,抱着美国的大腿不放,目的很明白,自身的安全是幌子,反对中国的崛起是最终目的。我们和美国,加拿大,欧盟,日韩包括东盟都是这样的。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信仰思维,文化历史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是只能胜不能败的唯一出路,对于这种打压和围堵我们必须适应,这是大背景,战略思维五十年的规划。话又说回来,澳大利亚在此次疫情当中算是做的比较好的,基本上控制住了疫情,这和欧美的反复完全不一样。澳大利亚不笨,抄作业还行,在疫情基本控制住的原则下,有意识的放开国门是莫里森政府的聪明之举,也是迫不得已。现在澳大利亚对中国大宗商品的出口基本被堵死,只剩下教育和旅游。再不开放,澳大利亚的日子会更加艰难,他背后的美国人自顾不暇,也就无意顾及这些兄弟了。于是只有一条路,利用南半球的夏季,利用中国的元旦,春节招揽中国留学生返澳和中国游客去澳洲旅游,当然前提是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控制住了疫情的国家,澳洲政府嘴上不说,但心里门儿清,这点非常明确,连美国人,欧洲人都不能进入澳洲。想想都觉得让中国人高兴,一个双十一总量是4982亿,但因为澳大利亚作死被拒之门外,不眼馋是假的。澳洲政府的想法不错,可是中国政府很明确,吃饭砸锅这种事不能惯着。外交部早就有通知,2020年不宜出国旅游,否则责任自负,这就是国家指导性政策,你可以出去玩,但是现阶段防疫政策必须遵守,该办的手续必须办,也就是说,澳洲政府可以给你签证,但回来的隔离是必须的,费用自付,这一点是中国政府疫情防控的必须,再加上现在又到了冬季,我们不允许春节前后再出现第二个武汉,这是政府的明智之举,相信老百姓是非常拥护的,是得民心的。至于留学生倒是另外一种行为,这些都可以理解,但也是话说在前面,行为自负。
中国的军力发展有哪些大的进展?
海湾战争结束后,中国军内各个层次召开了大大小小数百次研讨会,结论只有一个:变革!
但是,这个转变从一开始就太艰辛。当时中国经济还比较落后,军队建设需要服从经济发展大局:“军队要忍耐。”
1987年,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军费总额竟只相当于世界的1/200!美国和苏联的军费开支分别是我国的58.6倍和52倍。到1996年,中国军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1%,几乎是历史最低。
1986—1998年中国财政收支和国防经费开支
技术落后、军费拮据,军队只得勒紧裤腰带,有选择地发展重要武器装备,即优先发展“杀手锏”。
比如,1988—1991年陆续开工的4艘053H2G型导弹护卫舰,
第一次给予人民海军可靠的防空能力!
然而,那6个硕大的HHQ61防空导弹发射筒,
被填满的时候寥寥无几。
053H2G型导弹护卫舰
1996年,我们用各种进口产品,凑出了1艘4000吨级驱逐舰,具备欧洲80年代先进水平。解放军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图强求变。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军费投入也逐渐增多,1999年开始,我国军费每年保持12~20%的增幅。同年,在国庆50周年阅兵上,受阅装备中90%以上都是新装备,绝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和生产的,出现了三代坦克、新型战略核导弹、“飞豹”歼击轰炸机等武器装备,相较于海湾战争时期已经迈进了不知道多少步。
两年后,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再次为中国军队敲响了警钟。美军EP-3电子侦察机让中国军队“大开眼界”:中国的沿海防空、军事部署、通讯联络,被美军全面监控!
“海空卫士”王伟的座机——歼8Ⅱ飞机81192号
跟着美军跑还是会被动挨打!美军有什么、我们造什么,只能永远落后!此后,中国军队开始调整武器技术发展轨迹,寻敌弱点、体系破击成为指导思想。
之后,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每一次战争,都成了中国军队实现自我提升的阶梯。
2003年3月20日,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再次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
通过美军发动的历次战争,中国军队从中学到经验,“美军的战斗越多,中美军方的差距越小”。
中国军队也在逐渐进化:空军从“国土防空”转向“攻防兼备”,海军从“海岸防御”变为“近海防御”,导弹部队从“核打击”升级为“核+常规”打击力量;不仅如此,我们拥有了直升机团、电子对抗团等现代化兵种参与的“合成集团军”。具体到武器装备上:
26年后的今天,中国空军可以使用歼-20战机确保制空权优势。
此外,空军也有了反辐射导弹,
而中国的“彩虹”与“翼龙”系列无人机,
也已发展成跟踪与攻击一体化的空中平台。
海军方面,大型区域防空舰、
核动力潜艇、AIP潜艇等武器装备,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能确保中国的海上优势。
中国也拥有了作为“踹门先锋”的“中国战斧导弹”
——“东风-10型”巡航导弹,射程高达2500公里,
依靠先进的传感器寻找、识别并定位目标,
通过向指挥部发送信息来实现精确打击;
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并已具备在实战中应用的能力。
还有完善的防空体系,
“红旗-9”防空导弹的服役与参与海外竞标,
表明我国已经掌握了第三代防空导弹技术。
中国“红旗-9”防空导弹
中国还装备了“S-300PMU2”和“红旗16”等防空导弹,
并即将装备“S-400”防空系统。
而在地面装备方面,
“99改”、“96A”等先进坦克,
04A步战车以及远程火箭炮也已列装。
96A式主战坦克穿越泥潭
可以说,在主战兵器的技术性能对比上,
中美之间的“代差”已日渐缩短,
未来10-20年内,
中国军队在大型水面舰艇、
新型隐身战机、
远程战略轰炸机、
海上大型目标打击体系建设、
卫星导航及指挥控制等方面,
将陆续突破瓶颈,取得更大进展。
正如刘华清将军所言:
“武器是战争中的重要因素,
但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然而,具有高度觉悟和勇敢牺牲精神的人,
一旦有了先进武器,就会如虎添翼;
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
付出的代价就会增大、
赢得战争的时间就会拖长。
南京旅行团在老挝遇严重车祸?
最新消息在那边参加演习的我军医疗队已经去救治了,希望伤亡尽量少一点。
原因应该是刹车失灵
琅勃拉邦到嘎西之间那段,当地人称为土匪山,双向都有十来公里的连续下坡,某些路段又比较抖,不亚于国内的雪峰山,上半年还有泰国人在那自驾游刹车失灵出了车祸,车上五口人全死了,这个地段出车祸,一般都是刹车失灵。
有经验的老司机走那里都会在休息平台那儿用水浇刹车,我第一次过那的时候开的海拉克斯,开到一半我闻到了一股焦味,车上其他人都没闻到,后来到了休息平台那刹车都开始发软了。后来花一万老币(8元)买山民的水把刹车浇凉了,休息了半小时才再出发的。
国内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开过太恶劣的路况,像琅勃拉邦到嘎西这一段路,看似平坦,但连续的长下坡会把小车的刹车都逼到极限失灵,而很多小车司机可能对频繁刹车到刹车失灵是什么概念根本不了解,在这种路段出事往往伤亡惨重。
雨季则还伴随着山体滑坡,中间一段还因为泥石流导致道路改变,到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修好。如果是自驾游的朋友,去了那里不管你的车是路虎奔驰还是宝马奥迪,不想死的话车上带几桶1.5升的水,每下坡一段就找个地方冷却一下刹车。最少浇一次水。
万象去川旷省那一段,由于有美国人支持的苗族分裂势力,会有人苗族人躲在山里向过往的车辆射击,前几年有中国老乡开宝马回家被用火箭炮炸死,今年也发生了大巴被枪击事件。
这些苗族人射击是无目标的恐怖袭击,打几枪就跑,以前修南俄水电站的工程车辆也有被枪击的。国内的朋友想去老挝玩,昆明长沙广州都有直飞万象的飞机,不过老挝出行不方便,谷歌地图今年开始能在老挝导航了,但问题是地名不是中文基本没法搜,不认识当地的人只能跟团。
还有去老挝真不建议自驾游,一个是道路危险,另一个你们会被交警罚到怀疑人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