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回应解散,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

诗佳网

锤子回应解散,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

1945年8月15日处于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打击之下的日本以天皇诏书的形式宣布投降。本来在此之前美国曾与中、苏、英等国达成协议:仿照分区占领德国的方式由盟国对日本实施共同管制。然而随着美苏冷战格局的日渐清晰美国处于遏制战略对手苏联的目的而单独占领了日本,随后美国按自己的战略意图对日本实施了民主化改造,而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也逐渐由压制转为扶持:在战后初期美国从国内调动大量物资解决了日本因长期战争而面临着的饥饿问题,当美国向欧洲盟友推行马歇尔计划时在日本也适时推出了旨在促进日本战后经济复苏的道奇计划,最后日本利用朝鲜战争中美国的军事订单终于彻底走出来战后困境。到1968年日本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整个60年代日本的工业竞争力稳步提高,年均出口增长率高达18.4%。

二战后的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都不同程度受到美国的控制,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从60年代起日本商品甚至开始大量涌入美国市场,对美国产业造成了一定冲击,由此引发了日美贸易战。日美贸易战肇始于1960年代,激化于1970年代,高潮于1980年代,随着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而彻底终结。日美贸易战主要涉及纺织品、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电信六大行业领域:60年代日美贸易站肇始之时率先抢占美国市场的是日本的纺织品,1968年-1978年日本的钢铁行业接棒纺织行业成为对美出口主力,70年代后期日本的家电行业接棒钢铁行业成为对美出口主力,1979年-1987年日美贸易战进入到最为激烈的汽车战阶段。1987年后日美贸易战开始进入到以半导体芯片、电子仪器等高新技术产品阶段,然而就在这一年的5月27日位于日本东京的东芝公司大楼前警灯闪闪、警报大作,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随即被警视厅带走,而这次行动则是日本警视厅应美国政府的要求而进行的一次突击检查。

锤子回应解散,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

随后日本民众从媒体口中得知:这次事件是东芝公司见钱眼开,把精密机床卖给了苏联,让苏联的潜艇技术得以飞速发展,从而彻底惹恼了美国。众所周知这时的美、苏两国是冷战对手,所以美国对自己阵营的国家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进行了诸多限制并专门成立负责实施限制的机构——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潜艇是夺取海军优势的一张王牌,于是两国以成千上万吨的钢铁在海洋深处筑起一道拱卫自己安全与利益的屏障,一场历时50年的水下角力就此拉开序幕,而核潜艇作为“二次核反击”的骨干力量更是成为这场水下角力的重中之重。苏联凭借强大的军工实力打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潜艇部队,总数达306艘。然而苏联的军工体系始终存在一个难解的问题——尽管总体实力强劲,但在技术层面相对粗糙,由于技术上的问题导致苏联核潜艇的螺旋桨开动时会发出巨大的噪声。当时美国海军的立体反潜系统能发现200海里以内的所有潜艇并在20海里的距离内根据相应特征辨别出具体型号,这样一来发出巨大噪声轰鸣的苏联核潜艇在美国海军面前根本没任何隐蔽性可言,而潜艇的重要战略意义之一恰恰正在于其隐蔽性。当时苏联阿尔法级攻击核潜艇在挪威海域活动引起的水声振荡甚至可以被设在大西洋另一侧的百慕大群岛的美国海军水声监听站探测到。美国海军将苏联潜艇的噪声之大形容为“它们是开着交响乐音乐会来的”,自诩本国核潜艇技术要比苏联领先10年。当时美国精密机床加工出来的核潜艇的噪声比苏联的要小30分贝左右,对此充满艳羡之情的苏联也曾投入大量资金研究,但苏联的军工体系本来就是走的规模化路线,处理这种精密技术上的问题实在不是苏联方面所拿手的。苏联在进行一番尝试后还是决定从他国进口精密机床以解决自己面临的技术瓶颈,然而巴统组织对敏感技术出口向来是严防死守的,苏联要想进口精密机床绝非易事。1970年苏联进出口贸易官员试图与意大利达涅利公司进行谈判,却遭到美国人从中作梗百般阻挠,最终导致计划流产,这样一来苏联不得不另寻目标。

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苏联经济的疲态开始显露出来。1978年由于受寒流影响导致苏联的粮食产量锐减,苏联不得不用绝大多数外汇收入进口粮食,其他货品进口自然就响应减少了,工业机械设备的进口在这时几乎完全停止。当时日本是苏联主要的工业设备提供者,以外贸为经济支柱的日本面对订单的减少开始日益焦虑起来,几十家日本公司驻莫斯科的代表无不为获得出口合同四处奔走。1980年东芝公司为了开拓苏联这个巨大的市场派出几名高级职员在莫斯科举办招待酒会,邀请苏方官员共商两国贸易大计。在这次酒会上苏联技术机械进口公司副总裁奥西波夫悄悄告诉主持酒会的东芝职员:“我们正需要一种制造大型船舶推进器的数控机床。贵社是制造工业机械的行家,相信这种数控机床在日本已经可以生产了。”奥西波夫的公开身份是苏联技术机械进口公司副总裁,可实际上他的真实身份是苏联情报部门克格勃的工作人员,事实上奥西波夫的身份几乎是半公开的——几乎每一个在莫斯科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奥西波夫是有权批准任何贸易协定的重要人物。日本战后经济重建时期在美国政府主导下美国企业入股了东芝公司,相应的也就提供了精密机床的技术。酒会还没结束一份加急电传就被迅速发回东京东芝公司总部:“火速寻找加工螺旋桨推进器的数控机床!”几天后东芝公司产品部的高级职员就携带着拥有最新技术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各种数据及结构蓝图飞往莫斯科。由于这种核心技术可以应用于军事领域,属于巴统组织明确禁止出售给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东芝方面也担心会因此招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预,于是指示驻莫斯科的商业代表:如果苏方杀价太狠,则无须达成交易。东芝驻莫斯科的商业代表提出的报价是每部母机10亿日元(按当时汇率约为500万美元),在此之前日本公司驻莫斯科的业务代表们都有一句口头禅:“杀价,杀价,再杀价,还你两成是奇迹,五成成交是常事。”然而这次苏方只还了两成价,也就是以东芝报价的八成作为还价。东芝驻莫斯科的商业代表尽管心中暗喜,表面却还是不肯同意苏方的价格。东芝方面为增加谈判的筹码说道:“除了我们东芝,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有此种胆量!”最后交易以8.7折成交。日方自己都不敢相信4部工作母机能卖到35亿日元。然而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还是苏联:他们得到的产品是不能以价格来衡量的,因为这些技术的应用在海军舰艇方面使北约和美国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优势。颇为讽刺的是用日方设备和技术生产出来的军舰潜艇有相当部分加入了威胁日本的苏联太平洋舰队。

东芝方面和苏联方面都很清楚:这种精密机床属于被巴黎统筹委员会禁止向苏联出口的机械设备。因此在商业谈判完成后双方就开始考虑如何把机床顺利运往苏联。苏联方面提出:东芝先将数控机床出口到挪威,再以挪威作为转运地。由于挪威属于北约国家,不在巴统的禁售范围之列,而苏联事实上早已利用挪威的威康士堡公司作为特殊货物的秘密转运渠道。本来东芝公司和苏联的交易确实做得相当漂亮,包括日本在内的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无一发现从日本装运出去的机械竟对苏联舰艇的制造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1986年10月美国核潜艇奥格斯格号正在直布罗陀海湾游弋之时冷不防撞到什么物体,一时间全体船员东倒西歪措手不及,待到回过神来才发现显示屏上有一艘不明国籍的核潜艇正从左前方急速驶离而去。海军参谋长艾斯菲尔德中将在接到这次事件的汇报后大发雷霆:“那个神出鬼没的家伙怎么可能闯进来?难道苏联人在核潜艇技术上已取得了惊天突破?”事实上不只是美国由此疑惑,在此之前北约各国的海军纷纷报告称苏联潜艇和军舰螺旋桨的噪声明显下降,跟踪难度加大。这使美国开始怀疑苏联是否获得了什么先进的技术,但却苦于没什么证据。1985年12月一个叫做熊谷独的日本人因为与雇主的矛盾向“巴统”主席盖尼尔·陶瑞格揭发了东芝事件。陶瑞格立即要求日方调查此事,东芝公司则以预先签署的假合同和其它技术文件为证予以矢口否认,直到1987年初在经过一系列调查后美国人才掌握了苏联从日本获取精密机床的真凭实据。

事实上东芝事件在“巴统”中仅是冰山一角,各成员国对禁运都是心照不宣。但此时正值日美在高新技术领域激烈竞争时期,这时的美国处于不利地位的地位:当时日本占据世界十大半导体厂商中的一半。1986年美日贸易逆差达到了586亿美元,而美日贸易摩擦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对美国而言:东芝事件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在政治军事上杀一儆百,从而彻底掐断苏联进口军事技术的渠道;在经济上趁机打压日本的高新技术企业,以维持自己在世界经济领域的霸主地位。美国议员迅速提出了一大堆制裁东芝的议案——这其中包括:罚款150亿美元,对所有从东芝集团进口的商品加收100%的关税,停止从东芝集团进口任何商品5年,关闭东芝在美国的所有工厂,把东芝从美国永久赶出去,以前卖出去的商品售后服务全部免费等。面对压力东芝先是称法国比其更早向苏联提供了机床,后来发现事态愈发严重之后为保住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市场,被迫花了1亿多日元在全美50多家报刊整版刊登“谢罪广告”。与此同时日本通产省禁止东芝在一年内向14个国家出口任何产品。直接涉事的林隆二和谷村弘明被分别判处10个月和1年的有期徒刑,作为法人的东芝机械公司也被起诉,罚款200万日元。东芝机械公司社长饭村和雄、东芝董事长佐波正一、总经理杉一郎引咎辞职。面对美国高举的制裁大棒东芝花费了900万美元一方面游说美国的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另一方面发动与东芝有密切生意往来的通用电气、摩托罗拉等美国公司向美国国会和社会各界陈情。面对乖乖服软的东芝美国的制裁大棒高高举起,最后轻轻落下:1988年通过的法案将制裁对象从东芝集团缩小为东芝机械公司,制裁期限也从5年缩短为3年。

如何评价叶利钦?

叶利钦是把苏联解体的一个关键性人物,换句话说没有叶利钦,前苏联也不会解体,因此说虽然名誉上前苏联是被戈尔巴乔夫解体的,但实际上是被叶利钦解体的,在我看来,叶利钦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政治投机。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叶利钦是全力支持戈尔巴乔夫的,可以说为巩固戈尔巴乔夫的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她也受到了重用,并深得戈尔巴乔夫的信任。然而在前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纷纷主张独立的时候,戈尔巴乔夫却一反常态,完全支持独立,给戈尔巴乔夫致命一击,当然叶利钦也明白,一旦各个加盟共和国独立,他所在的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他还可以顺理成章的担任俄罗斯总统,所以他才支持独立。

2,手腕强硬。叶利钦属于手腕强硬的那种,为了支持戈尔巴乔夫,他充当急先锋,在镇压动乱方面,他显示出了极强的手腕,有一种硬汉的特征,可以说,是完全凭借着枪杆子说话,以至于他把戈尔巴乔夫推下台的时候,手腕依旧强硬,对戈尔巴乔夫也不手软,丝毫没有对戈尔巴乔夫的感恩之情。

3,治国无方。叶利钦把戈尔巴乔夫推下来,自己担任了俄罗斯第一任总统,然而它在治国理政方面却缺乏能力,虽然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绝大部分财产,然而俄罗斯几乎在一夜之间经济几乎崩溃,货币贬值,甚至说俄罗斯都在风雨飘摇,这都证明叶利钦在治国理政方面确实没有这个能力,然而在此时,叶利钦强硬的政治手腕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叶利钦在打压反对派的时候绝不手软,因此说,虽然俄罗斯变得贫困,但依然没有四分五裂。

4,慧眼识才。叶利钦虽然治国无方,但他却很会选用人才,这也弥补了他自身的不足,他所选中的普京就是一个例子,在普京上台以后,叶利钦主动退位,这也显示出了叶利钦的大度,同时也让俄罗斯迅速恢复稳定,起到了作用。

总之对于叶利钦这个人,可谓褒贬不一,我个人觉得每个人都有缺点,有优点,叶利钦也是同样,他是前苏联的掘墓人,同时也是俄罗斯的缔造者,这就是我对叶利钦的评价,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评论。

锤子是怎么玩砸的?

感谢邀请!

近期手机圈又把锤子科技以及罗永浩推向了风口浪尖,各种的真假黑白“锤粉”们,粉墨登场,纷至沓来。可谓评论五言杂陈,解析百花齐放,锤子科技肿么来滴?怎么发家滴?到后来的未发工资,围堵要债,老罗辞职,团队解散,被传倒闭,寻求收购等等,甚至还有自媒体传言老罗贪了成都政府几个亿跑路了?!我禁不住“呵呵”。

种种传言把锤子科技的前世今生及罗永浩的发家野史一股脑滴,扒得一干二净!给读者还原了一个赤裸裸的罗永浩。而罗永浩呢?面对诸多网友讨伐,冷嘲热讽,似乎并不在意。仍旧“稳坐京中帐,任尔评述狂”!依然我行我素对于各种猜测质疑一笑了之,不作回应。还时不时在微博冒个泡,卖个包包。好不自在,可谓“卖包在微博,悠然现老罗”!

做不好手机能怨老罗么?答案是否定的!老罗之努力不可谓不拼,频频游说资本,常常亲临产线,号称干倒苹果,而后锤子上市再图发(圈)展(钱)。但光硬拼没用,重点是要找准自己手机定位。事实证明,仅靠情怀做机,死路一条,那些娱圈明星特供机也同样玩完。消费者不是傻白甜,做手机还得真刀真枪干,像华为那样不靠吹牛,靠的是多年技术沉淀。

众知电子行业进入2018后就随着金融股票房一直下滑,尤其过了Q3季以后,就好比野蝙蝠生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各大厂商裁员风波,倒闭潮接踵而至,紧接着中美贸战,给整个不景气的手机圈无疑雪上加霜。除华为,小米,OPPO,VIVO四大手机品牌出货还可外,其余手机品牌出货很不顺利。

三星爆炸,苹果减单;中兴断供,金立破产;联想摇摆不定,酷派转战农业生产;小米收购美图,魅族内“祸”连连,天珑传音被抢海外订单,锤子生生被倒闭传言,360手机默默无闻不见新款……,可见手机寒冬凛凛然,重新洗牌看明年;5G技术最前延,孰倒孰存君试看!

山野凡俗子

近日有消息称锤子找人接盘都找不到?

对于没人接盘锤子科技这件事,咱们可以先顺着这一事件思考一下,首先呢,我搜了好多资料也并没有查到这一消息系的最初出处是哪,更重要的是就连舆论当事者阿里、华为、百度自己都还处于不知情的状态,就像华为所讲的“并不知道这件事”,那么这可能是由于部分媒体随意散播的虚假信息、也可能是阿里、华为、百度的障眼法,但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是锤子默认甚至主导了这一事件,而进行了发酵和扩大就像当初媒体所大肆宣传的锤子总部解散的消息后,老罗顺势发布了新品发布会一样,那这次事件是不是最终仍会由老罗丢出一个大雷来呢?

因为无论是砸西门子事件、与王自如的论辩、跟方舟子的斗争、腾讯想收购子弹短信等等事件,都是老罗站在正义的制高点进行的一系列事件营销,当然咱不是说老罗别有用心,只是从营销角度上来讲,通过放大某一事件来达到营销的目的,这正是老罗得心应手的营销方式,所以我认为这次“无人接盘锤子科技”的事件,也许又是老罗的一次事件营销呢,最终老罗站出来数落这些起哄者闹什么闹,自己正在情怀中活的精彩着呢。

其次,从目前大家的主要关注点来看,都是在说为什么阿里、华为、百度为何不愿意接盘锤子科技,比如锤子科技没有核心技术、比如阿里、华为、百度自己的业务发展不在智能手机或者已经非常成熟等等,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即便阿里、华为、百度有意接盘锤子科技,但以老罗的性格还不一定愿意呢。

老罗是一个什么人?就像鲁豫在采访完罗永浩之后说的那段话:”他是一个挺敢说的人,他自己也说他是一个有攻击性的人。”所以我们可以明白,罗永浩是个斗士,因此即便最终锤子手机及TNT最终胎死腹中,也不大可能委身于别人,也许“你投资我可以,但休想收买我!”这才是老罗内心的真是想法。

其实对于老罗以及锤子科技,注定是走不了多远的,因为人们总是要在极致的体验后,才会跟你聊聊情怀,而锤子科技呢,好像把这个顺序弄颠倒了,没有核心技术而太多的依托情怀,因此这样只会让锤子的路越走越窄,最终穷途末路。

如果你都已经看到了这里了,就关注下我的头条号吧!

有没有搞笑的电影推荐?

《同居牢友》强势推荐!当年是在宿舍几个哥们一起看的笑傻了

同居牢友 Let's Go to Prison (2006)

导演: 鲍勃·奥登科克

编剧: 罗伯特·本·加兰特 / 托马斯·列农 / 迈克尔·帕特里克·詹恩

主演: 戴克斯·夏普德 / 威尔·阿奈特 / 齐·麦克布赖德

类型: 喜剧 / 同性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6-11-17

片长: 84 分钟 / 90 分钟(DVD version)

又名: You Are Going to Prison

刚刚刑满释放的重罪犯约翰有一个令他欣喜若狂的发现:他终于找到了向那个已经提前魂归西天,将自己送进监狱的法官报仇的最好方式。死去法官的儿子尼尔森,一位长相英俊养尊处优的小白脸

秉着父债子还的原则,约翰决心要在监狱里面给尼尔森好好吃些苦头,以弥补自己多年身心的创伤。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约翰故意犯下罪行,与尼尔森几乎同时进入了这个已经快成他“家”一样的监狱。他想尽办法成为了尼尔森的室友,假意与他相处很愉快,并且主动要教尼尔森一些在监狱里的生存之道,目的是为了让尼尔森接受到最“完美”的“款待”。

游戏就是这么开始的,第一课——监狱是个疯狂的地方,最好要尽快找到自己的靠山。毫不知情的尼尔森很快就冒犯了不该冒犯的人,因此被约翰出卖给了监狱里有名的同性恋——黑胖子巴瑞,作为他最新的“男宠”。正当约翰自己在后面偷着乐的时候,尼尔森阴差阳错地变成了监狱里的大人物,开始呼风唤雨起来。于是,游戏的规则被改变了……

本片搞笑的地方很多,配角也很出彩

先来认识一下本片出场不多的典狱长先生,因为我觉得他实在是太幽默了。

在新犯人入狱之前,典狱长先生给大家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以下是欢迎辞的大致内容:

在场诸位,有没有觉得自己是喊冤来到这儿的?有的话请举手,我马上就送你回去。

(然后一个二五零举手了,典狱长微笑的让手下上去用枪托狠狠地敲了他一下,看到这个二五零痛不欲生的蹲下去,他心满意足地笑了)

我这人在冷幽默方面很有造诣,这一点连我自己都不得不承认。

不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果你们遭遇任何不公,你们都可以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写在信纸上,然后装进信封,塞进自己的屁眼里。

如果你们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不满,比如觉得食堂饭菜太糟糕(后来证明的确很糟糕,因为主角在饭菜里吃出一个超大号避孕套来),你们可以写在信纸上,一行一行,整整齐齐,然后装进信封,寄到我的办公室。我会让我的警长夏纳汉先生帮你扒开屁眼,然后把信塞进去。

怎么样,有没有被典狱长先生爆表的幽默感打动?

不止典狱长很幽默,狱友们也是各有各的精彩,他们有同性恋联盟主席黑大壮,他是一个很有情调的男人,牢房这么巴掌大的地方,被他布置得温馨宜人,可以说是小户型装修中的典范

还有喜欢往别人大腿插刀叉但不许别人喊痛的白人优越论帮会会长,有以每天早晨揍人为乐的纹身师,还有善于使用清洁剂、尿液和蝙蝠屎的药剂师,等等等等,洋洋大观,不一而足,总之很热闹就是了。

如果监狱里有人打架,那是从上至下所有人的狂欢,这里的所有人包括狱警和典狱长办公室秘书,因为大家都可以押注赌谁赢,而最开心的是警长,因为不管谁赢,他都会一枪崩掉他,而输的那个……这个不重要,因为他已经被赢的那个打死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5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