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制作,盐果子做法?
答:一、原料收集。盐果子的制作从夏天就开始,最主要的原料就是各种蔬菜。通常是把采集来的新鲜植物果蔬原料洗净、过水、晒干,用科学术语解释,就是脱水。这样主要是便于长时间储存不变质。这也是古人积累出来的食品制作的经验,新鲜植物水分充足,固然好吃,可是,大凡植物都有一个生长季节,收取的时候大量堆积,一时间也吃不完(买卖另当别论),可剩余下的蔬菜水果很快就会腐烂丢弃。要想长时间储存,就必须通过脱水处理。收集好的原料,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储存。
二、制作方法。因人而异,好甜口的会用糖渍,好咸口的就用盐腌。但一般的步骤都是先挑个好天气,选择果实粗壮、根茎结实的苦瓜、茄子、豆角、芥菜心、萝卜、姜等洗净切片,大锅焯水后迅速捞出后在大竹盘里晾晒干透装坛备用。到过年时,再把各色菜干拿出来隔水蒸软,拌入紫苏、糖、精盐、辣椒粉、甘草粉、白醋等调味品即可。成品盐果子味道酸甜、生津开胃,还保留了各种蔬菜瓜果的本味。[1]
三、包装食用。如果是家用,经过制作后即可装盘待客。如果是亲朋好友送礼,则可以进行一定的包装,常见的包装有:瓶装、罐装、立式包装、平面包装。瓶装简单,使用低矮的罐头瓶子盛入即可;罐装、立式包装和平民包装以公司生产为主(主要有江西百利食品有限公司等)。食用时,打开盖子,在盐果子旁边放置一盒牙签,用牙签取食。
食盐加工生产流程?
盐的制作流程
制作食盐的流程大致如下:。
1.获取食盐原料:以海水为主要原料来提取食盐,或从矿床及普通盐矿中提取食盐。
2.初步处理:将原料进行收集、清理、筛分、混合等操作,使原料满足后续需要的状态。
3.熔融:将原料熔融后,形成熔池,熔池中的元素混合成各种不同组成的食盐。
4.脱水:将混合的食盐置于蒸发机内,通入高温热气,使食盐成分蒸发,从而形成食盐结晶
钠是怎么提炼的?
钠的提炼:工业上采用铁粉和高温氢氧化钠反应的方法制备金属钠,同时得到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电解氢氧化钠也得到金属钠,但是此方法使用较少。当前工业上普遍采用氯化钠-氯化钙熔盐电解法制金属钠。
工业上钠的作用有测定有机物中的氯。还原和氢化有机化合物。检验有机物中的氮、硫、氟。去除有机溶剂(苯、烃、醚)中的水分。除去烃中的氧、碘或氢碘酸等杂质。制备钠汞齐、醇化钠、纯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氨基钠、合金、钠灯、光电池,制取活泼金属。
钠为银白色立方体结构金属,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为0.97g/cm3,熔点97.81℃,沸点882.9℃。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在空气中氧化转变为暗灰色,具有抗腐蚀性。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具有较好的导磁性,钾钠合金(液态)是核反应堆导热剂。
扩展资料:
钠的生理作用:
1、钠是细胞外液中带正电的主要离子,参与水的代谢,保证体内水的平衡,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
2、维持体内酸和碱的平衡。
3、是胰液、胆汁、汗和泪水的组成成分。
4、钠对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的生产和利用、肌肉运动、心血管功能、能量代谢都有关系,此外,糖代谢、氧的利用也需有钠的参与。
5、维持血压正常。
6、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盐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制盐过程:
1、纳潮:纳潮实际上是生产原盐的原料提取过程。海水是盐业生产的原料,为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千方百计地保证原料的供应。
2、制卤:制卤是在面积广阔的蒸发池内进行的,根据每日蒸发量适当掌握蒸发池走水深度,使卤水浓度逐步提高,最后浓缩成饱和卤。
3、结晶:海水在不断蒸发浓缩过程中,各种盐类浓度不断增大, 当盐类浓度达到饱和时,将以晶体形式析出,在过饱和溶液中,不断维持溶液过饱和度,晶体就能继续生长。
4、收盐:就是将长成的盐,利用人工或机械将盐收起堆坨。
古代人是怎么把海盐提纯变成食用盐的?
人类最早是采集自然界存在的卤水和盐,包括地表天然卤水和岩盐及海滨洼地自然结晶的盐,供给食用。中国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刮取海滨咸土,淋卤煎盐。
有天然卤水的地区,曾采用“先烧炭,以盐井水泼之,刮取盐”的生产方法。战国末期,四川开始掘井、汲卤、煎盐。齐管仲(公元前?~前645)实行“官山海”政策,即盐由官民并制,产品全部由官府统一运销。
但由汉代至明代,除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到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的139年间,开放全国海滩、盐井、盐湖,任民自由产销外,其他历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都实行专卖制度,以严刑峻法控制着盐的产销,以徭役的形成强迫盐户产盐,生产者役作极苦,还要负担繁重的盐课,因而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虽然隋、唐之际,山西湖盐生产已形成“垦畦浇晒”的新工艺,宋、元之际,福建海盐生产已部分采用晒盐法,但生产规模小,工具设备简陋,生产者之间只有简单的协作,一直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状态。
井矿盐的情况有所不同。四川在宋代出现了卓筒井,首次使用钻头(“圜刃”锉)凿井。由明代到清代,手工机具逐渐完备,分工协作逐渐明确,商业资本日益转为产业资本。
随着外地游民的流入,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到清代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年间,自贡盐业已进入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1835年以后,黑卤井、岩盐井、深层天然气井的相继开凿,又为盐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
岩盐井自然溶浸通腔,一井注水,多井出卤,促成了有关井户的联合,大大促进了盐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