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为什么说美国看到沙特数千军人被胡塞武装俘虏在网络直播?
感谢好友邀请!
如果美国人看到沙特千把军人,被胡塞那支拖鞋军俘虏就气得咬牙切齿的话,那么他们再看到到沙特正在寻求与伊朗谈判缓和关系,就得气他们躺地上抽疯,那才是美国最不想看到的!土豪要翻天了?但无论怎样,让他们哑口无言却是肯定的。
在这个问题上老铁仍然无法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因为那是他们那对同盟之间的关系,跟局外人无关。就事论事,美国对土豪军队的“无能”,竟被那支土的掉渣的拖鞋军,一次就干干掉两个装备精良的建制旅,还被俘虏了上千人的表现,就气得咬牙切齿,怒其不争烂泥扶不上墙。这倒让人看到了现实版的五十步笑百步,他们美国人面对拖鞋军几架无人机,在自己密集的防空反导阵地中间,也能对沙特炼油厂悠哉游哉的精准得手,看来他美军也是个二五眼的水平,好像也没资格对土豪军的表现如何去评头论足了。
最让美国气急败坏的,应该是沙特近日通过伊拉克的斡旋,寻求与伊朗进行谈判,缓和双方紧张对立关系,土豪要解救那些被拖鞋军俘虏的军人,很可能还会寻求也门内战的和解,以这种手段保护受到自己扶植的也门现政权,以免自己在这个博弈场上输个干干净净,恐怕还会因此让土豪失去逊尼派国家领袖的地位,因此这种选择应该是土豪的最佳选择。
对这种结果美国不会在意,那里没有美国看中的东西,但在土豪在解决这些这种事务过程中,必须的与伊朗和解,将会使土豪因此失去其唯一的对手,失去唯一的安全威胁,由此也就会失去对美国的安全依赖,进而会逐渐疏远与美国的关系。逊尼派穆斯林与什叶派穆斯林的和解,还会让美国操纵中东局势失去一大得力的抓手,使阿拉伯世界也不再那么需要美了,让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战略利益不保,波斯湾石油美元霸权利益也更加岌岌可危,这是关乎到美国国运的巨大利益得失的关切。
如果沙特私自与伊朗和解,那才会让美国气得背过气去,他们不会咬牙切齿,但可能会咬了舌头吐血,然而在经过一番歇斯底里的各种威胁炒作之后,也只能哑口无言听之任之了。
这是代表着美国霸权无可逆转的衰落,世界格局重组的大势所趋,因此老铁必须立场坚定的确认,出现这种局面并不是特朗普政府无能,这是由美国争霸全球的基本国策决定的,是被美国军工复合体操纵的美国政府必须面对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未在缅甸担任要职的昂山素季却在缅甸实际掌握权力?
昂山素季现任国务资政、缅甸外交部部长及缅甸总统府办公室部长,被视为实际上的缅甸总理,由于她是缅甸全国民主联盟的创办人之一和党魁,因此政治地位仅次于缅甸总统。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昂山素季还没有实力与缅甸军方正面硬刚,这是昂山素季与缅甸军政府妥协后的结果。
缅甸军方不愿放权缅甸军政府的形成,要从昂山素季的父亲昂山说起。英国在近代经过三次英缅战争后,占领了缅甸全境,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直到1937年4月1日,缅甸才脱离英属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缅甸本部。
二战爆发后,缅甸迎来了独立的机会。日本入侵东南亚在客观上赶跑了英国殖民者,这也是为何如今东南亚国家,对日本的入侵行为不那么反感的原因。而有缅甸国父之称的昂山,看准了机会,于1942年他和奈温所领导的缅甸独立军协助日本占领了缅甸。昂山通过投靠日本人,声势鹊起,缅甸独立军日后改称改组为缅甸国防军,即现在缅甸政府军的雏形架构,成为缅甸军人政府孕育的摇篮。
日本在二战中后期逐渐显露出了战败的迹象,而昂山还是与日本虚与委蛇,在此期间昂山被日军授予大佐军衔。1943年3月,昂山晋升少将,并到东京觐见天皇,被授予旭日勋章,昂山还一度使用面田纹次作为自己的和名。
如果以现在的价值角度看,昆山和“缅奸”没多大区别,但是他实际更像是张作霖那样的枭雄,只是苦于无权无势而暂时投靠日本人,以壮大自己的队伍。日军在太平战场的节节败退,让昆山对日本保证让缅甸保持独立的承诺有所怀疑,而随着日军在英帕尔战役中惨败后,彻底让昆山与日本分道扬镳。
1944年8月1日,昂山在缅甸独立一周年纪念活动中演讲,认为日本帮助缅甸独立是场骗局。昆山后来联合其他缅甸势力,摇身一变建立了“反法西斯组织”,昂山出任其军事指挥。1944年月缅英达成协议,缅军参与盟军的对日作战。
由于昆山在关键时刻的精准站队,让缅甸在战后获得了真正独立的机会。1947年1月27日,昂山与当时的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定下了保证缅甸在一年内完全独立的“昂山-艾德礼协定”。但是在1947年7月19日,经由保守派前总理吴苏指使下,昂山与6名阁僚在仰光被暗杀。吴苏刺杀昆山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昆山在与英国谈判时,妥协过多,让其无法忍受昆山的膝盖过软,然而这也是无奈之举。缅甸当时的实力没有与英国讨价还价的筹码,昆山想着走一步算一步,以后再从长计议。
不过历史没有给昆山机会,他的溘然辞世让缅甸的建国进程磕磕碰碰,他去世后,缅甸的文官和军官将领互相争权夺位,双方都无法稳定缅甸动乱的证据。直到1962年昆山的老伙伴奈温通过军事政变,全面接管了缅甸的政权。此后缅甸军政府撕毁了与缅北少数民族武装达成的《彬桥协议》,奈温主张用武力解决缅北武装割据的问题。尽管受到缅甸国内对军政府的抗议,奈温做出还政于民的承诺,但是实际上都是由缅甸的军方代表轮番进行执政,而从先后掌管缅甸实权的奈温,苏貌,丹瑞,登盛都是一脉相承,均出自于缅甸军方或者是其利益代表人。
而昂山素季实际上也是缅甸军方这一系,萘温和缅甸随后的继任者,之所以没有对她处以极刑,而只是软禁她20年,很大原因并不是她在西方学到的民主自由的说辞对缅甸军方有多大的感染力,而是她是昆山的女儿。缅甸政府军系出昂山所创立的缅甸独立义勇军,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不然昂山素季即使有九条命也不够填的。
(奈温)
而昂山素季这一套只能“忽悠”下“白左”,缅甸军人是不吃这套的,既得利益者都知道放弃权力后不会有好下场。南非白人政权下台后,曼德拉出台了南非黑人救助政策(BEE),而这让很多南非白人失去工作机会,甚至在南非出现了白人贫民窟。而两德统一后,放下武器的东德人民军,大多都被解雇,这些东德军人只能从事保安和工人的工作,其养老金也被德国政府在2005年后被削减到最低档次。缅甸政府军长期以来对缅北的武装组织采取武力镇压,如果放下武器,可能下场比南非的白人和东德人民军的下场更惨。也就是由于有了前车之鉴,缅甸军方不会轻易放权,而且如果缅甸军方的领导也不可能脑子发热,主动当这朵“白莲花”,因为如果缅甸军人的代表无法满足这个阶层的利益诉求,下场不是像昂山这样被刺杀,就是像奈温被赶下台。
(南非平民窟)
缅甸军方的算盘其实很简单,就是等待昂山素季百年之后,或者全民盟执政不力时,再卷土重来。泰国军政府下台后,泰国退役军人巴育也还能重新当选泰国总理,缅甸军方也未尝不可。
昂山素季无法绕过缅甸军方的“紧箍咒”昂山素季之所以无法担任缅甸的总统,而只能站在后台“垂帘听政”,简单地说就是缅甸军政府修订的宪法规定,缅甸总统不能是“裸官”。缅甸军方眼看着昂山素季的声势渐起,于是在其制定的2008年缅甸宪法中规定,缅甸立法机关成员有25%是缅甸军人代表,大部分是缅甸前军官担任。而且缅甸宪法修改需要由立法机构成员的20%支持提出,由议会讨论。部分修改要有75%议会成员同意,一些特殊的项目要获得全国公投75%投票通过,配偶与子女是外国公民的缅甸人不得参选总统。
要想打破这“紧箍咒”其实也是有办法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昂山素季的两个儿子放弃英国国籍,入籍缅甸。而昂山素季的丈夫已经去世,这样就可以符合缅甸总统必须不是“裸官”的限制。这不能简单地说是缅甸军政府为昂山素季下套,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昂山素季确实有可以骑墙两边倒的可能,这确实不能堵住缅甸国内的悠悠众口,要想服众也只能迎合“道德绑架”的需求。
不过从目前来看,昂山素季让她两个儿子入籍缅甸的意愿,而且她的两个儿子未必会愿意,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昂山素季这样为了缅甸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因此只能在其领导的全民盟上台后进行修宪,把这“霸王条款”删除。但是缅甸军方还加了额外的“双保险”,缅甸军人可以不经过选举,由缅甸三军总司令提名后,获取25%的立法会席次。这就使得全民盟必须得拿到剩余75%的立法会席位才能修宪。而全民盟在2015年底进行的议会选举中,在664个席位中拿到390个席位,只拿到了约58%的席位,距离75%的修宪门槛还远着。
在议会斗争中就只剩下进行全民公投来修改缅甸宪法,而要拿到缅甸75%的民众赞成,其难度更加困难。缅甸其实是个“拼凑”起来的国家,缅甸中央政府在缅北和若开邦的实质控制力并没有那么强,这是英国在撤出缅甸时挖的坑,而在缅甸军政府对缅北和若开邦进行武力镇压后,他们都只支持自己族群的代表以报团取暖。而昂山素季想获得缅北和若开邦的民众支持,必须得进行让利,比如满足它们高度自治的需求,而这种利益交换,势必会动摇缅甸主要族群缅族人对其支持,这就造成其支持度一增一减的情况,始终都无法达到75%的门槛。
(若开邦抗议昂山素季的罗兴亚人)
而最彻底的做法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即以武装斗争夺权,把缅甸军政府打败后,建立缅甸的新秩序。但是这种成本是最高的,势必会让缅甸血流成河。而且昂山素季领导的全民盟并不掌握军权,其成员多是知识分子,根本没有和缅甸政府军掰手腕的实力,如果真有,昂山素季也就不会被缅甸军政府软禁20年了。而昂山素季出来组织全民盟进行选举,就代表了她审时度势后,只能服从这套选举规则,没有打破旧秩序进行彻底改革的意愿。
援军出工不出力昂山素季能出任缅甸总统,还有一个希望就是她在海外的支持者,也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昂山素季在西方舆论中被塑造成“自由女神”的形象,而且她还获得了西方价值观主导的诺贝尔和平奖。与西方国家心灵契合的昂山素季,完全符合以往西方国家扶持的政治人物的要求。
但是昂山素季在其20年的软禁生涯中,西方国家也就是对缅甸军政府喊话施压,对缅甸进行经济贸易封锁,除此之外就没别的实质动作。按以往来说,缅甸的军政府完全符合西方国家独裁军政府的定义,像萨达姆,卡扎菲,塔利班这样的政权,那是说推翻就推翻。
而美国在缅甸却长期没有实质的军事行动,很大原因是缅甸没有利润可图,缅甸还是个农业国家,除了出口各种矿产原料和宝石外,在连年战乱中没有发展工业的和平条件。而美国只是想在此驻军,以实现其重返亚太和印太战略,但是昂山素季却奉行不结盟原则,不肯让美国驻兵。而且昂山素季在镇压若开邦的民众示威后,在西方跌落神坛,让有意想把昂山素季扶持为美国在缅甸的利益代言人的想法打消,昂山素季通过外力扫清障碍的可能也落空。美国在缅甸的战略也就成为坐山观虎斗,让缅北,缅甸军方,昆山素季三股势力互相厮杀,决出胜负后,再进行下一步动作。这也就让西方国家在缅甸局势中,成为了打敲边鼓的角色,只动嘴而不做实质军事行动。
(昂山素季在海牙国际法庭面对反人类罪的指控)
综上所述,昂山素季其实并没有在缅甸掌握实际权力,她只在缅甸的文官体系里可以当“太上皇”,实际军权还是掌握在缅甸军方手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昂山素季要想跨过缅甸军方这座大山,不进行彻底地革命,也最多只是缅甸政权的过客,其领导的全民盟能走多远要看昂山素季的光环能持续多久,然而花无百日红,胡汉三很快就会回来,缅甸军方也可以通过选举走上权力颠覆,在缅甸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乌克兰总统会不会被审判?
得分两种情况:
一、俄乌坐下来谈判;
1、乌克兰经过谈判成为中立国,就是不在北约跟俄罗斯两边互相举旗,乌克兰还能有一丝喘气机会,乌总统小命有得一保。
2、乌克兰觉得没得谈,或者北约只是口头支持不出兵,乌克兰亡国不久矣。乌总统被审判只是时间问题。
二、俄罗斯直接吞并乌克兰。
乌克兰总统被审判的机率相当之高。
为什么?得先了解一下这位总统的来由。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是个奇人。演员出身,演了一部剧,剧里当上了乌克兰总统,没想到这剧大火,戏外给他带去了影响力。然后他开始竞选总统,并且以高票当选了真总统。
人家都是拿真实事件去改编电视剧。他当总统是根据电视剧改编的真实事件。
就问你魔不魔幻?
谁知3年河东3年河西,这位昔日的演员,如今的总统,只能委屈地在电视讲话上控诉普京不接他的电话。
然后,他在剧里可是没少骂普京。普京要是看了这剧,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而泽连斯基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他会收到审判吗?乌克兰的命运,又会走向何方呢?
关注国家命运,也是关注每一个人的命运
西方想用三个承诺换取阿萨德下台?
只要这个承诺不是“诱惑”或者“陷阱”,普京会同意,巴沙尔也会同意。但前提是这个承诺由谁来提出,是以什么样的条件实现?能不能让普京与巴沙尔体面的同意?我们要知道普京是特工出身,又加上二十年的斗争经验,任何诱惑和欺骗他都会识破,如果那样的话,普京会断然拒绝。
从普京方面看一是急于跳出泥潭。
叙利亚战争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快八年时间了。普京最有感触。当年苏联介入阿富汗,陷在里面10年才出来,一度把苏联拖垮直至解体。前车之鉴,普京不会不知道。为了叙利亚,为了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普京已经付出太多。西方国家的制裁,战争消耗的财力,即使俄罗斯石油再丰富,也顶不住这样折腾。从这一点来看,如果西方开出的承诺有诚意,普京会答应的。
二是国内矛盾压力。
普京今年已经开始了他的第五届总统。虽然高票当选,但国内也有一定反对声音。普京这十几年,一直与西方对着干,西方国家也不愿看到普京继续干,所以会通过渗透颠覆的手段,与俄罗斯国内力量里应外合,不断给普京制造麻烦。另外,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也让俄罗斯国内经济下滑。如果再不集中精力搞建设,俄罗斯会面临着“第二个苏联”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普京会体面同意这些承诺。
三是要赢面子里子。
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是一个烧脑的过程,有很多智慧在里面。有些国家在斗争即使赢了战争,也会输掉执政。普京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他经历过苏联强大时期,现在俄罗斯轮为二流国家,这是普京不愿看到的。所以在西方压缩俄罗斯生存空间和势力范围时,普京就会做出强硬的动作。这几年,普京在格鲁吉亚、乌克兰方面都取得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说面子里子都赢了。但在叙利亚上面,普京也不会轻易罢手。如果让普京丢了“里子”,也就是利益,显然不可能。当然面子也不可能丢。另外,巴沙尔也不是俄罗斯一味支持的人,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无关教派,谁上台只要符合俄罗斯利益就行。所以只有面子里子都赢了,普京才会接爱这些承诺。
从巴沙尔方面看。一是早就不想干了。
巴沙尔对于叙利亚已经覆水难收了。他向往西方,企图用西方模式改造国家的什叶派。但卡扎菲、萨达姆的下场,他也预感到自己的将来了。所以叙利亚战争后,巴沙尔也知道打也死,不打也得死,反而打还会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俄罗斯支援的前提下)。在这种骑虎难下的情况下,巴沙尔也想体面的收场。从资料上看,叙利亚战争没几年,巴沙尔就曾表示为了叙利亚和平,他可以下台,让别人来接替。可见巴沙尔在俄罗斯点拨下早已萌生下台的想法。但现在他不可能下,俄罗斯还需要他苦撑。
二是找到一条活路。
从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结果来看,萨达姆被绞刑,卡扎菲被打死,两个国家现在还不稳定。巴沙尔深知自己将来的处境。求生是每个人欲望,谁也不想死。所以西方承诺来了,只要普京同意了,巴沙尔也会接受下台,跑到俄罗斯求生存。
三是三方满意的接班人。
巴沙尔下台没问题,谁来接任总统。这又是一个问题,如果敌视俄罗斯,敌视巴沙尔的人上台,显然巴沙尔就不可能交权。况且巴沙尔也有一定支持度。所以这个人既要西方满意,俄罗斯满意,巴沙尔认可。否则,叙利亚还会继续乱。
另外,还有两个国家也要考虑在内。一个是伊朗,一个是土耳其。伊朗与叙利亚是多年盟友,如果巴沙尔下台,出现一个与伊朗作对的总统,伊朗也会在里面起作用。土耳其就不说了。
欢迎关注【泥腿看客】讨论交流。
这次联大开会?
谢谢邀请!
普京没有参加本次联合国大会,并非普京及治下的俄罗斯没有自信,而是与普京及其治下的俄罗斯现阶段的战略息息相关,而如今普京和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是非常自信的!甚至是苏联解体以来最自信的阶段。
实际上并非所有国家的首脑都要出席联合国大会,很多时候只需要能够代表国家立场的相关政府官员出席即可,但有些时候需要首脑出席以向国际社会传达国家利益的时候,政府首脑就会出席,例如:出席本次联合国大会的伊朗总统鲁哈尼和外长扎里夫,就在联合国大会期间进行了演讲,目的还是向国际社会传递伊朗的国家利益,并趁机痛斥美国等国的霸权行为。
近些年来,联合国正在呈现出一种鸡肋化的态势,二战以来联合国的基本框架就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虽然成员国不断增加和体系不断完善,但以五常为决策核心的机制并没有发生多达变化,这造成一些新兴国家对参与国际事务的不满,以德日印墨巴等国要求对联合国五常体制进行改革为代表,充分说明新兴国家和力量试图进入联合国决策圈的意图。
但是从这些国家多年的努力无果来看,联合国机制改革并不会那么容易,相反的正在呈现新兴力量与传统力量的博弈,甚至连一些例如土耳其和菲律宾这类国家,也表露出对联合国决策机制的强烈不满。
实际上,对联合国决策机制不满,并不是仅仅针对联合国,而是对现有的国际体系不满,但现有的国际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大国,正在试图增加话语权,这必然会打压新兴力量的参与国际事务的空间,这也决定了国际体系正在酝酿发生重大的结构调整。
那么,这种国际背景之下,参加联合国大会更像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多大的意义,俄罗斯现阶段以务实为基调的国策下,参加此类国际会议,外长级别已经足够。
从另一方面来看,俄罗斯总普京的不出席,恰恰是俄罗斯的自信的体现,相对于美国目前忽悠世界的各种诉求,俄罗斯现阶段以安身立命为根本,根本没有以总统的身份参与此类活动的必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