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对车主被困车内致歉,比项思醒还渣的女的?
我同事售楼小姐,长腿大美女。早就不上班了,一门心思钓凯子。看她朋友圈除了健身房秀身材,就是旅游,高尔夫,……,走高端路线。从公司走之前,让同公司一个男方男人给她买了房子,买完房子就散了。后来又勾搭了一个有钱客户帮他装修,帮她开了花店。每次她跟我说话的时候,那个魅劲,都让我觉得我就是个男人,让我干啥我都愿意!
如何评价贾跃亭对证监局的回应?
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也就在甘薇“使命归来”的第三天,其实从落款日期来看,几乎是同一天,贾跃亭在大洋彼岸发出自己的声音,熟悉的声音让远走美国的贾跃亭在我们面前又栩栩如生,在这个声明里面 ,我们看到了他一如既往的诚恳道歉——还有一如既往的信誓旦旦——一如既往地归咎产业扩张——一如既往地对“某银行”控诉——一如既往地谴责“部分自媒体”——一如既往地憧憬他在美国的汽车产业——当然,继续呆在美国不回国,也是贾跃亭的一如既往——“目前好多工作需要我来推动”,各位理解一下吧!理解万岁!
至于,贾跃亭是不是甩锅甘薇,我们不能妄加评论,人家是两口子人家乐意,再说了,贾跃亭甩的锅,她不接你接?你是“某银行”?——那你就接吧!你是“部分自媒体”?——那你接吧!你是他的债主,更要接了,因为他还欠着你的钱呢!
油车真的没有未来吗?
油车是真的没有未来了。因为豪华燃油汽车天花板品牌的劳斯莱斯,也开始做纯电动车了。旗下首款纯电动车“闪灵”开始路试,还提出2030停止生产燃油车的规划。试问一下,连劳斯莱斯都开始放弃油车,油车怎么可能有未来。回到现实层面,在国家意志面前,油车注定会被抛弃,进入电动时代。
油车没有未来的第一个原因:国家能源安全。很多人抱怨电动车车价贵,续航不准,充电难,充电慢,二手车不值钱。但是这些槽点,高层听不到吗?肯定是听得到的。听得到,却还给能源车高额补贴,几万几万的给,就是为了发展新能源车。这背后的推手,就是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
在1993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只有6%,但是到了2021年,到了72%。也就是说,超过七成的石油依靠进口。我国进口石油,主要靠海运跟管道运输,其中海运是主力。由于世界主要产油国都在中东,如阿拉伯,安哥拉,伊朗等国家。从这些国家运油,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再进南海。而中东地区,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常年有航母驻守。马六甲海峡,非常容易被切断。南海,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时不时跑来搞“航行自由”的把戏。可以说,我国进口石油存在非常大的不稳定性。一旦进入极端情况,石油被禁运,几亿台车都要趴窝。
若是新能源车,充电就能跑。而发电靠的是风能,火能,水力,核能,太阳能。恰好,我国火力发电世界第一,风能发电世界第一,水力发电世界前三,太阳能光伏产业世界第一,核能世界前三。哪怕石油断了,对电能的影响也不大。若是油车为主,一旦石油被禁,麻烦就大了。往小了说,普通人开不起车了。往大了说,整个民生都会受影响。到时油价上涨,物流运费暴涨,生活用品价格也会跟着涨,因为物流成本会平摊在定价里。快递,公交,城际交通,飞机等等也会受影响。
远了不说,就说最近油价暴涨,92#接近十块,就有多少人不开车,少开车了。若是石油被禁,到时油价涨疯了,除了少部分土豪,普通人绝对是开不起车的。若是电车,就算电价涨四倍,从0.58元/度涨到2.32元/度,跑一公里也就五毛钱。若是油价涨四倍,从六块涨到24块,从九块涨到36块,每公里2~2.5元,那很多人就开不起车了。
对于高层来说,3~4亿的私家车,每年要消耗1~1.5吨汽油,在2019年就消耗了1.26亿吨汽油。这会消耗大量的原油,花费大量的外汇去买原油。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私家车越来越低,汽油消耗量也会越来越大。我国每年新车销量在2000~2500万之间,到时只能对外采购更多的石油,对外石油依存度更高。
这样一来,就更容易被人卡脖子,拿石油做筹码,逼迫我们在某些地方让步。二战时期的日本,也就是30年代末,日本 80%的石油来自美国,10%的石油来自东 印度群岛°,只有7%左右的石油可以自 给。到最后日本越打越穷,没美元买石油了,再加上美国对日本石油禁运,便铤而走险偷袭珍珠港,想把美国打服,逼迫美国让步。结果,日本变成了美国的占领国。
这种事,在现代也会发生。最近的俄乌战争,美国就把俄罗斯的美元冻结了,俄罗斯有钱都没法用。俄罗斯如果不是石油、天然气丰富,是全世界都需要的硬通货,能大量出口赚钱,俄罗斯早就被经济战打倒了。如果美国把我们的美元也冻结了,没有美元就买不了石油,单单依靠中国的石油储备,能源安全必定受到重大冲击。
为此,必须逐步减少汽油车的数量,减少汽油消耗量,从而减少对外石油依存度,防止国家能源安全被卡脖子。这关系到大局,油车必须被淘汰,被用电的电动车取代。
油车没有未来的第二个原因:碳中和整治,尾气排放是整治重点所谓的碳中和,指的是团体或个人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由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进行抵消,使得最终核算的二氧化碳当量为零,即为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问题之所以频繁被提起,第一是因为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引起的气候问题不容忽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是只有做到碳中和,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机会。若是做不到,整个经济就会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到时我们所有人的工作,生活都会受到影响,生活水平会持续下降。
首先说一说气候问题为什么不容忽视。目前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增大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其中我国对大气中排放了130~150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3%左右。每年,全球向大气中排放500~600吨二氧化碳,会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升温。而全球升温,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比如气候变暖导致降水量减少,势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全球粮食减产,到时就有很多人要饿肚子了。比如我国南北方气候二极化加剧,前段时间南方下暴雨,清远,韶关遭遇五十年一遇洪水,城区都被淹了,结果北方地区热的可以户外煎鸡蛋,没有一滴雨。比如高温导致山火增加,烧毁森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救火,还会造成直接的森林损失......以上种种,都是全球升温带来的不良连锁反应,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变化。起初看不出来,但是最后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
接着说一说为什么只有达到碳中和,才能有持续发展的机会。由于西方世界比我们发展早几百年,所以现在西方世界有更多的话语权。都知道西方人环保,所以欧洲,美国提出了控制碳排放量,控制气候变化的提案,且被绝大多数国家承认。相关的协议有2005年的【京都协议】,【巴黎气候协议】等等。这些协议的本质,是减少碳排放的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将排放出去的碳回收,实现碳中和,保护环境。
虽然这是短短的一句话,背后却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因为有生产,必然产生二氧化碳,就连人呼吸,都在呼出二氧化碳。为了实现碳中合,少排放,多回收中和是唯一的路径。国家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减少密集型,高耗能型企业,大力发展耗能少的高科技产业,减少生产中的二氧化碳。还要将能源形势,从石油,煤炭这种地下能源,切换成太阳能,光能,水能等地上能源。这样,就能减少碳排放。同时,利用科技手段,在生产中实现碳捕捉,碳回收深埋,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等手段,多回收二氧化碳,需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的。到时,我国对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是0.
如此大张旗鼓,就是为了在欧美世界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中继续发展。如果哪个国家的工业品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那么这个国家的工业品就无法进入全球市场。到时做了货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经济萎缩是可以预估的。国家没钱,人民也不可能有钱。换句话说,实现碳中和,就是全球卖货的入门券。实现不了碳中和,就卖不出去货。
对于世界工厂中国来说,一旦无法出口,只在国内卖货搞内循环,不能形成内外循环的经济形势,那么经济就会萎缩,每个人都会受到影响。说到底,还是欧美世界发展的早,有话语权,我们不得不照做。当然了,我们也是有照做的实力,才愿意照做,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就要掀桌子了。而且,碳中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多小国家是没这实力的,比如越南,缅甸这种。现在,越南本来承接了中国大量的初级加工业务。到时越南做不到碳中和,在越南做的货卖不出去,很多工厂又会回流中国,就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出来了。所以,中国追求碳中和,其实是双赢。
要想实现碳中合,停产汽油车是关键,因为汽车尾气排放中主要就是一氧化碳跟二氧化碳。参考我国每年二千多万台的新增汽车,3~4亿的汽车保有量,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是非常惊人的。为此,国家在出台护持电动车,逐步禁售汽油车的同时,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国6B排放标准,就是为了减少尾气中的碳排放量。像大众车, 为了达标,在排气管里面加Gdf捕捉器,就是为了达到排放标准。只有大力发展新能源车,不排放尾气的汽车,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在2060年碳中和的目的。
油车真的没有未来的第三个原因:弯道超车,在全新的赛道建立领先位置汽油车最先在欧美发展起来,最早的一台汽油车就是奔驰发明的。第一台流水线量产的汽油车是福特的“T”型车。现在在汽油车领域,各大合资品牌很多都是百年品牌,比如雪佛兰,奔驰,宝马等等。就连韩国这种被美国驻军的国家,汽车产业也有70多年的历史了。
除了品牌老,底蕴深厚外,欧美国家还在汽车供应链这块有十足的优势。汽油车核心的发动机,合资车技术先进,各排量发动机应有尽有,从1.0T到V12缸发动机。变速箱有日本爱信,德国采埃孚,德国格特拉克,韩国派沃特,美国通用集团等等,都是知名企业。中国很多所谓的自主研发变速箱,都依靠这些外国企业提供核心零部件。底盘就更加不用说了,很多国产车都用的合资车老底盘,逆向开发出来的。
除了三大件,汽车轮胎,汽车气囊,ESP,ABS,汽车芯片等零部件,欧美公司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全球汽车供应链100强,国外企业占据了近九成。国产的汽车零部件极少,大部分依靠采购。这样一来,我国继续生产汽油车,不但在技术实力,口碑,使用体验上被合资车压着卖低价。还要采购欧美公司的零部件,被被人再赚一遍钱,到手的利润,真的很低很低,不到合资公司的零头。
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欧美世界有先发优势,中国在追赶,但是别人也在发展,需要很久才能追的上。既然如此,直接放弃汽油车,不追了,改而发展新能源车,换个赛道继续比。而新能源赛道,中国的优势就出来了。
先说品牌。现在提到新能源车,很多脑袋里冒出来的是比亚迪,特斯拉,理想,蔚来,小鹏等品牌,绝不会想到大众,日产,丰田,因为这些合资品牌,基本没有像样,值得买的新能源车。这样一来,大家在新能源这块都是从头开始,合资品牌船大难掉头,国产品牌反而占据了先发优势,品牌传播力更广。提到新能源车,很多人不再把合资品牌作为主要的考虑对象。
再说供应链。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是电机,电池,电控。电控比较知名的品牌有西门子,日立,博世,比亚迪,万向钱潮,蓝海华腾,汇川技术,我们与国外八斤八两。
电机比较知名的品牌有日本电装,比亚迪,采埃孚,博世,伤害电驱动,方正电机,大洋电机等,也是分庭抗礼。电池则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松下等,国产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宁德时代全球出货量第一。
在电池必备的锂矿,中国企业提前布局,在全球采购矿场资源。稀土,我国最多。可以说,在新能源这块,国产的供应链非常完善,绝大多数可以自产,再也不用从国外采购,被人赚差价,避免钱流到外国人的钱包里去。
现在,我国已经在新能源领域建立起领先位置,只有发展新能源车,才能颠覆被欧美日韩掌控的汽车市场,拿回更多的利润。汽车产业发展的越好,普通人的生活就越好。因为汽车产业有非常长的产业链,一台车零部件上万,会带动几千万个就业岗位,创造大量财富。老百姓有钱了,就能消费,到时旅游,餐饮,百货,教育等等行业,都可以从中受益。若是发展油车,一切免谈。
油车真的没有未来的第四个原因:电动车质量比油车更好更稳定,开起来更舒服,更省钱。跟汽油车比起来,电动车质量更好。因为电动车没有复杂的发动机,只有广泛用于工业,且经过重重考验的电动机。没有复杂的变速箱,只有一个齿轮减速器。唯有的底盘,未来也会走底盘,电池一体化的路子,高集成度,没有底盘凸起,没有传动轴,没有分动箱,零部件更少,质量更稳定。对于一台车来说,只要三大件稳定,整车寿命是没问题的。
开起来,也是电动车更加舒服。电动车开起来,无需等待发动机建立转速,电动机响应极快,动力随叫随到,提速超车非常利索。开起来也没有传统变速箱那种顿挫,异响,拉扯感,非常湿滑。出行成本也非常低,1~2毛钱一公里,飞度都跑不出这种油耗。
总的来说,电动车比汽油车有多方面的优势。以前几十上百万的车,可以把加速做到5秒内,现在二十多万的电动车就行。以前要追求变速箱与发动机的调教,开起来舒服无顿挫,现在是台电动车都可以。以前塞大量的隔音材料做隔音,现在电动车随便对付一下就能有很多的隔音效果。以前开车要黄金右脚,现在电动车随便开。这么多的优势叠加,油车真的会被淘汰。
总的来说,淘汰油车,是从全盘考虑做出的决定。虽然新能源车现在还有许多缺点,但是在国家意志面前,在历史的滚滚车轮面前,油车注定被淘汰,没有未来。
特斯拉真像网上流传的那么厉害吗?
感谢朋友的提问,本人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现在是一名汽车专业的老师,主要研究新能源汽车方向,恰好又对特斯拉特别关注。下面谈一下个人对特斯拉的了解。
特斯拉的发展史特斯拉是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它还生产太阳能板和储能设备。特斯拉2003年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在美国硅谷共同创立,距今17年时间,最初只是一家为硅谷IT精英和上层人士打造非同一般的纯电动汽车的一家公司,相当于电动汽车发烧友,公司的名字是为了纪念著名的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被列为世界上两大被严重低估的科学家之一,另外一位是莱昂纳多·达芬奇)。2004年埃隆·马斯克进入公司(带资进组),取得了公司的领导权,并领导了接下来的A轮融资,后来成功地挤走创始人。从那之后,特斯拉注入了典型的埃隆·马斯克的基因,走上了非比寻常的发展道路。
成立17年时间,特斯拉总共推出了五款车型,走的是打造精品、爆品的路线,这一点很像苹果公司,从2010年发布iphone 4开始,只靠一款产品打遍天下无敌手,目前还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业。
特斯拉-汽车届的苹果(5款车型打天下)来回顾一下特斯拉推出的五款车型:
2008年,特斯拉发布了其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为一款两门运动型跑车,售价约11万美元起,小批量生产,面向的客户是超级富豪、电动汽车发烧友。全球首款量产版电动敞篷跑车,世界上第一辆使用锂电池技术每次充电能够行驶320公里以上的电动车。这款车型的意义在于向世人展示纯电动跑车的性能丝毫不比传统豪华燃油跑车差,特别是在百公里加速上和令人窒息的推背感绝对碾压的优势。
2012年,特斯拉发布了其第二款汽车产品——Model S,为一款四门纯电动豪华轿跑车,售价7.8万美元起,开始中等批量生产,面向的客户是人数更多的相对富裕阶层。其竞争对手从法拉利级别转变为BBA级别。Model S P100D续航里程达613公里(NEDC标准),最快仅用2.5秒实现零至时速60英里(约96公里)的加速(位列世界前五,然而无论是保时捷918 Spyder、布加迪威龙还是法拉利911 Turbo S都并非大批量量产车型,他们不仅售价高达几十万美元,现在很难买到,而且均属两座跑车,储物空间非常受限。Model S P100D是一款纯电动,全轮驱动的四门轿跑车,搭载5个成人座位,同时还配备宽敞的储物空间。)
2015年,特斯拉发布了其第三款汽车产品——Model X,为一款豪华纯电动7座SUV,采用酷炫的鹰翼门造型,9月正式交付,售价8.3万美元起。作为一款有远大志向的汽车公司,没有SUV车型是不完整的,所以Mode X应运而生,跟Model S面向的用户阶层是一致的,用来吸引喜欢大空间、高底盘的用户。Model X P100D在狂暴模式下实现0到60英里/小时(96公里/小时)的加速可仅用2.9秒,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高达542公里(NEDC标准)。
2016年3月,特斯拉发布了其第四款汽车产品——Model 3,为一款中型三厢轿车,售价约3.5万美元,于2017年年末开始交付。靠前三款车型获得了巨大的“光环效应”和流量之后,重磅推出的Model 3面向更多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其性价比更高、生产规模更大,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占据世界新能源汽车单一车型销量冠军的宝座,2019年全球销量更是突破了30万辆,在欧洲的销量就突破9万辆(我国销量最高的北汽EU系列只有11万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一年的时间内投产,2010年1月7日正式交付国产Model 3,补贴后价格29.9万起,2020年1月和2月更是在中国连续两月蝉联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特斯拉已然给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明显的“鲶鱼效应”,中国新能源车企不得不加速产品升级。
2019年3月15日,特斯拉正式发布车型Model Y,为一款中型SUV,在Model 3平台上开发,空间更大,底盘更高,标准版售价为3.9万美元,长距版价格约4.7万美元。2020年3月16日,Model Y在美国交付,比原计划提前了近半年。
特斯拉的野心非常大,它不是说要跟传统的燃油车企竞争,而是将燃油汽车淘汰,引领业界彻底进入电动时代,以及未来的太阳能时代(据马斯克介绍,特斯拉也在积极研发太阳能汽车)。可以说,因为特斯拉的头狼效应,使得世界各大车企(包括丰田、大众、通用、BBA)纷纷将研发重点转向了纯电动汽车领域。
特斯拉的优势特斯拉技术上领先的地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电池包设计和电池管理系统
特斯拉最早采用18650型三元锂电池作为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其能量密度高于同时期其他锂电池50%以上,利用其优秀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能量管理,使其续航里程最大化,针对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短板,应用业内领先的热管理系统,保证其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2.电机
特斯拉前三款车型采用的电机是交流异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的发明者正是尼古拉·特斯拉),而且采用了双电机全轮驱动的形式,而业界公认永磁同步电机性能更佳(以日本技术最为领先),特斯拉通过独家技术对电机的结构和控制优化,使得其性能丝毫不逊色于永磁同步电机,而且其适应恶劣工作条件的能力更强,不会出现永磁同步电机因退磁而影响性能的情况。
3.安全性
特斯拉Model S是2014年唯一一款同时获得欧洲E-NCAP和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最高评级的安全评分。特斯拉能够在正面碰撞、侧面碰撞、翻滚测试、儿童保护测试、行人保护测试等诸多评比项目中脱颖而出,没有一些看家本领是办不到。Model S采用了全铝车身,通过独家冲压和焊接技术,保证铝件的强度和刚度,不仅能最大程度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操控性,还大大减轻了车身的质量,使得汽车的续航里程更加优秀。另外,特斯拉利用其在自动驾驶方面的优势,大大提升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可以更好地保护行人以及大大降低事故的几率。
目前标配的主动安全功能有:(1)自动紧急制动,可以探测可能影响到车辆的物体,并根据情况采取制动措施;(2)侧撞预警,可以在出现潜在侧撞危险时向驾驶员发出预警;(3)前撞预警,即将与前方缓行或静止的车辆发生碰撞时的辅助预警;(4)自动远光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远/近光灯。
4.自动驾驶
特斯拉最大的的亮点之一是其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在业界最早实现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简单理解,就是即便驾驶员不操作汽车,汽车也能够行驶)。当然,目前由于法规监管,特斯拉把自动驾驶功能降级到L2级别执行。在CCTV-13的新闻中,就曾经报道过一位特斯拉的车主,在开车的过程中突发心脏病,结果他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然后汽车自动行驶到了最近的医院,经过抢救脱离了危险。据有关专家表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至少领先其他车企2-3年。
特斯拉的不足人无完人,特斯拉毕竟历史只有17年,革新有余,积淀不足,其不足之处如下:
1.安全事故
虽然特斯拉以安全性标榜自己,但是还是出现了多起安全事故,其中有一例是美国人班纳在驾驶Model 3时使用Autopilot功能,导致与一重型卡车相撞而当场死亡,而Autopilot并未做出及时提醒使得班纳在发生碰撞前并没有及时接管车辆。据特斯拉解释,事故原因主要是卡车上的反光板影响了Model 3的摄像头的正常工作。另外,2018年5月8日特斯拉Model S撞上混凝土墙导致起火,事故造成2死1伤,都是18岁的高中生。而事后,特斯拉发言人回应严重的高速碰撞事故可能导致特斯拉起火,但同时依坚称“在美国,燃油汽车起火的可能性是特斯拉电动汽车的5倍。”个人认为,这些事故的发生特斯拉难辞其咎,因为特斯拉一直在宣传其最佳的碰撞测试成绩、最先进的主动安全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从而导致一些驾驶者盲目相信或者出于好奇尝试,放松了警惕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2.装配、内饰质量
特斯拉生产汽车毕竟只有17年的历史,因此在装配品质方面只能说一般,这一点从用户的反馈中普遍可以看得出来,客观地讲,跟丰田、大众这种历史悠久、产量巨大的顶级车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比特斯拉非常吸睛的车机系统(将车机变成一个大号的ipad),像座椅,仪表台等用料就比较一般,给人一种浓浓的廉价感,这一点也是很多消费者集中吐槽的点。
3.减配门
特斯拉在中国的Model 3芯片进行减配被爆出后,马斯克在社交媒体进行了回应,其言辞中充满了狡辩和傲慢,完全没有认错的正确态度,这一事件也给特斯拉的形象严重抹了黑。
4.服务
特斯拉自带巨大光环和流量,离不开其高超的营销方法,像极了当年的iphone一时无两,在国内先是爆出特斯拉对不同城市的预订用户区别对待,并没有按照承诺根据预订时间顺序交付而是对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进行特殊优待,引发很多用户的愤怒,而特斯拉的态度仍旧傲慢,硬是不道歉。
另外,很多用户吐槽特斯拉在售前和售后对待用户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售前把用户当上帝,一旦交付后出现问题时售后服务态度非常差。一定程度上这是特斯拉极速扩张引起的弊病。
中国的纯电动车企跟特斯拉差距有多大像比亚迪曾经连续四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在2018年被特斯拉超越,2019年又拉大了差距(特斯拉近37万辆,比亚迪近23万辆)。北汽新能源EU系列2019年销量约11万屈居亚军,而冠军特斯拉Model 3高达30万辆。由此可见,就近两年的发展势头,特斯拉已经后来居上而且将差距越拉越大。国产车企只有奋力直追。在技术领域,不管是电池技术还是车身设计技术,差并不是特别大,而最关键的差距在软件和控制技术(电驱动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这也是未来汽车比拼的制高点。
未来中国车企必胜当然,不一定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因为相比特斯拉,中国车企更了解中国人的特点和喜好,按道理来说只要技术没有太大的差距,会生产出更受国人喜欢的车型。比如已经上市广汽Aion LX、比亚迪唐EV,即将上市的小鹏P7、比亚迪汉,都代表了中国车企的最高水准,以其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服务,势必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就像中国的手机行业一样,在2010年时,苹果、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霸占一大半的市场份额,而中国品牌只能生产一些山寨机。而随着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以华为、小米、oppo、vivo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奋起直追,到了2017年国产手机品牌已经占据市场份额的85%,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5%。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我们中国车企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通过发展模式、营销模式的创新,未来中国市场一定是我们中国车企品牌占主导的天下。
欢迎各位朋友留言交流。
熊孩子作恶有多可怕?
我小时候村里有件很轰动的事,一个11岁小女孩挨了老师的批评后,接下来的所作所为让人三观尽毁。
六年级的女生张红(化名)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是和自己同学关系特别好。
这天课堂上张红又和自己的同桌李丽加在课堂上聊起悄悄话,这一幕正好被讲台上的班主任李老师看的一清二楚。
只看见李老师轻咳一声,站在讲台上点名到:张红,你来算下这道数学题!
张红站起来一看题直接傻眼了,她刚才只顾着和李丽聊学校里边哪一个男生更帅,完全没有注意到李老师所讲的内容。
李老师一点名到她,张红只能站在课桌旁边发呆,李老师看到这一幕皱皱眉说到:上课就要有上课的样子,你怎么可以说话,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我看你也是只能捡破烂!
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而张红嘴上不说心里也产生了一股怒气。
李老师一看张红也是态度良好,也直接让她坐下叮嘱几句好好学习之类的。
而张红看着因为李老师的话而哄堂大笑的同学们,心里产生了一股怒意,觉得李老师让她丢了面子,打定主意要报复。
下了课张红带着自己的同桌李丽找了一个小角落,眼看四下无人张红对着李丽说:姐妹,今天你姐我丢了面子,你说怎么办?
李丽有些茫然无措的说到:李老师说你也是为你好,咱们确实不能在课堂说话,要不然就算了!
张红恶狠狠的说:不行,你作为我的好同桌是不是应该帮我?李丽喃喃道:你说怎么办吧?张红笑了笑说到:我们这样做。
第二天下午放学张红走到学校办公室,很有礼貌的敲门进入,张红看着正在忙碌的李老师说到:老师,我妈妈想让你去家里见个面。
李老师有些为难的说:有什么事不能来学校说吗?张红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主要是关于我的学习情况,妈妈有些不太好意思来学校。
李老师想了想后觉得家长可能心有顾忌,就同意了张红的邀请。
李老师对张红说到:你等下,我收拾下东西,然后这就出发。张红答应了一声在办公室门口等了一会。
没过多大会李老师拿着黑色的包就出来了,出来后李老师就随着张红往家里走,一边走李老师还在教育着张红。
张红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在恶狠狠的想着,一会让你好看。
等到了张红家后李老师发现大门开着,张红对着李老师说:李老师,请进!说完在前边带路。
李老师随着张红走到里屋发现家里没有人,李老师有些奇怪,就问张红怎么回事。
一转头发现张红把身上的衣服拉下了一半,吓得李老师大声喊着:张红,你想干什么?快穿上衣服。
张红一把抱住李老师说:老师,我喜欢你很久了。李老师想把张红推到一边又不敢下手,只能说着让张红松开。
这时院门口传出张红同桌和一个妇女的声音,只听同桌对妇女说:阿姨,张红应该在家吧?我们进去看看。
李老师一听吓得连忙使劲想把张红推开,这时候张红直接松手,转身就往外跑,一边跑一边叫着:快来人啊,救命啊!
外边的两个人听到动静连忙跑过来,妇女一看张红衣不遮体立马大喊:妮,你这是咋了?缘来是张红的妈妈。
张红一头扎进妈妈怀里开始了哭了起来,而妈妈看到这心里一凉,在看到从里边跑出来的李老师,立马明白了一半。
张红妈妈啊的一嗓子,上去对着李老师的脸就开始抓了起来,一边抓一边喊,让你欺负我女儿,让你欺负我女儿。
李老师一边躲闪一边说:不是我,你误会了。这一阵动静闹得街坊四邻都出来了,大家一看李老师公然调戏未成年人。
个个义愤填膺,直接一拥而上把李老师捆了个结实,捆住后觉得还不解气上去还踩了两脚。
有邻居喊来了村里民兵直接把李老师送到了乡派出所,乡派出所的民警一看自己辖区出现这么恶劣的案件。
也是高度重视,下午就把张红和父母街坊四邻都请了过来,在众人的七嘴八舌下,李老师百口莫辩。
而民警通过仔细观察张红和妈妈同桌三人。发现同桌小女孩神情有异,就专门对小女孩做突破口。
最终小女孩顶不住压力,把张红如何受到老师批评心里不服,如何计划陷害李老师的事情说了个底朝天。
这事真相大白以后李老师被放了出来,而张红小小年纪心思如此深沉让村里人个个惊惧异常。
都选择疏远他们一家,张红和她的父母在村里再也抬不起头,没过几天就出门打工,至今没有回来。
写在最后:
小孩子由于年纪小,显得特别可爱,某些我们成年人认为很幼稚的动作,放在他(她)们面前显得特别可爱。
但是可能由于家庭因素或者某些不良视频引导,导致孩子开始做些恶事,但是由于年纪太小,父母们不够重视,旁边的人批评几句后。父母多会用一句:他(她)还是孩子,你怎么和孩子计较,你还是不是个大人等理由来为熊孩子辩解。
而作为父母的他( 她)们从来没有想过,熊孩子做起恶来,有时候比起成年人的后悔更严重。
所以我觉得针对熊孩子我们应该从小教育,严厉约束他(她)们的行为,要从小教育孩子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
如果小的时候不严加管束灌输正缺的三观,在以后可能会酿成大祸。
千万记得熊孩子作恶的前提都是来源父母的教育不作为,所以为了孩子们的心里健康,孩子要从小教育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