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事件,是不是会有创业的冲动?
创业跟年龄关联不大,跟阅历、性格、环境、时机关联较大。
阅历:比如成长环境(城市),家庭氛围(经商)、身边朋友(创业)、工作岗位(营销)等。
性格:九型人格中的3号成就型,7号快乐型、8号领袖型、5号的智慧型都容易走自主创业。
环境:大环境(国家双创、大学校园创业热、无息贷款、各种创业政策)、小环境(有资源、有资金、有项目、有人指导、有优秀合伙人)
时机:疫情、失业、失恋、中奖、资助、遗产、变故、其他挫折、各种鼓励等。
总之,我个人意见就是只要有了创业的初心,就要尽快去创业。无论成败,只有经历了,今后才不会后悔,才不会心马意猿,才会安心就业,才会心甘情愿活在当下。
如何看待方舟子打假高晓松入职哈佛研究员?
方舟子一定会打假高晓松入职哈佛的,原因我给诸位看官仔细扒扒!
先上证据:
话说两人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井水不犯河水,为何忽然缴到一起,开启撕逼大战,笔者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1)蹭热点。方舟子是打假不错,但是也是个媒体人,打假的目的在于商业,所以打假对象的选取都非常有讲究,有名的最好,有地位的次之,平民百姓请他打他也不打。矮大紧这种有名有实力又正当红的家伙是最好的 打假对象,通过打矮大紧可以提振自己的人气,扩大知名度,收获一票粉丝,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为什么不打!
(2)矮大紧过于高调,月盈则亏,必然遭遇各种严打。最近两年矮大紧横跨娱乐圈文化圈学术圈,大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势,在写歌,做老总,当评委,站主持人之余,还能博览群书,出口成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实在是千古第一奇才。正因为他表现的过于彪悍全能,引发许多人的质疑:纵然是大方之家,天资聪颖,又怎么可能神勇至此?被打也是理所当然,入职哈佛消息出现后,已经有多人出面打假,其实在此之前也有多人对矮大紧的才学提出质疑,但缺乏实锤,而入职哈佛相对而言可搜集证据较多,容易找到打击突破口。
(3)有争议是好事情,虽然对战双方属于不同阵营,大家观点不一,但是有争议总好过万马齐喑,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理越辩越明,如果我们长期只听一家之言,难免有失偏颇。且空辩双方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纵然我等吃素,听听也无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吃瓜群众不必惊慌,抱着板凳看戏即可。无涉国家民族,无伤大雅!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你觉得先创业还是先打工?
创业行动家 丹姐观点: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看你自己是具备某一项技能,还是具备创业者的优势。
说一个人物励志故事,从仓库管理员做起,短短3年连升十几级,成长为总经理,跻身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看完他的事迹后,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能力在哪里,你的方向在哪里,然后再选定目标去实现。
他是南京学霸,学的专业是天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上海做公务员。然而,他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要有一番作为,成为大人物。他不想做这样一眼望到头的稳定工作,于是辞职到深圳淘金。
不过天文系的本科文凭过于高冷,无法找到匹配的工作,他想,那就用高中的普通文凭来找工作吧。一周后被香港一家生产电线插头的公司录取,做库房管理员。很多人无法做到这一步吧?
那他是如何从仓库管理员做到年入百万的呢?
一个库管员的日常工作不过是:库存盘点,出入库登记和钥匙的管理。但是,他在刚入职一个星期就做了一件与众不同的活:把公司几千件缆线、插头、连接件的数量、型号、编码全背了下来。他觉得:我从基础干起,摸头产业链,将来一定要当大老板。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94年春节过后的第一天,大老板来深圳库房巡视。
随口问了一句:“最近销售不错,我们的S415线缆还剩多少?”
他顺口就说出:“报告老板,还剩1252个。”
这句回答成功引起了大老板的注意,后来继续问了几个数据,他都能快速准确的回答。
视察结束时,公司对他的任命书就下来了,直接从仓库管理员晋升为总经理助理,连升7级。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靠过硬的业务能力和死磕到底的精神,从总经理助理到厂长,再到总经理,每年的奖金就高达一百多万元。
他是王文银,1968年3月生,安徽安庆人,现任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广东省第十二届工商联副主席。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9名。2014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王文银以612亿元人民币净资产,排名第7位。2015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第19名,世界富豪榜第125名。2015年10月26日,《201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在北京发布,王文银以121亿美元,排名第5位。2016年10月27日,201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公布,王文银以138亿美元财富,排名第六位。(王文银)
每个人的起点都大致相同,从打好一份工,做好一件事开始,也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给自己设置天花板,你能做多少做到多大,是看你自己用了多少心、付出了多少汗水。
我是创业行动家 丹姐,如果你有更多的观点欢迎私信,我们一起探讨。
忠言逆耳利于行。飞哥团队所答内容,都是多年创业经历留下的创伤。没啥文采,都是干货。你若喜欢,记得分享朋友圈,他日创业路上,兴许用的着。了解飞哥更多创业问答,请订阅《创业行动家》头条问答,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请多多点赞分享!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诞生马斯克?
世界首富马斯克:移民火星前,先玩转Twitter能让百分之三十七的美国成年人以他的Twitter推文作为投资参考,甚至自发购买、宣传其旗下产品的CEO——埃隆·马斯克的Twitter营销方式有哪些?
备受国际瞩目了一个月的Twitter收购案,在马斯克以460亿美元买下Twitter告捷。然而对于马斯克的关注却只增不减,他在Twitter的每次高谈阔论,都会引起涟漪反应,这不,5月初他便在微博占据了几席热搜。随着热度的增加,有关马斯克的过往事迹也被重提,马斯克曾在一次采访表示:我觉得营销是个很奇怪的概念,不喜欢这个概念,我每次说营销,好像是骗人买不好的东西一样。甚至在2020年10月解散了特斯拉的公 关营销部门,因为其不想在营销公 关上花费时间精力。马斯克当真没有在营销公 关上花费时间精力吗?博易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平台eMiner®整理了马斯克2022年1月至今的Twitter帖文,发现,作为Twitter非文娱类的大V,马斯克是把Twitter营销玩得透透的,以至于让Twitter网民直呼Twitter不能没有他。马斯克随意发布的一条推文,都能引起千万次的点赞和转发,不仅为旗下品牌带来了无可比拟的曝光度,还间接让自己的身价实现一次提升。那么马斯克的Twitter营销方式有哪些?咱们一起来看看。1►看到社交媒体平台的营销优势为什么马斯克要收购Twitter?2010年6月马斯克发表了自己的第 一条Twitter推文;2017年12月,就有人建议马斯克收购Twitter,而马斯克也回应道“多少钱?”;2022年1月31日,马斯克开始持续买入Twitter的股票;3月14日,其以占股百分之九点一成为Twitter的第 一大股东;4月13日,其表示要以每股54.20美元的价 格收购Twitter剩余的股票;4月20日,其表示已经获得超过465亿美元的收购融资;4月26日,马斯克以460亿美元成功买下Twitter。马斯克Twitter推文热度趋势由此看来,马斯克收购Twitter的想法很早就有,并且规划了不少时间,那他为什么要收购Twitter?据相关资料显示,Twitter每日活跃用户达到 2.17 亿,过半使用者年龄介于25-49岁,当中有百分之四十一使用者的家庭收入为7,5000美元,高于Whatsapp、Snap与Reddit,以购买力和年龄而言,是所有主要广 告主的目标族群。而Twitter只占数字广 告市场的百分之一收入,相对于Google的百分之三十一点一和FB的百分之二十点二,改造后将有不少的增长空间。马斯克Twitter推文提及自家产品占比社交媒体平台因其传播广泛,用户粘性强,且能更好地掌握用户习性和信息的特点,在自媒体时代是品牌进行营销宣传的主要阵地。因此社交聆听也成为品牌了解市场的重要一环,它主要由“监测”及“分析”组成。首先透过“监测”不同社交媒体平台,追踪对品牌、产品及竞争者等关键词,从而发现讨论;然后“分析”相关讨论,找出有助决策的洞察,并调整策略、响应意见等。而Twitter作为世界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之一,且数字广 告市场仍有很强的发展空间,无疑是未来品牌进行线上营销的主要媒体渠道,而马斯克将Twitter收入囊中,未来要为旗下品牌进行营销宣传也就容易得多。2►重视发文频率及互动引流想要成为营销高手,找准赛道是第 一步,2010年马斯克就选择了Twitter;其次你得先成为某个领域的大V,截止目前,马斯克Twitter粉丝数9210万,是Twitter妥妥大V级别,他的引流方法之一就是增加推文发布频率。通过数据挖掘平台eMiner®统计分析功能,筛选出帖文类型为主帖、作者为马斯克、发文时间和数量发现,2022年1月至今,马斯克发布了超过580条的推文,平均每日要发5条推文!马斯克Twitter发文量趋势作为世界首富的51岁马斯克,不仅要管理旗下好几间公司,业余时间还偶尔去客串电影、纪录片和戏剧,时间可谓非常紧张,但他为何还要如此频繁发布推文?因为有研究显示,Twitter相对其他社交平台允许更频繁的更新,每隔15分钟更新一次比每隔半小时更新一次更能形成互动,使流量增加百分之三十一,互动率提升百分之八十九,且大部分品牌所采取的策略是每日更新1到5条推文。除了多发文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在评论区自我留言、与网民进行互动也是马斯克成为Twitter营销高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帖文下自我留言与网民互动进行线上营销活动前后,品牌方透过社交聆听分析工具,及时了解用户反馈的意见,能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增强营销的效果。3►擅长用热点营销找准了赛道,通过多发推文、与网友互动增加了曝光度,但想要引起更高的关注度,推文内容才是重中之重。通过eMiner®挖掘统计可以看到,这段时间马斯克获得高关注的推文主题主要集中在这十个方面,而这些内容大多都和近期的热点事件相关。马斯克Twitter推文内容主题分布声称要收购可口可乐、回应自己不能创造奇迹收购麦当劳、发布神秘“死亡”的推文、关注日本出生率,警告日本或将消失的推文,都是在马斯克成功买下Twitter后,自身带有热度情况下发生的,看似随意发布的内容,其实都是蹭着流量。偶尔,马斯克发文也会蹭蹭节日热点,比如在中国春节那天发了带有老虎图案的祝贺图片.....当然,如果热点营销走偏也容易为品牌带来危机公 关,因此利用热门话题进行推广活动时,透过社交分析工具实时查看相关指标,评估社交媒体策略,及时进行优化、提高,才能以获得更好的结果。社会对于马斯克这位传奇人物的评价褒贬不一,支持他的人称之为21世纪的“托马斯·爱 迪生”,反感他的人认为他本质上还是精于算计的资本家,看热闹的人则觉得他是个“疯批”(内心狂野乖张行事疯狂,又长得好看的人)。但从挖掘分析其Twitter帐号来看,不可置疑,其是一位注重社交媒体宣传的营销高手,尽管他曾经说过自己不喜欢营销这个概念。博易数据为您提供到位的出海数据服务方案,一站式完成海外舆情监测与分析、品牌市场心占率、市场情报洞察、社交媒体用户洞察、营销活动成效评估等,助力企业开拓与经营海外业务。市场信息洞察,快速了解行业动态、竞品信息海外社交媒体用户洞察,挖掘消费者的兴趣点营销活动成效评估,用数据量化营销活动效果舆情监测,第 一时间发现敏 感信息,获得处理先机请关注“博易数据”,了解更多信息如何评价百度宣布陆奇不再担任总裁这件事?
5月18日,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向全体员工发布邮件,告知最新人事变动,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不在担任上述职务,但仍留任百度副董事长。副总裁王海峰晋升为高级副总裁,并担任AIG(AI平台技术平台)总负责人。
李彦宏在邮件中称,自陆奇加入百度以来,公司发生了很多积极向上的变化,陆奇卸任COO是由于个人和家庭原因,无法全职在北京工作。
4月27日,江湖人称八姐(前搜狐频道IT记者林丰蕾)发朋友圈爆料称传闻陆奇将离职,在某社交平台上也有百度员工对该消息进行回应,随后百度官方进行了否认,当天陆奇还代表百度公司,参加了北京车展。
陆奇加入百度一年多的时间,突然卸任,引来外界众多猜想。下面是一些圈内资深人士,对陆奇卸任消息的一些看法。
@罗超:
陆奇不再做百度COO,主要还是年龄和家庭原因。
百度发展很好,移动端信息流转型成功,AI稳步推进,最新市值975亿美元,历史最高,马上千亿美元,Q1财报各种数据也表明,百度目前状态不错。陆奇功不可没,离开应该不是业务层面的
陆奇家人都在美国生活,中美两地奔波10小时长途飞行,很难兼顾。而且很多人没注意到,陆奇本人是1961年生人,今年57岁,比李彦宏、马化腾大了整整一轮,比马云还大了3岁,到了退休的年龄,做COO这个职位,带百度转型,是比较耗费精力体力脑力的。所他这次职务调整,也不是彻底退出,而是退居二线。陆奇应该不会再继续做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很辛苦的工作),百度大概率是他职业经理人生涯的最后一站。
@王新宇:
陆奇的拼搏和带来的新气象,在百度低谷时期带到现在稳定向上的局面。All in AI的百度在这个时刻,再次面临大家的审视。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陆奇的新气象背后还是百度团队在转型期坚定的执行力,大象起舞顺利转身已经是商业的优秀案例,市场越来越成熟,从刚刚公布的财报来看,百度正在向更好的一面发展,陆奇的作用和目的也已经达到,这是未来更长的道路上的第一步,陆奇担任副董事长其实也是定海神针的作用,这是必然的。所以并不要可惜,一切还是静观未来百度的发展!
@王冠雄:
大新闻来了:高调出任百度COO的陆奇宣布7月离职,但留任副董事长。这才一年多啊……而且大刀阔斧,将百度带向了AI时代。家庭原因都是话术,我听说一些内幕,但不敢讲。只能说后面还有大新闻!
@大力TMT:
陆奇是百度all in AI,在改革道路上的牺牲品,梳理了业务,拉升了股价,但在内部失去了人心,被大臣集体弹劾出局。
2017年1月17日,陆奇受李彦宏之邀,加入百度担任COO职位,在此之前,陆奇任职于微软,并在美国科技节享有盛名。
陆奇离职消息公布后,百度股价盘前下跌接近6%。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