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或为1961年来最强,冬天会出现零下几十度吗?
虽然说入秋以来,我国北方多地降雨频繁降温明显,河套地区、东北、以及华北中北部多地,在初秋就感觉到凉爽的秋意。但是,我国南方多地出现了持续多日罕见的高温酷暑天气,今天8月20号高温持续不断,民间有谚:“大热之年,必有大寒”,接下来的冬天会极寒吗?

据中央气象台8月19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20日白天,高温红色预警,这是高温红色预警连续鸣响的第9天。根据高温预报来看,除了南方贵州东部和北部、云南东北部、广西北部、福建等地有35~39℃高温天气。有35~39℃高温落区主要还是在我国中东部地区:重庆、四川中东部、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上海、江苏南部、安徽中南部、河南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等地。其中,又以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湖北、湖南中北部、江西西北部、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最盛,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如果仅仅看今天的高温天气,也不算什么。但是如果知道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就会明白今年持续高温天气是多么不一般。俗话说:“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半月无雨地冒烟”,这点可从长江水系在七八月本是汛期,却发生了伏旱,水位线降落到枯水期已说明了一切。而且未来一周(19-25日),四川盆地、江南、江汉及江淮等地高温天气持续,累计高温日数可达4~7天,最高气温有35~38℃,局地超过40℃,还是极度酷热的。实际上今年的高温事件,并非我国独有。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全球多地打破高温纪录,持久且强烈的热浪影响了北半球多个国家。从7月以来,南亚、东亚到欧洲大陆,大半个北半球进入“火炉”模式。有关专家指出,这是受到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拉尼娜气候事件对大气环流异常推波助澜;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增暖放大调节的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北半球出现了连续多日的高温酷暑。民间有谚:“大热之年,必有大寒”,接下来的冬天会极度寒冬吗?根据吉林大学一位退休教师,在2011年的时候就发文预估,冬季极寒可能发生在2023年前后。主要是因为2023年前后,一是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之中;二是处在太阳黑子谷年之中;三是处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之中;四是可能发生弱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按照他的预测推断来看,2023年冬季很有可能发生极寒天气。根据在前些年间,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扎尔科夫教授团队,利用超级计算机构建出太阳周期性活动模型,模拟计算发现在2023年太阳黑子活性降低60%。预兆着太阳辐射能量减弱,将会造成地球出现大幅度降温,特别是北半球,很有可能遭遇极端严寒天气。20号高温持续不断,谚语:“大热之年,必有大寒”,冬天极寒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祖宗留在民间的谚语是怎么说的:“末伏多酷热,三九多雨雪”虽然说:“秋后一伏,热死老牛”,但是,末伏毕竟是秋后一伏,通常没有中伏酷热。民间有谚:“夏天看三伏,三伏看中伏”,也就是说通常一年最热的时候,在中伏,而不是末伏!民间有谚:“末伏天气热,冬必多雨雪”,也是说末伏期间天气酷热难耐,那么,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天雨雪天多。这里说的是,末伏酷热难耐,预兆着接下来的冬天比较冷。“伏天热死鬼,冬天冷断腿”“伏天”所以三伏天,“热死鬼”只是一种夸张的必须,寓意这个三伏天特别热,热得不存在的鬼都没办法,总之形容这个三伏天超热,就好比今年我国长江流域多地持续多日的高温酷暑天气。“冷断腿”同样是夸张地比喻这个冬天的寒冷。这句谚语说的是,这个三伏天超热,预兆着接下来冬天超级寒冷。综上所述:今年伏天超热,预兆着接下来的冬天雨雪多,瑞雪兆丰年,大概率会很冷。
来源:冀豫耕耘
长江中心的观音阁现真身?
长江中心的观音阁现在陷了真深,原本他是建设在一个原岩石上面的,所以当水退去以后,似乎感觉到是在一个山顶上面建了一个观音阁。
上一次观音阁很出名的时候是武汉发大水的时候,在那个时候观音阁差点被洪水全部淹没了,好在是在外围筑了一道泥墙,想把它保住。
这也是长江独特魅力的体现,虽然同样是一条长江。当水灾来临的时候,就要很多地方要被水淹要掘地,就像我们98年抗洪救灾的时候,我还专门代表我们公司向灾区捐款呢。
然而这一次又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生了旱灾,旱灾之后是大旱,水枯了,然后观音阁高高在上的凸显出来了,如同在一个悬崖顶上的一个寺庙。也是非常漂亮,现在又成了一个独特的网红打卡地。可以跟四川的乐山大佛相媲美。那三大幅的角,原本有一部分似乎是贴近水面的,有的时候洪水来的时候也是浸到水里面的,但这一回乐山大佛已经离水很远了,不能洗脚了。
作者为#教师##国民策划# 。#乐山大佛##怎么生活才能开心快乐##在头条看世界##我要上头条##写作##杭州头条##分享你的今日感悟##我在头条搞创作##每天都值得被记录##8月财经新势力##夏日大作战#
七十年代安徽最高气温多少度?
根据气象行业标准《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等级划分》(QX/T 228-2014)挑选出1961~2020年安徽省排名前5位的高温过程。
最强过程出现在1976年7月16日至8月12日,累计1664站次出现高温(日最高气温≥35℃),其中8月6日至9日分别有10/18/12/16站最高气温≥40℃,极端最高气温43.3℃出现在霍山(1976年8月9日)。
历史上哪年天气与今年相似?
1961年的气温和今年的相同,今年的高温事件己经持续六十四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从今年的六月十三号开始至今的区域牲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己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纪录以来的最强。1961年的高温跟今年的高温过程都一样,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等特点
牡丹江高温持续最长是哪年?
市气象部门表示,7月12—25日,牡丹江市区连续14天最高气温在32℃以上,这是1961年以来我市连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年份。从目前的气象资料来看,预计高温天气将持续到7月30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