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海水深,相思渺无畔是什么意思?
前四句出自唐朝李治的《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大意是:人人都说大海很深,其实还不及相思的一半深.大海还是有边际的,但相思却是浩渺无边. 后四句不知是谁自己填的吧:相思既无岸,何患离别前,若为相思鸟,今世永相伴.大意我觉得是:相思既然没有边际,那么面对离别又何必担忧呢.若是我们是相思鸟一样,今生今世会永远相伴.
你们碰到这样的女人吗?
这两言诗句出自唐朝女诗人李季兰(即李冶)的《相思怨》,全篇是:
李季兰是唐朝著名的女诗人,容貌俊秀,弱龄早慧,十一岁成为了女道士,在道观清静平淡的生活中,用写诗来丰富日常的生活。她的诗传世不多,有很多都是遣怀诗。《相思怨》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作品,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佳作。
李季兰在道观与孤灯、黄经为伴的日子中,逐渐出落成一个风仪玉立的少女,不安分的心被道观的清规戒律束缚着,芳心无以寄托,心中饱受煎熬的春情似乎只能在花开花落间暗自感叹。百无聊赖之际,她抱着琴登上高楼,抚琴以排解内心的激荡,吟诵《相思怨》一首。
这首诗的诗意是:世上的人都说海水太深,却不及相思的一半,海水是有边际的,但是相思渺茫,无边无际。带着满心的相思和琴走上高楼,楼中空虚,月却是圆满的,抚一首相思曲,相思情到断肠时,只好停了手中的哀弦。
据说这首情诗是写给知己陆羽的,两人的感情十分深厚,抛开
为谁而做,这首诗的本身所表达的浓烈的爱情就让人大为感动。遗憾的是,李季兰的道士身份决定了她的情始终都不会有结果,那些与她相恋的男人介意世俗的成见,不可能娶她为妻。即使她一生不缺爱情,也只能承受着一次次的分离。
李季兰的《相思怨》颇有古风,又有民歌的用语习惯,通过浅白的表达方式营造了深远的意境。这个意境中有欲接近天的高楼,圆满的月光照射到楼中,显得楼中更为空荡,诉说着绵延不绝的相思之苦。忧伤到深处,女子肠断哀调戛然而止之际,黯然神伤。
称得上是千古之思,千古之怨啊!
至于说今时今人之情思,是无法与古时古人的情思相比拟的!
解题止此。文中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 谢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