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是谁?,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政府首脑都称为首相?
翻译习惯的问题而已。
君主立宪制和内阁责任制都起源于英国🇬🇧。
内阁Cabinet在英文中本意是“密室、小房子、箱子”的意思,原来英国的传统,遇到征税、战争等重大决策的时候,英王要召集贵族院会议决定。但经常召集大会决策效率低,因此后来英王经常在王宫的一个小房子里召集财政大臣等几位重要政府大臣开碰头会。所以Cabinet也渐渐演变成英国政府代名词“内阁”,内阁会议开始时实际由英王主持的。
英国🇬🇧首相原来是英王内阁财政大臣,斯图亚特王朝的安妮女王过世后没有子女,就由他远房堂弟、来自德意志汉若威选帝侯继承英国王位,也就是乔治一世,这位英王不懂英语,无法顺利和他的英国大臣交流,也看不懂英文书写的政府文件,而且也不喜欢住在英国。因此,从乔治一世开始,英王很少出席内阁会议,也很少干预政务,内阁会议就委托财政大臣主持,从此财政大臣就慢慢替代国王成为了内阁实际当家人prime minister,所以至今英国首相的正式职衔是“第一财政大臣”(First Chancellor),prime minister 的称呼直到差不多一战的时候才出现在政府正式文书中。
日本的政体制度师从英国,日本首相在日语里官职的正式称呼是“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但媒体经常翻译成日本首相。
不懂泰语,不知道泰语里面怎么写的。泰国的君主立宪制也是师从英国,翻译成泰国“总理”,估计也是翻译习惯问题,你翻译成泰国首相也是对的。
德国的代表为什么是总理默克尔?
举个例子,比如英国至今还是君主立宪制,也可以层次分明的称之为议会君主制,英国女王是国家元首,皇室没有行政权力,只担负一些礼仪、礼节性任务,行政大权归属于“首相”。
日本也是议会君主制,二战战前,日本天皇掌控军政大权,但在战败后一样沦为吉祥物,从事礼仪性工作,行政大权归于内阁总理大臣,在日本本土也有几种不同的称呼方式,比如首相、总理、内阁总理大臣,不同的机构和媒体沿袭着不同的称呼习惯,彼此并不冲突,无论哪种说法民众们也都知道说的是谁。
其他类似国家还有挪威、瑞典、荷兰、西班牙等国家,而在亚洲也还有泰国、柬埔寨、尼泊尔等国家现在仍属于君主立宪制。
德国的体制则为议会共和制,仅就总统这个职位而言,类似议会君主制,所不同的是议会君主制“架空”的是国王、皇帝的权利,而议会共和制则是把礼节性工作任务赋予总统实施,总统并没有任何行政权力。
总统和总理可以简单定义为,总统是国家元首,总理是国家首脑。
总统做为元首,他的职责是:
议院、参议院的法令法规如果被总理或者相关部长签署,那么总统则要再次签署并发布,但这只是走个流程而已,德国总统并没有否决权,文件到了就得签署,他没有行政权,也没有任何领导权。还有就是礼仪性工作,比如签发并派遣驻外使节,并接待他国国书及驻德使节。
在形式上,总统还有一项光荣任务,那就是任命德国总理何各部部长、法官、军官、公务员等,实际上还是走个流程,他没有否则权,一切都是联邦议院说了算,议院提出总理人选,总统必须同意,议院罢免总理,总统要同意,说白了就是个被动签字和亲善大使的活计。
如果不能承担职责或不再适合担任总统一职,其“功能”由参议院议长暂时替代,但现实中意义不大,已经总统的推选流程上比较简单,比如2011年曝光的总统伍尔夫在充任州长期间,利用私人关系向富商朋友寻求低息贷款一事,继而言语威胁媒体不许报道,结果是被媒体炒作得一塌糊涂,由此又牵出了他的亲信涉嫌腐败等等丑闻,二个月后,法院取消伍尔夫的豁免权,伍尔夫迫于压力辞职。
默克尔改变外事访问行程,仅仅2天就由执政党和在野党共同推举72岁高龄老成持重的高克接替伍尔夫的总统一职,可见德国总统一职,程序上还真是相当的不麻烦······而总统现在的尴尬境地是因为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总统曾经拥有太大的权利,这种情况是战后德国再也无法接受的。
德国总统的任期为五年,而总理的任期为四年,他是真正的联邦政府首脑,领导联邦政府的所有工作,总理的产生简单说就是,当一个党派在议院中占据大部分席位后,这个政党的党首就是德国总理,比如现在的德国议会中,基督教民主联盟占据多数席位,所以基督教民主联盟是执政党,而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党首是默克尔,所以默尔克成为德国总理。
此类议会共和制国家还有新加坡、以色列、印度等等。
但同为议会共和制,他们之间也有所不同,德国现在的建制来源于二战后占领国对德国民主化改造的要求,联邦各部长对总理负责,总理个人对议会负责,有效的起到了牵制作用,防止总理搞一言堂无限扩大权力再次做出危害他国,危害自己的行为。
比如新加坡的议会共和制就略有不同,议会多数党为人民行动党,党首亦即人民行动党秘书长是李显龙,他也是现任的新加坡总理,看起来和德国差不多,但人民行动党的权利就非常强大,议会并不能很好的起到牵制作用,所有由牵制作用更多的转为一种施政途径。
默克尔做为国家首脑,拥有多数党的支持,掌握行政大权,自然出镜率最高,而总统行使的都是一些礼节性工作,不会对政局和既定政策产生什么改变和影响,所以“位卑言轻”的他出镜率自然就较低了。
为什有的国家只有总理没有总统?
首先,没有哪个国家只有总理没有总统,因为总理只是政府首脑,代表政府,代表国家的还是国家元首,哪个国家能没有国家元首呢。纠正常识性错误,德国和印度都有总统,而且都已历经多任了。
德国总统每届任期五年,现任总统是:施泰因迈尔
印度总统每届任期五年,现任总统是:科温德
之所以有人会产生德国印度等国家没有总统的错觉,主要是由于政体的原因。何为政体,就是政权组织形式。当前世界上存在两种政体:共和制、君主制。
共和制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比如美国,最为典型,以至于都没有总理这一职位,总统既是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法国被称为“半总统制”,总统掌握最大实权,但是也有总理领导政府,有一定权力。土耳其不是总统制,现在埃尔多安当总统了,在往总统制那边靠拢。
另一种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由议会多数党领袖组阁任总理,掌握实权,而总统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并无实权,德国和印度都是属于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所以这两个国家的总统存在感不强。
君主制也分两种,自己看图吧,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可以留言。
国家干部级别职称?
国家干部级别分十五级,职称与级别为:总理:
一级,副总理、国务委员:
二至三级,正部、省正职:三至四级,副部、省副职:四至五级,正司职,厅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副司职,厅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正处职,县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副处职,县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科正职,乡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科副职,乡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科员:九至十四级,办事员:十三至十五级,国正职:一级,国副职:二至四级。
请问印度的总统和总理有什么区别?
对印度,我一直有这样的体会:千万不能以中国人的思维来看待印度。
最近印度又选出了一位女总统,从肤色看,应该是印度的原土著,最起码没有高种姓那种“白富美”的特征。
在印度,人常被分为三六九等,女性的地位向来不高,像公交车案件时有发生,咋看到印度产生了一位女总统,多少有些惊讶,觉得不可思议。
难道是印度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仔细想想,这里面的答案还是有些因果关系的。
01:低种姓能在印度高层任职,可谓是凤毛麟角对印度有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印度有高种姓和低种姓之分,而区别高低种姓有两种最常见的方法:
一、和他们交流。高种姓出身富裕,大都受过高等教育,会用流利的英语交流,而低种姓因为迫于生计,本来就很少有机会和能力去学习英语,更别说去交流了。
二、看肤色。皮肤越白,高种姓的可能性越大,皮肤越黑,越是干着最底层的脏活,比如清理下水道等。
但以上两点又不是完全绝对,从1947年开始,印度就已经在“法律层面”废除了种族制度。
虽然时至今日仍然受到各方面的阻力,效果虽小,但终究还是有一些的,比如越来越多的低种姓人群可以进入国家比较重要的岗位任职。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印度还有“总统”一说,看到头条推送的印度新总统,以为是莫迪的表演结束了。
可再仔细一看,总统和总理不同,虽只有一字之差,地位和话语权相差十万八千里。
莫迪依旧牢牢占据C位,而对这位新总统,我们抛去两国外交不谈,其个人传奇经历还是相当励志的。
02:这位女总统是低种姓吗?新上任的印度总统叫“德鲁芭蒂·莫尔穆”,今年64岁,来自于印度最古老的部落。
1997年当选为州议员,戴着一副眼镜,最初从事的职业是一所学校的老师,后来才投身政坛事业。
宗教在印度非常盛行,有时法律无法惩戒的事情,却可以用宗教来解决,无论从印度热点事件,还是印度的影视作品,相信大家都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印度又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其中印度教是国内最大的信奉宗教,全国有约83%的印度人信仰印度教,而只有在印度教里才有种姓制度之分。
种姓之间界限分明,一般互不通婚,从出生开始几乎就决定了未来要走什么样的路。
再来看这位新任的印度女总统,来自桑塔尔部落,是印度最古老的部落,而部落又独立于种姓之外,看她的肤色,估计有人说她来自非洲哪个部落都有人相信。
从其个人履历知道,其父亲和祖父都曾担任过村长,在家庭背景这一块,整个家族在当地也是颇具威望的,但想要进入上层社会并不容易。
而莫尔穆之所以能够爬这么高,还是有她的个人优势:
首先是一名女性,她的任职对印度承诺的“男女平等”的舆论有帮助;其次又来自最原始的部落,对边远地区的团结有不可忽视的缓冲作用;最后,莫尔穆的个人经历:在五年之内,莫尔穆相继失去丈夫和两个孩子,有句话叫“化悲痛为力量”,未来会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解决印度的民生问题。03:有人说印度总统没有实权,和德国总统一样,只是摆设,事实也的确如此。印度是议会共和制,议会选举出来的总统没有实权,总理才是印度的实际领导人。
印度之所以这样,还是拜英国所赐,早些时候被英国殖民统治,上层管理制度被英国设计,总统不光没有实际权力,甚至很少听到印度有总统。
“总统选举”是国会和各邦立法机关内部议员选举产生的,跟广大的印度人关系不大,而“印度总理”的竞选需要全民参与,历时数周。
虽说宪法规定总统是三军统帅,却不能掌握实权;虽有任命官员的权利,而这些事通常由总理来做,平常只能代表国家参加一些礼仪性的活动。
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国内出现比较大的动荡,这时总统有可能成为事实上的最高领导。
04:女总统对莫迪有何影响?作为新当选的印度总统,历史上她是第二位由女性任职的国家元首。
一方面,她和莫迪在一个阵营(人民党),推选这样一个总统,显然就任以后会紧闭配合莫迪所领导的现行各项政策。另一方面,莫迪在国内改革推行并不顺利,在接下来的两年半的任期内,如果出现很大的危机,或者重大失误,那么莫尔穆会坚定地选择立场。所以,莫迪所领导的团队非常希望抓紧目前世界格局复杂多变的形势,利用好这样一个比较有利的时机,更好地实施相关的政策。
总的来说,由自己阵营里的议员当选总统,对莫迪来说,等于是如虎添翼。
综上所述:作为古老部落族的莫尔穆,平民的出身和独特的行政风格,民众和媒体对她的评价较高,自然符合莫迪阵营所期盼的人选。
再则莫迪目前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物,转移或安抚地方带来的不满情绪。
莫尔穆的当选,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虽然莫尔穆出任了总统,但个人觉得对印度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一段话:
美国还出了黑人总统奥巴马呢,结果黑人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改善!
最后来句总结:印度总统只是国家的象征,几乎没有任何实权,跟德国,日本,英国一样,都是总理(首相)有实权,而总统只是象征意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