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纪委监委回应赋红码问题,2021年十个最美瞬间?
01
【逆行】之美:
风雪中“移动的雕塑”
2021年1月6日,风雪中这组“移动的雕塑”让人泪目。
当天晚间,大连海洋大学的师生志愿者们,在雪天里给封闭在宿舍楼的学生送防疫物资。
狂风暴雪中,跌倒了,重新爬起来,弓着身子,继续无畏地前行。他们的身影,俨然和天地同色、融为一体。



11月7日,“移动的雕塑”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
当天是立冬,大连迎来一场恶劣的天气——先雨后雪又伴随着冻雨。一辆大巴陷在了结冰的坡路上,车的后方一群人正迎着刺脸的冰粒推车……
他们是大连市口腔医院前往某街道进行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也是那一天那一夜,所有顶着风雪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的缩影。
“就是感觉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雪,多大的困难,只要大家同心合力,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拍下现场画面的护士小吴说。

“移动的雕塑”,不是复制和模仿,而是传承和再现。
不畏艰险、不惧困难、迎难而上的抗疫精神,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和国家精神,在所有需要的时候,都会出现。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时刻在为我们负重前行,除了感谢,不知该如何致敬!
02
【拼搏】之美:
东 京奥运会捷报频传
受疫情影响推迟了一年的2020东 京奥运会,没有让我们失望。2021年夏天,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与感动。
本届奥运会,中国队收获38金、32银、18铜,奖牌总数达88枚。

本届奥运会,每一个为梦想而战的面孔,我们还历历在目:
00后气步枪冠军杨倩,笑容治愈的蝶泳运动员张雨霏,英姿飒爽的击剑运动员孙一文,愈战愈勇的32岁国乒老将马龙,上演“水花消失术”的小丫全红婵,新“亚洲飞人”苏炳添……
致敬每一位拼搏的奥运健儿,你们辛苦了!





我们永远可以相信,中国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奇迹。
我们也期待,奥林匹克的花名册上会记录下更多的名字,和他们带来的感动。每一次奋不顾身的挑战,每一个超越以往的突破,这,就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
即将到来的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待中国奥运健儿谱写新的篇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03
【信念】之美:
晚舟归来,笑容依旧
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当地时间9月24日,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动身回国与家人团聚。
25日晚上9点50分左右,孟晚舟乘坐的飞机,平安抵达深圳宝安机场。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当一袭红衣的孟晚舟走出舱门,发表简短感言:“祖国,我回来了!”
现场的欢迎人群中,响起了《歌唱祖国》激昂动人的歌声……


轻舟虽晚,终回家国。孟晚舟的归来,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从前,今日的中国已经站起来了!
“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和平,霸权、欺压长期存在。没有大国崛起,小民尊严根本无从谈起!
我们无比庆幸,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我们也无比骄傲,祖国现在越来越强大。
衷心祝福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04
【探索】之美:
航天员拍摄的“太空大片”
今年,我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
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18时48分,航天员乘组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9月,一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拍摄的高清影像图发布。
不论是透过舷窗拍摄的地球,还是在太空看到的北京城市夜景,一幅幅画面,着实让我们惊呼震撼和自豪。

2021 年 7 月 21 日,几内亚湾(航天员汤洪波 摄)

2021 年 8 月 13 日,印度洋上空(航天员汤洪波 摄)

航天员聂海胜站在机械臂上与地球“合影”

2021 年 8 月 24 日晚,太平洋上空(航天员聂海胜 摄)

2021 年 8 月 24 日晚,北京夜景(航天员聂海胜 摄)
※国粹君:山海的浩瀚,宇宙的浪漫,令人叹为观止,更是心向往之。
科技的力量是什么?是不分昼夜的积累和永不言弃的创新。
继6月17日神州十二号发射升空(9月17日成功返航),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执行180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而开心,为国力的强盛而自豪,为伟大的祖国点赞。
更要致敬伟大的航空航天科学家,致敬每一位航天人!
明日星辰大海的征途,我们仍会一路向前!

05
【国风】之美:
水下洛神舞惊艳再出圈
继春节甩出《唐宫夜宴》《天地之中》一波王炸后,河南卫视推出端午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又来炸场了!
6月12日,一段水下舞蹈刷屏了!在这段名为《祈》的舞蹈中,舞者再现了名篇《洛神赋》中的唯美曼妙。
舞者化身“洛神”绝美登场,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水随舞动,衣袂翩跹。一时间,观者都成了曹植,深陷于洛神之美。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致敬演员的辛勤付出,点赞河南卫视,认真用心的作品,一定会被观众看见!
火的是《洛神水赋》,更是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大美华夏文明,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期待这种高品质的文化节目持续推出,都能火出圈!




06
【大爱】之美:
河南暴雨中的平凡英雄
7月20日,河南省多地出现暴雨或特大暴雨。
道路积水,电力中断,地铁被淹,乘客被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危急时刻,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支救灾队伍,疾驰支援郑州。
狂风暴雨中,人民子弟兵逆向而行、紧急救援,又一次冲在了最前面!


随着救援行动的进行,无数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也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有人冒着危险冲进水流,拽住即将被冲走的生命:

社区工作人员用广告条幅制成绳索,营救被困女子:

行人手拉手过马路,团结就是力量:

商场负一楼被淹,市民排成长列“拔河”,拽出一个个被困人员:

一电影院为避免大家失温遇险,收留上千市民过夜:

500多人被困地铁车厢,救援过程中大家都自觉让弱势群体先走:

在河南暴雨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骨血里的坚韧和勇敢,也看到了他们根植于灵魂的柔软和温良。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原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都流淌着闪闪发光的大爱大义和守望相助。这就是我们这个和平年代的英雄主义。
致敬,洪水中的中国力量!

07
【从容】之美:
如约盛放的上海迪士尼烟火
10月31日,西方万圣节,原本这天应该是上海迪士尼乐园最热闹的时候。
园区内却突发消息,即刻关闭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小镇。
原来在最新排查出的新冠确诊病例密接中,一例来自杭州的确诊病例30日曾在乐园里游玩一整天。
当天下午6点,园区通知:停止游客进入;部分游乐设备临时性停运;游客需在出口处接受核酸检测,且须在24小时后进行再检。

超过3万名游客经核酸检测后离园,花费了大半夜的时间。
此情此景下,谁也没有料到,当晚迪士尼的烟花会如约而至——
抬头看是童话世界里的漫天烟火,低头看是井然有序的核酸检测。
这出魔幻与现实的交织,竟反衬得格外浪漫。

烟花表演下核酸检测现场
这可能是今年上海迪士尼最美、也最魔幻的一次烟火表演。
如约而至的烟花秀,在这个特别的晚上绚烂夺目,也闪耀着与以往不同的人性光芒。
它告诉人们:别担心,一切都没有脱轨。困难过去后,生活将一如往常。
向所有的逆行者们致敬!

08
【初心】之美:
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生日、百年华诞。
1921-202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写下了怎样的百年传奇?
在黑暗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在挫折中奋起,在奋斗中壮大。



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让山河破碎的中国走向强盛,让备受屈辱的民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1925年,毛泽东橘子洲头独立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宣言。
今天,走过百年风雨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信心满怀:“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道路,苦难辉煌;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愿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党一起成长,再创辉煌百年!

09
【团聚】之美:
孙海洋寻子成功
他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亲爱的》,让无数观众落泪;他几乎跑遍了全中国,把孩子的照片贴满大街小巷......
他叫孙海洋,儿子被拐的14年里,他和家人经历了太多的遗憾和痛楚。然而,寻子的脚步却从来没有停下过。
2021年12月6日,孙海洋和被拐儿子孙卓终于再相见!


这是一个过程波折却团圆幸福的故事。所有的念念不忘,都会有回响!
真心地为孙海洋高兴。
同时,希望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一起遏制拐卖儿童犯罪,一起铺就孩子回家的道路,让更多家庭有机会打开心结,弥补遗憾,写下更多大团圆的美好结局。
愿“天下无拐”!

10
【梦想】之美:
湛江10岁跳舞女孩
今年11月,湛江一个10岁农村女孩跳舞的视频火了,她优美的舞姿和自信的眼神打动无数网友:“太治愈!跳舞时感觉她在发光”~~
女孩叫韵茹,家住海边,她的梦想是成为舞蹈家,每周往返市区300公里练舞,已坚持3年。
为了争取更多练舞时间,她每天坚持练舞近3小时,还利用午休和写作业时间练功,脚趾磨出血依旧坚持。



坚持梦想的孩子,治愈人心的笑容,日复一日的努力,为小韵茹点赞!
没有谁的幸运,凭空而来。只有当你足够努力,你才会足够幸运,这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坚持。
追梦的人最美丽动人,希望每个追梦路上的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加油!
湖北省孝感市有哪些历史名人?
1931年3月,鄂豫皖军委警卫2团改编为红4军38团,原警卫2团团长徐海东任38团团长,后任36团团长。时任红12师师长的陈赓曾说过“这辈子挺荣幸的一件事,就是当过徐海东几天领导,这只‘徐老虎’,没有咬我,却帮我打了许多硬仗”。这位被毛主席称为“对革命有大功”徐海东,在“九大”上,毛主席曾亲自几次询问“徐海东来了没有?”。
徐海东,湖北孝感大悟县人,出身贫苦家庭,做过10多年的窑工。1925年他前往武汉参加革命并加入党组织。曾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代理排长,参与汀泗桥、武昌战役。
四·一二政变后,徐海东奉党组织命令离开武汉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11月率农民自卫队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领导“年关暴动”。
1931年,徐海东任红4师38团长,后任36团团长。1932年2月,商潢战斗打响。徐海东率36团坚守豆腐店阵地三天三夜,歼敌2000多人,受到徐向前总指挥的嘉奖。
10月,4方面军主力转移鄂东北地区,徐海东率27师负责掩护。红27军成立后,徐海东任79师师长。徐海东率部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于11月到达皖西北立煌县萧家畈镇。连续1个月指挥作战的徐海东疲惫至极,体力透支,连睡了3天后,醒来口吐鲜血。24日,红27军到达黄安七里坪,与省委、主力团会合。
红25军重建后,吴焕先为军长,王平章为政委,徐海东为74师师长。1933年3月,徐海东率部参战郭家河战斗。在这次战斗中,红军以30余人的伤亡,全歼敌两团,毙敌1团长,活捉1团长,缴获大量军资。这是红25军重建以来的首次大捷。之后,25军迅速壮大,发展到1万3千多人,徐海东升任25军副军长。5月,省委决定攻打七里坪,徐海东提出反对意见,但未被采纳。最终部队损失过半。
6月,红25军被迫向皖西转移,9月与红82师会合。由于皖西北战事失利,省委决定红25军返回鄂东北。10月,在转移途中,25军被敌切割两部,徐海东率74师一部返回皖西,组建28军,徐海东任军长。
1934年3月,徐海东率28军取道葛藤山到大埠口一带休整,与敌54师161旅交火,敌死伤1千多人,代理师长刘书春被活捉。
1934年4月,徐海东部与吴焕先的红25军在河南豹子岩会师,两部合编为25军,徐海东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徐海东率25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突破封锁,转移到鄂东北。
11月,红25军奉命长征。他主动要求任副军长,改由程子华任军长。途中遭遇敌人尾追堵截,前后夹击。方城独树镇战斗、庾家河战斗场场都是硬仗。在庾家河战斗中,徐海东子弹射穿头部,昏迷了四天四夜。
1935年9月,省委决定徐海东任25军长,程子华任政委。9月18日,红25军在陕北永坪镇与刘志丹部会师,合编为红15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之后取得劳山、榆林桥大捷,有力配合了中央红军北上。
1935年11月,红15军团与中央红军协同作战,取得直罗镇大捷,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1个团,击毙敌师长牛元峰,为中央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6年11月,徐海东率部参战山城堡战役,是役消灭国民党中央军1个旅1个团,终止了国民党中央军对陕甘宁苏区的进攻。西安事变爆发后,徐海东率部开赴商州,与张杨部队共同防御何应钦的进攻。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徐海东任115师344旅旅长,参与了平型关战斗、晋东南粉碎日军九路围攻战斗、町店战斗等。1938年8月,徐海东病倒在华北战场上,之后回延安休养。1939年9月,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员。次年1月,再度病倒在战场上。
徐海东将军戎马倥偬,在战斗中冲锋陷阵,身上战争创伤17处,有66位亲族遭国民党军队杀害。
1955年,徐海东闻知将被授予大将军衔,他坚辞,认为自己长期休养,受之有愧。周总理告诉他这是根据他的革命贡献决定的,是恰当的。
1960年,徐海东主编25军战史,成稿后再次吐血,一度病危。1970年3月,徐海东大将在郑州逝世。
你还记得当年让你背得发狂的文言文吗?
记得在初中学习时,背得发狂的文言文很多、很多。那个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每一篇文言文都得背,并且每一个字、词、句的用法、意思都得背下来了。就不要说古诗词啦!那都是必背无疑!
想当年,语文老师对我们要求相当的严格,尤其是到了初三,背不下文言文来就得吃板子,检查的时候,没背下来了的同学手心都给打红了,打麻了。有的同学为了背文言文,不知熬过多少夜,起过多少早,流过多少泪。但没有一个同学向家长告状,因为老师们都非常有责任心。
记得在初三一位语文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也和我是一个村的。临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没办法,他和弟弟给父亲去河南一家医院看病,到了河南他把父亲、弟弟安排好,就匆匆赶回来,为了省点路费,也为了不过多耽误学生的课,因误了长途汽车,步行了100多里山路,夜里一点左右才赶到学校,(故事的曲折程度肯定比这还厉害,时间长了,有的细节忘记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当老师在课堂上把他的经历讲给同学们听,全班同学都感动的哭了。
除此之外,还有那么多可敬、可爱的老师,有那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家长们觉得孩子能在这所学校读书,是一种荣耀,也纷纷走后门、托关系把孩子送进这所山区乡办中学。
你们说,有那位学生还愿意给家长告状呢?只怪自己笨。打那以后,同学们学习更努力了,更拼命啦!
所以说那时候,我打下来扎实的文言文功底,这都为我以后参加语文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些文言文教学都是轻车熟路,但不包括新入编的文言文诗词。
要说背诵的文言文,太多了,象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三国诸葛亮的《出师表》、西汉司马迁的《陈涉世家》、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等等。现在还耳熟能详。这些文章,可以说都是文言文中的名篇,篇幅长,也不太好理解,但那个时候,我们大部分学生都能背诵下来,考试时,文言文试题,大部分学生能拿个百分之八九十分,个别学生可以拿全分。
告别了,我的初中时代!告别了,我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现在,已进入知天命之年,初中时代的老师们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删)
你能用你的故乡的地名写一首七绝诗吗?
所向明知是暗投,两行清泪语前流。
云横新塞遮秦甸,花落空山入阆州。
不忿黄鹂惊破梦,惟因杜宇信春愁。
梅青麦绿无归处,可得漂漂爱浪游。
一一[唐]郑谷《游蜀》
郑谷是晚唐著名诗人,“一字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诗僧齐己写了一首五律《早梅》其中有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发。”。郑谷看后建议改为“昨夜一枝发”。齐已大为佩服,于是拜郑谷为一字师。言归正传。
这首诗是郑谷蜀中游览时所作。阆州,阆中。
历代文化名人所留诗作甚多,今依题录个人拙作于后,请诸君指正。
酒高意已深,言語共相争。
蕩漾淸泉渡,登臨博樹村。
紹興風物好,閬苑美名眞。
莫負鄉中意,歸來聽雨聲。
一一寄言浙江兄弟
古閬野郊西,衰草秋風路。落葉枯枝道别離,相約明年遇。// 白鶴舞殘陽,已近天垂幕。遠水遙山苦戀依,仿佛思春雨。
一一卜算子-西門壩深秋
别時春正好,此日盡殘秋。
路指粤東遠,心從故土留。
江聲遙岸外,山勢阻長流。
若問君何事,潸然憶閬州。
一一書寄廣東摯友
把酒憑欄看閬苑,古城霧色渺漫中。
巴山起伏來何遠,閬水迀回去向東。
草木瀟瀟傾耳入,山風淡淡素心融。
人生在世存何欲?不羡功名羡漁篷。
一一春日登東山園林憑欄遠眺
游閬山閬水入仙境//品巴味巴醇嗅古風@@@
为什么张家口人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和内蒙古南部地区类似?
因为这是一系列历史和现实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5年7月31日17时57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消息一出,神州再度欢腾,北京也成为历史上首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而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也让与北京共同举办冬奥会的张家口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提起张家口,很多人会不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的神奇城市。作为河北省西北部的城市,今天的张家口不仅是北京的水源地和后花园,更是首都北京的西北屏障,某种程度上说,张家口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但是,作为华北省份河北省地级市的张家口,却和河北省显得格格不入。除了在语言上和山西省的“晋语”更接近,在地形和气候上和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更有相似性,尤其是张家口的坝上地区,和内蒙古的风貌几乎没有区别。
那么,既然张家口和河北省格格不入,为何又会成为河北省的一部分呢?静夜史认为这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问题。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和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进行了激烈的对抗,而张家口就恰好处于蒙古高原和中原王朝的交界处。再加上西部的太行山脉以及东部的燕山山脉的阻挡,张家口最终成为中原王朝和蒙古高原你来我往的必经之地,而两山夹峙的格局也让张家口成为著名的风城。
1211年,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军队在张家口万全的野狐岭大败进军,开启了金国盛极而衰的进程,随后蒙古不断南下,在1213年的怀来战役中再度击败金军,迫使金国迁都开封。
1307年,元武宗海山在张家口张北县馒头营乡兴建元中都,再度强化了张家口作为华北和蒙古必经之路的地位。
明朝中期,达延汗统一蒙古高原,并将属下的漠南地区蒙古分为左右两翼各三个万户,其中左翼包括察哈尔、喀尔喀和兀良哈,张家口逐渐成为察哈尔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清朝初期,蒙古分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其中以漠南蒙古为蒙古正统,察哈尔又是漠南蒙古核心。在1634年皇太极击败林丹汗后,漠南蒙古被后金征服。
1675年,因察哈尔部叛乱,康熙皇帝在平叛后将八旗察哈尔划归理藩院,设察哈尔都统,驻张家口。雍正年间,清朝在张家口设置张家口厅,为“口北三厅”地之一,地位等同于宣化府。
自唐朝灭亡以来,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沙俄崛起后,和清朝发生尖锐冲突,双方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后,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作为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除了确定了清俄两国的东段边界,还规定两国商人可以持护照往来经商,于是由山西商帮开创的自南而北的“万里茶道”顺势兴起,并活跃了长达260多年。
而张家口,就是茶叶出塞的必经之路。
鸦片战争后,清朝盛极而衰,沙俄趁机加紧了对北部的蚕食和侵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沙俄煽动漠北蒙古自立门户,并大举进攻内蒙古和新疆等地,这让北方局面瞬间恶化。
为应对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北方失去千里纵深的局面,迁都北京后的北洋政府长期以来筹划的“蒙地建省”终于被提上日程。
1912年开始,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府陆续在塞上设置热河、察哈尔、绥远特别区;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后,将热河、察哈尔、绥远升格为省,与宁夏并称“塞上四省”,张家口为察哈尔省的首府。
塞上四省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北方的防御,同时对蒙地的“分而治之”也最大限度地压制了内蒙古境内的分裂势力,保持了孱弱的民国政府对内蒙古的控制。
不过,从1947年我国第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开始,情况开始逐渐变化。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中苏友好的国际大环境,塞上四省拱卫京师的战略价值大打折扣。再加上当时的塞上四省长期以来经济落后,根本无法单独进行经济的复兴和发展。
而察哈尔省被撤销建制的更重要因素,在于“恢复内蒙古本来面貌”的历史大趋势,出于民族团结的需要,从1950年开始,察哈尔省的二连浩特、锡林浩特等地陆续划入内蒙古自治区,这使得辖三个专区共32个县的察哈尔省辖区大大缩水,地位也更加尴尬。
再加上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将首府从乌兰浩特境内的王爷庙迁到了察哈尔省会张家口,让张家口出现了一城两省会的奇观。所以1952年11月15日,在察哈尔军区司令王平将军的建议下,共和国废除察哈尔省,将察北专区划归内蒙古,察南专区划归北京市,剩下察哈尔中心地区归河北省管辖。
1954年,绥远省撤销,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从张家口迁到远离北京的归绥,后改为呼和浩特。至此张家口结束了省会生涯,成为河北省地级市直到今天。
塞上四省的陆续撤销,也让昔日作为热河省首府的承德市成为河北地级市。张家口和承德的变迁,使河北省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京畿省份。
1966年,天津市再度成为直辖市;而后河北省省会也在1968年迁到石家庄,首都周边除天津外再无省会城市,安全性得到巨大提升。
而张家口划入河北省的区划调整,也注定了张家口作为北京西北屏障和后花园的地位,但作为昔日的察哈尔省首府,张家口依然和山西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