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波兰为何抛弃同宗兄弟俄罗斯

诗佳网

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波兰为何抛弃同宗兄弟俄罗斯?

同宗不假,可几百年前两者就不是“兄弟”了,又何来抛弃呢?其实并没有谁抛弃谁的问题,对于国家而言,所谓的同宗同源相比于文化圈和利益考量而言可能并不值得一提。族系与民族两个概念,族系是指具有相近的习俗和语言的一种民族语言集团,民族比族系更具有凝聚力。一般认为波兰是古斯拉夫人的“故乡和发源地”,古斯拉夫人发源于今波兰东南部的维斯杜拉河上游一带,古斯拉夫人把同自己讲相同或者相近语言的部落集团称为“slova”,意思就是“会讲话的人”。大概在公元1世纪左右,古斯拉夫人开始了向外部的迁徙过程,4世纪左右开始出现部落联盟,随着往外的迁徙形成了三个支系,西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后来形成了波兰族、捷克族、斯洛伐克族、索布人(索布人主要分布德国,人口大约为5万)等。在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已经出现在了东欧平原上,这些古斯拉夫人部落和部落联盟便形成了东斯拉夫人,而东斯拉夫人包括了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罗斯族。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突破了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多瑙河防线,大规模地进入到了东南欧和巴尔干地区,这些部落和部落联盟便是南支斯拉夫人,他们同化了当地的土著,后来形成了保加利亚族、黑山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斯洛文尼亚族等。斯拉夫人是欧洲人数最多的族系之一,在欧洲比较大的族系还有日耳曼人(包括德国人、英格兰人、瑞典人等)、凯尔特人、拉丁人等等。

先说说俄罗斯:基辅罗斯公国(882年-1240年)是以古东斯拉夫人为居民主体的君主国家,不仅有古东斯拉夫人还有瓦良格人,基辅罗斯公国与日耳曼人北支瓦良格人是有密切的关系的。瓦良格人(诺曼人)是古维京人(日耳曼人北支)的一支,他们英勇善战,主要从事强盗和商业。公元862年,瓦良格人的一个酋长留里克受到斯拉夫人的邀请来解决内乱,留里克却留下不走了,并趁机建立了留里克王朝,公元882年,留里克王朝占领了基辅,并定都基辅,基辅公国开始,虽然留里克王朝的王族属于日耳曼诺曼人,但是基辅罗斯公国的人口主体是东斯拉夫人,他们被斯拉夫文化所同化。11世纪中期,基辅罗斯分裂为了十几个公国,陷入了封建割据状态,公元13世纪,蒙古帝国入侵到这里,并在这里建立了钦察汗国(1219年-1502年,又称金帐汗国,蒙古四大汗国之一)。1240年,基辅罗斯被钦察汗国所灭,而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东斯拉夫人也形成了俄罗斯人、白罗斯人和乌克兰人这主要的三支。1246年,原来的基辅罗斯地区,位于西北的诺夫哥罗德公国保持独立,乌克兰地区由钦察汗国直接统治,东北罗斯地区各大公则需要向钦察汗国提供兵源和缴税,属于钦察汗国的封臣。

俄罗斯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波兰为何抛弃同宗兄弟俄罗斯

而俄罗斯则是发端于1283年建立的莫斯科公国,莫斯科公国起初只是东北罗斯各公国中一个不起眼的小的内陆公国,后来不断发展壮大,在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钦察汗国分裂后的继承者大帐汗国,彻底摆脱了蒙古人对俄罗斯长达200多年的统治。此后开始不断兼并周围的罗斯公国,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沙皇俄国成立。在大北方战争(1700年-1721年)沙俄战胜了当时的北欧霸主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被加冕为皇帝,俄罗斯帝国诞生,可以说直到此时,俄国才开始了在欧洲的真正的“耀武扬威”。

再说说宗教与教派对文化的影响:欧洲国家的主要宗教为基督教,基督教又分为了东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这三大派别。在公元392年基督教成为了当时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灭亡)的国教,而在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形成天主教传统,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形成东正教传统,形成了天主教和东正教,公元1054年两派分裂,在公元16世纪欧洲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从罗马天主教中又分出了很多基督教新教派。西欧、中欧、北欧和南欧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而东欧与东南欧和巴尔干地区的国家主要是以东正教为主。

对于古斯拉夫人而言,各部落的原始信仰有一定差别,他们信仰多神教,比如大神佩龙(雷电之神),反正信仰的就是男神、女神、火神、月亮神之类的各种神。斯拉夫人是欧洲人数最多的族系之一,总数大约为3.4亿以上,其中人数最多的族群就是东斯拉夫人。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395-1453年)是东正教的天下,基辅罗斯的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在位时间978年 - 1015年)在位期间,基辅罗斯与东罗马帝国的贸易往来频繁。当时的欧洲是这样的,在罗马帝国看来,当时的日耳曼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啥的都是些野蛮民族,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后,在西欧、中欧、南欧以及北欧地区,主要是日耳曼人建立了数十个王国,并且他们都皈依了基督教西派教会(罗马天主教),后来日耳曼人等又看不起斯拉夫人了,觉得斯拉夫人是蛮族,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弗拉基米尔决定为基辅罗斯选择一种宗教,他派出使团考察各国,觉得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堂最为气派,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他主要是想同当时比较强盛的东罗马帝国发展友好关系并且吸收其先进文化。并且经过一些列事故,弗拉基米尔最终迎娶了当时东罗马帝国皇帝巴西尔二世的妹妹安娜,当时日耳曼各国君主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们嫁个罗斯王公。就这样,弗拉基米尔皈依了东正教,东正教也成为了基辅罗斯的国教,东罗马帝国灭亡后,俄国更是“第三罗马帝国”自居。发源于基辅罗斯的俄罗斯、白罗斯和乌克兰主要的宗教也是东正教,俄国是典型的东正教国家,由于历史的关系,乌克兰东部主要是东正教,乌克兰西部主要是天主教。

再看西斯拉夫人,他们主要分布于与日耳曼人(德意志人等)毗邻的中欧地带,具体一点就是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在历史上这里曾长期受到日耳曼人的统治或者间接统治,受日耳曼文化的影响很深,比如波兰人、捷克人主要为天主教徒,斯洛伐克人主要为天主教和基督新教。至于南部的斯拉夫人,他们的主要区域是东南欧和巴尔干半岛,由于受周边的影响,并且在历史上的相当长的时期,奥斯曼帝国曾长期统治这里,这里就更为复杂了,当年曾是欧洲的“火药桶”,一点就着。比如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主要是东正教,而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主要为天主教,波斯尼亚人为伊斯兰教。

再看波兰:西斯拉夫人中的古波兰部落(比如古波兰人、波莫瑞人、马佐夫舍人等)后来形成了波兰人,大约870年波兰人建立了第一个皮亚斯特王朝(大约870年-296年、1306年-1370年),皮亚斯特家族的梅什科一世(约960~992在位)在位期间大体统一了波兰的国土,建立了波兰早期的封建国家。早期的波兰人也是信仰多神教,梅什科一世在位期间接受了基督教(罗马天主教),大大地提升了波兰在欧洲的地位。1025年,博莱斯瓦夫一世加冕为波兰国王。从公元12世纪开始,由于西边的神圣罗马帝国比较强大,于是波兰就开始往东扩,“欺负”当时比较弱小和分裂的各罗斯公国,由此拉开与东斯拉夫人长达800年的恩怨,柿子专捡软的捏,这个也可以理解。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组成了波兰立陶宛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波兰在历史上的实力开始处于了巅峰,1618年面积曾达到了100万平方公里,成为了欧陆强国。在16到18世纪的200余年,波兰与正在崛起的沙俄发生了多次战争,波兰立陶宛王国还曾一度攻占过莫斯科。但是在17世纪中叶开始,波兰的实力开始衰落,而西边的普鲁士(日耳曼德意志人)和东边的沙俄(东斯拉夫人)实力则不断增强。1772年,1793年,1795年波兰被当时的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就此亡国了100多年。

在100多年的亡国历史中,波兰人始终都有一颗“复国之心”,并不断发生起义。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协约国取得了胜利,作为同盟国德国战败、奥匈帝国解体,而协约国俄国发生的“十月革命”建立了苏俄以及后来的苏联。1919年英法等协约国为了“制衡”德国以及刚成立的苏俄,决定让波兰复国,在亡国了100多年之后波兰就这样奇迹般地“复国”了。波兰复国后力图恢复1772年的俄波边界线,随即波兰就与苏俄开干,双方发生了苏波战争,最后双方都打的“筋疲力尽”,同意媾和。通过这场战争波兰获得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的一部分,而苏俄则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很多土地,这也为二战中苏联和德国分割波兰埋下了伏笔。1945年二战后,法西斯德国战败,英国、法国、前苏联等反法西斯联盟获胜,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的决定确定了波兰新的边界,国土面积被缩小,并整体西移。二战后,欧洲又有了新的利益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与前苏联的冷战格局,由于在二战中苏联对波兰的“军事占领”和扶植,冷战中波兰属于前苏联阵营。1989年以后,波兰开始向西方阵营靠拢,在后来加入了北约和欧盟,成为了西方阵营中的一个坚定分子。所以从历史来看,虽然同是斯拉夫国家,波兰更加“西欧化”,与俄国长期就不和睦,谈不上波兰抛弃同宗兄弟俄罗斯的问题,两者在几百年前早就不是“兄弟”了。

欢迎关注

石油是否还会持续上涨?

俄乌冲突不停止,石油价格上涨是大概率的事情。但是,也要观察是哪一个区域?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塞尔维亚,这个国家顶住欧盟、美国的压力,不抨击俄罗斯,不宣布制裁俄罗斯(虽然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以,俄罗斯给他的天然气价格去年是270/立方,年初好像是290美元/立方,因为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再加上以为能源价格会下降,所以没有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俄罗斯虽然也给涨了一点,那相对给欧洲的价格而言,涨价是象征性的而已。媒体报道说,他们的合同马上到期,塞方准备去谈判,最理想的价位是“维持现价”。本人估计,生意要做,友谊也要保持,何况患难见真情,俄罗斯不会“见利忘义”。

但是,对于欧洲而言,对于被列入“不友好名单”的国家,只要是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原油,价格都会随行就市(市场价),这也是西方薅羊毛的旗号(市场经济,市场说了算)。欧盟内部商讨了多次制裁俄罗斯,核心是大家停止购买俄罗斯的能源,结果不欢而散,匈牙利对俄罗斯的能源依存度太高,他们不能为了制裁俄罗斯而导致国内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坚决反对。

本人认为,俄乌冲突,虽然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造成了致命伤,但因为它在能源市场占比太大,市场消费又处于上升期,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需求还会增加,油价还会上涨,假设前期的油价是“虚涨”的话,后期绝不会暴跌,会维持在一定高度。

本人认为,俄乌冲突,导致能源市场的买卖双方重新洗牌,但总体的供应不会有多大变化。

——,中东产油大国虽然嘴上没有答应美国和西方“增加产量”,但在高油价面前,他们不会自我设限,都会暗中增加,疫情导致各国财政吃紧,都缺钱,谁不愿意多赚钱。故此,美国及西方胁迫产油国“增产”是一种政治宣示,没有多大意义。

——和俄罗斯友好的国家还是能够买到便宜的能源。比如印度,据说就是用打折价,比如匈牙利,估计油、气价格都不会高。

——欧洲地区绝对是高价油气使用国家。因为他们自作孽,美国提供的是高价,他们的运输距离太远,还有许多二手价格油气(倒爷倒出来的价格),不用不行。

——波兰、立陶宛等国家,比较有“骨气”,你断供不给我,我还不愿意用你的哩。来自俄罗斯的油气没有了;他们从德国等地反向(进口)用气,价格能低么?媒体报道,波兰号召国内的民众群起而攻击挪威,要分利;因为挪威供给波兰的油气太贵,大发“战争财”(超过1000亿欧元的利润)。挪威闷声发财,惟愿欧盟和俄罗斯一刀两断。

——媒体报道说,美国虽然有页岩油气,白宫施压他们降低价格,但这些公司并不理睬白宫的放话,替政府分忧,依然随着市场的行情走,所以,加油站的油价翻翻,倒霉的是民众。

——美国和小跟班释放的战略储备,对市场没有多大效果,但到时候还得买回来补充储备,来回一倒腾,对油价又是一次冲击,不涨都不行。

总之,能源市场如今是卖方市场,西方不低头,价格难以降下来。

2022年5月26日 16.40

俄罗斯的未来到底是美好还是没好?

首先为提问者点赞,提问很有水平!所以本人乐于客观分析有关于俄罗斯的未来。

俄罗斯是东山再起还是行将就木取决于俄罗斯怎么找到衰落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解决问题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否则,就是行将就木下去。

俄罗斯目前虽然衰落了,但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成员。

❶:俄罗斯的衰落主要是经济方面,俄罗斯的经济过于依赖重工业和原材料,我们知道苏联时期他们依靠卖先进武器获得经济来源,但是现在各个国家之间战争少了,属于和平年代,购买先进武器的需要就降低了。

俄罗斯的工业单一化直接导致其经济出现了问题,其军事实力被削弱,因为国家根本拿不出多少钱来研发未来新型武器。加上美国的军事霸主地位,以及明里暗里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一些需要武器的国家更多的选择了美国。

❷:俄罗斯第二个主要衰落的原因就是被美国制裁打压的太狠,以至于俄罗斯看起来像一个“孤家寡人”,在国际社会上形单影只,没有什么朋友。美国通过拉拢欧盟成员国限制了俄罗斯的外交和进出口贸易。和美国冷战时期,直接导致了苏联的一分十五,一个国家硬是被拆成了15个。虽然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时期的大部分遗产,但是家业再大也经不住几十年的被折腾。

苏联解体后,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曾和美国走的很近,但他没想到上了美国人的当,美国人早就用“休克疗法”针对俄罗斯下了套,让俄罗斯国内产业被一些寡头们垄断。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俄罗斯有钱人非常有钱,穷人穷的叮当响原因。而且俄罗斯有钱人还大多数去到了美国发展。给美国GDP做贡献。

❸:第三个原因就是俄罗斯自身就有问题,这个国家总给世界一种强势、很难交心的感觉。一些人长把普京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称为经典语录。都夸赞他说的对!其实这句话是很真实,但不能说,一说出来别的国家会认为你俄罗斯眼里只有利益,缺乏“人情味”。说白了情商堪忧!人家美国就不说,当然除了那个特别的特朗普。

俄罗斯是战斗民族,也就是“好战分子”,动不动和周边国家有摩擦,关键还时不时亮出核武器,被曝出暗杀某某高层等,这对其他国家震慑力太强,导致纷纷不敢与其亲近。

普京说:“如果世界没有了俄罗斯,要地球有什么用?”看看,这么说话,谁还敢跟你们玩。动不动就震慑全球!你俄罗斯不被美国和西方国家抓住把柄、大做文章才怪!

小结:以上这几点重要的问题,如果俄罗斯不深刻认知和解决的话,就很难东山再起。这是根上的问题。

“解铃还须系铃人”,俄罗斯的系铃人不是美国,也不是其他国家,是他自己。

俄罗斯的衰落是被人算计了造成的不假,但是谁让你上套呢?当务之急只有踏实的放下身段,从长计议,把心思放到自身的发展上面。完全可以学学东方大国,一心发展自己,不参与国际纷争。做一个实事求是,踏实稳定的国家。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巴不得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卷入国际问题中来,其实处处都是坑,就等着你钻。

俄罗斯只有屏蔽一些国家,认真、真诚对待和自己关系还比较不错的国家,与这些国家加强合作,才是正道!

俄罗斯的未来是美好还是“没好”?

很抱歉,目前的俄罗斯很难美好!

看看最近俄罗斯爆发的骚乱,当俄罗斯人直接指出是美国背后“捣鬼”时,是美国干涉俄罗斯内政时,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立马“甩锅”,呼吁俄罗斯境内美国人远离爆乱地点。

就当俄罗斯领导人们最愤怒时,巧了,刚上任不久的美国总统拜登给普京打了一通电话,普京果然还是接了,聊了。美国人多聪明?你们乱了,怀疑我?没事,反正目的达成!我就赶紧打个电话安慰一下,标准的先“打你一嘴巴再给你一颗枣”做法。

俄罗斯以前类似事件不少,吃亏的都是俄罗斯,但是人家俄罗斯似乎很乐意这样,没办法,可能两国属性相克吧!

这样的俄罗斯,坦白讲能指望将来美好?

总结语:一个国家把它放小看就像一个人,俄罗斯像“有蛮力的大汉”,美国像“有钱的奸商”,大汉如果总是和奸商斗,斗不过!脑子跟不上。大汉跟着奸商玩,也玩不过,因为老是吃亏。所以要想未来美好,还得远离奸商,和另一个有正义的“大户”玩。或者学学这个“大户”也是出路。

最后,希望俄罗斯能够认识自己的问题,改变现状!

祝东山再起,共创美好未来。

俄外事会认为乌克兰可能被再次肢解?

俄罗斯外事会认为乌克兰会被再次分裂是有道理的,也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

敖德萨、尼古拉耶夫、赫尔松、扎波罗热可能会脱离乌克兰,实际上早就已经再酝酿了。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举行独立公投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以后,等于是倒下了乌克兰分裂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随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相继举行独立公投,脱离乌克兰。随着乌克兰内战的持续,乌克兰国内多个州也有独立意向。

很多朋友认为造成乌克兰分裂是俄罗斯侵占了克里米亚,当然,这是一个原因,绝对不是主要原因。且不说克里米亚自19世纪初期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后,有着丰厚的俄罗斯文化底蕴,多数民众倾向于归附俄罗斯。自从在苏联时期划入乌克兰后,特别是乌克兰独立后,历届乌克兰执政者都没有很好的经营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整个乌克兰,现在的乌克兰疆域是苏联时期行政区划的结果,乌克兰西部的农业、乌克兰东部的工业、得天独厚的黑海出海口,再加上大批娴熟的产业工人群体,如果能够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战略,乌克兰绝不可能成为今天欧洲国家里最穷国之一。

上面说到乌克兰各州独立,在笔者看来这属于文化、社会分裂后引发的行政分裂。

而文化分裂和社会分裂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历史原因。

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而言,靠的不是简单的宣传,而是要靠全国各地的文化、经济、法律都能浑然一体,高度统一。如果说一切都泾渭分明,那绝不是一件好事,所有人、所有事都分的清清楚楚,那所谓的界线和距离就必然会化作裂痕。

乌克兰正是这样的状况!

首先从乌克兰的国内情况来说。

1、人口

乌克兰人的主体民族是乌克兰族,其人口占总人口的77%,第二大民族是俄罗斯族,其人口占总人口的20%。而两大民族分别集中于西部的农业区和东部的工业区。这就有了国际上常说的东乌克兰和西乌克兰一说,因为他们中间可以非常清晰的划出一条分界线。

2、经济

西乌克兰是农业区,主要向西欧国家出口农副产品。东乌克兰则是工业区,苏联时代的航母、大飞机全是来自这里,经济运行主要依赖俄罗斯。两下一比较,东乌克兰明显强于西乌克兰。

3、社会

乌克兰也是个多民族国家,除了乌克兰族、俄罗斯族还有波兰人、鞑靼人、犹太人。过去由于这里是东西方之间对抗的主战场之一,所以各个民族的人们祖辈们都有着血海深仇。在国家和社会高度统一之下,矛盾被掩盖,国家一旦出现动荡,矛盾就会演变成新仇旧恨一起算的结果。乌克兰内战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

其次说说乌克兰的外部环境。

乌克兰地处东西欧之间,再说的具体点就是地处北约和俄罗斯之间。几百年间,俄罗斯和西欧国家的战争大部分是在乌克兰境内进行。

来自西欧的军事力量如果进攻俄罗斯,拿下了乌克兰就可以利用这里的农业条件解决大部分后勤问题。而一路向东通往莫斯科的区域内,俄罗斯将没有任何可以阻挡的雄关要道。相反,俄罗斯控制了这里,同样可以长驱直入西欧。

冷战结束后,俄欧关系缓和,经济往来大于军事对抗。欧盟每年所用的石油和天然气有1/3——1/4来自俄罗斯,其中又以德国进口最多。而俄欧之间贸易往来的陆上通道大多经过乌克兰。

但是俄欧之间关系的缓和令美国人不高兴,斩断俄欧关系最好的下刀处就是乌克兰。西欧各国同俄罗斯关系虽然缓和,但是历史上形成的恐俄症依然存在。按照西欧人的想法,消除这一症结的最好方式就是俄罗斯再度分裂,分裂的越大越好。

于是,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的立场最坚定,让乌克兰和俄罗斯永远斗争下去。西欧国家明知俄乌争斗于己不利,但是处于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也不断在俄乌问题上煽风点火。

正是这一系列内外因素,造就了乌克兰自独立以来就形成并影响至今的寡头政治经济体制。国家的政权和资源都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寡头手里,寡头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俄罗斯、欧盟、美国之间玩平衡,谁给的利多就跟谁混,什么国家分裂、人民痛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次要的。

过去担任过乌克兰总统的比如尤先科、季莫申科、波罗申科,清一色的亲欧美派,亚努科维奇则是亲俄派。现在的总统泽连斯基,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现状,不敢过分刺激俄罗斯,但是内心深处也是希望融入欧盟。

俄罗斯和波兰到底有什么仇什么怨?

两国在历史上恩怨不断。

波兰西面是德国,东面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南面是捷克斯洛伐克,北边是波罗的海,东北则是立陶宛和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目前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

如果回溯到历史,它也曾经有过很辉煌的时候。1569年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为了两海(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的泱泱大国,领土面积达到55万平方公里,领土包括如今的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各国的地区领土。在它的扩张顶峰1634年领土面积达到了99万平方公里。

在波兰兵强马壮之时,俄罗斯在伊凡雷帝之后进入了一个动荡时期。而波兰国王齐格蒙德三世为了向东扩张,借口扶持伊凡雷帝的儿子德米特里继位,两次发动了对俄罗斯的侵略,甚至占领了莫斯科。当然最后在俄罗斯反抗下,最后被赶了回来,俄罗斯则开始进入罗曼诺夫王朝。

1648年乌克兰爆发了赫梅利尼斯基起义,随后他向俄罗斯求援,最后1654年乌克兰脱离波兰,与俄罗斯合并。这次事件成为了波兰从强盛走向衰弱的一个起点。

随后俄罗斯出现了彼得大帝,他通过21年的北方战争,获得了波罗的海出口,而俄罗斯的北方强大邻居瑞典再也无法重现昔日辉煌。波兰虽然在战争中站在俄罗斯一方,不过并没有分得胜利的杯羹,而是成为了俄罗斯的附庸国。

而当俄罗斯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出现后,俄罗斯、奥匈帝国和普鲁士三个强国密谋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瓜分波兰,从此波兰开始了100多年的亡国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俄奥德三个帝国全部倒台,波兰成为了1个“被独立”的国家,建立了波兰第二共和国。新的波兰第二共和国一成立,毕苏斯基就做起了“两海之间”的美梦。1919年波兰就开始了西进,到了当年8月底已经占领白俄罗斯、西乌克兰,此外还占领了立陶宛维尔诺地区。由于1919年的获胜,毕苏斯基更加信心满满,在1920年4月又发动了攻势,目标是千年古城-基辅。5月7日,基辅被攻占。随后,红军开始了反攻。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分别指挥西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对波兰军队进行了反击。7月红军已经抵达华沙城下。然而红军由于兵力不足、后勤供应不足以及错误判断形势,最终败于华沙城下。最终双方都在不甘心中走向和平于1921年3月签订了《里加条约》。

做为一个刚刚独立并经历战争的国家,波兰国力并不是很强,然而波兰领导人却是雄心壮志,内政外交上既反德又反苏,结果使得两个具有雄厚国力和较深历史积怨的邻国都对波兰充满了不满,最后的结果是苏联和德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而除了苏德以外,波兰和它周围的邻国关系都不好,甚至还趁火打劫,参与瓜分捷克斯洛伐克。对于自己的安全,它则寄希望于千里之外的英国和法国。

德波战争爆发后,波兰倚靠的救星-英法联军在西线无所事事晒太阳,而苏军也进入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而随后则发生了卡廷事件。对于此事,二战期间苏联予以否认,直到1990年4月才予以承认,如今波兰政府在外交中经常拿来说事,不过对于自己在1920年苏波战争同样杀了几万红军战俘一事波兰避而不谈。

二战结束后,波兰的领土整体向西平移,苏波边界以寇松线A线为基础,西部边界则以奥得河和尼斯河为界。波兰的领土东部失去一块,在西面得到一块。冷战开始,波兰首都华沙做为华约组织签订地自然被苏联牢牢控制,波兰成为苏联控制下的东方阵营一员。

当苏联解体时,波兰成为东欧剧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它政策完全倒向西方,成为最早加入北约的东欧国家,还在2004年加入了欧盟。它成为了北约对抗俄罗斯的急先锋,似乎又在重复过去的历史。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1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