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辽宁出过哪些名人?
1、公孙瓒
公孙瓒(?-199年),字伯圭(出自《刘宽碑阴》 ,《三国志》等文史多作伯珪,公孙瓒为刘宽门生,参与了刘宽的葬礼,碑阴为当时人甚至本人签名,故当从碑)其名与字的对应当是取自"圭瓒"一词,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因其相貌俊美,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
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胡人的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击杀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他与袁绍多次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但在龙凑之战后,公孙瓒锐气顿减,采取自保战略,逐渐失去了部下信任,被袁绍击败。最终困于高楼,引火自焚。
2、韩当
韩当(?-226年),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名将。
韩当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黄武五年(226年),韩当去世。
3、慕容垂
后燕成武帝慕容垂(326年-396年6月2日),字道明,原名霸,字道业,一说字叔仁,鲜卑名阿六敦,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
在前燕时屡有战功,更加曾击退东晋桓温的北伐军。然而因为受到当政的慕容评排挤而被逼出走前秦,但很受前秦君主苻坚的宠信。淝水之战后慕容垂乘时而起,复建燕国,建立后燕,后又灭了同为慕容氏所建的西燕。参合陂之战战败后率军再攻北魏,在期间发病病重,并在退军时去世。 前燕时,慕容垂屡立战功却郁郁不得志。369年,枋头之战中领导前燕军大败桓温,反遭受当政的慕容评排挤,无奈携子出奔前秦。在前秦,前秦天王苻坚对其极为赏识,亲授冠军将军。383年,淝水之战中前秦大败,他护驾北返。384年,自称燕王,建立后燕。394年,台壁之战取胜吞并西燕。395年,后燕、北魏参合陂之战,太子慕容宝惨败。随后慕容垂率军再攻北魏,在此期间发病加重,在退军时去世,时年七十一岁。
4、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
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被隋军屡败。后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5、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 ,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 )人 ,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九蕃语言。 开元初年,逃离突厥,成为幽州都督张守珪的部将和义子。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天宝年间,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天宝十四载(755年),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两京。建立伪燕政权,年号圣武。晚年失明,宠爱幼子,引发晋王安庆绪不满。
至德二年(757年),为嫡次子安庆绪指使宦官李猪儿所害,谥号为剌。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后,成为大燕皇帝,追谥光烈皇帝。
6、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 ),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 ,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上元二年(761年),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次年又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以功进封临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因此愧恨成疾,终于广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 。
李光弼足智多谋,治军威严而有方,善于出奇制胜,以少胜多,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被誉为"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著有《将律》《统军灵辖秘策》及《李临淮武记》 ,今已佚。《全唐文》录有其文 。
7、张三丰
张三丰(公元1247年~1464年),汉族,张姓,名通,字君宝,号三丰。道号三丰,宋末元初真人,武当山道人,武当派始祖,民族英雄 、内家拳始祖、太极拳始祖、武学泰山北斗、龙行书法始祖。先世为江西龙虎山人,故常自称为天师后裔。祖父裕贤公,学精星算。南宋末,知天下王气将从北起,遂携本支眷属,徙辽阳懿州。
张三丰集各派绝学于一身,对抗元朝、打击贼寇,在武林声名显赫。丹道上,完成炼虚合道修持,形神俱妙。14岁考取文武状元,18岁担任博陵县令,1280年辞官出家修道,拜火龙真人为师。
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 ,也是道家内丹祖师和道家拳术祖师 ,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
历代统治者对张三丰尊崇有加 。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明熹宗封号"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8、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遂告结束。
9、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 -1626年9月30日),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七月中旬,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10、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11、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12、张学良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13、于永波
于永波(1931年9月-),满族,满洲正黄旗后裔。生于辽宁复县人,曾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6月7日晋升上将军衔。
14、谷善庆
谷善庆,1931年生,辽宁瓦房店市人。1947年12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在辽沈战役中,参加了砬子山战斗和塔山阻击战,在平津战役中,参加了解放康庄、怀来、张家口的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南省军区政委、成都军区政委、北京军区政委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4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15、固辉
固辉(1930—2013),辽宁盖州人。1947年8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豫西剿匪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师长、副军长、军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中?
蒋介石此人心思太重,八大金刚中,“最强的金刚”,后来的老蒋不敢重用;至于“最弱的金刚”,从来没有过像样的战绩。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已经猜到了,“最强”和“最弱”是哪两个人。
我们暂时不公布结果,我们先对比对比,然后公布最强和最弱。
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中,最强PK,胜出是他所谓的八大金刚是: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陈诚、刘峙、张治中、陈继承。
这八人各有特点,从黄埔军校开始,他们就追随蒋介石,在国民党的党政军等方面握有重权。
这八人中,到底谁最强呢?
说到最强,我们定个评判标准:一看战绩,二看影响力,三看军事生涯的持续性。
(刘峙)
1、从战绩来看,先把陈继承淘汰,没什么可圈可点的仗,没几个人知道他,而且军衔最低。
其次,把刘峙淘汰,内战时被称为“常胜将军”,西安事变后,就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仗。
淮海战役,他担任剿总,被粟裕打得快哭了,差点跑不及。
刘峙被称为猪将军,说他打仗没战略;又说他是长腿将军,意思是擅长逃跑。
和日本鬼子打,跑!和解放军打,继续跑!
这样的人和“最强”是不沾边的。
(蒋鼎文)
2、从军事生涯的持续性来看,先把蒋鼎文淘汰,他是内战时的猛将,是蒋介石的五虎将,瞿秋白被杀,就是他的命令。
在抗日战争时期,蒋鼎文的表现一塌糊涂,在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中,用了鬼子三四倍的兵力,打了大败仗,可谓溃不成军,连丢38座城池,20多万大兵损失,中原战败,全国震动。
如此丢人,蒋鼎文引咎辞职,从此,流连于政治边缘,纵横于商界,再没起势。
看军事生涯持续性,再把钱大钧淘汰,这家伙,也是打内战时比较猛,从南昌起义开始,就没少出“围追堵截”的“馊主意”,给红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抗日战争时期,钱大钧指挥了武汉空中保卫战,算是不错,损失9架飞机,干掉了日本21架飞机。
之后,就泯然众人矣!抗战胜利后,当上海市市长,当总统府顾问,至于军事生涯,几乎是断了。
(张治中)
3、从国军中的影响力来看,张治中先要被淘汰,这是国民党中的清流,反对内战,对共产党和解放军充满了好感,从来没有和红军或解放军对战过。曾经力劝蒋介石“国共合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将军任国民党政府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受周恩来委托(国民党还没有开启内战),解救了在新疆被关押的100多名共产党员。
后来,在担任西北军政长官时,不旗帜鲜明地反对中共和解放军,于是被下课。就此,乘势加入了我方,还劝导陶峙岳、包尔汉等进行起义,促进了新疆的和平解放。
这简直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杰出代表。
虽说张治中将军有着一颗红心,但在国民党队伍中的影响力还是相当有限,毕竟,他和国民党主流是方向相反的。
从影响力来看,顾祝同也进不了前两位的。
(顾祝同)
这老顾虽说官位显赫,在抗战胜利后,担任了国民党陆军总司令,还担任了国防部总参谋长,但他就是蒋介石的传声筒,对蒋介石那是“百依百顺”。
而最恶心的是,1941年的皖南事变,就是顾祝同操纵的,这和蒋介石一样“坏”。
一个傀儡总司令,完全说不上影响力有多大。
说到这里,就剩下两位未被淘汰了,谁能力更强呢?
4、何应钦和陈诚,谁的能力更强?
(何应钦)
这两人是绝对的蒋介石的左膀右臂,左膀就是何应钦,右臂就是陈诚。
不过,从发展来看,蒋介石的左膀更像是个“假肢”。
何应钦曾经留学日本振武学校,后在日本士官学校上学,是个喝了洋墨水的人。在日本,何应钦认识了孙中山、蒋介石等人,并加入了同盟会,这对他以后的职业生涯影响非常之大。
回国之后,何曾在贵州担任讲武堂总教官,导致名声在外。
黄埔军校开始后,孙中山和蒋介石等人四处招揽人才,于是,何应钦就来了。因为何应钦能力较为出色,就此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二号人物,担任战术总教官。
在其后的东征和北伐中,何应钦也是可圈可点。此人长期是国民党政府的二号人物,影响力颇大。虽然,在一线指挥作战的并不多,但战略眼光不错,而且有了自己的一方势力。
何应钦是有野心的,多次对蒋介石的位置感了兴趣,第一次是在1927年蒋介石下野的时候,蒋介石希望得到何应钦的支持,但何并没有做,因为本来他就和李宗仁他们串通好的,这让蒋介石伤心。
西安事变的时候,何应钦再次有了野心,蒋介石还在关押,何应钦组织大队人马,准备去攻打陕西,丝毫不怕张学良撕票。
在何看来,也许撕票最好,他可以直接上位了。这次事件,让蒋介石非常惊讶,何应钦的影响力如此之大。
此事之后,蒋介石没有和何应钦撕破脸,继续任用,但不再给予实权,不再重用。
因为,如果和何应钦完全撕破脸,国民党又是一次大动荡,伤不起,何应钦一方的人,他还是要用的。
(陈诚)
我们再看陈诚,这是蒋介石真正的心腹,被誉为小委员长,打仗一般,但很会用人,他的土木系将领们,在国民党中的影响力非常高,是蒋介石绝对的嫡系。
虽然军事能力不如何应钦,但陈诚的政治手腕挺高,在大陆时日子过得不错,到了台湾,一样是重臣,当行政院长,当副总统,除了蒋氏父子,风头一时无两。
何应钦和陈诚,到底谁更强?还挺难选。
不过理智的分析,何应钦应该更强一些,军事能力有,影响力也有,还敢于坚持自己的一些观点,敢于关键时刻做决策。
只是,既生瑜何生亮,蒋介石在,何应钦也就只能这样了。
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中,最弱对比,一定是他很多人说,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中,最弱的人就是刘峙,我不这么看。
刘峙曾经是蒋介石的五虎将(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而且是五虎之首,被誉为“常胜将军”。
但是,西安事变让刘峙从此泯然众人。
因为,他站错队了。
当时,是何应钦组织大家杀向陕西,名义上是去解救蒋介石,但实际上,大家都懂,这是要干什么。恰好,这次刘峙冲到了最前面,俨然何应钦的马前卒,先锋官。
老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回到南京后,刘峙就被严重批评了。
后来,看似,蒋介石依然在用他,但刘峙的表现大不如前,判若两人,估计有了心理阴影了,失误频出,接连不断。
淮海战役的时候,谁来当剿总?最后,蒋介石还是选择了刘峙,因为,一不能选地方军的长官,放水咋办?二是战区内的将领都是中央军,要放一个有资历的嫡系将领,因此,刚好有空档期的刘峙被选了过来。
不能说刘峙太差,是粟裕等人太猛了,实在招架不住。杜聿明来了,不也活捉了吗?那可是名声在外的名将啊!
不是刘峙不厉害,而是粟裕太厉害!
再看陈继承,有官职,无突出战绩;有官位,没太大影响力;职业生涯不短,大多平平庸庸。只是,人家大腿抱得好。
看军衔:何应钦一级上将,陈诚一级上将,顾祝同一级上将,蒋鼎文死后追封一级上将,张治中二级上将,刘峙二级上将,钱大钧先是中将,后来加上将衔,陈继承陆军中将。
挑出非同类项,就是明显的中将陈继承。
客观说,蒋介石的八大金刚里,陈继承就是最弱的那一个。
(陈继承)
回到开头的题目,在下以为:八大金刚中,最强就是何应钦,最弱就是陈继承。
你怎么看?
全国自媒体协会秘书长是谁?
截至目前,全国自媒体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lf-Media)尚未公布秘书长的相关信息。自媒体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平台,许多人都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内容,进行创作和传播。全国自媒体协会也是一个非常新的组织,成立于2020年,旨在为自媒体从业者提供一个交流、合作和共享资源的平台,目前正处在发展壮大阶段。如果有关于秘书长的官方信息,我们会及时更新。
中华全国联合会章程内容?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20年8月18日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学联”,英文译名为“All-China Students’ Federation”,英文缩写为“ACSF”)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和中等学校学生会的联合组织。
第二条 本会的基本任务:
(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同学成为热爱祖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求的合格人才,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发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维护国家和全国人民整体利益的同时,依法依章程表达和维护同学的具体利益;
(三)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努力为同学服务;
(四)增进各民族同学的团结。加强与台湾省和港澳同学的联系,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伟大祖国的统一;
(五)发展同各国、各地区学生和学生组织的友谊与合作,支持各国、各地区人民和学生的正义事业。
第三条 本会的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最高准则。
第四条 本会参加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为团体会员。
第二章 会员
第五条 本会实行团体会员制。
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的学生会、高等学校和科研教育机构的研究生会、国外中国留学生团体,承认本会章程,均为本会会员。
第六条 会员的基本权利:
(一)通过符合本会章程规定的民主程序,讨论和决定本会的重大事务;
(二)对本会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实行监督;
(三)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七条 会员的基本义务:
(一)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
(二)依照规定交纳会费。
第三章 组织和职权
第八条 本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指导下,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组织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第九条 全国学联代表大会是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学联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在特殊情况下,由全国学联主席团提议,并得到全国学联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的同意,可以提前或推迟举行。全国学联代表大会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当选代表参加才能召开。
全国学联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和通过决议实行表决制。
全国学联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审议和批准全国学联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二)讨论和决定本会的工作方针与任务;
(三)修改本会章程;
(四)选举全国学联委员会;
(五)讨论、决定应当由全国学联代表大会议决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条 全国学联委员会是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在全国学联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学联委员会由当选为委员的会员团体组成,每届任期五年。全国学联代表大会如提前或推迟举行,它的任期相应改变。
全国学联委员会每届任期内至少应举行三次全体会议。委员会开会时,委员团体各派一名代表参加。
全国学联委员会全体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参加才能召开。
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全国学联主席团召集和主持。
全国学联主席团认为必要时,对于需由全国学联委员会决定的个别事项,可以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召集全国学联委员开会议决。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召集的委员会议,由所在地方的全国学联主席团成员主持。
全国学联委员会进行选举和通过决议实行表决制。
全国学联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在全国学联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代表大会决议,决定全国学联的重大事项;
(二)召集全国学联代表大会;
(三)选举全国学联主席团;
(四)审议和批准全国学联主席团的工作报告。
全国学联委员会内设若干工作委员会,由全国学联委员成员团体组成。各工作委员会设主任委员团体一个,委员团体若干。
第十一条 全国学联主席团是全国学联委员会的常设机关。
全国学联主席团由当选为全国学联主席和主席团成员的会员团体组成,分别派出代表行使其在主席团职权。主席团成员团体认为必要时,可以更换自己派出的代表。主席团体派出的代表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任期中不宜继续履职的,应及时依程序变更人选。
主席团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由主席召集。
全国学联主席团决定重要事项实行表决制。
全国学联主席团推选若干执行主席并实行驻会制度。
全国学联主席团行使下列职权:
(一)在全国学联代表大会和全国学联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执行代表大会和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全国学联的重大事项;
(二)召集全国学联委员会会议;
(三)决定聘任和解聘全国学联秘书长、副秘书长;
(四)审议和批准全国学联秘书处的年度工作报告和年度经费使用情况的报告;
(五)批准任免全国学联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全国学联主席团内设若干专门工作委员会,由全国学联主席团成员团体组成。各专门工作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委员若干名。
第十二条 全国学联秘书处是全国学联的日常工作机构,向全国学联主席团负责并报告工作。
全国学联秘书处由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
全国学联秘书处行使下列职权:
(一)执行全国学联主席团的决议和决定;
(二)负责全国学联日常工作;
(三)管理全国学联的经费和财产;
(四)在全国学联主席团闭会期间,受主席团委托,对外代表全国学联。
第四章 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地方学生联合会
第十三条 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凡在学的中国学生,不分民族、性别、宗教信仰均为学生会、研究生会会员。
第十四条 学生会、研究生会以全心全意服务同学为宗旨,发挥学校党政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依照法律、学校规章制度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
第十五条 学生会、研究生会的基本任务:
(一)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同学开展学习、文体、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创优等多种活动,促进同学全面发展;
(二)维护校规校纪,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同学之间、同学与教职员工之间的团结,协助学校建设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
(三)组织同学开展有益于成长成才的自我服务活动,协助学校解决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沟通学校党政与广大同学的联系,通过学校各种正常渠道,反映同学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参与涉及学生的学校事务的民主管理,维护同学的正当权益;
(五)引导和支持学生社团健康发展,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服务;
(六)坚持从严治会,规范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人员的产生和配备,强化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以实际行动做广大同学的表率。
第十六条 全校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或全校学生(研究生)大会每年举行一次,审查和决定学生会、研究生会的工作,选举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领导机构,修改学生会、研究生会章程。
高等学校的全校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或全校学生(研究生)大会可成立常任代表会议或委员会,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全体同学帮助和监督学生会、研究生会的工作。
第十七条 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领导机构为主席团,集体负责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日常工作,它们向各自代表大会及其常任代表会议或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主席团成员不超过五人,可聘任秘书长协助工作。
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联合会是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会员团体的地方联合组织。
省、自治区、直辖市学联代表大会一般每三至五年举行一次。
省、自治区、直辖市学联委员会、主席团、秘书处的产生、组成办法及其职权等,可参照本章程对全国学联的相应规定。
第十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地区学联组织的设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1]
真相大白?
笼罩在我国疫情上面的这团迷雾早就该真相大白于天下了,不要再给某个国家,某些政客甩锅污蔑我国的丝毫机会了!
就在5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再次面向世界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的内容很值得注意。会议主持人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瑞安,他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来自中国有关于新款病毒研究成果所完结的科研出版物数量高居世界第一,而中国科学家密切与其他国家科研院所大量合作,也给出了非常积极的讯号。”
仅仅从瑞安的这番话便能够明确表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的相关疫情事业提出了高度且明确的赞扬,不仅如此,在会议过程中,瑞安针对我国在病毒素溯源问题上所秉持的开放支持态度,也是直接明确赞扬了。与此同时,瑞安还另外表示了对中国所有科学家以及积极抗击新冠病毒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科研贡献,表示非常的肯定。
大家都知道,前一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派遣专家组来我国进行了新冠病毒溯源问题的调查,面对世界卫生组织做出的决定,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第一时间内表明了态度:
“我们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做出的一切决定。”
与此同时,我国也提出了反对的一些意见,那就是要避免某些国家将病毒溯源问题给政治化。这里的某些国家就不用我多说了,想必大家都也清楚,确实是有一些国家自疫情爆发以来就一直将疫情发源污蔑甩锅给我国。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我国根本不是什么新冠病毒的发源地,这也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的。
并且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在五月初明确表示了,经过科学研究调查,已经查明了星新冠病毒的来源问题,那就是自然界。所以说世界卫生组织放出来的这一明确信号,确实是很打特朗普以及某些美国政客的脸啊!按照我中国的一句老话来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不管特朗普、蓬佩奥如何污蔑甩锅,只要他们的说法是错误的,那必将会得到实践认证的戳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