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伙儿唠唠,我这几年对房子的那点事儿。你知道的,咱中国人嘛对房子总有种特殊的情结,总觉得有自己的窝才算有个家。早些年,我跟大多数人一样,也想在大城市扎根,有套自己的房子。
我就是到处去看房,新房二手房都看,中介也找过不少。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就像个陀螺,天天围着房子转,周末更是没闲着,不是在看房,就是在去看房的路上。为这事儿,我可是把能借的钱都借遍,家里亲戚朋友,一个都没落下,就怕错过哪个“笋盘”。
但是,跑这么久,我慢慢发现,这事儿好像没那么简单。有些房子,地段好、户型也可价格高得吓人;有些房子,价格合适,可要么地段偏,要么房子老旧,住着也不舒心。而且我发现,这房子,还真不只是拿来住的,里面门道可多。有的开发商,捂盘惜售,故意抬高价格;有的中介,两头吃,忽悠买家也忽悠卖家。我就亲眼见过,同一个小区,同一栋楼,同样的户型,就因为楼层差几层,价格能差出几十万!
- 看房阶段:
- 各种楼盘我都去看,市中心的、郊区的,新的、旧的,一个都不放过。
- 联系各大中介,每天电话不断,都是推荐房源的。
- 周末时间全部用来实地考察,累得够呛。
- 筹钱阶段:
- 亲戚朋友借个遍,能想到的都开口。
- 算自己的存款,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
- 研究各种贷款政策,看哪种方式最划算。
- 碰壁阶段:
- 看中的房子买不起,价格太高。
- 买得起的房子看不中,条件太差。
- 发现房地产市场水很深,各种套路。
后来我想明白,这房子,终究是拿来住的,咱们普通老百姓,没必要把它看得太重。非得在一线城市买房,压力大不说,生活质量也未必高。于是我就转变思路,开始关注老家那边的房子。几年前,我发现老家那边的房价真便宜,环境也不错,我就用手头上攒下的一点钱,再加上家人的资助,在老家全款买一套房。
买房之后,我就把房子简单装修一下,买些家具家电,就拎包入住。我已经在老家住一年多,感觉非常舒服。这里空气物价也低,生活节奏也慢,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每天挤地铁上下班,累死累活的。我现在每天就散散步,记录一些自己的小日子,有空就写写文章,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叫人舒坦。前几天看到网上还有个“回归居住的属性才是房子真正的本质”视频也火,已经112次播放,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
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房子这东西,够住就行,没必要非得追求大的、贵的。咱老百姓,过日子图的是个舒心,别让房子成咱们的负担。要我说,现在提的啥“房住不炒”,让房子回归居住本质,真是说到点子上!与其在大城市里当房奴,还不如回老家享受生活!我现在也经常鼓励身边那些还在纠结买房子的朋友可以更多的看看租赁市场,幸福感满满的!
以上就是我这几年关于房子的那些事儿,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一句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给自己添堵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