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咱来聊聊当年银监会那个8号文,这事儿,我还真亲身经历过,印象深刻着!
记得那是2013年,3月份,我还在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部门吭哧吭哧干活。那时候,银行理财产品火得不行,各种创新层出不穷,我们部门也是天天加班加点,忙着设计各种产品,其中不少都投向所谓的“非标”资产。
啥叫“非标”?简单说,就是不像债券、股票这些在交易所公开交易的,比较“非主流”的债权资产。那时候,很多这种“非标”资产收益都挺高,我们做出来的理财产品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卖得特别
结果,3月底的一天,银监会突然发个文,就是这个“8号文”——《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文件一来,我们都懵!
这文件一出,我们整个部门都炸锅。领导立马召集大家开会,逐字逐句地研究这个8号文。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文件里明确规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的比例,还对这些资产做严格的定义。
这下可我们之前做的很多产品,一下子就不合规。大家伙儿都傻眼,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之前辛辛苦苦设计的产品,很多都得调整,甚至下架!
加班加点,调整产品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部门就进入“疯狂加班”模式。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照着8号文的要求,一项一项地检查我们现有的产品,看看哪些地方不符合规定,然后想办法调整。
- 梳理资产:把所有理财产品投向的资产,都仔仔细细地过一遍,看看哪些属于“非标”,哪些不属于。
- 计算比例:按照8号文的要求,重新计算“非标”资产的占比,看看有没有超标。
- 调整方案:对于超标的产品,那可就麻烦,要么调整投资标的,要么提前终止,总之得想办法让它合规。
那段时间,真是忙得昏天黑地,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讨论不完的方案。我记得有一次,为赶一个产品的调整方案,我和几个同事在办公室熬个通宵,第二天早上直接顶着黑眼圈去开会。
市场震动,影响深远
8号文的影响,可不仅仅局限在我们银行内部。整个市场都震动!
很多银行都跟我们一样,忙着调整产品。一些依赖“非标”资产融资的企业,也开始发愁,因为银行的钱不好拿。市场上甚至还出现“钱荒”,银行间市场的利率都涨不少。
不过话说回来,8号文的出台,虽然短期内给大家带来不少麻烦,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它规范银行理财业务,控制风险,也保护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真是让我成长不少。也让我深刻体会到,金融行业的变化真是太快,政策的影响力也太大。咱们这些从业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