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捣鼓机电产品出口这点事儿。这可不是啥纸上谈兵,全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里面坑也不少,经验也有一些,分享给大伙儿听听。
为啥要做这个?
也没想那么多,就是前几年瞅着周围不少朋友、厂子都在搞出口,特别是那些电机、泵、小零件啥的,往国外卖得挺火。我自个儿以前也干过点相关的活儿,懂那么一点点,手里头也认识几家工厂。心一横,琢磨着不如自个儿也试试,看能不能也分块蛋糕吃。就这么着,撸起袖子就开始干。
找路子和找客户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真跟无头苍蝇似的。我先把自个儿觉得能搞定的产品理理,主要是些技术不算顶尖但也还行的机电配件、小型设备。关键是上哪找老外买家去。那段时间我可没少折腾:
- 跑国内好几个行业展会,印一堆英文资料,见人就发,希望能碰上个对眼的采购商。
- 在几个据说老外爱逛的外贸平台上注册账号,把产品图片、参数啥的挂上去,天天盼着有人询盘。
- 还厚着脸皮托不少朋友打听,看他们有没有认识国外的公司或者做这行的。
头几个月是真没啥大动静,心里挺没底的。后来运气算通过一个以前工作认识的老关系,搭上线,才算接到第一个试探性的单子。总算是开张。
报价和签合同,头疼的开始
跟老外谈生意,报价这关就挺费劲。他们对价格那叫一个抠。你报高,人家扭头就走;报低,自己忙活半天还亏本。所以成本一定得算细致,工厂拿货价、运费、保险、港口杂费、还得给自己留点利润,一项项都不能漏。来来回回邮件、电话沟通好几轮,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这些都得掰扯清楚。落到合同上,那更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抠,特别是关键条款,比如用啥货币结算,万一货有问题咋办,都得写明白,省得以后扯皮。
备货、验货,不能松懈
合同签,定金也收(要是能收到的话),就得赶紧安排工厂生产或者采购。这时候,产品质量就是天。我一般都会自个儿或者派信得过的人去厂里盯着点,特别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等货做好,出货前必须得验货,尺寸、规格、性能、包装,都得按合同要求来。你要是图省事,发出去一批烂货,那客户肯定不干,退货、索赔都是轻的,以后人家再也不跟你玩,这买卖就算砸。
订舱报关,跑断腿
货备齐,验货也没问题,就得安排出运。机电产品一般都比较重、体积大,多数都是走海运集装箱。我就得赶紧联系熟悉的货代,让他们帮忙订船、安排拖车去工厂装货。这订舱也得赶早,特别是外贸旺季的时候,舱位紧张得很。货装好,拉到港口,接下来就是报关。准备报关资料那叫一个繁琐,发票、装箱单、合同、报关委托书,有时候还得根据产品弄些许可证啥的。一股脑交给报关行去处理。虽然是报关行弄,但咱也得盯着,生怕哪个环节出岔子影响船期。
发货和收钱,提心吊胆
总算把货顺顺利利装上船,货代会给个提单。这时候心里稍微松口气,但事儿还没完。得把提单副本和其他清关用的文件赶紧通过快递寄给客户,好让他们能在目的港顺利提货。然后就是最最关键的一步——收钱!特别是做T/T(电汇)的,一般都是发货前收一部分定金,发货后凭提单副本再收尾款。这尾款啥时候能到账,心里就一直悬着。有时候碰上客户拖拉,还得不停地催,也是挺烦心的。
一点体会
搞机电产品出口,听起来好像挺国际化、挺高大上,但实际上就是个辛苦活、细致活。从最开始找客户,到中间的生产、运输、单证,再到的收款,哪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特别是跟各种文件、规定打交道,得特别有耐心、够细心。还有就是,选对产品和市场很重要,别一上来就挑战高难度的。找靠谱的供应商和客户合作,也能省不少心。我就是这么一步步摸爬滚打过来的,虽然中间也交不少学费,但总算是把这摊子事给运转起来。经验不多,希望能给想干这行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