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瞅见余承东老板说他喜欢做产品,不喜欢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营销。这话,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让我想起之前自己瞎折腾的一个小玩意儿。
那会儿还在上家公司,我们小组内部,协作效率特别低。主要就是信息不同步,搞不清谁在干项目进度到哪,经常就是靠吼,或者在群里问来问去,信息一下子就被刷没,特别乱。领导也头大,想要个工具,但公司流程又长,申请个软件预算能拖到猴年马月。市面上找一圈,要么太复杂,功能一大堆我们用不上,要么就是死贵死贵的。
我就琢磨着,干脆自己动手搞一个!
说干就干。我不是啥专业程序员出身,就是自己瞎捣鼓过点东西。我就想,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先把最核心的问题解决:
- 任务得能记下来? 谁提的,干啥事,得清楚。
- 得能分给谁? 责任到人,不能含糊。
- 状态得能改? 进行中、已完成,一眼得看明白。
- 得能简单搜一下? 别回头找个任务翻半天。
就这几点,最基本的。界面丑点没关系,操作逻辑一定要简单,点几下就能搞定。我没去想什么高级功能,比如自动报表、甘特图、权限细分到变态那种,统统没考虑。为精力有限,而且那些东西对我们当时的小团队来说,就是锦上添花,甚至可能是负担。
先把骨头搭起来
我就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找个最简单的框架,数据库也选个轻量级的。吭哧吭哧开始写代码。过程嘛肯定不顺,经常卡壳,一个小小的问题能查半天资料。有时候写烦,也想过放弃,或者加点“看起来很厉害”的功能,比如弄个酷炫的登录动画啥的。但我都忍住,心里就一个念头:先把那几个核心功能做扎实,让它能跑起来,不出错,数据别丢! 这才是根本。
界面?一开始真是简陋到没法看,白底黑字,对齐都马马虎虎。但我优先保证的是功能能用,点“新增任务”就能弹框,填完信息点“保存”就真的存进去,列表里能看到,状态也能改。反反复复地测试这些基础流程。
小范围试试看
大概搞个把月,基本功能差不多。我就先在小组内部,跟关系好的两个同事小范围用起来。让他们帮我测试,提意见。他们也挺实在,没说要加这加那,主要就是反馈哪里不好用,哪里会出错。比如“这个按钮放这儿不顺手”,“搜索有时候会卡死”,“状态更新没提示”等等。
我就根据这些实实在在的反馈,一点点改。不追求一步到位,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先解决最影响使用的问题。界面丑?优先级放后面,先把功能稳定住。
最终的效果
这个小工具,界面依然谈不上好看,功能也极其简单。但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东西,在我们小组内部居然用起来。大家创建任务、分配任务、更新状态,都在上面弄。虽然还是得靠自觉,但至少信息都集中,查起来方便多。开周会的时候,打开那个页面,谁在干嘛进度如何,基本上一目然。领导也觉得挺省不少沟通成本。
那一刻,感觉特别实在。 没花多少钱,没搞什么发布会,也没吹嘘用什么牛逼技术。就是解决身边的一个实际问题,让大家工作顺畅一点点。这种感觉,比做一个外表光鲜但没人用的东西,要强太多。
余总说喜欢做产品,我太能理解。把心思花在刀刃上,把东西做扎实,让它真正好用,能解决问题,这过程本身就挺有成就感的。至于那些花哨的东西,等有余力再说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