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唠唠“常驻联合国代表”这个事儿。听起来特别高大上,对?感觉就是西装革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指点江山。我自个儿也实践过一段时间,当然不是去当代表哈,是做一些相关的记录和整理工作,也算是我自己的一段经历。
起初的摸索
最开始接触这块儿,纯粹是因为工作需要。那时候我在一个需要跟进国际动态的小组里,头儿就丢给我一个任务,说,你关注一下几个主要国家,特别是咱们国家,在联合国的代表都干些说些尤其是安理会那块儿的。当时我就懵,联合国?常驻代表?这离我生活也太远。
没办法,硬着头皮上。我第一步就是先去搞清楚这“常驻联合国代表”到底是个啥角色。到处搜罗信息,看新闻报道,大概明白,这就像是国家派驻到联合国的一个“大使”,总部在纽约,代表国家发声、开会、搞外交。
我的实践过程
知道基本概念,我就开始动手实践。咋实践?
- 信息收集: 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去扒拉各种新闻网站,特别是报道国际新闻和外交动态的。重点看关于联合国的消息,特别是涉及到中国、美国、俄罗斯这些大国的代表的活动。
- 筛选关键信息: 信息量特别大,不能啥都要。我就重点看几个方面:谁谁谁又被任命为新的代表,比如之前看到新闻说傅聪大使接替张军大使,成咱们国家新的常驻联合国代表。还有就是他们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国书、全权证书这些程序性的事儿。
- 记录发言和立场: 这个是重点。比如安理会开会讨论某个地区冲突,像中东问题,我就得赶紧找咱们国家代表的发言稿或者新闻通稿,看咱们是什么立场,提出什么建议,说哪些话。有时候发言挺长的,还得自己提炼要点。
- 整理归档: 把收集到的信息,按照国家、时间、事件分类整理。谁在哪个会议上发言,主要观点是跟哪些国家的代表进行会晤,都得记下来。那时候就弄个简单的表格,每天往里填。
过程中的感受
这活儿干起来挺枯燥的。每天面对的都是些官方辞令、外交术语,虽然我尽量用大白话去理解和记录,但还是感觉隔着一层。看着新闻里那些代表在各种会议上唇枪舌剑,或者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咱们代表团搞的国庆招待会啥的,感觉那是另一个世界。
印象比较深的是,有时候为核实一个发言的具体措辞,或者一个会议的准确时间,得翻好多资料,挺费劲的。而且这些代表换得也挺快的,有时候刚熟悉一个名字和面孔,没多久又换人,像美国那边也是,谁谁谁又被提名,又得重新记。
咋样
后来嘛因为工作调整,我就没再继续做这项记录工作。虽然不做,但那段经历还是让我对“常驻联合国代表”这个角色有更具体的认识。不再是以前那种模模糊糊、高高在上的印象。我知道他们不仅仅是在纽约总部,日内瓦、维也纳这些地方也有。我知道他们代表国家递交证书是个挺正式的环节。我知道他们会在各种场合发言,表达自己国家的看法。
现在偶尔看到新闻,比如最近傅聪大使又在安理会就某个问题发言,我还会习惯性地多看两眼,心里琢磨一下:这话说得跟咱们一贯的立场是不是一致。也算是那段“实践”留下的一点小习惯。
那段经历就是每天搜集、筛选、记录、整理,听起来简单,但挺磨性子。不过也确实让我对国际政治和外交这块儿多点实实在在的解,不再是两眼一抹黑。这就是我关于“常驻联合国代表”这事儿的一点实践记录,跟大家分享分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