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甲骨文收购Sun这事儿,时间过得是真快。我记得那会儿还在吭哧吭哧地写代码,这消息一出来,我们办公室里头,还有常去的几个技术论坛,那真是炸开锅。
当时听到消息的反应
我记得特清楚,那天好像是下午,正跟一个bug较劲,旁边同事吼一嗓子,说甲骨文要把Sun给买。第一反应是有点懵,觉得这俩公司风格差挺多的,怎么凑一块儿去。Sun那时候虽然有点走下坡路,但家底还是挺厚的,特别是Java这块金字招牌,还有服务器硬件啥的。
这消息挺突然的,因为之前好像风声是IBM想买来着,结果没谈拢。没过多久,甲骨文就跳出来,而且出的价钱还更高,好像是七十多亿美金,记不太清具体数字,反正是个大数目。
我们私下里的讨论和琢磨
那几天,我们几个关系好的同事,午饭或者下班路上,聊得最多的就是这个事儿。主要琢磨几个点:
- 甲骨文买Sun图数据库大佬买个硬件+软件的公司,是想搞软硬一体?
- Java以后怎么办?这可是我们吃饭的家伙。甲骨文会不会把Java搞得更封闭?会不会开始收费或者搞些幺蛾子?
- Sun那些开源项目,像MySQL(虽然之前就被Sun买)、OpenOffice啥的,命运会咋样?
大家普遍还是有点担心的,特别是对Java的未来。毕竟甲骨文给人的印象,商业上那是相当精明,甚至有点“霸道”。Sun相对来说,工程师文化重一些,也更开放点。这风格差异太大。
我还特意去翻些新闻报道看,想搞清楚甲骨文到底咋想的。当时他们的老大拉里·埃里森出来说话,大概意思就是看好Java,看好软硬件结合的潜力,说要整合资源,搞出更牛的产品。话是这么说,但我们心里还是打鼓。
后续的观察和感受
收购这事儿敲定之后,日子还得照过,代码还得照写。我们就一边干活,一边留意着后续的动向。
果然,没过太久,就能感觉到变化。最明显的就是Java这块儿。
后来甲骨文确实在Java的商业化上动作频频。那个关于Java SE订阅收费规则调整的事儿,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从按用户数变成按公司员工总数收,好家伙,那影响范围可就大去。这一下就印证我们当初的担心,甲骨文确实想从Java身上榨出更多利润。
还有MySQL,虽然甲骨文接手后也还在维护更新,但总感觉不如以前那么“纯粹”,社区里也有些担忧的声音。不少人或者公司开始考虑其他的替代方案。
回过头来看,甲骨文收购Sun这步棋,从商业上讲,可能确实给甲骨文带来不少好处,比如获得Java这个强大的生态,补充硬件能力。但对我们这些开发者,或者说对整个技术社区来说,感受就复杂多。有利有弊,Java平台本身在甲骨文手里也还在发展,但那种商业上的压迫感也确实是以前Sun时代不太有的。
这整个过程,对我来说,也算是一次近距离观察科技巨头并购整合的“实践课”。看着新闻,看着技术变迁,看着社区反应,挺感慨的。技术世界就是这样,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和整合里头往前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