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我自个儿每天都干点啥事儿。也没啥大事,就是每天早上起来,指定要看看最新的疫情数字。就跟你标题里说的那个“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22例”差不多,我就是每天瞅瞅这个。
我这习惯咋养成的?也挺简单。
我的“追踪”小实践
第一步:摸手机。 每天早上闹钟一响,眼睛还没完全睁开,手就先摸到床头柜上的手机。这不是为刷朋友圈或者看新闻,就是直奔主题。
第二步:找数据。 我也不用啥特别复杂的APP,就那么几个常用的新闻客户端或者有时候就直接用微信里的小程序,划拉几下,找到那个疫情地图或者每日通报。主要就看几个数字:全国新增多少,本土多少,境外输入多少,还有就是看看有没有自己或者家人朋友在的城市出现新情况。
第三步:心里有数。 看到今天这个“新增22例”,心里就大概有个谱。虽然数字不大,但还是会留意一下具体是哪儿。尤其是我要是有出门的计划,或者家里人要出远门,那我看得就更仔细,得看看是不是在风险地区。
为啥养成这习惯?
说起来,这毛病还真是被“逼”出来的。记得有一次,大概是前年,看着当时数据挺平稳的,没几个新增,我就琢磨着带老婆孩子回趟老家,看看我爸妈。票都买好,假也请,心里还挺美的。
结果? 临走前两天,突然就看到新闻说,我们老家那个方向,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蹦出来几例本土的。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果然,没过多久,防控就升级。
- 行程泡汤: 原本计划好的行程,一下子就黄。火车票退,还扣不少手续费。
- 提心吊胆: 那几天真是折腾,不光是回不去,还担心万一影响到自己这边城市的健康码状态,上班都可能受影响。
- 家人担心: 老家的爸妈本来盼着我们回去,结果落空,他们也跟着瞎操心。
从那次之后,我就落下这么个“病根”。每天不看一眼最新的数字,心里就感觉不踏实,好像缺点啥似的。也不是说有多焦虑,就是觉得看看心里能有个底,知道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像今天这个“新增22例”,我看到,心里记一下。虽然现在感觉好像没那么紧张,但小心点总没坏处。出门戴口罩、勤洗手这些,也都成肌肉记忆。这习惯,估计还得跟着我挺长一段时间咯。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