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提起《中国发展报告2010》这东西,我这儿还真有点儿实践经历能说道说道。那会儿大概是2011年还是2012年初,具体时间记不太清,反正就是那报告出来没多久。
当时我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里头混日子,主要是做点市场分析、写写材料啥的。有一次,老板也不知道从哪儿听说这个《中国发展报告2010》,觉得特别高大上,说里头提的那个“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很有搞头,让我们部门研究研究,看能不能跟咱们公司的业务扯上点关系,写个分析报告出来。
接到任务,我头都大。那年头不像网上搜个东西哗一下全出来。这报告刚出,我们手上也没有。我先是去公司资料室翻半天,啥也没有。然后就托关系问人,看谁手上有这玩意儿。折腾好几天,还是一个跑政府口的同事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帮我搞到一本纸质版的。
拿到手,厚厚的一大本,看着就挺唬人。我先是大概翻翻目录和前言,想找找跟我们行业沾边的内容。里头确实提不少关于城市化、人口流动、产业布局的东西,还有对当时经济形势的分析,说什么虽然挑战挺多,但经济底子还在,增长动力也还行。
啃报告的过程可真不轻松
那报告写得挺“学术”的,或者说有点官方腔调。对我这种习惯大白话的人来说,读起来确实有点费劲。什么“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结构性调整”、“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看得我是一个头两个大。
我只能耐着性子,挑重点章节看。特别是关于“新型城市化”那部分,我反复读好几遍。一边读,一边还得结合当时自己身边儿看到的情况琢磨。
- 那时候,我住的城市也在大搞建设。 老城区拆不少,到处都是工地,新的高楼小区蹭蹭地往外冒。
- 确实感觉外来的人多不少。 公交车上、菜市场里,能听到各种口音。
- 生活成本也在涨。 尤其是房价,开始有往上蹿的苗头。
我就把我看到的这些现象,试着跟报告里提的那些“人的发展”、“公共服务”、“社会融合”之类的概念对一对。当时感觉报告里画的蓝图挺美但现实里头,还是能看到不少磕磕绊绊的地方。
捣鼓差不多一个多星期。
我把报告里觉得可能跟我们业务有点关联的部分摘出来,又结合自己的一些观察和网上找的一些零碎数据,东拼西凑,总算是攒出来一份“学习心得”式的分析材料交上去。里面大概意思就是,城市化加速是趋势,人往城里走也是趋势,这对我们面向城市消费群体的业务来说,长期看是好事儿,但短期内市场竞争也会更激烈,得注意服务升级啥的。
写得挺虚的,自己都觉得有点扯。不过好在老板也没细究,估计他也就是一时兴起,要个态度。这事儿就算糊弄过去。
现在回头想想,那会儿研究这报告,虽然过程挺痛苦,但也确实让我对当时中国发展的一些大方向有点模模糊糊的认识。特别是“城市化”这个主题,后来这些年的变化,真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身边,比报告里写的还要快得多、复杂得多。也算是一段挺特别的实践经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