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折腾的“欧盟进口牛肉”这事儿,也算是小小的一个实践记录。
事情是这么开始的,就好一口牛肉。之前吃的都是国产的或者澳洲的,总觉得少点啥味儿。最近在网上冲浪,老看到有人吹欧盟的牛肉,说什么“野性本味”、“尊重自然”,听得我心里痒痒,就寻思着搞点来尝尝。
说干就干!我先是在网上各种搜资料,解欧盟牛肉主要有哪些产地,比如爱尔兰、德国、法国啥的。然后又研究下各个产地的牛肉特点,爱尔兰的草饲牛肉好像比较出名,德国的谷饲牛肉油花应该更丰富。我决定先试试爱尔兰的草饲牛肉,就冲着它那个“自然放养”去的,感觉肯定更健康。
接下来就是找渠道。我一开始想直接海淘,结果发现手续太麻烦,各种清关、检疫,想想就头大。后来还是决定在国内找靠谱的进口食品店买。在网上对比好几家,看看评价,选一家看起来比较正规的店铺。下单之前我还特意问客服,确保是正规进口的,有检疫证明啥的。
等几天,牛肉终于到货!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一股淡淡的奶香味扑面而来,肉的颜色也很新鲜,看起来品质不错。我买的是西冷牛排,打算自己在家煎着吃。
煎牛排也是个技术活。我先从冰箱里拿出来解冻,然后用厨房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在牛排上撒上一些海盐和黑胡椒,简单腌制一下。锅烧热,放一小块黄油,等黄油融化后,放入牛排。我喜欢吃五分熟的,所以每一面煎大概一分半钟左右。
煎好后,把牛排放在盘子里,盖上锡纸醒几分钟,让肉汁回流。然后就可以切开享用!
第一口下去,感觉确实不一样!牛肉的口感很嫩,而且带着一股淡淡的草香味,吃起来没有那种很重的腥味。我感觉比之前吃的澳洲牛肉要更有嚼劲,也更有牛肉味。虽然没有达到“惊艳”的程度,但确实挺好吃的,感觉钱没白花。
不过这回尝试也让我发现一些问题。进口牛肉的价格确实比国产的要贵不少,以后不能经常吃,只能偶尔犒劳一下自己。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牛肉,口感差异还是挺大的,以后还得慢慢研究,找到自己最喜欢的。煎牛排的技术还有待提高,这回煎的稍微有点老,下次要再注意一下火候。
这回欧盟进口牛肉的尝试还算成功,让我对牛肉又有新的认识。以后有机会,我还想试试其他产地的牛肉,看看能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口味的。
- 买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解清楚各个产地的牛肉特点。
- 尽量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确保牛肉的品质和安全。
- 煎牛排是个技术活,要多练习才能掌握好火候。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