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今天一刷手机,又看到特朗普发个老长老长的声明。又是他。
点进去瞄一眼,好家伙,密密麻麻全是字。具体啥事儿?扫几眼,大概意思还是老一套:
- 说自己啥也没做错。
- 指责对手搞“政治迫害”。
- 抱怨这不公那不平的。
具体是针对那个“封口费”的事,还是国会山那档子事,或者是又跟哪个共和党大佬不对付,我也没那耐心一字一句看完。
我的实践过程
我这“实践”也挺简单的。早上起来,习惯性地打开新闻看看有啥新鲜事。看到这标题“特朗普发长文声明”,心里就“咯噔”一下,想着“又来”。
我当时咋做的?
第一步,就是快速浏览标题和导语。看看是啥大事,值不值得我花时间细看。一看是特朗普的长文,心里就有数,估计又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第二步,我大概拖动屏幕,扫一下篇幅。嚯,真不短!几千字打底?这种长度,现在谁有耐心看完?反正我是没有。
第三步,就是挑关键词看。比如“检察官”、“起诉”、“民主党”、“不公”、“猎巫”这些词,基本上就能猜到他要表达啥。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话,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
一步,就是关掉页面,活动活动脖子,继续看点别的。真没必要在这一篇文章上耗费太多精力。
一点感想
这让我想起以前工作的时候,遇到过一个特别爱写长邮件的老领导。每次发邮件,都是洋洋洒洒几千字,从盘古开天辟地说到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怕漏开头还挺唬人,各种引经据典,看到后面发现,核心意思就一两句,全藏在废话里。
后来我们部门的人都练就一身“火眼金睛”的本事,直接拖到看“总结”或者“要求”,前面大段的铺垫直接忽略。效率是高,但感觉也挺没劲的。
现在看特朗普这长篇大论,感觉也差不多。重要的信息可能就那么点,但包装得特别复杂,情绪也拉满。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与其费劲去扒拉那几句有用的,不如直接等别人总结好的“懒人包”或者干脆不看。
所以这回我的“实践”,主要就是练习一下信息筛选和“快速跳过”的技能。毕竟现在信息太多,都像他这么搞,咱也看不过来。就这样,记录一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