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这个人好像有个习惯,或者说是毛病,就是特别喜欢琢磨和评价遇到的各种事儿、用到的各种东西。这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好像慢慢就变成我生活的一部分。
怎么开始的?
我也记不清具体是啥时候开始的。最早可能就是看完电影或者电视剧,总忍不住跟身边的人叨叨几句,说说哪里哪里不行。比如演员演得怎么样,剧情是不是扯,特效值不值五毛钱。一开始就是随便说说,后来发现,不说几句,心里憋得慌。
后来这范围就扩大。出去吃饭,点个菜,吃完我得琢磨琢磨:
- 这味道地道不?
- 食材新鲜不新鲜?
- 价格跟这个菜值不值?
- 环境怎么样,服务员机灵不机灵?
心里头就跟有个小本本似的,默默给记上几笔。有时候跟朋友一起,我就直接说出来,朋友有时候嫌我烦,说吃个饭都堵不上我的嘴。但没办法,不说我难受。
评价的过程
买新东西也一样。小到一个插线板,大到家电,用之前我可能看看别人的评价,但关键还得是自己用过之后的评价。我会留意它的设计好不好用,材质怎么样,功能实不实用,有没有啥反人类的小毛病。用着用着,心里就有数,这个东西算好还是不下次还买不买,或者会不会推荐给别人。
甚至有时候,跟人打交道,比如客服,或者某个办事儿的人员,我也会在心里默默评价一下。态度好不解决问题利索不利索?是不是在敷衍我?这倒不是说我要去投诉或者干嘛纯粹是自己心里得有个谱,知道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应对,或者对这家公司、这个地方有个大概印象。
这个评价过程,对我来说,挺自然的。不是说非要拿出个表格来打分,大多数时候就是脑子里过一遍,形成一个总体的感觉。有时候感觉强烈,可能会专门记下来,或者跟人分享,比如写个评论啥的。但更多时候,就是我自己的一个内部消化过程。
为啥热爱评价?
为啥这么“热爱”评价?我自己琢磨过。可能主要还是追求一种掌控感和清晰感。评价完,好就是不好就是不心里清楚明白,这事儿就算在我这儿结。不评价一下,总觉得这经历模模糊糊的,没个着落。
而且评价多,好像也帮我做不少决策。比如哪家馆子好吃,哪个牌子的东西耐用,哪个平台靠谱。这都是我自己一点点“评”出来的经验,虽然主观,但对我自己来说,比看一大堆广告或者软文要实在得多。
这习惯也有不好的地方。有时候确实容易较真,看啥都想挑点刺儿出来。也可能让身边的人觉得我太挑剔,或者太主观。我也知道,我的评价标准不一定对,也不一定适用于别人。
活这么些年,这习惯算是长我身上。现在让我啥都不评价,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过,我还真有点不习惯。评价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体验和记录生活的方式。挺我挺享受这个过程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