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艺术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能够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而折纸作为一种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手工活动,受到了越来越多中班教师的关注。本文以一节在幼儿园中班的折纸课为例,探讨老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并从教学反思的角度本节课的优缺点。
2.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让幼儿学会基本的折纸技巧,包括如何折出纸飞机、纸船和红太阳等形状。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个性化表达,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2.2教学内容
通过老师的现场演示和幼儿自己的尝试,学习如何完成多种不同难度的折纸作品;
让幼儿通过折纸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探索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增强幼儿对动手实践的兴趣,将折纸活动变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
鼓励幼儿在折纸过程中互相交流、合作并分享折纸成功的经验。
2.3教学流程
介绍折纸课程,让幼儿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重要性;
老师现场演练,向幼儿展示如何完成简单的折叠操作;
让幼儿自己尝试折纸,并对他们的技巧进行指导和帮助;
老师定期和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学习;
评估幼儿的折纸作品,并提供积极的反馈。
2.4教学资源
纸张、剪刀、书写笔等;
老师自己的模板折纸作品和教材。
3.教学实践和反思
3.1教学实践
老师沿用了《幼儿园教育课程指南》中的折纸教学设计,通过亲身示范和幼儿的自主学习,帮助幼儿掌握了不同难度的折纸技巧,并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合作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了一定的小组分配,让幼儿在小组中协作完成折纸作品。这种分组方式,确保了每个幼儿都参与到了活动中,并营造了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此外,老师在评价幼儿的折纸作品的时候,也非常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2教学反思
教学资源的配备不足
幼儿园中班的折纸教育涉及到大量的纸张、剪刀和其他工具的配备。而本节课程中,有部分幼儿来课程前忘记了带工具,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和不便。因此,教学前,老师应该提前与家长们沟通好要带的具体工具,并做好备用工具的准备,以便应对出现各种问题的情况。
教学形式不够丰富
本节课程中,老师主要采用了现场演示和幼儿自主学习两种方式进行折纸教学,并缺乏其他形式来引导幼儿学习。这可能会让部分幼儿感到无聊或者那种形式的教学拘谨了。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互动性强的小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4.
本节课为幼儿园中班的艺术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到折纸的教学设计和实践。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们认为对于幼儿园中班的折纸教育,老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上应该更加有理思维性,并注重让教学内容更具有丰富性和趣味性。最后,对于本次课程中的不足,我们也要及时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