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就在阅兵前不到24小时,赖清德最不想看到的事还是发生了台湾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已经到北京了!
这一巴掌,真是来得又快又响。民进党当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放话又是威胁,想把所有通往北京的路都给堵死。结果呢?洪秀柱用一张机票,就让他们的“封锁线”成了个天大的笑话。
她不光是去了,而且是早在9月1号晚上就悄然抵达。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出席活动了,这简直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突围”,在整个台湾政坛扔下了一颗震撼弹。
一道撕破绿营封锁的“逆行令”
你想想,民进党从8月初就开始吹风,摆明了态度:谁敢去北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就严办谁。
这股压力有多大?几乎是把“政治恐吓”四个字写在了脸上。
他们就是想营造一种风声鹤唳的氛围,让台湾的政治人物们人人自危,彻底切断两岸之间这种基于共同历史记忆的连接。
可他们偏偏算错了一个人,洪秀柱。
这位被称作“柱柱姐”的政坛老将,骨子里就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压力越大,她反弹得越狠。
抵达北京后,她那篇情真意切的长文,才是真正的高潮。
她说:“当年日寇侵略中华,生死一线,是全体中华儿女上下一心,国共和而深情合作,共同浴血奋战,才赢得抗战最终胜利。”
“抗战胜利,理应是不分省籍、不分党派的民族荣光。”
看到没有?这话说得太漂亮了。没有一句狠话,却字字诛心,把民进党当局那种狭隘的、试图割裂历史的格局,衬托得无比渺小和可笑。
这已经不是政治表态了,这是在提醒所有人,尤其是在台湾的同胞们:有些历史,有些荣耀,是刻在血脉里的,不是几个政客想抹掉就能抹掉的。
“柱柱姐”的底气,到底从哪来?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洪秀D柱这么做是不是太冒险了,是不是一场孤注一掷的政治豪赌?
一开始我也这么想,但仔细一看数据,才发现事情根本没那么简单。
根据台湾权威机构2025年最新的民调,岛内的民意风向,早就悄悄变了。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藏着的是台湾社会最真实的情感温度和理性思考,这才是洪秀柱敢于“逆行”的最大底气。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背后,站着的是那些沉默的、但心知肚明的老百姓。
所以说,她的北京之行,不是心血来潮。
是她敏锐地捕捉到了民心思变的信号,然后用自己的行动,点燃了这把火。
她在文章里那句“站在北京,不仅仅是对先烈们最深的致敬,更是提醒当下的中华儿女,不忘初心,不忘国耻,共同复兴中华”,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这已经超越了党派之争,上升到了整个民族的高度。
一群人的奔赴,和一个人的沉默
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
赖清德当局的封锁令,最后锁住的好像只有他们自己。
因为跟着洪秀柱一起去北京的,根本不是一小撮人。国民党前秘书长李干龙、新党主席吴成典……一长串名单,个个都是在岛内有分量的人物。
最最触动人心的,是队伍里还有“抗日将士的后代”。
这一下,整个纪念活动的意义瞬间就升华了。他们的出现,就像一个活生生的历史证据,无声地宣告着:血脉是无法割断的,历史是无法篡改的。
而另一边呢?
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破冰之旅”,赖清德选择了沉默。
对,你没看错,就是那种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尴尬沉默。没有任何正面回应,继续埋头搞他那套“台独”政策。
说白了,他除了沉默,也确实没什么牌可打了。
就像有评论说的,用政治恐吓去遮蔽民族大义,最后只会被时代狠狠抛弃。
政治堵不住人心,更堵不住历史大势
话说回来,两岸关系其实就像一座冰山。我们在新闻上看到的政客叫骂、军机绕台,都只是海面上的冰山一角。
海面之下,是汹涌的潜流。
是每年高达4000亿美元的贸易额,是恢复到疫情前85%的旅游人潮,是无数两岸家庭的血脉亲情。这些才是真正稳定两岸关系的压舱石。
洪秀柱他们这一次,就是把这股潜流的力量给引爆了,让它冲上了海面,让所有人都看到。
她的行动像一道分水岭,清清楚楚地告诉所有人:靠操弄对立、割裂历史来换取政治资本的时代,可能真的要过去了。
未来的台海局势肯定还会有各种变数,但人心向背这杆秤,终究会决定最后的走向。
洪秀柱用一句“北京这趟,我去了,而且必去了”,给这件事画上了一个决绝的感叹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