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特约记者刘理政通讯员陈林雁 曹亦兵)掰烟叶、扎捆烤烟、烟叶等级分类……镇平县马庄乡烟叶生产基地一派忙碌的景象。据了解,在烟叶喜获丰收之际,面对用工难的情况,该乡乡长侯洲洋亲自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带动各村公益岗位人员,全力配合烟叶生产,打好烟叶丰收仗,实现烟农与贫困群众双丰收。
马庄乡坚持把烟叶生产作为一项强乡富民产业,精心培育,倾力打造。按照“1+1+1+N”产业布局,采取“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贫带贫作用,实现了财政增强,群众增收的双赢局面。目前,该乡发展烟叶种植600多亩,储备流转土地600亩,2020年烟叶种植实际面积将突破1000亩。
在烟叶产业培育发展方面,马庄乡通过算“经济账”来鼓励农户参与。种植一亩烟,总收益3000元,扣除土地成本、人工、机械等各项费用,净利润1600元,是传统小麦、玉米种植收入的3倍。政府牵头,村“两委”配合,合作社参与,按照每亩600元的标准,集中流转土地,然后交给承包户种植,有效解决了土地难集中的问题。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政府投资沟、路、渠、水建设,投资建设育苗烘烤中心,建成热泵电房10座,流水线烘烤大炕1座,青烟叶及干烟叶分拣仓库2座。为农户提供产业化发展一条龙服务,聘请烟叶种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3名,为烟农提供种植和烘烤技术培训,并帮助解决烟叶种植前、中、后期遇到的各项困难和问题。
同时,烟叶产业带贫得到了明显加强,拓宽了增收渠道。组织引导合作社与贫困户实现无缝对接,实施产业脱贫。当地贫困户可到合作社常年务工,工资标准不低于每天40元。也可入股分红,贫困户以到户增收5000元入股,合作社以每年不低于本金的10%分红;贫困户以小额贷款5万元入股,合作社以每年3000元分红。已与49户贫困户签订入股合同,累计带贫91户360人。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劳务收入获得薪金,入股分红获得酬金,多渠道增加收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