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9月15日消息(记者 王洪旭)9月15日,记者从2023年海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南将组织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开展科普“六进”、万名大学生基层科普行等活动,提升基层科普服务的覆盖面、实效性和获得感。
发布会上,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胜表示,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简称“海南省科协”)作为牵头单位,今年联合18家单位组织开展第20届海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特色鲜明、亮点纷呈、重点突出,助力海南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2023年海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新闻发布会。记者 刘洋 摄
今后,海南省科协将继续以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为契机,联合省纲要成员单位,采取“大协作、大联合”的方式,高位推动、同向发力,科学谋划科普工作,推动《海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落地见效,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为科普、处处是科普、行行做科普的生动实践。
其中,以应急科普、生态环境、生命健康、数字化等科普内容为重点,协调推动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类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科普基础设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合作等五项重点工程。
组织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开展科普“六进”、万名大学生基层科普行等活动,提升基层科普服务的覆盖面、实效性和获得感,促进科普公平普惠。组织动员省级学会和社会各界科技资源,开展学术交流,引领企业(园区)、省级学会投身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专业技术优势,开展学会行业领域科普活动。
加强科技场馆、科普基地建设和科普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加快推进海南科技馆建设,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建设中小型科技馆。持续推动科普教育基地、科技小院、博士农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科普阵地建设。推动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面向青少年群体免费开放。进一步充实完善科普地图集。积极推动科普研学及相关科普产业发展。
推进海南省科技传播融媒体建设,采取主流媒体、新媒体和大型科普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科普一分钟》《科普海南》视频号、抖音号等科普信息化品牌建设,打通线上线下重点活动圈,在全社会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夯实基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