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进取,你能分享下你在股票市场第一桶金的风雨历程吗?
每天能坚持获利三个点,看似很难,其实需要一个长期坚持选股的过程,如果选股得当,不考虑操作失误,每天获利三个点还是能做到的。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选股才能做到每天获利三个点呢?方法很简单,坚持阳克阴、阴克阳简简单单就能做到,我们随便选择一只股票看看是如何做到的?
神宇股份在60分钟经过一波下跌后,第二次出现双覆盖的阳克阴,而且在第二次的阳克阴明显出现放量,此时无论你再犹豫都要闭上眼睛大胆买进去,即使第二天下跌,都要鼓足勇气,至于转天上涨下跌就丢到明天去处理吧!
股价经过上涨后,出现一根大阴线,直接吃掉前面上涨幅度的一半,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抱有太大幻想,阴克阳出来后,即使亏也要走。
股价经过4个小时的震荡,并没有跌破前面这根阴线,证明庄家的这根阴线是明显的震仓,之后的这根长阳虽然很大,涨幅很高,但是毕竟是阳克阴,先进去再说。
经过一波上涨后,股价创新高后立即调头往下砸,尽管收出的是阳线,这明显是根假阳线,我们就当阴线处理,阴克阳必须清仓。回头看看这波操作,上涨是按照波段操作的,如果拿着不动,很难判断什么时候是顶。这样操作尽管是麻烦了点,但是不会被套路。
经过几个小时的调整,盘面又出现经典阳克阴,庄家给我们指示又该上车了,就不要犹豫了,先上去再说。
很多人说炒股很难,那是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在股市我们要始终记得,我们只是一个跟随者,我们决定不了股价的上涨下跌。很多股评家说跟着大资金做有肉吃,说得很轻松,怎么跟着大资金呢?跟完后股价按照预期上涨了吗?自己还处于亏损被套如何指导别人呢?如果按照阳克阴、阴克阳,挣得这点钱足够改变自己后半生的命运了。股价按照指定价格上涨一波后,又出现阴克阳了,庄家让下车我们就下车,听人劝吃饱饭。
卖出股票后,股价尽管反复震荡,但是始终没出现我们得买点,直到两根长阴线得下跌后出现一根明显得阳克阴。在股市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大跌大机会,小跌小机会,不跌没机会。看来这次得猛跌确实给了我们做多得机会,上车!
上涨一天,庄家又要休息了,老大都休息了,我们也跟着休息吧!标准阴克阳是创新高的,看着不大,毕竟是指令,走呗!
刚躺下,庄家又要我们上车,跟团旅游就这样,让走就必须走。导游都上车了,我们赶紧上去吧!这么匆忙上车,估计后面会有一波漂亮的风景。坚持复盘不仅是为了寻找完美的形态 ,重要的是为了训练自己的眼力和耐力。具备了这两个能力,实战中就不会慌张了。
看来这条路不太好走,车又被泥泞的公路阻挡了,下车看看路况吧!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寓言故事是现实生活的隐喻和浓缩,人总是善于在顺境中沾沾自喜,在快乐中忘却潜伏的危机。
刚下车又让上车了,造孽呀!这不是折腾人吗?我们可以抱怨,可是在股市眼泪是不值钱的。现实中我们在公司打工,甚至比这个更麻烦,很多事并非所愿。强忍眼泪上车吧!
走走停停经常是庄家常用手法,上涨一两个小时又让人下车了。成功的操作何尝不是对一个个细节的精妙把握 。每一个细节都是有表 情的,在对一个形态的处理上,每个细节的细微之处都透露着一个人的识图能力和操盘素养,忽略细节的存在,庄家先是对你黄牌警告,如不立即改正,庄家立马就会亮起红牌将你拿下 。
上涨过程中,震仓是常有的,如果实在经不住震仓,索性按照大周期趴着不动。这不又让上车了,不要犹豫了,上去吧!
这条路走得太艰辛了,钱没那么好挣,上涨一段时间又让下车了,这次的下车基本要告一段落了,股价涨幅已经很大了。
任何一个小细节,对结果的影响都可能是巨大的。在你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本以为马上就可以跨进这道门槛时,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让你与成功擦肩而过。
理念是灵魂,技术是骨骼,行为是韧带。没有灵魂,人就变成了一具空洞的躯壳,没有骨骼人体就会轰然倒塌,没有韧带,灵魂和骨骼就连不到一起 。
长期投资股票是不是真的能赚大钱?
1 价值投资一定要长期持有吗?
虽然价值投资一般都是长期持有,但不是长期持有就一定是价值投资。比如高位买入中石油股票不舍得割肉被套七八年,这种长期持有也是价值投资吗?肯定不是
相反,买入一个股票一个月后我就卖出去了,这可能就是价值投资,比如我原本设定的目标是3年股票涨一倍,但是买进去只一个月就达到了我的目标,如果我把长期持有作为价值投资,那么我就不能卖出,但实际上我应该马上卖出,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因为他已经达成了我的收益目标,为什么我要白等三年呢?三年后也许还赚不到一倍了。
不管是投资还是投机,不管是长线还是短线,投资回报才是最终的目的,市场如果犯错误了,提前把利润给你,你就应该笑纳,而不是为了错误的理念本末倒置。
2 长期持有一定能赚钱吗?
不一定,关键还是你买入的价格,以及是不是买的好公司。高位买入意味着透支了未来的利润很多年,所以长期持有是在消化泡沫,是等待股票价格慢慢回归正常,是为前面的错误买单,泡沫越大消化的时间也越长,如果公司的增长差,也许永远都回不到买入价格,这正是追热点容易亏损的原因。
巴菲特说“如果你不打算持有股票十年,就一分钟都不要持有”,他说的是一个信念,基础就是好公司,好价格,有时候市场会犯错误,即使好公司好价格也不一定能赚钱,所以需要耐心等待,只要时间够长,最终价值会回归,所以投资持有股票的时间一般比较长。
3 怎么判断卖点?
当股票的价格严重高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就应该卖出,具体标准就要涉及到估值了。
一般情况当股票价格高于内在价值三倍以上就应该卖,怎么计算?
先要确定股票的合理估值是多少,这方面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不同的行业估值方法不同。
先看公司过去5年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结合最近二年的实际增长,加上行业的整体增长,预估一个估值。
必须要看过去5年的实际增长,因为这种增长就是他过去的成绩,过去不代表未来,但是就像判断一个学生是否能考上大学,还有比过去的成绩更好的参照物吗?
但也不能仅仅看平均,比如中天科技过去5年平均增长有30%几,但实际上2017年只有12%,最近一个季度更是只有0.5%,趋势越来越差,这个情况下你给的估值最高也就是10%以内。
估值要保守,这是投资者要记住的,估值越高等于对未来业绩增长要求越高,失败概率越大,你亏损的概率也越大。
结合行业增长,比如牛奶行业整体增长就3%左右,所以你给一个企业估值就不能给20%,即使是伊利最多是12%到15%。
确定了公司未来的增长率,就可以算出公司合理的PE,比如伊利预测15%的增长,那么给15倍的估值,净利润增长和PE一定是对应的。
那怎么判断股价高了还是低了?用每股收益乘以PE(或者PB)就得出了他的合理价格,
先看一下过去一年的每股收益:
去年是0.99元,今年增长15%,那么每股收益是1.138元,给15倍的估值合理价格是17元。
这里注意不能只看最近一个季度的每股收益,然后乘以4个季度,那么会误差很大,比如:
伊利一季度的每股收益是0.35元,乘以4个季度就是1.4元,那肯定误差大了。
合理的价格是17元,今天伊利27元的股价是高估了,高估到什么程度要卖出?一般指的是3倍左右,那么就是54元,给出一个范围45到54都可以卖。
为什么要高出那么多才卖出?因为避免频繁的换股,比如高30%就换股,市场价格波动很容易达到这个标准,就会变成短线炒股而错失好公司未来的成长。
邓普顿还给出过一个卖出股票的公式,当你发现另外一个差不多的股票价格比你现有的低50%,收益高一倍的时候。
各位小伙伴记住,因为每一个人对未来的增长预测不一样,所以估值有较大差异,没有绝对的对错,估值不是做数学题,根本不需要精准,只要模糊的正确就可以。
希望你点赞评论!
在2021年该如何投资?
投资理财应当综合考虑收益率、安全性和流动性,一般来说收益率越高,安全性越低,流动性越差。
如果有200万存款,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不高,那么还是建议购买中低风险以下的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养老基金收益率一般在4%~5%左右等等。
如果我们选择大额存单或者国债等投资项目收益率也就4%左右,但是好在能够更加安全。一般来说,退休老人首选是大额存单或者国债,像储蓄式国债(电子式)还可以按年发放利息。
一般来说,个人能够承受的理财风险可以分为五大级别:谨慎级、稳健级、平衡级、进取级和激进级。
所有银行和投资平台在向投资者卖理财产品时,必须要先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不能将承受能力卖给不能承受的投资者。
如果不顾承受能力,卖给了相关投资者,如果挣了钱属于投资者的;如果投资者亏了钱,起诉代售者,那么代售者要负责赔偿。可以说好事儿全是人家的。
不过,如果期望我们的投资收益更高,主要还是应当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等投资产品。
一般来说,不建议个人投资股票,因为我们多数人没有股票的专业知识以及风险防控能力。多数是建议投资者投资股票型基金,由专业的基金经理进行投资理财。像今年收益不错的基金,都实现了翻倍甚至更高收益。当然,遇到股市表现不好时,也有亏损的时候。
如果个人想平衡股票涨跌的不确定风险,一般是通过长期定投的方式进行规避。长期定投,主要就是通过每周或者每月定期投入一定额度的资金,进行风险分担。当股市进入低迷时,也能够收集筹码,平抑成本。当股市进入高涨期,达到自己的预期收益目标后,及时退出获益。
我们距离2015年的大牛市已经过去5年,在不远的将来确实有很大的概率出现另外一次牛市。如果说手中的200万都能够用于投资,可以做一个5~10年的规划,来长期定投一把。比如说,每月定投1.5~3万元,目标年化收益率10%。但是,定投的风险在于我们定投资金必须是长期稳定的,万一在股市低迷时急需用钱退出就会面临亏损。
所以,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富?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合理的投资方式。
什么是分级基金?
这段时间在系统的讲基金定投,发现还有分级基金没有聊过,今天补上。
先打个比方,这样更好理解分级基金。
有二个人AB是好朋友,有一天B邀请A一起做生意,听完B的计划A觉得是一个好生意,但是他胆子很小,B见状就说要不我给你保底,无论我赚还是亏,你都有稳定的收入拿,怎么样?
A同意了,他们约定每个人出50万一起做生意,如果赚钱了,A得到的报酬是50万的5%固定收益+10%的净利润,而B拿剩下90%的利润,如果亏钱了,那么A还是有5%的固定收益可以拿。
假设做一段时间之后,赚了50万块钱,公司的资金就变成了150万(二人各50万+50万利润),按照协议,A拿利息5%外加利润的10%,即2.5万利息+5万元利润,而B拿利润的90%,当然要减A5%的固定收益,即45万元-2.5万利息=42.5万。他们把利润分别拿走后,公司的注册资本重新变成了100万,回到了最初的水平,然后重新开始做生意。
假设亏了呢?因为有约定在先,对A是保本付息的,所以亏了只算B的,那么B的50万只剩下10万元了,怎么办?首先A拿5%的利息,即2.5万元,加上A原来的本金50万总共是52.5万,而B只剩下10万本金,还需要给A付2.5万的利息,所以只剩下了7.5万元,那么公司帐上的钱A比B多了45万,所以A可以把45万提走,他们各剩下7.5万在公司的账上,尽管公司现在只有15万元,相对最开始的100万资产大大的缩水了,但是二个人的钱平衡了,这样这个合伙生意才能玩下去。
基本上,这就是分级基金的玩法。
1 什么是分级基金?
基金是一揽子股票的投资组合,但是很多人觉得不过瘾,希望玩点心跳,还有人只想获得稳定的收益,于是基金公司就像把他们这二类人组合起来玩。
具体玩法是先把一个普通的基金分成AB二个基金,这个普通的基金就变成了母基金,A基金是稳定收益型基金,专门给只想要稳定收益的人投资,而B基金就是带杠杆的基金,意思是说如果基金买的股票涨了,B基金赚的多,跌了赔的也多,他无论自己赚还是亏,都要先满足A基金的固定收益。
2 具体玩法
假设一个股票基金的最开始的净值是5亿,平分为AB二份,每份基金的净值是2元,但是B基金有1:1的杠杆,A基金的固定收益是5%。
半年后假设母基金买的股票大跌,净值变成了3个亿。
那么A基金的价值是2.5亿×1.05=2.625亿,而每份基金的净值也变成了2元×1.05=2.1元,之所以要乘以1.05,是因为A基金无论赚还亏都要拿5%的固定收益。
那么B基金的净值就变成了3亿-2.625亿=0.375亿,亏损了85%,每一份的净值也亏损了85%,只有3毛钱了。
3 下折和上折是什么意思?
当母基金的净值下降,B基金的杠杆率急剧升高,风险变大,就像最开始举做生意的那个例子,要平衡风险,必须重新计算。一般情况下当B基金的净值跌破0.25元一份的时候,就会触发下折。
所谓下折,就是母基金净值缩水,A基金把比B基金多的钱拿走。
比如上面的例子,A基金的净值算了5%的固定收益后变成了2.1元一份,而B基金的净值只剩下了0.3元一份,那么A基金就拿走1.8元,他们的净值都变成了0.3元一份,平衡了,母基金的净值变成了原来的15%也就是7500万,这就是下折。当然为了符合习惯,可能会把缩水后几份基金的净额合并成一份,比如1元一份,而不是0.3元一份,但是基金总的规模变小了,B基金的投资者亏惨了。
上折意思B基金赚钱了,他要把赚的钱拿走,然后基金的净值会回到最开始的净值,这个和开上面开公司的例子是一样。
4 场内和场外
所谓场内,就是通过股票软件买,所谓场外就是通过第三方基金公司,互联网公司买。区别在于场内买基金的价格会有波动,也会有亏损,但是场外不会波动,所以最好在场外买分级基金。
5 效果
分级基金有赚的,但大多数是亏损的。他是带杠杆的,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非常大,所以不要玩分级基金。
2015年6月A股有168支分级基金,然后在接下来的二个月里,有53支分级基金达到了下折的条件,也就是说亏惨了。
8月18日上证指数在7天内暴跌1000点,指数从4000点跌到3000点,分级基金B高杠杆高风险集中爆发,引发下折潮。包括百亿级别的申万证券分级基金,200亿规模的富国国企分级基金。
B类基金持有者损失惨重,28只分级基金中20支的投资者亏损了80%-90%。
分级B越是下跌,杠杆率越大,损失越是惨重。
很多的小白啥都不懂听到赚钱冲进去就买,结果亏的连裤子都没有了。分级基金不要买,一定要买的话,也只在牛市来临的时候赌一把吧。
要买基金,但是稳打稳扎,先买指数基金,尤其是基本面指数基金,没有什么风险,年化收益稳定在13%-15%之间,这是非常好的收益,而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更好。
告别韭菜,从买基金开始。
更多优质财经内容,请关注黑马财经圈,这里是普通人的投资成长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