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警方成功打掉了一个豪车酒驾碰瓷团伙。据了解,此团伙盘踞在苏州姑苏区、高新区、相城区等地,专挑从酒吧、KTV等场所出来疑似酒驾的人,嫌疑人开着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等豪车制造“碰瓷”,自2017 年8月至2017年11月作案近十起,涉案赃款共计人民币10万余元。
推杯换盏,不知有他人在暗中窥探;
深夜行车,总有暗影紧紧相随;
追尾事故,豪车司机总要以私了 “大事化小”。
这就是这个团伙作案手法!
有些司机喝酒后开车回家,以为避开夜查的交警就成了?哪想到还有碰瓷的盯着呢!
近日,苏州警方对豪车酒驾碰瓷团伙案件的相关情况召开媒体新闻通气会。
据了解,相城分局成功打掉了一个豪车酒驾碰瓷团伙,抓获13名犯罪嫌疑人,破获系列案件近10起。
案件回顾
2017年11月11日凌晨,居住在相城的钱先生从某ktv出来,虽然喝了一点点啤酒,但是他还是打算开车回家。
汽车行驶过了几个路口,来到一条少有汽车的乡间路上,突然自己车后面发出了“砰”的一声撞车声,惊魂未定的钱先生通过后视镜发现是一辆车和他追尾了。考虑自己喝过酒,如果报警肯定会因酒驾被警方处理。钱先生不敢停车,立刻加速离开,令他没想到的是,宝马汽车与他在马路上展开了电影情节般的开车追逐,直到钱某驾驶的汽车因行驶速度过快,转弯时陷在路边沟里才停下来。
宝马汽车司机拦住钱先生不让逃离,还叫来了一些朋友,要求5万元解决此事,后因要价太高无法协商,钱先生选择报了警。
接报该警情后,民警根据经验初步判断,该事故可能涉及敲诈勒索,全力开展调查,由此,一个碰瓷团伙也逐渐浮出水面。
经调查,犯罪嫌疑人张某曾长期在上海从事维修汽车的工作,后至苏州某全国连锁汽修店上班,因其工作能力出色,仅用了4个月,就成为其所在的汽修店的店长。而张某作为店长,每个月6000-10000的工资并不能满足他,通过偶然的机会,张某得知通过“碰瓷”来赚钱的方式,从此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后来张某认识了不少“朋友”,成为了一群“城市猎人”,他们只活动在深夜或者凌晨,而酒驾者就是他们的猎物。
深夜里,张某及同伙会守候在酒吧、ktv门口附近,见到有客人尽兴而归时,便上前去通过观察走路姿势、语言等判断客人是否饮酒,若是饮酒了,则会跟着客人,一旦发现客人酒后驾车,他们有同伴则会驾驶宝马、奔驰等豪车尾随其后,见机制造“车祸”。
一般情况下,酒驾者是不敢报警的,因为酒驾者心里清楚,报警后自己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只能选择赔钱以息事宁人。对方开的是宝马、奔驰等豪车,张某以修车工的身份出现,开价往往都是大几万,酒驾者只能“自认倒霉”。
经审查,该团伙在姑苏区、高新区、相城区等地,开着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等豪车制造“碰瓷”,自2017 年8月至2017年11月作案近十起,涉案赃款共计人民币10万余元。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团伙成员甚至将手法用在了自己的老板身上。在侦破的一起案件中,团伙成员唐某系苏州一酒吧的工作人员,唐某因为工作的关系,对酒吧喝酒的客人动起了犯罪的念头,2017年10月的一天半夜,在其建议下,团伙按照计划在酒吧门口附近等待机会,酒吧内只有老板和一个客人在喝酒,到了早晨,客人和老板喝完酒离开店里,因害怕对客人不好下手,改为对酒吧老板下手,团伙其他成员开车撞了老板驾驶的汽车,随后老板赔偿了2万元钱。破案后,直到民警联系了老板了解案件详情,老板都不敢相信是被自己唯一的员工盯上的。
目前,张某等人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警方提醒
遵守交通规则。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对刑法相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增加,首次将醉酒驾车这种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具体规定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的界定标准为: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于或等于80(含)毫克。
很多碰瓷都是因为车主不遵守法规,才让碰瓷团伙有机可乘。驾驶员往往抱着侥幸心理打算驾车回家,发生事故后,由于喝了酒不敢报警,最终不得不支付大额的赔偿费用。
安装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是当下汽车常用的保证安全的设备,它会对行车时的周围情况录音录像,遇到碰瓷时,这就是证明自身清白的最大证据,用来保护自己。有些人看到你汽车上有行车记录仪就会敬而远之了。
即便遇到碰瓷,切记不要慌张。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拍照、录像,保存证据,以便以后维护自己的权益。如遇到那种恐吓威胁的人就千万不要下车,紧锁车门,赶快报警,避免碰瓷者做出过激的行为。在警方到达现场后,还可以私下告诉你的疑虑,这样警方就会首先核查其是否为经常犯事的碰瓷者,如果不是,警方也会仔细勘察、调取周边监控,判断其是否有碰瓷的嫌疑。
开车上路,安全第一,切勿存有侥幸心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