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当初,伴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王熙凤出现在广大观众眼前。
87版《红楼梦》的上映,让她彻底火了。
离婚后再嫁张国立,她以继母身份退居幕后,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她就是邓婕,那她如今又过的怎样呢?
01童年底色:早熟与独立的形成
“我从小就知道,眼泪换不来饭吃,你得自己把腰杆挺直了。”
邓婕出身于戏曲世家,父母都是川剧演员。
童年的经历养成了她独立果敢的性格。
父亲邓渠如在她早年不幸去世,母亲也工作繁忙,于是她便被寄养在亲戚家。
中学时期的邓婕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天赋,深受老师赏识,获得了一个转入更好学校的机会。
但当时有同学造谣她的转学原因,邓婕没有隐忍,直接把造谣的同学堵在门口讨要说法,年纪轻轻的她已经有川妹子特有的泼辣劲。
02事业突围:被排挤到掌控全场
后来她在川剧学校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川剧院。
在四川省川剧院中,出色的人太多了,邓婕大多饰演一些丫鬟类的配角,没有得到一些好的机会。
但她不服输,一直磨练自己,最终得到了剧院老前辈的一致认可。
80年代,流行起了电视剧,当时很多人转行,邓婕也想抓住这个机会,到外面闯一闯。
演员这条路也不好走,她没经验,又长得不是很出挑,去试镜的时候,常常被刷下来。
多次的落选曾让她备受打击,却始终未动摇骨子里“不服输”的韧性。
后来,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伯乐,靠着这名伯乐带来的机遇,让她一举成名。
这名伯乐就是大导演王扶林。
1983年,《红楼梦》剧组开始筹备,1984年确定初稿后,搭建了演员学习班。
这时候导演王扶林挑中邓婕,让她饰演剧中的王熙凤这一角色。
邓婕收到剧本后非常高兴,她决定塑造好这个角色,努力钻研剧本,把剧本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对着逐字扣细节,几乎都能把剧本背下来了。
后来节目采访她也说过,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还去问专家,查资料,看古代大户人家是怎么走路怎么吃饭,自己一步一步跟着学。
不光是学习和查资料,她仔细研究剧本,为角色设计了很多标志性的动作,如拉手,推搡等。
比如面对尤二姐,她表面拉手,实际眼神中透露着杀机,通过肢体接触掌握主动权。
导演王扶林多年后表示,邓婕的表演完全验证了他毒辣精准的眼光。
王熙凤在大观园中左右逢源,但邓婕在《红楼梦》剧组中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委屈。
在剧组中,她因身高,因出身被排挤,遭遇冷眼,零下30度雪地拖行致昏迷,被讽“非科班花瓶”……
但她都挺过来了,正如戏中王熙凤的那句台词“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
后来,她凭借自己的演技荣获飞天奖,狠狠打了当初瞧不起自己的那些人的脸。
而她演的王熙凤这一角色,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的经典符号。
王熙凤这一角色火了之后,她的演技逐渐被人认可,陆续又出演了《宰相刘罗锅》里的刘夫人、《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宜妃等等。
03婚姻战场:妥协与独立的博弈
既然说到《康熙微服私访记》,就不得不提到邓婕与张国立的婚姻了。
他们二人倒不是因为《康熙微服私访记》生情的。
当年两人合作《死水微澜》,邓婕已经凭借王熙凤一角大火,张国立却还籍籍无名。
后来二人因戏生情,但当时张国立已经结婚,这让邓婕一度陷入小三风波。
张国立妻子罗秀春最终同意离婚,却提出苛刻条件──二人婚后不得生育子女。
这个要求是为了确保张默的权益不受影响,张国立同意了并且净身出户,将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前妻。
正是因为这一条件,虽然邓婕同意了,但她一直没能生育自己的孩子,这成为了她一生的遗憾。
为改善与继子张默的关系,邓婕甚至放弃事业机会为其铺路,却始终难获认可,这让邓婕感到十分无力。
张默对邓婕一直是敌视的态度,他认为是邓婕插足了父母的感情,破坏了自己原本美好的家庭。
尽管邓婕一直想当好一个继母,但面对张默的敌视,她也束手无策。
张默的成绩从小就不好,初中甚至没读完。
为铺就继子张默的人生路,邓婕曾为其延师学艺,却因张默不耐吃苦而未果。
后来邓婕收养了一个女儿,也算是弥补了自己的缺憾。
经历婚姻的风雨后,邓婕的独立人格并未被岁月磨平,反而在晚年迸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04晚年觉醒:撕掉标签,独立自我
婚后的邓婕独立的个性也并未改变,她早年和丈夫一起投资房地产,在北京奥森公园附近投资了一块地皮,如今北京地价飞涨,她早已是隐形富豪。
经济独立的她并不依赖于丈夫,相反,她拒绝仅出演张国立执导的戏,选择独立监制电影《活着唱着》,获得戛纳认可。
在采访中,邓婕直言:“女人独立的底线,是能对自己的人生喊‘开机’!”
在综艺《幸福三重奏》里,邓婕对张国立的生活习惯更是直言不满。
她在节目中抱怨张国立咖啡冲太浓,言语和行动中更是展现了她的家庭话语权。
不光在事业和生活上,在社会中,邓婕也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自1998年起,邓婕夫妻二人连续11年认养北京复兴门桥附近绿地,成为北京市首个个人绿地认养者,并被授予“园林绿化公益形象大使”。
她还参与了汶川地震和云南盈江地震等的赈灾活动。
2021年,邓婕以“国宝守护人”身份参与《国家宝藏第三季》,推广传统文化。
结语
邓婕的“独立”里藏着东方女性特有的韧性:
是寄人篱下时“眼泪换不来饭吃”的清醒;
是被嘲“花瓶”时用演技封麦的倔强;
是婚姻困局中守住经济与人格底线的通透。
她从未标榜女权,却用每个关键抉择证明:真正的独立,是把命运的“剧本”始终攥在自己手中。
部分参考资料:
解放日报|64岁邓婕再演“王熙凤”,一句台词让观众瞬间鼓掌|专访
天津日报|邓婕做客《艺术人生》
中国新闻网|张默吸毒被拘留 张国立道歉代子受过生母不回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