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如何让老百姓爱看

诗佳网

2013.2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各 抒 己 见 近年来, 都市类报纸纷纷开辟社区 板块, 报道最贴近老百姓的 新闻 。 笔者认为 , 通过口 语化、 故事化的表达方式, 可以 将社区 新闻 讲述得令读者更爱看。

关键词

社区 新闻 ;口 语化;故事化近昨天发生了 什么 , 社区新闻就是要呈现老百姓的 生活状年来, 众多都市类报纸纷纷开设社区板块, 报道最贴近老百姓的新闻。 如 果说突发新闻侧 重告诉读者态, 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衣食住行、 油盐酱醋等生活变化。 社区新闻对于都市类报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和时政要闻比, 社区新闻不够重大; 和突发新闻比,社区新闻不够抢眼。 但社区新闻也有自 身的特点和优势,它虽然琐碎, 但讲述的都是老百姓的故事。 全国地市级晚报十强之一的 《扬州晚报》 一直很重视社区新闻报道, 每天至少两个版面。如何将社区新闻打造成老百姓最爱看的身边新闻? 作为一名从事社区新闻多年的采编人员, 本人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具体体会是: 通过口语化、 故事化, 将琐碎的社区新闻表达得让读者更能 “津津乐道”。一、 标题口语化标题除了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 容, 更要简洁, 更要生动、 形象。 传媒竞争日 趋激烈, 新闻标题也在不断出 新,表达更加直白 , 尤其是社区新闻、 网络新闻。 要在寥寥几个字里把最精彩的新闻点呈现出 来, 除了 要准确把握新闻的本质, 对于以地方读者为主的都市类报纸来说, 还要善于用老百姓的口语做标题, 新闻故事才会更为亲切可读。有一则社区新闻, 写的是原主人搬家后, 自 家养的狗狗被遗弃在小区, 成为流浪狗。 这只流浪狗在小区里生了一窝狗崽, 居无定所, 且不受其他居民欢迎, 忠心的狗妈妈又不肯离开随原主人生活多年的小区。 本人采写时用 了“狗妈妈拖儿带女小区里流浪” 做标题, 很多读者看了 心有戚戚, 次日 在其他养狗爱好者的帮助下, 狗妈妈和狗子女得到妥善安置。再举一个例子。 有的扬州 人做事特别讲究风俗习 惯,什么事情通常不宜做就叫 “ 不作兴”, 如老扬州 的房子一般不肯租给小两口做婚房, 本人采写一篇反映本地租房市场的稿件时, 标题里直接借用老百姓口语用 了 “私宅不作兴租给新人?” 既点出 老观点, 直接了 当 的质疑也表明 了作者的态度。 这些口语化标题由于生活气息浓郁, 编辑基本不做任何修改, 也提高了稿件见报率。二、 导语微故事化好的新闻要善于讲故事, 好的导语也要善于讲故事,也就是要在简短的导语里讲述一个完整的微型故事, 然后再层层展开。 由于个人喜好及表达能力不同, 导语可以有不同 的表达方式, 个人以为, 社区新闻要让读者一见钟情, 就要善于 “抓眼球”, 要把最贴近、 最具悬念的微故事完整地呈现出 来, 让故事具体可感。“失踪 20 多天的宠物狗, 竟然在街上遇到了 , 这是一市民最近遇到的事情。” 这是一种表达。 但是故事的主人是谁, 却没有交代。“ 沙口 巷王大爷家的 宠物狗走丢 20多天, 昨天, 王大爷上街竟意外遇上了 。”还有如某稿件导语里说 “ 子弟兵给干旱 20 多天的村民送来两大卡车水, 村民欣喜万分。” 很简洁, 但也干巴巴的, 事情发生在哪里, 是什么时间、 什么原因, 导语里基本看不出 来。三、 软化硬新闻老街巷改造是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民生项目 , 也是社区老百姓最关心的身边硬新闻。 今年又有哪些街巷要改造了 , 这类新闻报纸每年都会报道, 由于缺少具体可感的故事, 以至于新闻看上去平平板板, 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信息, 一般也就是在开工、 结束的时候信息化报道一下。 作为实施项目 的部门及所在社区, 总觉得没有将这一为民办实事的工程报道得充分。 其实, 只要采集其中的一段或两段故事, 就可以放大这些工程的现实意义。老城区王大妈家因为下水道不通、 路面不平, 生活多有不便, 比如雨天地面冒污水,一脚踩下去, 污水能把上千元的裤子溅成花脸; 亲戚来了 , 下水道不通没法洗澡,主人晚上出 去找旅馆只为给亲戚洗把澡。老街巷改造以后, 王大妈家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呢?以前两个孙女都不肯住爷爷奶奶家, 因为洗澡不方便、 出门不方便, 现在两孙女都闹着要回爷爷奶奶家住了 ; 王大妈本来一直想搬家, 现在是, 看中的楼房也不想买了 , 等等, 新闻的现实意义跃然纸上。 类似的故事很多, 可以将一些民生工程很生活化地表达出 来, 老百姓一看,“ 哦,说的就是家门 口 的事情啊。” 会觉得很亲切, 一些老百姓对于街巷改造带来的暂时不便也更能理解了 。四、 活动故事化社区小活动多, 小活动难发是不少社区记者抱怨的共性问题, 其实只要在活动中讲述故事, 社区的小活动不但可以发, 还可放大篇幅处理。小活动里也有 “大新闻”, 再枯燥的活动只要有人参与, 参与者的故事就会让活动生动起来。 作为记者, 要做的 就是善于观察, 善于发现, 善于思考, 不但会发现问题, 还要会发现故事, 这样, 读者才能乐 于接受你的 报道。 如计量部门到社区举办家用血压计免费检测, 检测的人很多,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果只是现场描述和问题概括, 这样的新闻老百姓肯定不爱看。 有一个故事, 一市民几年来一直为血压问题困扰, 因为医院和家里测量的数据不一, 他一直以为是自 己的血压忽高忽低, 身体有毛病。当天检测后他发现, 原来是家用血压计不准, 困扰自 己几年的毛病竟然是血压计在忽悠人。当然, 实现社区新闻口语化、 故事化之表达效果, 还需要社区记者脚踏实地地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 只有切身感受老百姓的呼吸和心跳、 嬉笑和怒骂, 社区新闻才会鲜活地呈现出 来。 ( 作者单位: 扬州晚报)社区新闻如何让老百姓爱看仲冬兰246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