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提示词在前
小明对小江说:“ 今天中午的饭真好吃。”
提示词在后
“今天中午的饭真好吃。”小明对小江说。
提示词在中间
“今天中午的饭真好吃。”小明对小江说,“尤其是辣椒炒肉,太符合我的口味了。”
没有提示词
“小明,今天中午的饭怎么样?”
“今天中午的饭真好吃。”
“有啥好吃的菜呀?”
“有特别好吃的辣椒炒肉。”
心理描写:
直接心理描写(内心独白)
双引号:当心理活动以“内心对话”形式呈现,具有强烈的自我对话感时,需用冒号+双引号(“”)标注。
例: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穷人 》)
解析:此处心理活动细腻且连贯,类似无声的自言自语,双引号强化了真实感。
无引号:若心理描写为概括性想法或简单陈述,通常仅用冒号或逗号引出,无需引号。
例:他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的。
(鲁迅《故乡 》)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跑呢?
间接心理描写
通过“觉得”“认为”等动词转述内心活动时,一般不用引号,直接以逗号或句号连接。
例:他觉得今天的气氛有些紧张
省略号:
1.说话断断续续
表示因紧张、结巴等原因导致的语言不连贯
如:“我……我觉得……你长得真的很漂亮。”
2.列举的省略
列举同类事物时,用省略号代替未说完的事物
如:“水果摊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苹果 ,梨子, 香蕉……”
3.引文的省略
引用他人文字时,省略不必要的部分
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意犹未尽
表示含蓄 或者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如:“这件事或许还有转机……”
5.语言中断或沉默
中断:突然停止说话(与破折号的区别在于
省略号表示余音未尽)。
如:“我妈要是晓得我现在……”
沉默:用省略号代替无言的场景。
如:“欧阳平:……”
6.重复词语的省略
相同词语重复出现时可省略。例如:
“好,好……算我没说。”
7.大段省略
整段省略时用12个点(……),单独成行 。
破折号
1.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
单破折号:引出对前文的解释或补充,相当于括号但更强调内容为正文部分 。
例:亚洲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珠穆朗玛峰
双破折号:插入语前后均用破折号,使插入内容界限清晰 。
例:蝉的幼虫需要寻求适当的地点——矮树、篱笆等——蜕掉身上的皮 。
2.话题或语意的突然转换
表示说话时突然转向另一话题或意义转折 。
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
3.声音的延长或中断
延长:模拟声音的拖长(如喊声、哭声) 。
例:“嘀——”窗外传来汽车喇叭声 。
中断:话语戛然而止(与省略号的区别在于破折号强调突然停止) 。
例:“班长他牺——”小马话未说完就哭了 。
4.引出对话或副标题
对话:直接引出对话内容,不加引号 。
例:——您好,解放路怎么走?——直走右拐 。
副标题:连接主标题与副标题 。
例:《飞向太平洋——我国运载箭发射目击记》 。
5.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
类似冒号,但更强调前后内容的紧密关联 。
例:坚强、纯洁、严于律己——这一切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
进阶用法
1.用标点来传递强烈的情感
如:她拼尽全力地大喊:“救命啊!”
改:他拼尽全力地大喊:“救命啊——!!!”
下面句子传递的情感就更加浓厚!
2.通过标点符号提升节奏感
如:柯南:“真相只有一个,真正的凶手是马太太!”
改:柯南:“真相只有一个,真正的凶手是——马太太!”
如:“我和你是永远不可能在一起的!”
改:“我,和你,是——永远不可能在一起的!”
合理地运用标点符号,可以让句子的节奏和连贯性更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