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州市平和县九峰镇致力于多元化调解机制的构建,旨在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该镇党委和政府遵循“部门协同、多元调解、共同治理”的工作理念,通过整合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以及“警民联调”等多种调解方式,与派出所、司法所共同建立了“公调对接”的多元调处中心。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平安法治九峰的建设进程。
> 九峰镇调解机制建设 > 矛盾纠纷化解框架结构
九峰镇在探索多元化调解机制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整体布局,更在细节上精心打磨。为了确保矛盾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该镇党委创新性地提出了“公调对接”的调处机制,并由镇调解委员会负责协调。该机制的核心在于整合各部门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同时,为了加强基层调解力量,九峰镇还抽调村干部和派出所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室成员,并进一步在各村党支部设立驻村调处室,负责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这样的布局不仅覆盖面广,而且能够迅速响应,确保问题在萌芽阶段就能得到妥善处理,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 细节磨砺与群众巩固
据了解,九峰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层调解工作。首先,驻村调解员与“乡村110”队员在驻村调解室轮流值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在化解矛盾中的积极作用。此外,律师每周固定一天驻村提供法律服务,为群众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和普法宣传搭建了便捷高效的平台。同时,镇综治办还组织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 法律条例进万家”系列活动,深入闽粤边界、黄田古村、革命老区积垒村等地排查矛盾纠纷,将调解地点移至百姓家门口和在建企业工地,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说话有人听、怨气有地撒、利益诉求有人管”。
> 具体案例与成效
九峰镇上仓村的书记曾凡维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上午处理完村里日常事务后,下午便与老党员曾祥枝走访农户,了解社情民意,并成功调解了一起在荒地复耕施工中误碰村民祖坟的纠纷。正是这些微小的努力,使得九峰镇在实现“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镇 矛盾不上交”的愿景上不断迈进,推动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经过我们的调解,你们双方的林地边界权属已经明确,以后请严格按照这张图执行,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谐相处,才是致富之道。” 近日,在九峰镇的一场林地纠纷调解中,调解员成功促成了曾先生与杨先生的和解,并签署了和解协议。
此前,曾先生与杨先生因种植蜜柚与杉木林的交界问题多次发生争执,双方矛盾逐渐加深,甚至一度面临动手的风险。九峰镇“公调对接”多元调处中心在接到调解申请后,迅速建档并受理此案。同时,九峰镇林业站、派出所等部门也组成了调解小组,多次深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经过数小时的耐心说服和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
九峰镇的林地边界纠纷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这得益于该镇“公调对接”多元调处中心的高效运作。面对错综复杂、多种多样的纠纷案件,该中心不仅整合了派出所、司法所、城建、土地所、工会等多个部门的调解力量,还构建了“1+N”的调解机制,以应对各类纠纷。同时,他们充分利用汽修、旅游、金融、建筑等行业的专业资源,为客户提供从咨询、受理、调解到司法确认的一站式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九峰镇“公调对接”多元调处中心还与保险公司合作,邀请专业人员入驻办公室及信访评理室。在处理交通事故时,民警和调解员能够通过“九峰镇交通事故快调快处微信群”与保险公司人员、医院救治人员以及专业车辆维修点进行实时沟通,从而将保险理赔等程序前置,进一步提高纠纷处理的效率。
> 持续调处与案件跟踪
九峰镇“公调对接”多元调处中心进一步强化了调解员与公安民警的协同作战能力。在接到属于调解范围的警情后,调解员与民警会同步赶赴现场,确保案件受理后能迅速展开走访调查,从而实现对纠纷的高效处理,真正做到“纠纷调处不停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九峰镇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的效率,更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有效化解了各类复杂纠纷。
为了进一步将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人心,并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九峰镇“公调对接”多元调处中心致力于将调处工作推向深入,采取多种形式的回访机制,包括电话、上门及值班约访等,对已调解的案件进行跟踪了解。对于那些即时履行的案件,中心会倾听当事人和群众的反馈意见,以此为借鉴,不断优化未来的调解工作。而对于那些需要分期履行的案件,若出现未能及时履行的情况,中心会通过汇报和研判会的方式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当事人能够按约履行。此外,针对邻里和婚姻家庭关系的修复类案件,中心会重点关注是否有新的纠纷苗头出现,对于可能出现激化的纠纷,会及时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以确保纠纷不会出现反弹。
通过创建“公调对接”品牌,大力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九峰镇为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活力,不断推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