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中午,湖北省孝感市迎来暴雨间歇。
在绵绵细雨中,孝感市气象局局长余海涛站在磙子河岸边。几天前还波涛汹涌的河流已经归于平静,水位退下两米多。他指着河滩上的水草:“这都是当时水位急速上涨的证据。”6月30日至7月4日,强降水倾泻,幸而在气象部门的预报支撑下,孝感提早对水库强行排水,保证暴雨期间城区未积水,一辆车也没被淹。
不过,他仍然感觉压力很大,接下来,如同湖北其他地区,孝感还将经受暴雨的更多考验。
好似天漏,8县市累计降水量超过500毫米,长江7条重要支流同时发生洪水
730毫米、608毫米、574毫米、568毫米、565毫米、562毫米、537毫米、502毫米……
这组数据对应的分别是6月30日至7月6日12时湖北江夏、新洲、团风、蔡甸、黄陂、武汉、麻城、黄冈的累计降水量。这段时间,黑云始终徘徊在湖北省境内,连日不见太阳,全省有8县市累计降水量超过500毫米、28县市降水量达250毫米至500毫米、32县市达100毫米至250毫米、6县市为50毫米至100毫米。
此轮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武汉和黄冈,以这两站进行一个简单对比,武汉、黄冈历史年平均雨量分别为1316毫米、1374毫米,换算一下,短短7天不到的时间即降下了占比约40%的降雨,这场入梅以来的第四轮降水的威力可见一斑。
雪上加霜的是,5月1日至7月3日,湖北省降水已经偏多,在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中,全省平均降水量55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58%,已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一高。
7月4日,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副总工程师江炎生介绍当前汛情。赵晓妮 摄影
伴随暴雨,汛情危急。截至7月5日14时,湖北省堤防超设防水位2533公里,超警戒水位460公里,超保证水位202公里。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副总工程师江炎生认为,四轮强降雨接踵而至,加剧了灾情。
7月5日14时,长江监利至九江段,除黄石站平警戒水位外,其他站点全线超警戒水位。在省内中小河流中,包括举水、倒水、滠水、府氵寰河、汉北河、氵寰水、富水河在内的七条长江重要支流同时发生洪水。“这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江炎生说,“过去这几条河加起来的合成流量只有1万多立方米,这次超过2.5万立方米,比过去翻了一番。现在水汇到湖泊后,湖泊水情非常紧张。”
截至7月5日17时,湖北省80个县(市、区)1057.3万人受灾。全省干部群众和解放军武警官兵共83165人投入抗洪抢险。
雨情告急,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气象服务多次作出批示,并到气象部门调研。7月4日上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通过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省委防汛抗旱应急指挥视频系统,会商分析雨情、水情、汛情及趋势,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在他看来,气象部门是防汛抗灾的“千里眼”和“急先锋”。
预报预警更加精准及时,集约化业务系统顺畅运行,应急到位确保服务高效
连日来,气象部门红色预警频发。
湖北省气象局在及时制作《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流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等决策服务产品的基础上,加强雨量实况服务,《雨情快报》由一天一次增加到一天三次,并通过省委专线传输;在紧急情况下,省气象局负责人和相关服务人员多次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直接向分管副省长等省领导点对点汇报气象服务工作。
及时的服务,离不开集约高效业务系统的支撑,特别是融合了众多气象智慧的一键式预警发布系统、雷达资料共享系统、自动站综合显示分析系统在湖北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的推广应用。
在本轮降雨过程中,麻城是重灾区。6月30日下午至7月1日,麻城市普降暴雨,降雨量达到393毫米。麻城市水利局局长付艳开说,如果1日晚上继续下暴雨的话,很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付艳开告诉记者,气象部门准确预测了此次暴雨过程,气象信息受到高度重视,全市上下严阵以待,在暴雨来临前,全市3座大型水库、7座中型水库和278座小型水库全部提前泄洪,成功避免了十几万人的大规模转移。
如果说梅雨期前三轮降雨防御重点是山洪、滑坡、泥石流,在本轮降水过程中,中小河流洪水湖泊的情况更加紧急。江炎生说,7月4日下午湖北就有1800多座水库溢洪,占全省水库的27%到28%,“有些水库多年没有溢洪,有些水库建起以后从来没有溢洪,这次溢洪了”。
7月5日,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高工李兰值班。一大早,她便开始查看收集整理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各要素实况数据、降水淹没模型模拟结果、气象预警信息和重大气象信息发布情况等。中小河流气象风险预警的使用,使预报员掌握灾情更加精准。“灾情校核和检验非常重要,这是灾害风险定量分析评估的基础。”李兰说。
在主汛期前,湖北气象部门进行两次严格的检查和梳理,排查可能存在的隐患。湖北省气象局局长崔讲学说:“虽然连续保持应急响应状态很多天了,但大家干劲儿很足,精神状态都很好。”
汛情告急,湖北多地组织人员转移,大转移的背后有气象人的全心付出
7月1日,饱受暴雨侵袭的武汉市新洲区是灾情较重的地区之一。
当天23时,新洲举水河柳子港水位达到33.58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47米,凤凰镇郑园村陶家河西民堤发生70米溃口。
新洲区气象局局长阮仕明此前已多次向区主要领导汇报天气情况。在得到溃口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向区主要领导报告实况及最新预报,并到举水河河堤实地察看。区气象台值班员随时联系市气象台,一小时发布一次雨情信息。7月2日4时32分,区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后,阮仕明直接打电话给区主要领导。
汛情紧急,接到举水河溃口的消息后,区主要领导亲赴前线组织人员转移。截至7月2日3时,凤凰受灾群众260人全部转移;但举水东堤辛冲街浏湖民堤又发生溃口,4个村受淹,到7月2日11时,成功转移并撤离的群众有9013人。在本轮强降水过程中,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湖北多地组织人员转移,新洲并非个例。
7月2日上午,趁着降雨的间歇期,穿着皱巴巴的T恤衫,裤子半卷到大腿上,穿着拖鞋,64岁的麻城市黄土岗镇英山畈社区居民李柱华回到家,把家里被水浸泡的家具拿到屋外晾晒。他说,从小到大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
7月1日上午,特大暴雨引发山洪,流经麻城市的举水河在麻城市黄土岗镇发生漫堤,洪水倒灌造成该镇英山畈社区等地一片汪洋。图为洪水过后,中国气象报记者在灾民安置点了解气象预警服务情况。李傲摄影
黄土岗镇英山畈社区位于举水河岸边。7月1日一早,举水河的水来得特别快,1小时内水位急涨并开始漫堤,洪水直冲居民区和106国道。居民家中积水最深的地方大约1.5米,穿镇而过的106国道积水0.6米,交通完全中断。
7月1日9时30分到10时,政府部门将英山畈社区居民约500多人转移到山坡上的镇中学。黄土岗镇镇长彭林说,收到气象橙色以上预警,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到岗,收到气象红色预警时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因为收到气象预报信息,镇里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在7月1日8时30分雨势开始加强的时候,镇委干部全部抵达村组联系点,迅速组织群众转移。
千百人大转移的背后是气象工作人员的全心付出。在防汛最关键的时候,麻城市气象局加强了值班值守力量,每期配备一个主班、一个副班、两个备勤。50多岁的麻城市气象局局长叶咏良家在黄梅县,已经一个月都没回过家。
7月5日,记者在孝感大悟县宣化店镇云彩村看到,流经该村的竹竿河溃堤处已被及时封堵,竹竿河属淮河支流,平时水量并不大,河堤几十年都没垮塌过,7月1日下午,受上游大量洪水和当地山洪影响,河堤被冲毁40余米。图为大悟县宣化店镇云彩村主任石泽江给中国气象报记者调看气象预警信息。李傲摄影
7月1日,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云彩村约200名村民也在暴雨中背着大包小包转向安全地区。7月5日,云彩村村主任石泽江站在竹竿河河堤上回忆起7月1日的溃口险情,还心有余悸。这座修建于1978年的土坝曾经平静地守护过村民多年,但在1日连续17个小时的滂沱大雨和上游汹涌来水的双重夹击下,1日12时以后出现了险情。
“气象服务很好,之前在市里开会的时候,气象局就预测雨可能会下得很大。”石泽江说,“宁可防空,不能不防。”正是因为及时有序的转移,这个村没有出现一人伤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