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闫里法庭 为了群众满意“施拳脚”

诗佳网

河北省南和县人民法院闫里人民法庭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每办一起案件都能为当事人着想、替当事人分忧、让当事人满意,2014年办案近300件,调解结案242起,上诉仅2件,连续6年无信访案件,被邢台市政法委评为“群众满意的基层政法单位”,多次被南和县政法委评为“优秀政法基层单位”。

为当事人着想

闫里法庭只有2名审判员,管辖闫里、三召和史召3个乡,共66个行政村,辖区人口达11.3万人。他们坚持每办一起案件都替当事人着想,对接触的每一起案件都做到耐心倾听当事人的陈述,全面了解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矛盾起因、争议焦点,摸清双方在私下解决问题的过程。

根据掌握的情况,他们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准备,为了达到案件的最佳效果,他们倾尽一切办法进行调解,尽最大努力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在办案过程中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不让当事人来受累。在每年的近300件案件中,大多数案件以调解、撤诉结案,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也换来了当事人的认可。

2012年9月8日,一对悲恸欲绝的夫妇走进闫里法庭庭长张红卫的办公室。这对夫妇的儿子是个司机,然而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儿子和车主均遇难,双方家属在事发地湖南经协商签订了赔偿协议,但因赔偿款未到位,这对夫妇到法院起诉车主的妻子。

“儿子没了,又拿不到钱,我们没有办法了。”面对这对很是着急的夫妇,张红卫赶紧联系了车主的妻子。经了解得知,原来双方在向保险公司理赔问题上相互提防对方,司机父母不向车主妻子提供理赔所需手续,致使车主妻子无法向保险公司理赔,车主生前还欠车辆挂靠车队的钱,在车主方未与车队结清经济账目之前,车队也不出具理赔委托手续,多种原因导致该纠纷发生。

这对夫妇刚刚失去儿子,车主的妻子刚刚失去丈夫,两个家庭都遭受失去亲人的重创,车主妻子不是真要赖钱不给,双方的问题就是缺乏信任。

为了尽可能降低双方的诉讼成本,减轻当事人诉累,妥善解决该起纠纷,诉前调解是张红卫想到的最好办法。为了让双方当事人卸下防备,张红卫还主动联系了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负责理赔的人员到庭参与调解,经过耐心做工作,双方终于同意准备好各自的理赔手续,然后共同到保险公司进行理赔,理赔款到位后,由法院按照双方事先签订的协议进行处理。

一个星期后,司机家属拿到了赔偿款,他们特意制作了一面写有“细梳案情讲法理  庭前调解显神威”的锦旗送给张红卫,这对夫妇的问题也随之解决,他们感激地说:“一分钱没花就解决了问题,真是人民的好法官。”

替当事人分忧

闫里法庭把当事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把当事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当事人,闫里法庭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对于外地的当事人,能让他们少跑一次就少跑一次;对于没有能力聘请律师的当事人,主动帮助他们联系法律援助中心;对于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当事人,主动联系有关单位提供必要的帮扶。

2014年7月15日,家住武汉市的郭某以返还不当得利为由到南和法院起诉白某父子。

原来郭某经营配货站,曾让白某承运一批货物,运费为9700元,货物运到目的地后,白某指定让郭某把运费汇入自己儿子账户中,郭某依约汇款,后因为疏忽大意,郭某又向白某儿子的账户汇入9700元,白某拒绝归还多收到的运费,郭某只好跑到南和起诉。

该案案情简单清楚,但因郭某是外地人,如果白某不主动归还,给郭某造成的诉讼成本就会过高,达不到最佳的案件效果,而调解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张红卫和法庭的另一审判员李肖及时找到了白某和他的儿子,二人也承认多收运费的事,但以没有钱为理由不太愿意归还。张红卫从道德层面劝说白某父子二人,后又经过几次劝说,来来回回做了十多次工作,白某二人终于同意还钱,郭某也作出让步,同意由白某二人归还9000元。

为了减少郭某不必要的往返开支,张红卫通过电话与郭某协商,自己掏汇费把白某准备的9000元汇给郭某,又让郭某将撤诉申请书邮寄过来,该案以撤诉结案。

“张庭长,你替我们考虑得真周全,把我们没想到的都想到了。”郭某在电话中感激地说。张红卫拒绝了郭某要当面感谢的好意:“能减少当事人的麻烦就尽量减少,老百姓都不容易。”

让当事人满意

闫里法庭把案结事了、让群众满意作为办案目标,对待案件认真负责,力避给当事人打法律白条,让愁眉苦脸的当事人高高兴兴离开,让横梗在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以平和的方式化解,让裁判文书中的法律文字一一兑现。该庭连续6年没有发生一起信访案件,调解履行率100%,判决执行率也达到90%。

“我是党员的家属,你们要帮帮我这个老党员的家属。”73岁的秦大娘坐在李肖的办公室里抹着眼泪,诉说自己的无奈。

秦某是南和县三召乡东善友桥村人,与老伴育有四子,现均已成家。2009年老伴去世后,四个儿子承担起秦大娘的赡养义务,后来秦大娘与长子因为二亩地发生矛盾,长子拒绝向秦大娘支付赡养费,导致其他三子也停止履行赡养义务。

此事经东善友桥村村委会多次调解,都没有妥善解决,秦大娘年事已高,身体患病,且没有劳动能力,需要人照顾,无奈之下只好到法庭寻求帮助。

送走了秦大娘,李肖联系了东善友桥村村委会的成员,了解了秦大娘的事情以及村委会的调解经过。2014年12月4日,张红卫与李肖驱车来到东善友桥村村委会,到村里进行调解。

“无论他管不管我,我们必须断绝母子关系。”秦大娘口中的他是指长子,秦大娘对长子意见最大,要求与长子断绝母子关系的主张直接导致调解僵局,而问题的症结仍然是那二亩地。

“那二亩地本来就是给我们种的,也不是什么好地,现在因为修路占地有补偿,她就来跟我们要,我不同意给。”长子丝毫不做让步。

为尽快打破僵局,张红卫和李肖找来了之前曾管过这件事的村委会成员一起做长子的工作,还着力做“说话算数”的长子妻子的工作,经过多次交谈,长子最终作出让步,二亩地的补偿款由秦大娘领取,秦大娘终于释怀,也放弃了断绝母子关系的想法,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几天后,秦大娘不仅从长子处拿到了一年的赡养费,与长子关系也得到缓和,其他三子也按时支付赡养费,秦大娘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谢谢法官,以后路过我们村的时候到家里喝口水。”看着秦大娘在四个儿子的簇拥下离开,张红卫和李肖的心里也踏实了。

http://rmfyb.chinacourt.cn/paper/html/2015-04/12/content_96578.htm?div=-1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