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2025年宜昌市“安全生产月”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三峡广电二号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召开,现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吴双仪 宜昌市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许 刚 宜昌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望 明 宜昌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
程 伟 宜昌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尚 峥 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
主持人
郝灵灵 宜昌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和对外宣传科科长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一起来了解今年以来,宜昌市安全生产及“安全生产月”有关情况。
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
安全生产方面,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32.1%,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
自然灾害方面,宜昌市呈现旱涝并存态势,在6轮较强降雨过程中,发生了4起小型自然灾害,紧急避险转移安置9人,1398公顷农作物成灾,守住了“零亡人”的安全底线。
重点领域安全风险复杂多样呈现不确定性
宜昌市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种类多、体量大。目前全市有危化企业140家、危险化工工艺装置16种118套,安全监管任务重。
宜昌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山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非煤矿山生产经营单位256家,存在数量多、规模小、不平衡等特点,安全生产风险较大。
宜昌市综合交通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特点,从业人员规模庞大,宜昌市山区公路里程长,道路等级不高,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高边坡路等风险较大。
今年全市在建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多,增加了安全风险。如:引江补汉输水总干线工程,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工程(宜昌段),宜昌至涪陵高速铁路等国家、省级项目。在建的7条高速公路均位于山区,路线穿越崩塌、危岩体、地下岩溶水等不良地质路段多,主汛期来临,以地质灾害为主的自然灾害易发。
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超市、娱乐场所)、老旧小区、养老服务机构、宾馆饭店、高层住宅小区、“九小场所”等,是消防安全重点监管对象,火灾隐患较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统筹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了“减量控大”专项排查,电动自行车安全、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等“一件事”全链条、“拆窗破网”专项整治等一系列行动。主要举措:
定规范、建机制
压实17个行业专委会和属地的责任链条,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安全大应急风险防控体系。
制定出台《宜昌市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宜昌市危险作业管理办法(暂行)》《安全生产危险作业现场管理监督员制度(暂行)》《危险化学品企业检维修作业“十严禁”“七对待”规定》《全市非煤矿山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宜昌市普通公路沿线灾害群防群治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定、制度,完善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责任制、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管制度,建立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联席会议机制。始终坚持以严的制度、严的规定、强有力的管控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除隐患、防风险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综合督查组、各行业领域专项督查组,在全市范围开展多轮明察暗访、“四不两直”检查。
对危化、矿山、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分别进行隐患排查,把隐患排查治理当作重中之重,完善排查治理机制和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实行闭环管理、动态清零,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严执法、实考核
安全是发展的底线,不容触碰。以“零容忍”态度,全面强化安全监管执法,科学设置执法检查频次,严查各类违法行为,坚决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
敢于动真碰硬,始终以最严监管、最硬措施坚决筑牢安全防线。加强执法考核管理,持续优化执法信息调度、通报、考评工作机制,提高县市区行政执法检查文书、行政处罚案卷抽查比例,扩大监督覆盖面。
针对问题突出的单位,以《风险提示函》的形式进行提醒,对典型案件、违法违纪等案件线索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建立危险作业现场视频录像监控和回查监督制度,要求企业对危险作业全过程录像,实时数据同步安全风险管控平台,并储存以备回放检查。
6月份以来开展一系列安全生产月活动
强教育、提能力
教育是安全的基础,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市安委办组织制定了6部宜昌本地危险作业事故警示教育片,涵盖了危化、矿山、工贸、建筑等不同领域,以及高处作业、动火作业等不同类型,点对点发送给全市重点企业,要求组织全体员工集中观看,通过案例警示教育推动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走深走实。
各专委会、各部门督促指导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年初、年中开展两次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同时督导企业自主做好“三类人员”(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安全培训。
结合6月“安全生产月”活动,广泛开展“安全隐患我查找”“安康杯”竞赛、安全演讲等活动,普及隐患排查识别和应急知识。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加强社区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公园、广场、文化长廊、社区宣传栏等。
号召家庭开展居家安全自查,学习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用电用气等安全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不断提升全社会应急救援能力。
群体防、共治理
鼓励群众通过“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举报平台”小程序、12345热线、宜昌应急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有奖举报重大隐患。
动员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等成为“安全第一响应人”,共同开展隐患排查。
发动群众参与“安全隐患随手拍”“查找身边隐患,分享安全笔记”小红书安全训练营、测测你的“安全力”应急科普趣学等活动,促进学用结合、群防群治。
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落实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鼓励员工报告隐患。
组织各地举办“安全宣传咨询日”及特色活动,开展安全生产楚天行“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专项行动,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氛围。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看看现场解答。
宜昌发布记者提问:针对危化品这一高危行业领域,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宜昌市将如何深化“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活动?有哪些工作举措?
答:化工产业是宜昌的当家产业,危化品安全更是宜昌市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今年安全生产月,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在危化品领域深化“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活动,重点是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员行动,筑牢群防群治防线。向全市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发出倡议,以车间、班组为单元,发动员工从设备防护缺陷、参数异常、气体检测失效、人员不安全行为等具体问题入手,通过对标自查、“隐患随手拍”等方式,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实行“接报即查、查实即奖”机制,只要员工主动发现隐患,一经核实马上奖励;发现重大隐患或提出创新整改措施的,还要重点表彰,最高奖励2万元!今年以来,全市危险化学品领域已累计发放奖励50万元,切实让“查隐患、保安全”成为全员行动自觉。
二、精准治理,动态清零重大隐患。将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学习《化工和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员工能精准识别重大隐患。对排查的重大隐患,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确保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今年以来,全市已动态清零32项重大隐患。活动期间,还会加大暗查暗访力度,并通过媒体公开曝光典型问题,强化警示震慑作用。
三、创新宣传,厚植安全文化氛围。在宣传引导方面,打造“沉浸式”安全文化传播体系。线上用短视频、AI模拟等形式,直观展示隐患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让“一失万无”的警示深入人心。线下开展“安全红线”划定、“隐患整改金点子”征集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隐患不除、事故难防”的危机感。同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用“家常话”向一线员工讲清危化品特性,教会大家识别跑冒滴漏、动火风险、静电积聚等常见隐患,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四、科技赋能,升级智能防控体系。针对人工巡检的局限性,积极推动生产经营单位智能化、无人化升级:推广“黑屏运行”、无人机巡检、AI视频分析等技术,对储罐区、关键装置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在化工园区和高危生产经营单位部署红外气云成像系统,将肉眼看不见的泄漏风险“可视化”,实现隐患早期精准预警。目前,宜昌市已有3家生产经营单位入选全国智能化改造试点,为行业转型提供了示范样板。
五、标本兼治,破解隐患反复顽疾。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自查隐患建立台账,通过“班组—车间—公司”三级联动分析,深挖制度漏洞、管理缺陷、技术短板等根源问题,特别是安全责任不落实、风险管控失效等系统性原因。对反复出现的同类隐患,纳入“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动态管控,做到“整改一项隐患、完善一项制度、解决一类问题”。活动期间,将选树先进典型、推广经验做法,同时对敷衍整改、重大隐患整治不力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从严监管,形成“查处一个、震慑一片”的效应。
中国网记者提问:目前已进入主汛期,市交通运输部门是如何强化公路沿线地灾防治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的?
答:做好公路沿线地灾防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交通运输部门肩负的政治责任。今天上午,宜昌市交通运输局正在点军区开展全市公路地灾应急演练。
宜昌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区,地形复杂,高低悬殊,近90%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极易发生地质灾害。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宜昌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行动,从五个方面发力,强化公路沿线地灾防治,保障道路运输安全。
一是完善监测预警,提高“叫”的速度。加密气象会商研判,细化调度层级,汇集高速收费站长、养护站长、管段民警等350名一线人员信息,建立健全指挥调度体系,畅通信息接收渠道,防御响应扁平化管理,精准预警、靶向发送、一键直达。
二是分类分级管控,细化“应”的精度。对“红、橙、黄、蓝”不同预警等级,根据路段的地形地貌、水域环境和地灾风险等级,分级制定指挥调度、力量预置、行业应对三大类共53项“应”的措施。对地灾风险较高路段采取驻点盯防、分级包保、提级管控等措施,确保出行安全。
三是挂图作战推进,加快“治”的进度。聘请湖北地质局七大队对全市普通公路开展拉网式排查,共排查地灾隐患4699处,全部纳入监测预警,实施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目前已完成整治4174处,占总规模的89%,其余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四是健全应急体系,拓宽“防”的广度。围绕“1+9+45”(1个国储中心,9个县级应急中心,45个养护站),建立全市三级公路养护应急体系。全市预置45支公路应急队伍、657名应急人员、233台套应急装备,随时待命,遇有公路塌方、滑坡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应急抢通。制定《宜昌市普通公路沿线灾害群防群治奖励办法》,选派群众护路员,鼓励沿线群众参与地质灾害防控。
五是规范处置流程,提升“处”的力度。紧贴实战要求,汛期开展了水上交通和公路地灾应急演练,模拟真实场景,设置预警会商、人员搜救、疏散转移、舆情处置等多个科目,以演促练、以练为战,规范应急救援处置流程,确保应急有准备,处置有措施,恢复有秩序。
湖北应急管理杂志记者提问:请问建设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是怎么样的?
答:目前,宜昌市建立了“学、查、改”一体推进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一是强化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培训。结合“开工第一课”培训、安全月活动、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班前教育培训等,多次组织在建项目管理人员及一线工人,开展《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培训,为便于掌握识别,在国家判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宜昌市房屋市政工程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指导手册、宜昌市建设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指导手册和建筑工人安全作业口袋书(“一书两手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全市建筑行业更好地掌握重大隐患判定标准,实现从“被动整改”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二是强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采取企业主动排查和日常抽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企业主动排查,在传统排查的基础上,创新信息化排查手段,启用“安全啄木鸟”系统,将一线工人纳入安全监督网络,一线建筑工人可以像发朋友圈一样,拍照、描述、上传,一键就能把安全隐患报告给项目管理人员,工人可以获得个人积分奖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隐患发现奖励措施,对于发现安全隐患的工人给予相应的奖励。2025年以来,通过“安全啄木鸟”共收到隐患报告283起,经核实整改隐患278起。日常抽查巡查,对全市建筑施工项目根据工程施工工艺、超危大工程和危险源个数、单位面积造价以及项目综合管理水平等因素,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分析确定项目综合等级,合理安排巡查频次和重点,对于深基坑、高支模、建筑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做到重点盯防,增加巡查次数,加密巡查频率。同时,每年组织综合执法检查,把重大事故隐患作为检查重点,推动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深入推进。
三是强化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强化房屋建筑工程重大事故隐患闭环管理,对于发现的重大隐患,采取“零容忍”态度,按照“立即整改、科学评估、严格督办、闭环销号”的原则进行处置,要求建立重大隐患动态管理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间,严格整改销号管理,确保隐患闭环处理。 今年以来,共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2条,整改销号12条,处理企业12家,下达停工整改4份,扣除诚信分80分。
荆楚网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宜昌市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专项整治有哪些重点任务?目前进展如何?
答:近年来,全国因动火作业引发的火灾多发高发。2023年以来,宜昌市因焊割动火作业引发火灾43起,直接财产损失1188万元,形势也不容乐观。根据国务院和省、市安委会统一部署,宜昌市成立了以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为召集人,应急、住建、市场监管等20个部门组成的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全链条”整治专班。
此次动火作业整治的对象主要为: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养老院、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KTV、影院、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
整治内容主要包括6个严查:一是严查单位是否建立并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二是严查动火作业人员是否取得相应特种作业操作证件。三是严查是否对动火区域及周边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四是严查是否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五是严查动火作业前是否清除易燃可燃物、落实防火分隔等防护措施。六是严查是否安排专门人员全程监护。
下一步,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将与专班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定期研判调度,合力攻坚。一是发动社会单位全面学习宣贯国家消防救援局、住建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通告》,集中观看动火作业“九不准”宣传片。二是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完善动火审批制度,切实落实持证上岗、现场防护、专人值守等措施。三是建立限额以下工程动火作业备案制度,加强小型工程、拆除作业等高风险环节监管。四是联合公安、住新、应急等部门,每月对涉及动火施工的单位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五是对无证动火、违规操作引发火灾事故的依法从严追责,以严管重罚倒逼责任落实。
此次行动截至今年年底。在此呼吁各行业部门、各社会单位以及广大群众关注动火作业消防安全,积极排查身边隐患,为全市平安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