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乐山4月28日消息(记者 贾宜超) “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口感独特的沐川茶。解放初期,沐川是全国重要的“边茶”生产地,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成为四川省重点产茶县,所产“边茶”行销全国。近年来,沐川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不断挖掘潜力,实施“3325”茶叶发展举措,以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为重点,不断加大强化政策、科技装备、基础设施多方面的力度;茶园基地规模逐年增加,产业效益也日益凸显,茶叶已成为该县主导产业之一,并挑起农民增收致富的大梁。
据了解,在过去的几年中,沐川县依托四川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两张牌,初步建成有机、绿色食品基地4万亩、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1万亩、茶园标准化示范区3万亩,获“三品一标”认证12个,“一枝春”系列茶产品获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和“四川知名品牌”、“四川名茶”称号。2015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2.5万亩,年产值达5.3亿元。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该县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有利的要素保障。
在瞄准有机绿色方向的同时,该县还以乐山打造“中国绿茶之都”为契机,积极推广“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与茶农的利益联接机制。大力实施以“峨眉山茶”区域品牌加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帮助一枝春茶叶有限公司、佳木缘茶厂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技改扩能、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沐川茶叶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枝春”得到的宠爱只是沐川茶叶广受亲睐的一个缩影。随着互联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该县还积极创建电商孵化基地和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力促“沐川造”生态产品走向全国,同时带动该县农村经济发展,为全县扶贫攻坚插上“产业翅膀”。
据沐川县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十三五”期间,该县将力争建成25万亩以上茶园产业基地,茶产业总产值达8亿元,茶农户均增收1.3万元。同时,该县将继续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实施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扶贫连片开发项目为载体,充分整合政策资源,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打响茶叶品牌战略,加速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的实现助农增收。
此外,进一步助推沐川县茶叶产再发展,在首届峨眉山国际茶博会上,沐川县将重点向中外客商推介红茶、黑茶产业化项目、500吨有机绿茶、生态茶园建设、茶多酚、夏秋茶深加工、低氟藏茶生产加工等项目,力争实现签约金额2.5亿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