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原本火爆的幼儿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幼儿园教育领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比上年减少1.48万所,下降5.1%;全国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2.98万人,比上年减少534.57万人,下降11.6%。幼儿园调整潮下,江苏幼教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转型突围,成为业界关注的一大课题。
幼教市场:生源减少使得行业竞争加剧
近年来,随着生源数量的下降,江苏部分地区出现了幼儿园闭园现象,整个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记者调查了解到,仅南京地区就有南京艺华幼儿园、南京美侨幼儿园、南京哆来咪幼儿园等22所幼儿园终止办学。
为解决幼儿园“招生难”的困境,早在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从2008年开始,大批民办园转成普惠园,加快建设公办园,幼儿园数量保持稳步增长。但是从2022年开始,幼儿园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当年全国就减少了5610所幼儿园。
随着生源日益减少,幼儿园抢夺生源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倒逼幼儿园从业者必须寻求特色发展,以创新性课程和教学活动,满足家长和孩子的多样化需求。近日,徐州开发区徐海路幼儿园园长发布的一则幼儿园孩子们戴着厨师帽在灶前生火做饭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据了解,除了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外,这个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有多种多样的生活类课程,受到了网友和家长们的好评。有家长表示,甚至愿意带孩子跨省来这所幼儿园就读,目前报名已经排到了2026年。
个别幼儿园“一枝独秀”,但更多幼儿园却是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经营难度逐年攀升。“我女儿所在的幼儿园,曾经在南京是非常抢手的,之前费了好大的劲才能抢到名额,现在老师竟然说招不到学生,让家长帮忙宣传推广。”许女士告诉记者,这样的变化是她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据业内人士透露,幼儿园园长群里经常出现转让桌椅板凳的消息,这表明,幼儿园的运营状况正在不断恶化,部分幼儿园甚至已经到了无法维持基本运营的地步。
业界反思:未来教育发展方向该如何优化
幼儿园出现“关闭潮”,直接原因是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所导致的适龄儿童生源数量的减少。除了人口出生率下降这个因素外,国家政策和城市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家对公办幼儿园的支持程度以及在不同地区的政策差异,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西南地区,都将对幼儿园的分布和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幼儿园“关闭潮”会带来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是幼儿园场地空置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其次,幼儿园“关闭潮”只是开始,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在未来都有可能出现“关闭潮”。并且,幼儿园关闭后造成的对幼师需求数量的减少,将导致幼师过剩和优质师资资源流失的问题。大批幼师面临下岗和重新就业,正在就读幼师专业的学生们也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同时,幼儿园“关闭潮”使得幼儿园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也许会导致幼儿园课程向着过度化、超前化的方向发展。
幼儿园“关闭潮”已经是不可扭转的事实,然而,在幼儿园数量锐减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扩张趋势却依然明显。2023年,我国高等院校总数达到了3074所,比上年增加了61所,增长了2%。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42万人,比上年增长了2.73%;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76%。无论是高校数量,还是招生数量,都保持着增长态势。
当下,作为教育“起点”的幼儿园面临生源窘境,而作为教育“终点”的高等教育却在持续扩张,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思考。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也应根据生源结构的调整进行优化与转型,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表示,高校以及其他教育阶段学校该如何优化、转型,从而为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供给,将成为下一阶段考验各校的“重要问卷”。教育的高质量、特色化发展,也终将成为各类学校破解生源压力的关键密钥。
解题关键:转型发展成为生存新路径
“面对市场变化和挑战,作为幼儿园经营者应该积极应对,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创新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杨洲表示。
针对幼儿园未来应该如何转型发展,杨洲指出,首先可以寻求特色化发展,像徐海路幼儿园这样开展特色化教学活动,打出寓教于学的“实践牌”,丰富孩子们的体验;其次可以尝试集团化办学,开展学前教育学区化治理,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打破园所间的壁垒,缩小园际差距,强化幼儿园的质量问题;最后可以进行优化布局,提高幼儿园建设标准,推进“小园小班”建设,提高师幼比,拓展和优化现有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给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此外,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攀升,新生儿出生率在逐年下降,一老一小人口数量的变化,影响养老、育幼两个行业需求的一涨一跌,老幼同养模式也渐渐走入大众视野。目前,不少地区陆续开始试点“老幼共托”一体化模式,让老幼两代人共享服务。这种模式不只救活了空置的幼儿园,更为无数“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拥有老幼共托相关企业36.2万余家,其中,2023年新增注册9.2万余家,比2022年同期相比上涨20.3%。
幼儿园关停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顺应这种形势谋求发展之路,是政府和从业者亟须思考的问题。政府和从业者可以通过资源重整、政策扶持和模式创新等手段来降低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幼儿园应该从需求端着手,考虑如何真正满足家庭和儿童的需要,包括但不限于提供高质量的托育服务。幼儿园“关闭潮”带来的不仅仅是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倒逼学前教育改革,唯有不断调整政策和创新发展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教育才能更平稳、持久地发展下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玉丽认为,学龄人口减少,是我国优化学前教育结构难得的契机,对于学前教育发展方式的调整也是难得的机遇,可以推动学前教育实现由“量”向“质”的跨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