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
除了防晒
就是要打好美白攻坚战!
市面上某些祛斑美白类化妆品宣称,能让消费者迅速“白到发光”、“效果惊艳”。当心了!这些产品可能违规添加汞等重金属,严重威胁着你的健康!
“汞中毒”的常见症状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在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领域有着广泛用途。最常导致生活性汞中毒的多见于使用含汞偏方的药物、美白产品或者误服含汞的化合物。长期接触汞会损害肾脏、神经系统和皮肤等多个器官:
早期表现
皮肤:色素沉着、脱皮、红斑;口腔:金属味、牙龈炎、唾液增多;神经:手抖、记忆力下降、失眠。
严重中毒
肾功能损害(蛋白尿、水肿)、周围神经病变(手脚麻木、肌肉萎缩)、精神异常(焦虑、抑郁)。
“汞中毒”的确诊方法
患者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面色苍白、泡沫尿、乏力等症状,且近期有使用美白产品的情况,务必及时就医检查,并携带可疑化妆品供检测。
实验室检查尿汞检测:24小时尿汞含量>10μg/L或血汞>5μg/L提示超标。
其他检查:肾功能、神经电生理检查等评估器官损害。
结合接触史:是否长期使用可疑化妆品(尤其是快速美白产品)。
“汞中毒”后怎么办
立即停用含汞产品
避免继续接触含汞产品,并彻底清洁皮肤。
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
首选药物二巯丙磺钠(DMPS),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与汞结合后经尿液排出。通常5-7天为一疗程,间隔数日后重复,可根据尿汞水平调整。口服驱汞药二巯丁二酸(DMSA),该方法适用于轻中度中毒或后续维持治疗。注意:驱汞治疗需在医院进行,不可自行用药!严重肾功能损害者需先透析再驱汞。
辅助治疗
补液利尿:加速汞排泄。
对症支持:神经损伤可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族);皮肤症状可外用保湿修复剂。
监测与随访
定期复查尿汞、肾功能直至正常。神经功能恢复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久。
温馨提醒:停止治疗后需长期随访,以防汞重新从组织释放入血!
如何避开汞超标化妆品
选择正规化妆品
线下购买时,要注意查看经营者资质,选择有营业执照、固定场所的正规经营企业购买,不要在无证摊贩处购买;线上购物,要选择合法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官方旗舰店等有质量保证的商家,不要通过私人微信、微信群等渠道购买。可通过国家药监局网站或手机APP“化妆品监管”查询化妆品的注册或备案信息,不要购买未经注册备案或与注册备案信息不符的化妆品。
警惕含汞成分
购买化妆品前认真查看产品标签,确认产品外包装完整,确认是否标注有化妆品注册人或备案人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特殊化妆和生产许可证编号(国产)品注册证书编号或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备案编号)、使用期限(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等基本信息,不要购买无中文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完整的化妆品。合规化妆品汞含量≤1mg/kg,避免使用含“氯化亚汞(Hg2Cl2)”“汞溴红”等成分的产品,不建议选购“速效美白”产品。
高危人群定期检测
长期使用美白祛斑产品者,建议定期检测尿汞。
及时上报化妆品汞中毒事件
及时上报化妆品汞中毒事件,不仅可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能为监管部门提供线索,有助于打击不法商家,防止更多消费者受到伤害。在就诊医院诊疗时,即可通过医院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账号上报严重不良反应。
如您发现疑似违法产品,请及时拨打12345、12315热线投诉举报。在举报时,要尽可能详细地提供可疑化妆品的名称、生产厂家、购买地点、使用后出现的症状等信息,以便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速效美白一时爽
皮肤却有后遗症
要通过合法、正规渠道
购买化妆品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